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虞城县城乡总体规划(2016-2035),可以看到,城市框架从向北发展到郑徐高铁,从向南发展到G343,从向西发展到县界,从向东发展到规划中的黄河路东侧东环路。
远期G43大致沿田庄、后菜园、耿楼、金楼、赵楼以南;S208大致沿范庄、大孙庄、三官庙、东周庄、石老家、吴庄;S207大致在左窑、蔡庄、大孙庄以南;而新济广高速大致沿着县界。黄河路不再走老路向南,从大同新村沿干渠东侧向南延伸至G343延长线。
城南公园位于五里阁、英利庄周边地区,虞城港区位于王化庄,双创湖公园位于曹璐大桥西北侧,科技公园位于杨老甲以南。动物园位于三楼与安陆之间,体育公园位于崔庄西北部,儿童公园位于孙瑶村东部,纪念公园位于丽江大道与陇海铁路交汇处的东南部。郑徐高铁和龙海铁路之间有森林公园和牛河湿地公园。森林公园位于仓颉大道和丽江大道之间,牛河湿地公园位于丽江大道和黄河路之间。
城市性质
商丘是中心城区东部组团、城乡统筹发展示范区、五金装备制造基地、豫东食品制造基地、水绿融合、文化凸显的生态宜居城市。
城市发展方向
虞城县中心城区主要向西发展,连接商丘,实现一体化发展。在总体向西格局下,以向南拓展为主,向北发展为辅,控制向东发展。
城市开发边界
西部以行政边界为界,北部以规划省道S207为界,东部以规划省道S208为界,南部以规划远期国道G343为界。总面积约102.15平方公里。
中心城区人口规模
计划到2035年,虞城县中心城区人口达到53万。
中心城区建设用地规模
计划到2035年,虞城县中心城区城镇建设用地控制在56平方公里以内,人均城镇建设用地控制在106平方米以内。
绿地布局
规划表格
成“一核嵌城、四湖映城、多脉楔入、水绿交融、多园点缀”的空间布局结构。
一核嵌城:以虞城县周商永运河和响河交汇处的两河口公园为景观核心,结合周边历史遗存,合理塑造虞城县历史文化品牌。
四湖映城:以东明湖、木兰湖、孟渚泽湖和双创湖等绿色空间为依托构筑核心区景观,充分发挥水体、绿化调节城市气候的功能,以历史、生态和人文作为脉络,构筑城市标志性景观观特色。
多脉楔入:利用虞城县优越的自然生态本底,将响河、周商永运河、十字河、牛河、运粮河等内河及滨河防护绿地楔入城市各个功能空间,形成景观水系廊道。
水绿交融:水系和绿地结合布局,串联新老城区,构建城区的慢行系统和海绵系统,形成水绿交融的活力景观带。
多园点缀:结合现状用地布局,合理布置各类绿地,布局综合公园、专类公园、社区公园等各类公共绿地,强化大型绿核核心辐射的功能,促进场地生态过程的发生与完善,起到城市景观标识和门户的作用。
公园绿地
规划市级公园4处,分别是人民公园、木兰文化公园、两河口公园、双创湖公园,规划社区级公园17处,专类公园6处,游园若干处。
广场
虞城县城区目前主要有文化广场一处,本次规划另新增广场2处,结合出入口、综合交通枢纽、城区公共设施和社区中心布置,以方便市民举行聚会、娱乐活动。
水系规划
规划利用虞城县优越的自然生态本底,以响河和周商永运河为依托,利用十字河、牛河、运粮河和中心干渠等水系串联城市各个功能空间,结合城市绿色隔离带,形成生态水网。
城市空间结构
规划形成“一带引领,轴向生长;四心辉映,组团发展”的城市空间布局结构。
1、一带引领
规划依托响河和周商永运河构建“响河-运河生态景观带”,引领城市内涵式发展的格局。
2、轴向生长
依托木兰大道—大同路、漓江路—十字河形成“一横一纵”的城市发展主轴;依托仓颉大道、人民路形成联系多个组团的城市发展次轴。
3、四心辉映
依托老城区商贸中心的提升和改造、新城综合服务功能的完善与优化、南部“人民公园—双创湖”产城融合的强化与推进、北部生态文化园的保护与建设,形成商丘东部组团城市的核心功能,四大综合服务中心交相辉映,构建城市发展的四心格局。
4、组团发展
依托主要的交通走廊及绿色廊道将城市划分为六大功能片区,分别为老城发展片区、西部综合服务区、中部新城区、南部产业集聚区、北部生态宜居区、道北物流商贸区。
片区规划
1、老城发展片区
东启规划东环路,西、南至响河,北至陇海铁路,规划建设用地面积约为904.75公顷。定位为地区门户枢纽、现代商贸集聚发展的重要平台。结合火车站及人民路、大同路、胜利路周边地区的改造更新,实现功能业态调整,形成特色商业及商贸综合服务中心。
2、西部综合服务区
西部综合服务区西至虞城县行政边界,东至响河、漓江路,北至陇海铁路,南至诚信大道,规划用地面积约为1082.91公顷。依托特色商业区及文化行政功能,形成集商贸服务、金融服务、文化会展、行政服务、生态居住等功能为一体的综合性服务区。
3、中部新城区
中部新城区西至至诚四路、伊尹大道,北至诚信大道,东至响河,南至江浙大道、G343,规划用地面积约为1293.01公顷。依托人民公园、双创湖及产业服务功能,形成集现代产业孵化、金融商务、运动休闲、文化娱乐、居住生活于一体的现代化城市综合服务区。
4、南部产业集聚区
南部产业集聚区西至虞城县行政边界,北至诚信大道、至信三路,东至响河、虞单公路,南至远期G343,规划用地面积约为1721.07公顷。依托虞城综合保税区及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重点发展五金工量具、农副产品加工及纺织服装业等,并配套发展现代物流业等相关产业。注重产业用地的节约集约利用,提高产业准入门槛,推动产业转型升级,促进产城融合。
5、北部生态宜居区
北部生态宜居区西至规划济广高速,北至郑徐高铁,东至漓江路,南至陇海铁路,规划用地面积约为1205.57公顷。定位为虞城生态休闲后花园、豫东生态文化旅游重要节点、四省通衢旅游集散地。规划结合森林公园、国家湿地公园等,发展生态文化旅游度假,打造旅游集散区。
6、道北物流商贸区
道北物流商贸区西至漓江路,北至郑徐高铁,东至黄河路,南至陇海铁路,规划用地面积约为393.12公顷。规划依托陇海铁路物流仓储功能,发展及现代商贸市场、电子商务、物流延伸配套为一体的现代化综合物流产业集聚区。
城市道路系统
规划形成城市主干路、城市次干路和城市支路三级道路结构体系,形成方格路网为主的网络格局。
规划形成“九横十二纵”的主干路网系统,“九横”指规划郑徐路、北环路、嵩山路-胜利路、木兰大道-大同路、工业大道、至信三路、江浙大道、G343、远期G343,“十二纵”指科迪大道、仓颉大道、至诚五路、伊尹大道、至诚六路、至诚七路、漓江路、至诚八路、人民路-原虞单公路、黄河路、规划东环路、规划东外环。主干路网密度达到2.80公里/平方公里。
城市公共交通
形成以轨道交通引导、快速公交为支撑、常规公交为基础的多层级一体化公交系统。依托商丘地铁三号线,规划虞城地铁支线,沿虞城木兰大道入虞城中心城区,并结合城市节点布置6处轨道交通站点。
规划形成“五横四纵”的公交主走廊,“五横”指木兰大道、嵩山路、工业大道、江浙大道、G343;“四纵”指仓颉大道、伊尹大道、漓江路、黄河路。
县域范围
包括虞城县全部行政辖区,辖25个乡镇,总面积1432平方公里。
城市规划区
规划区范围包括城关镇、城郊乡、李老家全部的区域,面积149.73平方公里,以及古王集东部46.69平方公里、郑集西部10.17平方公里,稍岗西部9.03平方公里,大侯北部14.51平方公里,刘店北部24.15平方公里,总面积约为254.35平方公里。
发展规模
规划远期2035年县域常住人口达到126万人。县域城镇化率达到67.5%,县域城镇人口达约85.2万人。
县域空间结构
规划县域城镇空间结构为:“一路一带、一核两心四区”。
一路:沿S208的南北向城镇发展轴带,打造为创新、创业、开放、美好之路,充分发挥其贯穿三省、联接25乡镇的南北大通道作用,打造城镇空间、产业、人口、信息、物流综合发展主轴带。
一带:连接商丘、虞城、夏邑的东西向城镇发展轴带。
一核:商丘中心城区东部组团,行政、文化、服务、信息、产业集聚中心,生态宜居片区。
两心:打造利民镇为工业重镇,文化旅游,打造杜集镇为县域南部商贸中心。
四区:以中心城区及利民镇为核心的重点发展区;稍岗镇、杜集镇及站集镇构成的协调发展区;北部沿黄河故道乡镇及南部木兰镇构成的特色发展区;其他乡镇构成一般发展区。
城乡规模等级体系
统筹虞城全域城乡用地布局,形成县域中心、中心镇、一般镇和村庄的四级居民点规划体系。
1、利民镇
职能定位:县域北部地区经济、文化、科教、信息服务中心,发展食品加工业、商贸物流及文化休闲旅游业的综合型城镇;
人口规模:4.4万人;
用地规模:6.1平方公里;
发展指引:适当扩大镇区规模,提升服务能力,重点发展食品(乳制品)加工业,商贸物流及古城旅游业、文化休闲旅游服务业,打造利民镇豫东小吃城品牌及旅游休闲特色小镇,逐步建设为综合型特色小城镇。
2、杜集镇
职能定位:县域南部地区经济、文化、科教、信息中心,以发展商贸、旅游、文化、信息、农产品深加工为主的商贸型城镇;
人口规模:2.9万人;
用地规模:4.1平方公里;
发展指引:重点发展旅游、商贸、文化、信息、农产品深加工等产业,借助交通及区位优势条件,建设商贸服务平台,构建棉纺产品集散市场,形成服务虞城县域以及周边夏邑、柘城、商丘部分乡镇的区域性商贸中心。
铁路
虞城县域规划形成“三横两纵”的铁路网,“三横”为陇海铁路、郑徐高铁、邢商永地方铁路;“两纵”为商合杭高铁、京九铁路。
公路
规划形成高速公路系统、公路干线系统和一般公路三个层次的路网结构。
规划形成“两横一纵”的高速公路网络,“两横”为连霍高速公路和商砀高速公路;“一纵”为济广高速公路。
干线公路系统主要由国道和省道公路构成。
规划一级公路包括G310、G343、S208(原S203)及商丘东环路。
规划二级公路包括S207(新建、改建)、S314(新建)、S316(新建)、S317(原S325)、S319(新建)、S320(原S327)、S326(改造)、规划南北快速通道、规划沿黄快速通道。
一般公路系统主要由县道、乡道和其他公路构成。
虞城县产业集聚区总规划面积15.98平方公里,2014年底,建成区6.9平方公里。该区位于商丘市虞城县城南部,北起木兰大道、南至南环路、东至203省道、西至与商丘新区交界处。集聚区划分为装备制造区、纺织服装区、科迪食品工业园、仓储物流区、综合服务区、配套生活区等六大片区。重点发展装备制造、纺织服装和食品加工三大主导产业。
来源:商丘城建
主 管:中共虞城县委 虞城县人民政府
主 办:中共虞城县委宣传部 中国虞城网总编室
监 审:贾文亮
主 编:李云川
编 辑:常伟杰
本文来自胡巴网投稿,不代表胡巴网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hu85.com/26825.html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xxxxx@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