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清明时节,是追思,是呐喊,是驱离灾难,更是民族精神的共鸣。清明追思,慎终追远,我想,既是为缅怀逝去的英烈与同胞,也是为纪念不朽的民族精神。
犹记得疫情爆发初期的新春,本应是其乐融融、除旧迎新的时节,然而,疫情爆发,湖北各市陆续封城,数以万计的同胞命悬一线,疫情危机刻不容缓,党中央一声令下,全国各地昼夜不歇、驰援湖北,4.2万医护人员白衣披甲、舍生忘死、对口支援,为生命抢出一个又一个奇迹;各地工厂紧急复工,工人披星戴月、时不我待,迅速修建雷神山、火神山医院,并实现了医用口罩、防护服、救护车等必需品的稳定供给;还有全国各地的基层工作者和各行各业的劳动者,人民警察、社区工作人员、快递小哥、环卫工人……是他们保障起了群众隔离期间的正常生活,让全民居家隔离得以实现,让疫情的有效防控成为可能。
回想大年三十那天,团圆饭刚吃了一半,我的父亲,一名人民警察,收到了返岗通知,看了眼表,意犹未尽地以茶代酒喝了一大口,便匆忙返回工作岗位上。做了二十多年的军属和警属,这半途而废的团圆情景早已不陌生,只是没想到,下一次再坐在一起吃饭时,是两个多月后。这两个多月,作为人民警察,他们全天待命,社区沟通、疫情排查、医院执勤、境内外人口流动排查……他们就是一块块砖,哪里需要往哪搬。为了减少家庭聚集的传染风险,我们把爷爷奶奶接了过来,得以让父亲有单独居住的地方,虽说我们直线距离也不过2公里,但走过这2公里,却用了好久、好久。我接到返京通知时,他匆忙办结早上的工作,送我去车站,就这样,我们一家人才吃上了新年以来第一顿全员到齐的午饭。直到今天,奋战在一线的父亲仍是一天无休。我的父亲只是无数奋战在一线基层工作者中的一员,我对父亲的默默担心与刻意掩饰在全中国无数家庭中发生着,我们靠着视频、靠着牵挂、靠着支持、靠着默契,互相鼓励着走过了这段日子,庆幸的是,在这场战“疫”中,我们携手走到了重逢,迟到的团圆还是团圆了。
这场疫情中,有人像我们一般等到了重逢,但也有人没有等到,他们是3335名患者,是61名医护人员,是60名公安干警和35名辅警,是8名社区工作者,他们有老有少、有男有女,是父亲和母亲,是儿子和女儿,是妻子和丈夫,是我们的同胞。“清明时节雨纷纷”,但今年清明却是“一笠戴春雨,愁来不可遮”,4月4日,得益于他们的不眠不休,疫情缓解、生机重现,举国上下得以有机会驻足,悼念在疫情期间牺牲的烈士和逝世的同胞。
在那三分钟的沉默里,我忍不住地回想,我们是怎么做到的?
疫情爆发初期,我们对新型冠状病毒知之甚少,我们不知道这场疫情会持续到何时,我们没有充足的物资,我们没有经验可循,我们没有特效药物可用,在这么多的未知下,全国各族同胞却始终秉持“抗疫必胜”的决心,投入到了这一场抗击疫情的人民战争中去。逝者离去,生者前行,看着他们的义无反顾和前赴后继,我不禁在想,是什么让他们舍生忘死?是什么让他们慷慨赴难?是什么让他们有必胜的决心?
我不禁想起正在阅读的《国史大纲》,钱穆先生在1938年成书,1940年出版,彼时,全国抗战刚刚开始,抗日战场节节败退,抗战形势不容乐观,而钱穆先生却在西南一隅一头扎入中国历史中,以纵横捭阖的心魄和深入浅出的学术造诣拉出了一幅中国历史的纲要,并高呼抗战必胜,让人不免感慨,这是一种怎样的书生意气与豪迈。犹记得刚翻开《国史大纲》,看到他在序言里写道:“治国史之第一任务,在能于国家民族之内部自身,求得其独特精神之所在”,而国民应当“值此创剧痛深之际,国人试一理我先民五千年来惨淡创建之史记,一棒一条痕,一掴一掌血,必有渊然而思,憬然而悟,揪然而悲,奋然而起者”。钱先生在序言中便一针见血地指出“民族精神”的崛起与凝聚是抗日救国的核心,更是指出中华民族的精神就藏在中华民族的历史中。今日,书尚未读完,但却忍不住翻至结尾一窥究竟,这一结尾而今读来并无甚惊奇之处,但若置身到抗战刚刚开始的年代,却是振聋发聩之宣言,《国史大纲》最后一节之题目乃是“抗战胜利建国完成中华民族固有文化对世界新使命之开始”,而全文仅有58个字:“本节诸项,为中国全国国民内心共抱之蔪向,亦为中国全国国民当前乃至此后共赴之责任。不久之将来,当以上项标题创写于中国新史之前页。”
民族的历史,不在他人,而在国民。当年,无数同胞前赴后继,怀抱“抗战必胜”之信念,完成抗战使命,创写了新中国历史的前页。过往的抗战岁月如此,而今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亦是如此。
历史发生之时,置身其中的人们被推向风口浪尖,谁又知道回望时的力挽狂澜在当时只是寻常。牺牲的烈士们只是尽忠职守,隔离的群众只是尽一己之力,从后勤到一线,从党员到群众,全国东西南北上下联动,每个人都在坚守,每个人都在战斗。值此之际,回过头再看钱穆先生在72年前提到的“国民精神探索”之命题,而今看来早已有了答案。这一“必胜”的信念不是凭空而来的,而是从一百多年前开始的反侵略斗争起,无数同胞以血肉之躯淬炼出来的,今年的清明时节,我们缅怀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期间逝去的同胞,又何尝不是纪念从血与火中凝聚起来的民族精神。
“岂曰无衣?与子同袍。”
致敬。
供稿:北京一中院申诉审查庭
作者:何宛珊
编辑:黄新宇
(图片来源于网络)
本文来自曼云投稿,不代表胡巴网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hu85.com/327043.html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xxxxx@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