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缺哪张福卡?南开大学这5张“特殊福”,祝你一次性集齐2021五福!
近年来,“集五福”成为新年的热门话题。其实,在渤海之滨、白河之津,南开大学也有着属于自己的五福象征,无论是“爱国三问”所展现的“爱国福”、学科科研实力稳步提升的“富强福”、深化校企合作的“和谐福”,还是师生共同进步的“敬业福”、推动国际合作的“友善福”,无一不在展示着属于南开大学的特殊印记。本期推送,让我们一起开启南开“集福”之旅。
爱国福:在血与火的洗礼中陶铸生生不息的爱国品格
一部南开校史就是一部激昂的爱国主义壮歌,爱国是南开之根、南开之心、南开之魂,是南开最深厚的历史积淀、最鲜明的时代特色。是的,爱国是南开的底色,而这早在建校之初就已然出现端倪——诞生于五四风雷,秉承“教育救国”初心,这所大学从最初就铸就强烈的爱国魂、报国志。
1919年兴学救国的五四肇基、知行中国的宏业始创、牺牲为国的烽火淬砺、智勇报国的弦歌咏唱……最难忘的,是在1935年的南开大学新学年“始业式”上,张伯苓校长发出的振聋发聩的“爱国三问”——“你是中国人吗?你爱中国吗?你愿意中国好吗?”时隔86年,这质朴厚重的“三问”,依旧散发着时代的光芒,蕴藏着无穷的力量。
南开的爱国从来不是一句口号,而是一种敢于挺身而出的担当。无论是学校创办之初就从日本回来成为第一批学生的周恩来,还是以生命为祖国留下绝密资料的“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郭永怀……南开学子始终在用生命诠释忠诚背后的爱国基因,“南开大学具有光荣的爱国主义传统,这是南开的魂。”
和平年代,南开以百年校史陶铸爱国情怀,以课堂教学塑造爱国认同,唱响爱国奋斗的“南开旋律”。学校20多次登上央视“新闻联播”,《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等主流媒体平台推出《百年南开爱国三问的传承》等重磅文章,获评“全国国防教育特色学校”;迄今已有200余名研究生志愿者赴西部支教,多位青年学子携笔从戎、报效祖国;涌现出一批爱国奋斗时代青年典型,阿斯哈尔·努尔太获评“全国大学生年度人物”,郭宇等三人荣获“全国向上向善好青年”称号;每年数千名学生深入基层,将爱国情怀书写在祖国的大地上。
先有张伯苓老校长献身教育,春风化雨;后有支教团队扎根远疆,以身许国。先有周恩来总理矢志报国,万古长青;后有青年学子投身军营,青春无悔。斗转星移,时代变迁,如今的南开园内每一座建筑、每一方草木都饱经岁月,不变的是莘莘学子眉宇间的英气、眼神里的笃定,爱国之魂,薪火相传。
富强福:在救国强国的伟业里铺就心系国家的富强道路
如果说“爱国”是南开的魂,那么“知中国、服务中国”就必然是学校的“骨”,秉承着这一办学宗旨,南开人学用并济、力学笃行,以主动聚焦国计民生、服务文化传承创新的系列成果,发出解决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的南开声音,在救国强国的伟业里铺就了心系国家的富强道路。
早在1937年,南开就已是独具特色、教育成就得到海内外广泛认可的高等学府,文、理、商3个学科,以及南开经济研究所、南开应用化学研究所,均闻名全国。此后为适应国家发展,作为国内学科门类齐全的综合性、研究型大学之一,南开已在长期办学过程中,形成了文理并重、基础宽厚、突出应用与创新的办学特色,学科门类覆盖文、史、哲、经等。
ESI是当今普遍用以评价大学和科研机构国际学术水平及影响力的重要指标之一,ESI排名前1%的学科一般被视为国际高水平学科,而进入前1‰通常被认为学科实力达到世界一流水平。在这一名单中,南开目前已有14个学科领域进入ESI前1%,其中化学、材料科学进入ESI全球1‰。
在近日教育部办公厅发布的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2.0基地(2020年度)名单中,南开又有2个基地入选,截至目前已有数学、物理学、化学、生物科学、经济学、历史学、哲学、中国语言文学等8个拔尖学生培养基地入选。
以学科建设为核心,学校科研创新能力不断提升,取得了一批国内外公认的优秀成果。陈军院士团队在先进电池材料领域、陈悦教授在原创抗癌新药领域获得一系列重要突破;2019年,周其林院士领衔完成的“高效手性螺环催化剂的发现”项目斩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2018年以来,南开学者团队以第一完成单位在Science上发表研究论文6篇。此外,在生物克隆、航空航天、环境保护、人工智能等众多领域也能看到南开的科研成果。
经邦济世,是南开的使命,也是南开人的理想。无论是与国家同呼吸、共进步的学科发展,还是熔铸“国之重器”的科研创新,多年来,南开人在各个领域中“挥毫泼墨”,既书写了自己的历史华章,也在国家的发展历程中刻画下了深深的烙印。铸魂育人、强国兴邦,巍巍南开,风华正茂。
和谐福:在服务社会的局面中成就合作共赢的和谐篇章
作为一所有理想、有灵魂、有信仰的大学,南开大学始终按照“国家急需,世界一流”的原则,从服务“一带一路”建设、京津冀协同发展等国家战略,到扎根西部助力脱贫攻坚,与一批高校、企业、科研院所、政府部门建立了紧密合作关系,以强烈的文化自觉和使命担当,书写报国华章。
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是职业教育的基本办学模式。在校企合作方面,南开——绿业元农业提质增产研究院揭牌成立;与华为携手创建南开大学-华为“智能基座”产教融合协同育人基地;与百度公司签署人工智能人才培养合作协议……共同助力中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助力南开人才培养。
城市是大学发展的依托,大学是城市靓丽的名片,大学和地方城市的融合共生发展已经成为大学和城市管理者的普遍共识。在校地合作方面,与海南省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在多个领域开展广泛深入合作;南开国际先进研究院(深圳福田)、深圳研究院等加快建设步伐……一批批校地合作项目,让技术创新和产业孵化能力持续增强,强力助推国家地方经济社会发展。
此外,在产业扶贫方面,南开联合兄弟高校进行地域群、组团式、联盟化的合力攻坚。进一步加强和巩固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的合作,加大对庄浪县苹果、土豆和养牛产业的技术支持力度,还加入高校“农林扶贫联盟”,为庄浪县引入更多帮扶资源。
……
践行“文以治国、理以强国、商以富国”,南开大学校地合作、产学共赢,在多途径、多类别的实践活动中,优势互补,资源共享,结出累累硕果,为加快实施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贡献力量,扎根大地,报效祖国。
敬业福:在薪火相传的传承下造就桃李满园的敬业精神
公能校训,薪火相传;名家辈出,桃李满园。在以“公能日新”为核心要素的育人理念下,南开形成了“爱国、敬业、创新、乐群”的光荣传统,涌现出一大批优秀人才。无数学术大师组成的星群,熠熠生辉;众多杰出学子创造的辉煌,绚丽璀璨——
曾经,20世纪最伟大的几何学家之一的陈省身先生,亲自为南开数学试点班讲授了一个学期的“微分几何”课;几年前,著作等身、荣誉无数、桃李芬芳,当代真正的“穿裙子的士”——叶嘉莹先生晚年捐赠全部财产设立“迦陵基金”以支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研究。
如今,南开不仅有中国科学院院士11人、中国工程院院士4人、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8人,更有许多在“全国教书育人楷模”“全国模范教师”等省部级以上表彰中有所收获的优秀教师,也涌现出周其林、陈军、王南湜等爱岗敬业、立德树人的好老师。
在一批批星光熠熠的学术大师的教导下,南开走出了近百位院士。2020年,亦有一批学子收获荣誉——“中国大学生年度人物”卢彪、张雅雯、刘波获评“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张译壬获评共青团中央“抗击新冠肺炎疫情青年志愿服务先进个人”称号……此外,南开学子还捧回了第十二届“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优胜杯,在第十三届全国大学生创新创业年会、第六届“互联网+”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中也均获佳绩。
巍巍学府,济济群英。南开人,有智勇真纯之精神,有刚毅坚卓之风骨,有英彦蔚起之栋梁,有璀璨辉煌之硕果。星移斗转,生机蓬勃,他们既有家国情怀爱国志,又有淑世润身报国心,还是潜沉务实谦君子。
友善福:在放眼世界的前提下达成兼收并蓄的友善态度
在迈向世界一流高水平大学的征程中,南开大学始终放眼全球,树立了南开在国际教育界和科技界的开放形象,以不断拓展的国际化办学新局面,丰富了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文化的南开讲述。
从审视中国经济的“南开指数”到抗日爱国的东北研究会和《东北地理教本》,从率先与加拿大约克大学联合培养研究生,创造“南开—约克模式”,为国家培养大批高层次管理人才,到超前从事跨国公司研究,南开始终以开放姿态走向世界。
进入新时代后,南开的国际化发展也进入了新阶段,对标世界一流,促建全球新南开。学校先后与320多所国际知名大学和国际学术机构建立了合作与交流关系,高水平国际学术合作取得实质突破,在世界高等教育的影响力也不断提升。承建了英国格拉斯哥大学孔子学院等8所海外孔子学院;与英国牛津大学、伯明翰大学、韩国SK集团共建国际联合研究中心……学校不断在国际舞台上发出南开声音。
这里有“涉外事务的从业者、国际问题的研究者、沟通文明的践行者、语言服务的提供者”……在博采并蓄、众行致远的南开,培养多元的审美修养,发展全球化视野,完善跨文化背景,成为更加开放更加包容的“世界公民”,续写新时代更加壮美的篇章。
爱国、富强、和谐、敬业、友善,南开专属五福,你心动了吗?“允公允能,日新月异”,新的一年,快来南开大学,集齐五张福卡,以只争朝夕、不负韶华的奋斗精神和崭新作为,追求卓越,矢志一流,为新时代中国高等教育发展、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南开新的更大贡献!
更多精彩资讯,欢迎关注"南开大学本科招生"头条号
本文素材来自:南开大学官网、官微
本文来自候鸟归投稿,不代表胡巴网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hu85.com/342966.html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xxxxx@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