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脂球》是莫泊桑的代表作之一。这部讲述了普法战争背景下的故事充满了讽刺,从羊脂球的个人遭遇中,我们看到了在那个时代,上流人士们真实而丑陋的嘴脸。
《羊脂球》的作者是法国著名作家莫泊桑,他出生在一个没落的贵族家庭。父亲在交易所工作,母亲则热爱文学。莫泊桑从小就在母亲的指导下开始写作,这也为后来他创作小说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莫泊桑曾参加过普法战争,后来还做过普通上班族,所以他的描写中有对战争的真实描写,也有对社会底层人物的深刻刻画。他的老师福楼拜也帮助他认识了不少当时文坛的有名作家,正是因为这些特殊的经历,让莫泊桑的作品得以被很多人肯定和喜爱。这其中,《羊脂球》影响力最大。
《羊脂球》讲述了普法战争中的故事。当年普法战争爆发,法国军队溃败,当时的普鲁士军队侵占了城市。为了逃离,不同身份的10个人乘上了同一辆马车。这其中就包括了处于社会底层的羊脂球,还有奸商,资本家,贵族,两位修女等人。
饥饿面前,选择从羊脂球那里贪婪的索取食物
这些贵族富人们谈论着金钱,当马车上的阔太太知道了羊脂球的身份后,对羊脂球的态度非常恶劣。因为在车上的10个人,最没有地位的就是羊脂球。其他人高贵的身份让他们本能的瞧不起羊脂球。其中坐的贵妇人还会说羊脂球是“社会的耻辱”等一些尖酸刻薄的字眼。
莫泊桑在文中有很多对羊脂球外表的描写,她的外表是吸引人的,但是因为她从事的职业,却没有人对她抱有尊重,他们高高在上,俯视着这位处于社会边缘的女人。
虽然他们中获得现在的地位也并不光彩,但是他们有着天生的优越感,仿佛自己就是那个被眷顾的人,而羊脂球则就应该处在底层挣扎。
逃亡的时候,因为仓皇的逃跑,大家并没有携带什么食物,只有羊脂球准备了三天的食物。莫泊桑在文中,描写了两次羊脂球想要掀开裙摆的画面。因为车上的人都没有携带食物,大家都饥肠辘辘,羊脂球想要掀开裙摆,但是她犹豫了一下并没有。后来过了一阵子,羊脂球掀开了裙摆,拽出了藏在裙摆下的大提篮子,里面有红酒,面包等食物。
食物的香味诱惑着车上的人,他们逐渐改变了对羊脂球的态度。从鄙视到讨好,这过程好像并不费什么功夫,有钱人总能随意切换对人的态度,这些地位高贵的人们用非常谦卑的语气请求羊脂球一起分享食物。羊脂球没有选择吃独食,而是大方的把本能吃三天的食物一下子分给了马车上的人。
这些处于上层社会的贵族富人们,也毫不客气,吃光了羊脂球一篮子的食物。酒足饭饱之后,这些人的态度也从嫌弃转变成与羊脂球愉快和气的聊天,这可能就是“吃人嘴短”的道理。
单纯的羊脂球以为这些贵妇人和自己聊天的态度是真诚的,好像在那一刻忘记了自己的卑微地位是不可能和她们成为平等的朋友的。
莫泊桑用《羊脂球》明嘲暗讽了那个时代的“绅士贵妇”们的丑陋,揭露了他们自私虚伪的面具下丑陋的面孔。讽刺了在那个“封闭”的环境下,无产阶级只能奉献换那些人的“平等”对待。那些光鲜亮丽的外表下是贪婪,而处于社会边缘的底层人群就如羊脂球般,没有选择的权利。
利益面前,选择牺牲充满爱国情怀的羊脂球
当经过被普鲁士占领的一个小镇时,马车逃亡受阻,被一名年轻的普鲁士军官扣留了下来,当军官看到羊脂球的时候,被深深的吸引了。当军官提出放行条件,如果羊脂球不陪他过夜,他将把全车的人都无限期的扣留。
刚开始听到普鲁士军官的无礼要求时,马车上的人是有良知的,我承认他们曾经犹豫过,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大家的耐心逐渐被消磨殆尽。
马车上的人们态度纷纷转变,他们开始尝试用自己认为有效的手段“劝说”羊脂球服从军官的命令。车上的两位修女甚至用圣经的故事来感染羊脂球,这是多么大的讽刺。不管是谁,他们比起爱国情怀,更担心都是自己的生命。
莫泊桑厉害之处在于,把羊脂球这个人物,结合当时的战争背景下,刻画的有血有肉。虽然她的职业被世人鄙视,但是羊脂球的思想,从未因身体被“玷污”而变样。她保留了强烈的爱国热情还有毫无掩饰的对普鲁士的憎恨。所以面对普鲁士军官的无理要求,她非常坚决的选择拒绝。
但在当时的战争背景下,车内的人站在自己的角度来思考,羊脂球的拒绝行为是不被理解的。车上的人也曾经建议军官,只留下羊脂球,但是军官并不答应,他需要车内的人对羊脂球“施加压力”。
羊脂球从事的职业让这些人简单的以为,与别人发生关系是常事,又何必在乎到底是什么身份的男人。他们站在自己的角度,内心指责着这自命清高的羊脂球,用近乎可笑的理由劝说着她。
莫泊桑用讽刺的语言为我们展现了那些为了保命而放弃作为国家子民的尊严的上层人士们,他们丢掉了尊严,他们忘记了曾经因为饥肠辘辘对羊脂球谦卑的请求,他们现在的策略只有一个,就是劝说羊脂球。
羊脂球面对普鲁士军官的无理要求,她是抗拒的,善良的羊脂球内心正直,面对敌人的要求坚定不移,但是最后依旧没能抵挡马车上所有人的要求。刚才还和羊脂球要好的人,在大难临头时,他们毫不客气的将她当做牺牲品。
她的善良并没有换来同等的尊重,在这群自私的贵族们眼中,她不过就是帮助他们活命的棋子。这是读的时候,让我最气愤也最无奈的时刻,全车人没有反抗,只是把这个曾经给过他们食物,救过他们性命的弱女子推给了普鲁士军官。
最后,羊脂球还是屈服了,她的善良让她依旧选择了牺牲自己来保全大家。可悲的是,她的善良这次并没有换来大家的尊重,反而遭到了更严重的蔑视。
在这样极具艰难的战争时期,人性被莫泊桑写的赤裸真实。饥肠辘辘的时候,在利益面前,他们可以欣然接受羊脂球的食物馈赠。想要逃离普鲁士军官,他们依旧欣然的把羊脂球推向敌军,对她的想法置之不理。
上车后的羊脂球,被车上所有的人以异样的眼光注视着,他们没有把手上的食物分给羊脂球,自私又贪婪的享受着她的“果实”。
因为没有准备食物,羊脂球只能看着车上的人吃东西,但没有一个人愿意把手中的食物分给她,莫泊桑在此处再次反映人性的弱点,凸显出在国家危难之际人们为了活命,做出的一系列自私的行为。
磨难面前,人性总是那么轻易地暴露出来
莫泊桑笔下的羊脂球,无疑是人性的牺牲品。她边缘化的社会身份,让她一出场就注定了悲剧的结局。两次为瞧不起自己的人们奉献付出,到头来换来的依旧是不屑和蔑视。人们总是会在危难之时,变得自私自利,面对有着善良心灵的羊脂球,他们贪婪地利用着她来换取自己生活的平静。
对于莫泊桑描述的那个动荡的年代,人性被一层层的用讽刺又幽默的语言揭露出来,在那个资本主义社会里,利益让人变得贪婪虚伪,而自私成了每个人在人际关系中交往的“通行证”,吞噬着他们的心灵,毫不留情的脱下了道貌岸然的虚伪外衣。除了金钱利益,他们还可以抛弃民族尊严,甚至不惜牺牲自己的人格。
羊脂球的悲剧人生,在一定程度上是当时环境下的产物,在极端的情境下,人们为了生存,不惜牺牲别人的利益。当羊脂球为了保全大家的性命,从军官那里回来之后,他们对羊脂球的鄙视,正是反映了他们内心中的卑劣。
其实看过很多世界文学作品之后,就非常理解作者用像羊脂球,茶花女这样的形象来揭露当时社会的黑暗的用心良苦。羊脂球本就是社会底层的人物,在莫泊桑的细节描述中,我们却看到了小人物的牺牲精神和爱国情怀,这种极具反差的对比让羊脂球的形象更加的鲜活。再加上马车上同行的上层人士与羊脂球的对比,让羊脂球的善良更加耀眼。
当时战争中的法国人非常沉默和清高,莫泊桑的《羊脂球》成功的将当时法国人的劣根性表述的清清楚楚。他们见利忘义,他们虚伪自私。像羊脂球这样的手无寸铁的无产阶级,他们不管如何善良,最终都沦为了资产阶级的牺牲品。这种血淋淋的揭露,无疑让读过的人心中掀起了层层波澜。
莫泊桑对小说的情节安排非常的巧妙,刚才我提到小说中提到了羊脂球想要掀起裙摆拿食物的描写,而另一个隐喻则是在向读者表示,曾经在裙摆下藏着美好的食物的羊脂球,在从军官那里回来之后,裙摆下满是肮脏,这不是羊脂球想要的,而是在动荡社会下的产物。
在书的最后,哭泣的羊脂球更是对社会的控诉和失望。有着高尚灵魂的羊脂球,却这样被玷污了。而那些身份高贵的贵族富人们,他们的灵魂又藏在何处?读完这部小说,让我想起了鲁迅《祝福》里的祥林嫂,她们有着相似的地方,也有着同样悲惨的命运。
人性本不是这般黑暗,只是在那个时代下的产物。现在的我们依旧热爱生活,因为它能给我们带来希望,只有一直坚持信仰和正义,才能让人性的伟大更加耀眼夺目。而羊脂球的命运,让我们更加珍惜现在和平的生活。
愿你我都能抱有对生活的希望,愿善良永远被优待。
你看过《羊脂球》么?对于羊脂球的遭遇,你有什么感触呢?
我是每周读三本书的San蝶,关注@早安读书,分享更多好书。
本文来自风月楼投稿,不代表胡巴网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hu85.com/365590.html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xxxxx@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