一个巨大的旋转挤奶机,一小时可以为150头奶牛挤奶。这样的设备在荷兰并不新奇。
荷兰是个小国,面积4.15万平方公里,人口1726万。中国最小的省海南有3.54万平方公里,第二小的宁夏有6.64万平方公里,而一个成都就有1658万人口。
如果荷兰放在中国,只相当于一个非常小的省,但荷兰农业却是神级的存在。荷兰农产品2018年出口额903亿欧元,仅次于美国——不仅以弹丸之地养活了自己,还喂饱了不少国家。
荷兰农业生动诠释了什么叫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在荷兰海牙,一座废弃工厂的屋顶被改造为温室,可以在自给自足的循环中养鱼和种蔬菜,鱼的排泄物充当肥料,西红柿植株长得比农民还高。
两个普通小孩,坐在自家的“土豆山”上,荷兰的土豆产量是全球平均水平的两倍,无人机、传感器等各种工具用于评估作物情况,准确算出它们需要多少养料。
荷兰的大学为农业发展提供了很大助力。美国有个IT中心叫硅谷,而荷兰有个“食谷”(Food Valley)——瓦赫宁根大学的研究中心,世界上最大的农业研究机构,被誉为荷兰农业的幕后智囊。
在这里,农作物的生长因素得到精准研究,光照、温度、空气湿度、二氧化碳量,哪怕是温室玻璃的磨砂程度、折射角度都在研究范围之列,甚至还有来自世界各地的1200个土壤样本。最新的研究成果很快会推向市场,造福农民。
而在中国,农业研究与落地应用似乎还隔着一定距离,几亿农民的“现代化”可能只是多用了些机械、搭了点大棚,用最新科技推动农业生产总是差了些火候。
不过现在,“荷兰模式”有望复制到中国。近日中国农业大学与拼多多宣布,联合举办第一届“多多农研科技大赛”,邀请全球青年农业科学家和国内农民高手,分别组队在云南昆明比赛种草莓。
大名鼎鼎的荷兰瓦赫宁根大学,就在大赛组队的招募范围之内。瓦赫宁根大学、屯特大学、埃因霍温科技大学等荷兰顶尖农业高校,将与国内农业强校一同“参战”。他们将利用数字化技术,在温室中实现“人工智能无人化种植”,看看荷兰模式在中国到底行不行。
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FAO),也参与到本次大赛当中,为参赛选手全程提供技术指导。超过15位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农业科学院教授、中国农大教授、联合国粮农组织学者等组成的专家团队担任评委以及科学顾问。
这场科技VS传统的比赛,胜负倒是其次,主要在于探索出一套可以切实落地的方案,并且推广给农民朋友。拼多多将为获胜方提供资金支持,位于云南的“多多农园”将成为大规模应用的实验场所。
中国是农业大国,但称不上农业强国,中国的大豆、水果、棉花等还需要大量进口,每年进口9000多万吨大豆,2019年进口水果达到103亿美元。中国农业更高效的科技化进程,其实已迫在眉睫。
本文来自南霜投稿,不代表胡巴网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hu85.com/77508.html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xxxxx@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