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市是幼儿生活中经常去到的场所。在以超市为主题的游戏中,幼儿既可以将日常生活中所观察到的情景、事物富于创造性地进行再现和发挥,更能够在这里学习到如何与人交往、解决冲突、完成协作。
我们的学习故事起因于班里的一个全新区域——超市区。为了让幼儿更有代入感,老师让小朋友们给我们的超市取一个名字,通过小朋友们的激烈讨论,最终决定取名为“迷你超市”。就这样,我们的“迷你超市”开业啦!
首先,老师简单介绍了超市的4个区域,并请幼儿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想一想,超市里应该有哪些角色?这些角色都应该做些什么?当有了最基础的了解后,幼儿对超市区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迫不及待的想要参与到超市的角色扮演中去。
刚开始,Monica是超市收银员,Cindy是顾客。Cindy选了一条格子裙,结账时Monica说:“一万块钱。”Cindy说:“好贵啊!”说完开始数自己的钱币。Monica说:“不买可以退”。(宝贝们的小社会童趣无限,由于她们没有真正使用过钱币,对价钱还没有概念,因此说出一万块钱。)
这时老师在旁边说:“噢,这条格子裙要一万块吗?”Cindy说:“是呀,实在是太贵了。”老师说:“Cindy你刚才拿这条裙子时标签上是多少钱?”Cindy立刻跑回去看:“是10块钱。”Monica也走过去看了看说:“是10块钱,可是我在那里结账看不到呀。”老师说:“Monica你说的价格和我们商品上贴的标签价格不一致,那我们要怎么解决呢?”Monica说:“我走过去看标签上的价格呗。”Cindy想了想说:“不用,我们可以画一个价目表贴在那,这样就知道了。”两个人达成了共识。于是,Monica和Cindy开始制作价目表,并把它贴在收银台旁边的墙上。在老师的引导下幼儿发现问题,并且自己想出了解决的好办法。
渐渐的,小超市的生意“红火”了起来,参与的人也越来越多。工作时间,Cici扮演收银员,Cindy扮演顾客。Cindy结账时问Cici:“多少钱?”Cici说:“7块钱。”Cindy在包里找了很久都没有找到,于是来向老师求助:“我没有7块钱。”老师问:“那你有几块?”Cindy翻着自己的包说:“我有5块、1块、还有10块。”老师说:“那拿出来一个5块,再给她几个就变成7块了?这其实就是咱们平常学的加法运算。”Cindy算了算说:“应该再给她两个1块。”于是,Cindy又给了Cici两张一块的,最后成功的完成了交易。在此次交易中,老师恰当的给予支持,幼儿通过自己的思考完成了加法运算,让她们自信心倍增。
为了让孩子们在超市的角色职责更加清晰,老师引导幼儿们积极讨论,Aimee说:“可以做一个牌子,就跟工作证一样。”老师说:“这真是个好主意,我们可以做个角色牌。”第二天,Aimee、Billie和Cici做完计划后,先到艺术区制作工作牌,她们分工合作,一人画一个,还请老师帮忙写上每个角色的名字,很快我们的角色牌就做好啦!
幼儿有了角色牌以后,她们的角色和职责更加明确了,不会再出现之前的混乱现象。这一天,工作时间,Millie扮演的是导购员,她带上了角色牌认真地为扮演顾客的Annie介绍着商品。Cindy扮演的是收银员,她带上了我们制作的角色牌,坐到了收银员的位置上,认真结账,完成了每一次交易。
孩子们从刚开始接触超市区到现在,不断地发现问题,而且能够积极地想办法去解决,最后达到角色明确、分工合作,老师在合适的时机介入,支架孩子,让孩子们提高了数学运算、协调合作和沟通社交等方面的能力。
这个教学实例中用到的教育方式体现出以下四个特性:
学习的主体性。
在教育形态上充分发挥了学习者主体性。学习化社会是一个以学习者为中心的社会形态,学习不应该是一种外在的被动式学习,而是从幼儿自身需要出发的一种主动的自愿的探索和学习。
空间的开放性。
打破幼儿园的空间壁垒。一是改善幼儿园内部教育环境,利用区角、活动室、工作间等将环境社会化;二是妥善利用幼儿园周边的社会资源,如超市等;三是将幼儿的学校生活、家庭生活与社会生活相联通,使三者形成一个有机整体。
内容的生活性。
幼儿园的教育内容应贴合朴素的生活内容,将社会生活融入日常幼儿园教育活动,在日常生活中发现教育契机,培养幼儿有目的的习得知识与能力的习惯。
目标定位的发展性。
发展没有止境,因此,要实现幼儿未来的累积性发展,就需要学前教育提供持续、连贯的支撑,注重幼儿能力和习惯的养成,才能为今后的持续发展做准备。
本文来自丢脸了投稿,不代表胡巴网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hu85.com/362361.html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xxxxx@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