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经济日报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海归是一支重要力量。近年来,许多返乡青年从外出打工转变为回乡创新创业。据统计,2020年,中国将有1010万创新型企业家。
但由于城市资源丰富,大部分年轻人仍选择在城市工作创业,在家乡创新创业仍需更多鼓励措施。
一是城乡融合发展将为年轻人“返乡”创造便利的生活条件。农村青年以“80后”“90后”为主体,关注就业、教育和医疗等。并将更多地考虑农村的生活条件是否能满足他们在城市中形成的生活模式。随着农村与城市在水利、电力、道路交通、互联网等基础设施方面的差距逐渐缩小,“以人为本”的农村生活应该得到深化和拓展。进一步促进城乡要素合理配置,推进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让返乡后的年轻人在日常生活、子女教育、医疗卫生、公共服务等领域得到相应保障,有利于稳定年轻人扎根农村创新创业。
二是统筹产业布局,打造青年“返乡”产业基地。产业繁荣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前提,也是区域、城乡协调发展的重要基础。只有整体布局清晰,区域特色突出,产业定位合理,年轻人才能回国创新创业,目标明确,判断准确。要推进乡村产业振兴,紧紧围绕现代农业发展,着力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构建乡村产业体系。各地要制定科学合理的本地区产业规划,以农业合作社、土地流转等组织体系为基础,因地制宜发展特色农业,培育产品产业优势,在农产品加工业、手工业、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农产品流通和电子商务、生产资料供给服务等方面寻求发展机遇。
三是社会治理的完善为青少年“返乡”营造了和谐的社区氛围。推进基层社会治理现代化、法治化、智能化,运用基层党建引领、基层协商民主、社会组织参与、乡镇辅导员、村规民约、文化道德滋养等方式改善农村社会生态,运用法治保障社会秩序,运用互联网加强智慧党建、智慧法院、网上调解、网上社会组织建设和管理,让所有村庄成为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的和谐社区。
四是乡村文化建设将为青少年“返乡”创造良好的人文环境。乡村文化建设是指吸收和接受现代城市文明,以现代形式呈现和表达传统,特别是在乡村规划设计、乡村旅游、农产品品牌化等领域。倾听青年人的意见,吸收青年人的参与,为青年人感受、构建和传承乡村习俗创造条件,让青年人通过感知和参与文化建设,渗透地域文化和传统文化的精髓,了解自然和社会,引导自己的行为。通过文化建设,提升乡村旅游、乡村民居、乡村生态等领域的价值,形成良好的人文环境,真正实现乡村文明。(本文来源:经济日报作者:蒲天龙)
本文来自胡巴网投稿,不代表胡巴网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hu85.com/27608.html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xxxxx@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