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的人其实很厉害,可就是不会抓机会

最近公众号来了一些新读者,有人翻我以前的文章,翻到我去年写的,关于快手上的一些挣钱机会。

然后他们就跑来问我,这个机会过没过时,然后还问我快手上有没有新的机会。

这个项目过没过时,怎么说呢?也可以说过时了,也可以说没过时。

具体的账号内容,肯定是过时了的。

短视频平台,每过一段时间,内容都是要整个刷新一遍的。

这就是一个简单的迭代创新原理。

以前图片+文字,这种形式能快速做起来几十万粉,其实现在也能,但是内容肯定和以前不一样了。

这个道理很简单,用户不可能每天都看同一个内容,等到一个内容平台上所有人都看了,你再发,他就不喜欢看了。

所以,你今年还按照去年的内容模板做短视频,肯定是不行。

那为什么我说,这个项目还没过时呢?

刚才也说了,内容过时,形式可以不过时。

另外,形式过时了,玩法可以不过时。

即便是玩法也过时了,原理可以不过时。

我文章里写的详细的玩法,平台推送视频的原理,这些肯定是没过时的。

至于说快手现在还有没有机会,我刷了两天快手,发现还是有机会的。

怎么发现的?

比如,我发现有很多新账号,就纯粹是发卖东西的视频,能够迅速起号。

并且他们直播带货的销量很不错。

有些新号刚做了两个月,就可以做到日流水几十万。

其实想想,这些信息都是公开的。

随便谁刷几天快手,就能发现这些。

销量数据,如果觉得自己估计不准确,飞瓜数据的免费版就能看到。

可以说,只要愿意研究,任何人都能发现这些商业机会。

不仅仅是快手,我们只要对于一个平台足够熟悉,都能发现很多商业机会。

比如:淘宝、小红书、西瓜视频等,这些平台我刷几天,也能发现一些商业机会。

甚至于,如果说你不愿意自己去研究,去看生财有术里的精华贴,机会真的很多。

机会这么多,最后挣到钱的还是少数,这说明什么?

说明这里面是有门槛的。

我们稍微分析一下,从发现机会的角度来看,门槛主要是两个。

一个就是要勤快。

有的人脑子里想着要靠快手挣钱,连刷都不愿意刷,甚至连快手都没下载。

这肯定是不可能发现机会的。

另外一个就是认知层面的了,很多人看到了这些信息,他不认为这是机会。

有些人脑子里有个这样的概念:就是人人都能看到的信息就一定不是机会。

其实根本不是这么回事。

同样的信息,有的人能看出来机会,有的人看不出来。

这是因为,不同人脑子里,这些信息的排布方式是完全不同的。

怎么叫信息排布方式不同呢?我举个例子来说。

竹林七贤之一的王戎,他7岁的时候和一群小孩春游。

他们看到路边有一颗李子树,这李子树上长满了李子,多到什么程度呢?树都被压弯了。

其他的小孩都跑过去摘李子,王戎不为所动。

别人问他,你怎么不去摘李子?

王戎说:这树就在路边上,天天那么多人过,李子还这么多,说明这李子肯定不好吃。

王戎和其他小孩,掌握的信息是一样的,但是他们脑子里信息的排布方式不一样,最后得出的结论,做出的行为,就是截然相反的。

那怎么让自己脑子里信息的排布方式更靠谱呢?

其实很简单,多问问为什么,多思考一步就是了。

王戎比其他小朋友,不过就是多问了一个为什么。

这样一看,这一点和前一点本质一样,就是别嫌麻烦,勤快点,勤则百弊皆除嘛。

这是从发现机会层面说,有这么两个门槛。

进一步的,从发现机会到挣到钱,还有两个门槛。

一个是冒险精神,另一个是内在动机。

怎么叫冒险精神?

一个机会,你看到他的时候,你肯定是没办法对他全面了解的,稍微一想就是一堆的不确定性。

比如,前面我提到的这个快手直播,别人能快速起号,怎么起的?运营手段还是投放起来的?

投放起来的话,ROI是多少?别人能投正,我们能不能投正?

货源怎么搞定?品牌方给我们的价格如何?需不需要囤货?一件代发还是自己发货?

售后怎么办?需不需要做客服?

自己直播能不能行?或者说能不能找到合适的主播?

讲真的,我见过的大多数人,根本没办法带着不确定性做事。

他们非得把每一个点都论证明白了不可。

说句不好听的,等到他论证明白了,黄花菜都凉了。

能不能带着不确定性去做事,这考验的就是冒险精神。

不过话说回来了,这只是针对新手。

如果说,你以前干过直播,也干过电商,那对你来说,这些问题大部分就变成了确定性的。

也就谈不上什么冒险精神了。

所以,如果能在职场上,把这些未知的因素都搞一搞,出来创业的难度是会大大降低的。

扯远了,我们接着说另一个门槛。

另一个,我说是内在动机,其实很多人都会直接说执行力。

但是常读我文章的读者都知道,我对执行力有些和主流不太一样的看法。

具体的可以参考这篇文章《根本没有执行力差的人》。

这里我说内在动机,是什么意思呢?

有的人,人家就是不愿意干快手,一刷快手就恶心,这机会肯定不是属于他的。

因为没有行动的动机。

这种情况趁早别干,去找找其他的机会,机会多的是,没必要一棵树上吊死。

我们前面聊了4个门槛。

其中,发现机会的两个门槛:勤快、多动脑子

从发现机会到挣钱的两个门槛:冒险精神、内在动机

除了这4个,其实整体上还有一个门槛。

这个门槛我一时找不到一个准确的概念来描述他,我就直接拿案例说明吧。

我以前在一本创业相关的书上读到过这样一个故事。

赛格威平衡车,可能大家都听过,他的发明人叫狄恩·卡门。

这哥们刚发明出来这个平衡车的时候,很多大佬都特别看好。

比如,乔布斯当时就觉得,这东西是「继个人电脑之后的最惊人的发明」。

然后,乔布斯追着这哥们,非要给他投资6300万美元。

但是人家不要他的钱,后来乔布斯没办法,说你就算不要我的钱,我也要免费给你做6个月的顾问,你有什么问题需要我,都可以来问我。

另外,亚马逊的创始人贝索斯,发现这个产品之后,也马上想办法参与进来。

曾经成功投资过谷歌和很多蓝筹咕的投资大佬约翰·杜尔,也非常看好这个项目。

他给赛格威投资了8000万美元,并且他还预言,这家公司将会以最快的速度发展成10亿美金的公司。

结果呢?

这家公司用了6年时间,才卖了不到3万台平衡车;用了10年,还没实现盈利。

到现在为止,这个发明依然只占一个小众市场。

讲这个是啥意思呢?就是说,大多数人的判断其实都没那么靠谱。

书上是这么说的:人的直觉具有偶然性,即便是大佬也不例外。

什么项目机会大,什么项目机会小,讲真的,大部分人都判断不了。

别说我们普罗大众了,大佬也一样的。

有人曾经研究过贝多芬的书信,贝多芬对自己70多首曲子都做过评价。

他觉得其中的15部,肯定能火,能成为经典大作,但后来,这15部作品完全不出名。

反而是,他不看好的8部作品,最后成了家喻户晓的名曲。

而且,这些判断都是贝多芬听了听众的反馈才做出的,结果错误率依然很高。

那作为一个普通人,我们怎么才能提高自己选择项目成功的概率呢?

答案也很简单,就是高产

既然判断不了,那就放弃判断吧,能干就直接干。

其实真的把时间都花在做事情上,一年能做不少项目的。

大多数人,都把时间浪费在判断项目上了。

其实多数情况下,选择项目前的判断、选择、犹豫、推演、论证,都是浪费时间。

我们看几个历史上的案例。

莎士比亚5年内就创作了3部传世名作,分别是《李尔王》、《麦克白》、《奥赛罗》。

但是很少有人知道,他这5年内,也创作出了大量的不咋地的作品,其中两部作品非常烂,分别是《雅典的泰门》和《皆大欢喜》。

他20年里创作了37部戏剧外加154首十四行诗。

同样的,李白的诗写的好,背后一大原因也是高产,他没事儿就写,也有很多不好的作品。

只不过,最后我们只看到了这些好的,那些烂的没人提而已。

莫扎特35岁就去世了,但是他短暂的生命里创作了600部作品,贝多芬是650部,巴赫更是达到了丧心病狂的1000部。

毕加索的一生,画了1800幅油画、做了1200件雕塑、2800件瓷器、1.2万张图纸,以及多到无法统计的地毯、挂毯。

爱迪生有1093项发明专利,但是只有少数几个是真正革命性的。

专门有个科学家做过一个实验,他们弄了两组小朋友,让他们创作艺术品。

A组的小朋友,被要求憋精品;B组的小朋友,被要求尽量高产。

最后在所有作品中评选优质作品,评出来的全是B组小朋友创作的。

说了这么多,其实我想说的是,项目就得多做。

真的别指望一击必中,抓住个机会就发达了。

能抓住机会发达的人,他们都是一直不断地在试,最后试出来一个发达了,然后被别人看到了。

如果你有兴趣,去翻创业大佬们的创业史,基本上全是连续创业者,都做过垃圾项目。

这就是我要聊的最重要的一个门槛,其实想了想,归结一下,还是勤快。

别在选项目、推演项目上浪费太多时间,只要风险不太大的项目,差不多就干就行了。

本文来自韵熙投稿,不代表胡巴网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hu85.com/312138.html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xxxxx@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