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父子文(父与子现代文阅读)

作者:叶 扬

偏远的外省小镇或是农庄,生活周而复始,平淡无奇,静如止水,不起一点涟漪。忽有外人自通都大邑驾到,骤然打乱了当地原有的缓慢节奏。城市和乡村,开放和闭塞,先进和保守,外来客和原住民之间于是有了形形色色的冲突,各类人物先后登场,人性的善恶在他们的言行中渐渐体现,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暗潮汹涌的戏剧一幕幕展开。这是十九世纪工业革命之后欧洲小说里一个常见的模式,读者比较熟悉的英国作品,从奥斯丁的《傲慢与偏见》到哈代的《还乡》,基本上都遵循了如此一个模式。在这样一个模式的基础上,添上时代与社会演变进化的背景,上面所说的各种矛盾,呈现为父子两代扞格不入的思想观念之间的相互抵触和斗争,这,就是屠格涅夫的长篇小说《父与子》所要反映表现的重心。标题里的父、子二字,在原文里都是复数,作者的用意,于此可见一斑。

十九世纪的俄国小说家中,我最为钟爱的还是屠格涅夫。普希金和莱蒙托夫没有他来得抒情,文字上也少了他所特有的诗情画意;托尔斯泰和陀思妥耶夫斯基又在作品里放进了太多诸如哲学、历史、宗教之类的东西,多少显得有些累赘。《父与子》历来被评家视作屠氏的最佳作品,我并不完全同意,因为我觉得小说归根到底,就是讲好一个故事,其他的全是附属品,切不可本末倒置。这部作品与之前的《罗亭》《贵族之家》和之后的《春潮》相比,作者已经试图在里面放进去太多的东西,以风格而言,已经多少开了托、陀两家主要作品的先河。不过屠格涅夫毕竟还是说故事的高手,这部小说里所塑造的男女人物,一个个栩栩如生,主角巴扎罗夫,比普希金笔下的奥涅金、莱蒙托夫的皮巧林、冈察洛夫的奥勃洛摩夫和作者自己的罗亭、拉夫列茨基和英沙罗夫那一系列“多余人”的形象,要来得更加复杂、饱满,小说结尾两位哀伤的老人在儿子坟前的凄凉场面,余音袅袅,回味不尽。

以前介绍过德裔美国艺术家艾申堡为勃朗蒂姐妹的名作所作的插图。这是他为《父与子》一部1941年纽约重印本所作的多幅黑白木刻插图之一:巴扎罗夫居中,四周环绕着小说中先后出现的社会各阶层的不同人物,气氛低沉阴暗,完全是艾申堡的特色。这个版本,是根据著名英国翻译家伽奈特夫人(Constance Clara Garnett,1861-1946)的1895年译本重印的。译者是剑桥大学古典语言文学专业的高材生。1891年夏天,她在怀孕期间开始学习俄语,在俄国老师的帮助下开始翻译俄国小说,在九十年代一共翻译了十部屠格涅夫的长短篇,之后她又转向其他俄国作家的小说作品。她的翻译文字流畅自然,尤其是她翻译的屠格涅夫作品,在文字风格上与原作最为两相契合,康拉德曾经将她的屠格涅夫译作,喻作伟大的音乐家所演奏的伟大作曲家的作品。屠格涅夫在英语世界之所以能享有不朽的声誉,伽奈特夫人功不可没。(叶 扬)

本文来自魏阳爱投稿,不代表胡巴网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hu85.com/365453.html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xxxxx@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