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退林还耕政策,很多人就会想到退耕还林政策,以为写错了,并认为这是政策的冲突。其实不然。“退耕还林还草”与“退林还耕”,是国家在两个不同的时期,针对不同国情提出的政策。
“退耕还林还草”与“退林还耕”政策到底有什么不同,“退林还耕”政策实施后,会产生哪些新的影响?
01 “退耕还林还草”
1999年,国家在四川、陕西、甘肃3省率先开展了退耕还林试点,由此揭开了我国退耕还林的序幕。“退耕还林还草”政策,要求把生态承受力弱、不适宜耕种的坡耕地退耕,种上树和草,主要安排在水土流失、土地沙化严重地区,在15度以上坡耕地尤其是25度以上陡坡耕地实施。
至今,该政策实施已达23年。据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发布在2020年颁布的《中国退耕还林还草二十年(1999—2019)》白皮书显示,20年来我国实施退耕还林还草5.15亿亩,成林面积占全球同期增绿面积的4%以上,有效减轻了因土地沙漠化带来的多种环境问题,生态环境好转。
02 有关于“退林还耕”的政策
近些年,我国人口已达到14亿,今后还会不断增长。人口数量增加、消费结构不断升级、环境资源承载力趋紧,我国的粮食生产一直维持紧平衡的状态。今年两年持续的新冠肺炎疫情和国际局面的不稳定,更加冲击了粮食等大宗农产品的稳定供应。
对于中国14亿人口来说,吃饭永远是个大问题。因此,国家才会重视保护基本农田、强化建设高标准农田。
2020年9月份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坚决制止耕地“非农化”行为的通知》,指出“禁止占用永久基本农田种植苗木、草皮等用于绿化装饰以及其他破坏耕作层的植物”,这就是所谓的“退林还耕”。据该项政策,凡是占用永久性基本农田种植苗木、花卉、草皮等作物的将会面临清退,进而恢复耕地性质。
2022年的中央一号文件则指出,要全力抓好粮食生产和重要农产品供给。
(1)稳定全年粮食播种面积和产量。主产区、主销区、产销平衡区都要保面积、保产量,不断提高主产区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切实稳定和提高主销区粮食自给率,确保产销平衡区粮食基本自给。
(2)合理保障农民种粮收益。
(3)落实“长牙齿”的耕地保护硬措施。实行耕地保护党政同责,严守18亿亩耕地红线。
(4)全面完成高标准农田建设阶段性任务。多渠道增加投入,2022年建设高标准农田1亿亩,累计建成高效节水灌溉面积4亿亩。
以上为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中部分关于粮食生产的重要举措。目前,在各地政府执行时,具体体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在粮食主产区,严格禁止耕地非粮化,对与基本农田栽植杨树、桉树、柳树等速生林的,需要按照要求及时砍伐,用于种植粮食作物。
基本农田不允许种植除了粮食作物以外的经济林木,如苹果园、梨园、橘园等,也不允许改变耕地用途,确保18亿亩耕地红线。
对于连续抛荒的基本农田采取各种措施恢复种植农作物,其中包括土地流转、代耕代收、私下无偿耕种等措施。
03 退林还耕政策实施后,农业相关的哪些方面会迎来重大利好消息?
第一,正式推行退林还耕后,农机农具需求增长。退林还耕后,大规模林地需要转化成农田,其转化为农田后,将会出现大量的规模化种植。对于规模化种植来说,利用农机农具会大大提高耕种效率。因此,大量实施退林还耕的地区,对农机农具的需求量将会增长。
第二,对蔬菜种苗需求量会增长。实施该政策,部分林地资源释放转为耕地。相较于种植粮食作物,种植蔬菜的产量和经济价值会更高。所以,蔬菜种苗的需求也会随之增长。
第三,土地经纪人需求大增。退林还耕后,很多种植苗木或果树的土地被闲置,而蔬菜种植大户却有包地种菜的需求。双方信息的不对称,会催生土地经纪人这个专项岗位。在专业土地经纪人的帮助下,土地流转效率提升,也能够有效提升“退林还耕”政策之后对闲置土地资源的利用程度。所以,土地经纪人的需求量会大幅增长。
如果你也对退林还耕政策感兴趣,欢迎详细了解政策实施的细节,抓住政策机遇,相信在乡村也能找到致富新方法。
本文来自兔斯基投稿,不代表胡巴网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hu85.com/365375.html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xxxxx@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