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范芳?石范

【网上观展】 《辽阳博物馆馆藏精品集粹》(二) 春秋青铜器石范

(辽阳博物馆)

石范芳?石范

青铜时代是以青铜作为重要原料来制造工具、用具、武器的人类物质文化发展阶段。

范,是古代用来铸造青铜用具的模具,石范铸造是青铜时代的范铸技术之一。具体的方法是,将两石范对扣在一起,将融化的铜水浇铸在其中,当铜水冷却后拿去石范,一件青铜器就基本成形了。石范的优点是能耐高温和多次反复使用,但由于石料坚硬不容易加工,不宜制做结构复杂的容器,只能铸造简单的工具、兵器和钱币。随着制陶业的发展,很快就改用了陶范,因此石范出土和传世极少,更为珍贵。

东北地区青铜时代,开始时间约在公元前两千年左右,与中原地区进入夏王朝的时间大体相当,结束时限在战国燕文化的进入以及秦汉势力的进一步扩张,而逐渐衰落。在近两千年的历史进程中,辽东、辽西的广大区域目前至少已经发现近二十种青铜文化。辽阳地区灯塔接官厅、辽阳县二道河子、塔湾等地也发现了多处青铜时代文化遗存。这些遗存反映了战国中晚期襄平建置前的文化面貌。其中1990年辽阳县甜水乡塔湾村和1975年辽阳县二道河子村出土的一批石范,对于研究当时辽阳乃至辽东地区土著人的经济生活、社会形态、民族种属具有重要价值。

春秋青铜斧凿石范

石范芳?石范

石范为滑石质,灰白色,1990年辽阳县甜水乡塔湾村出土。由上下两扇扣合为一套,略呈长方形,侧面留有浇注口。长12.7厘米,宽7.6厘米,厚5厘米。范内,正中雕刻一件青铜斧模,斧模左右两侧各刻大小两件青铜锥摸,斧模下侧横刻一件青铜凿模。斧范模呈束腰形,斧刃呈扇形,斧腰部划刻大小不等三角纹。石范下扇背面,并排雕刻连续贯通三个圆型器,其中两圆以双线回纹相连,边缘留有浇注口,并有浇注过的黑色痕迹,推断应还有一扇石范与之扣合,铸件为青铜饰物,用途不明。

石范芳?石范

值得注意的是,石范上扇的外面,浅浮雕大小两个人头像。尖额头,阴线剔刻头发,高颧骨、长鼻梁、深目、小嘴、尖下颌、半圆耳,耳朵靠近头顶部。在我国史前至商周时期,许多地区都存在过对人的头颅和面部的崇拜,并对人们的社会生活产生了深刻的影响。由于人面崇拜的产生原因相当复杂,目前我们还无法揭示石范头像的真正含义,但是可以肯定,其对襄平建置前辽阳地区青铜文化的民族人种、原始宗教等方面的研究具有重要的价值。

春秋曲刃青铜短剑石范

石范芳?石范

石范为滑石质,1990年辽阳县甜水乡塔湾村出土。两扇扣合,长31.8厘米,宽7厘米,厚6.9厘米。此剑范为双面范具。其一,剑身较宽,刃弧曲,呈琵琶形,中部高脊,前部节尖,直至成锋;其二,剑身稍窄,柱状脊,曲刃,刃叶下部外曲,上部近平直,直至成锋。这种短剑主要发现于我国东北地区,剑身与剑柄分别铸造。该类型范具出土极少,价值珍贵,是我国北方青铜铸剑技术发展水平的实证。

剑是古代贵族和士兵随身佩带,用来自卫、防身的兵器。青铜短剑形制特殊,是东北各民族创造的一种具有鲜明地方特色的青铜器代表性器物之一。青铜短剑的流行时间很长,大约始于西周中晚期,盛行于春秋、战国之间,一直延续至西汉初年。

春秋青铜凿石范

石范芳?石范

石范为滑石质,1990年辽阳县甜水乡塔湾村出土。两扇扣合,长11.2厘米,宽7厘米,厚4.1厘米。石范呈长方形,上宽下窄,一套两扇扣合。合范后一端可见十字形浇口。

春秋青铜斧镞石范

石范芳?石范

石范芳?石范

石范为滑石质,1975年辽阳县二道河子村出土。两扇扣合,呈梯形,其中一扇残缺一角。长10.5厘米,上宽8.9厘米,下宽7.3厘米,厚5.5厘米。此剑范为双面范具:一面中间刻一斧,两侧各刻一镞;另一面刻一斧。一次合范后铸一斧两镞,再次合范后铸一斧。两斧均束腰,孤刃,方銎,斧身扁平。两镞均为双翼,圆脊,圆铤。

春秋到战国时期辽东地区土著民族的遗址和墓葬,在辽阳地区已发现多处。结合周边地区同时期的考古资料综合分析,这些土著民族虽已进入阶级社会,整个社会组织形态远没有达到中原地区的发展水平,代表当时生产力水平的青铜技术尚不发达,农业还处于原始阶段。因此,这些青铜石范的发现弥足珍贵,是研究当时青铜铸造技术、社会政治经济的重要资料。

【下期看点】

《辽阳博物馆馆藏精品集粹》(三)新城战国墓

本文来自离殇投稿,不代表胡巴网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hu85.com/268760.html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xxxxx@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