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损30%兵力就会失去战斗力?不同类型的仗,情况还真不一样
在网上,我们经常听到的一种说法是,一支部队的伤亡达到了30%就会失去战斗力。
其实这种说法并非一点道理都没有,但是也并不全面,因为它并不适合应用在所有类型的军队中,也并不适合所有的战斗场景。
打个比方说,一支部队从上到下都是新兵或者是收编的乌合之众。那么在实战中别说伤亡到30%了,很可能伤亡到10%、甚至是5%就会全军崩溃。
以解放战争第四年度(1949年7月到1950年6月)的作战来说,蒋军总计被歼灭达238万人,其中毙伤数只有17.3万人,所占比例仅有7.2%,很多部队稍微一打就会崩溃了。
这主要是因为蒋军的主力部队在此前的大决战中大部分被歼灭,剩余的部队不是刚拉起来的二线兵团,就是收编的乌合之众,实际的战斗力就会大打折扣了。
我军在这一阶段与蒋军作战的战损比高达1比26.6,基本上属于是席卷残敌的状态。
但反过来说在解放战争第一年度(1946年7月到1947年6月)的作战中,此时的蒋军大都是裁汰整编后的主力部队,这个仗就打得不那么轻松了。
在这一年中,蒋军被歼数为112万人,其中毙伤数为42.6万人,占比达到了38%。
此阶段作战中,蒋军主力部队的战斗力还是比较强的。尤其是在东北作战的部队,以之前的驻印军、美械军为骨干,即便是打小规模的歼灭战都不大好实施,其老兵缴枪的效率也不高。
东北我军对蒋军新6军曾评价道:老兵很多,都有三五年甚至七八年的军龄,其中甚至有个别排长仍当战斗兵者。较顽强,不容易缴枪,甚至一个打到七八个人还不缴枪,带着远征军、常胜军的骄傲态度。
因此当时对蒋军主力的歼灭战,一般都强调集中绝对优势的兵力,还要打出其不意的突然袭击,歼灭整编第74师的孟良崮之战即属此例。
但尽管整编第74师的指挥实在是差劲,不过部队本身的战斗力还是存在的,此战中毙伤比例达到了40%,即便扣除掉打援的部分,依然要高于当时打歼灭战的平均水平。
所以说主力部队跟非主力部队之间,对伤亡的承受度,很显然是不一样的。即便是蒋军中也是如此,其上限和下限之间的差别非常大。
而一般来说,伤亡30%就会失去战斗力,所指的是正常水准的部队。
不过,我们需要注意的是,伤亡30%就要失去战斗力,在更多的情况下所指的是失去进攻能力,或者说到了不再适合进攻的程度。
为什么这么说呢?
因为在进攻作战中,最终是要由战斗兵——尤其是步兵去实现占领的,当然其也会承受最大伤亡。
如果一支部队伤亡了30%的兵力,那么很有可能是伤亡了战斗兵或者步兵的绝大部分,此时部队的进攻战力比理想状态下是大大下降的。
当然了,要谈到这一步的话,所涉及的部队编制往往就不再是营连排班,而是军师一级了。
以战争年代的“三三制”来说,一个军下辖3个步兵师,一个步兵师下辖3个步兵团。
设定一个军的兵力为40000人左右,其中军直属部队为6000余人,每个步兵师兵力为11000余人。
很多网友可能会认为步兵师所属的11000余人都是战斗员,但实际上并非如此。
在11000余人的步兵师中,除了辖3个编制3000人的步兵团外,还有2000多人的师直属部队。而在3000人编制的步兵团中,除了辖3个步兵营外,其实还有相当于一个营兵力数的团直属部队。
在一个700余人的步兵营中,除了3个步兵连外,还有1个机炮连。而在180余人的步兵连中,除了3个步兵排外,还有个60炮排以及炊事班和勤务人员。
具体在进攻作战中,全部的战斗兵力为军所属的炮兵团、师所属的炮兵营、团所属的炮兵连以及步兵营连。
但因为山野炮兵和重迫击炮兵本身不参与冲锋,实际在一线战斗的主要是步兵营连所属的炮兵分队和步兵战斗员。
这样的话,一个步兵团中能参与一线战斗的兵力大约是2000人,一个步兵师则是6000人,一个步兵军则是18000人,若包含军师属警卫部队,则合计约20000人左右。
所以我们就会看到一个步兵师明明有1万余人,但是步枪却往往只有四五千支,这倒未必真的是配不起枪,而是因为在编制体系内本来就没有那么多步枪兵。
我们再回到伤亡30%的话题上来,一个40000人编制的军伤亡到这个比例大约是12000人。
但是这12000人却占到了战斗兵员的60%,具体到一线的步兵连队,伤亡率可能已经达到了70%到80%。
如果前线步兵伤亡到了这个程度,进攻能力显然是要大减的。此时最好的方式,就是撤下来休整,以补充新兵进行训练,待到伤愈老兵归队后,迅速恢复战斗力,以待再战。
如果说条件不允许撤下来,部队必须还要打下去,那有没有办法呢?有,但是会迫不得已。
一线战斗兵大量减员后,由于战场环境所限不得不继续打下去,那么通常会将各级的勤务人员补充下去,弥补步兵的损耗;如果勤务人员的补充不够,那么会补充炮兵等技术兵员;如果还是不够,那就到了指挥员自己提着枪上阵的地步了。
由于勤务兵、炮兵等并非专职的步兵,因此在补充这些兵员后,部队的进攻能力也很难得到显著提升。
但如果是在防守作战中,这些补充兵力还是能发挥不小作用的。
所以在防守作战中,当部队的伤亡比例超过了步兵应有的限额,基本多伤亡的部分就是这些了。
不过大家需要注意的是,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最好不要这么打,因为会对部队战斗力的恢复造成很大的影响。
在前述部队总体伤亡30%的情况下,战斗员的伤亡基本就达到了60%,一线连队的伤亡甚至会到70%到80%。
此时部队的状态是:指挥体系、支援体系基本完整,战斗组织依然存在,且保留了一部分骨干。
如果这时候后撤休整,那么后续伤愈老兵归队的话,部队的战斗主体基本还是能维持老的成分,加上补充新兵的话,整个部队恢复战斗力会很快。
如果部队总体伤亡50%,战斗员伤亡达到了80%,此外还伤亡了一部分机关、勤务和技术兵,一线步兵连伤亡就可能达到95%。
这时候部队的骨干就会大量损失,后续即便是从兄弟单位抽调骨干重建战斗组织,那么形成战斗力的周期也会受到很大的影响,不利于战斗力的恢复。
在这里,我们同样举几个解放战争的例子。
首先是东北战场,我军在这里的开局其实没有现在网友们想得那么轻松,其中最关键的就是建立根据地。
当稳固的后方建立起来后,东北我军的战斗力才真正展现了出来。
因为东北作战的条件相对较好,我军的兵力和武器补充基本不是问题,所以部队就没必要打到太高的伤亡比例。如此野战军的战斗力能够迅速恢复,在历次大战中还锻炼出了相当多的战斗骨干,再加上后来的大练兵,实际的战斗力就非常强悍。
但是这样的仗打得多了,也就使得东北野战军所属部队对伤亡比较看重。
在著名的塔山阻击战中,第4纵队的总兵力是4万人,为了准备残酷的阻击战,4纵估计的伤亡可能会高达10000人。
这1万人占到纵队的总兵力是25%,还不到我们前面所说的30%,但在4纵看来已经是非常高的伤亡预估了。
结果最后塔山阻击战的伤亡合计是3000多人,只有预估伤亡的三分之一。4纵的预备队第11师,甚至基本还没怎么参战。
真正伤亡大的主要是在一线战斗的28团和34团,其中部分营连的伤亡率很高。而具体到这两个团所在的师,第10师伤亡1500人、12师伤亡1704人,所占全师万余人的比例也算不上太大。可即便如此,塔山阻击战也是东野战史上非常著名的血战了。
我们回头再看关内战场,关内我军的一个纵队通常只有2万余人,由于战场环境不允许,因此始终处于在缺额状态下的持续作战状态。
粟裕将军当时认为每个野战纵队的理想兵力应当是35000人,但实际上直到淮海战役时,华野所属各纵仍没有一个纵队的兵力能达到此数。至于中野部队的基本情况,那就更差了。
粟裕在《淮海战役中部队情况简报》中这么说道:
每纵除去炮兵团、教导团、纵直通信、侦察、警卫营以及后勤机关和三个师直属队共约万人,每纵团以下的战斗人员(还要除去团、营、连各级勤务人员)则为数不多。在连续作战中每经过一个战斗,即需编并连队,否则无法连续作战。
仅在围歼黄百韬兵团的作战中,参战各纵队的伤亡比例就达到了:4纵22.4%、6纵14.6%、8纵25.4%、9纵22.5%、13纵16%。
为此只能将营属重机枪连及团属炮连的机枪兵、炮兵、弹药手等大部分调往步兵连,充当骨干,仅留机枪手、炮手等10余人,其余补充新的解放战士。同时将团、师、纵队各级年轻的马夫、挑夫、勤杂人员各部教导团及团、师、纵队各级通信、侦察、警卫及参谋等人员补充下去当指挥员,来维持部队的战斗力。
所以淮海战役的烈度其实是三大战役中最高的,我军两大野战军在兵力劣势的情况下,实施连续作战,反倒吃掉了与自身体量相当的国军主力部队,这仗打的是非常艰辛的。
条件允许的话,我军当然不会这么打,但为了最后的胜利,即便重组到了上述的程度,我军依然保持了进攻战斗力。淮海战后,野战军的兵力不再是问题,每个军基本上也达到了粟裕将军理想设定的程度,便可以用符合战场常规的原则来打仗了。
而到了抗美援朝战争初期,由于要面对当时世界上最现代化的敌军作战,无论是原东野部队还是原华野部队,都遇到了减员过大的情况。在这种情况下,就不得不再次编并组织,补充非战斗员参战,才打出了一次又一次的战场奇迹。
这样的战场奇迹可不是随便哪一支军队都能打出来的,这是我们的先辈们付出巨大牺牲创造出来的传奇。
本文来自与昨日相同投稿,不代表胡巴网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hu85.com/345838.html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xxxxx@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