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幸才女朱令:姐姐在北大坠崖,自己在清华铊中毒,她现状如何?
“望子成龙,望女成凤”。
相信这是天底下所有父母对子女最高的期待。
如果谁家的孩子能考上清华北大,那可真的是“祖坟冒青烟”的大喜事。
上个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的时候,还真的有这么一家人,实现了这个愿望。
大女儿考上了北大,小女儿也相继考上了清华。
然而,大喜之后却是大悲。
大女儿吴今在北大期间失踪,被发现时已坠崖,
紧接着,小女儿朱令又在清华“莫名其妙”出现了“重金属铊中毒”的情况,美好的未来被毁于一旦。
而妹妹的案子,就是当时震惊全国的“清华朱令案”。
时至今日,这起案件依旧没有一个清晰的说法,整个过程充满了太多的疑云,凶手更是不知所踪。
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才华横溢的大女儿,坠崖之谜
1973年,朱令出生在北京的一户知识分子家庭,她的父母都毕业于北京科技大学,父亲吴承之更是高级工程师。
朱令在家排行老二,她的前面还有一个姐姐,名叫吴今(姐姐随父姓,妹妹随母姓)。
作为接受过高等教育的人,吴承之夫妇深知没文化的苦,因此对两个女儿的教育格外关注。
吴今和朱令姐妹俩也没让父母失望,从小学到高中,成绩在同龄人里一直名列前茅。
尤其是姐姐吴今,不但学习成绩好,而且还擅长弹钢琴、芭蕾舞,为人处世方面情商也很高,行事低调。
是妹妹当之无愧的榜样。
1987年9月,吴今在高考中取得了优异的成绩,被北京大学生物专业录取,同时她还加入北大舞蹈队。
大学期间,吴今依旧保持着傲人的成绩,她在专业课上提出的许多观点,都得到老师们的认可。
大二那年,她写了一篇英语作文,名为《生,抑或死?——生命的意义,死亡的意义》。
英语老师看完后十分赞叹,认为这篇文章不管是从语言角度还是思想角度都非常出色,为此还专门将其翻译成中文,贴在了北大的校报上。
这么有才华的天之娇女,不知让多少人为之羡慕。
但天上似乎看不惯如此美好的画面,于是意外发生了。
1989年4月1日,吴今和十几名同学一起外出春游。
众人起初约定第二天分为上下午两批回校,而吴今刚好被分到“下午组”。
考虑到下午学校还有活动,于是她提出自己跟着“上午组”的同学一起回去。
第二天早上,就在同学们准备前往车站的时候,她又说自己想要一个人去看看景点,
然而,在那一别之后,吴今失踪了。
“上午组”的学生以为她跟着“下午组”的同学一起回来,可下午组的学生又以为她早上就已经回校了。
等到第三天上课时,众人才发现吴今根本没回来。
这群学生联系了吴承之夫妇,并连忙报警,前往春游的地点进行搜索。
一天后,吴今的遗体在一处悬崖下被发现。
现场没有作案痕迹,她的衣裳也极为完整,因此警方将其定性为意外坠崖。
前几天还活蹦乱跳的女儿如今却天人两隔,这对于吴承之夫妇而言,是何等残酷的打击。
两人像被瞬间抽光了精气神,悲痛欲绝,一夜间沧桑了许多。
但,这场悲剧仅仅只是开始。
不甘落后的妹妹,突如其来的疼痛
大女儿的逝去已然成为既定的事实,吴承之夫妇就算再怎么悲痛,也不得不接受这个残酷的现实。
而这场悲剧也让这对醉心于工作的夫妻幡然醒悟,决定抽出更多的时间陪伴小女儿。
姐姐吴今未曾走完的人生,被寄托在了妹妹身上。
在父母日复一日的教育和陪伴下,朱令快乐地成长着,她的身上逐渐有了姐姐的模样,在学习方面甚至比姐姐更优秀。
1992年,秉承着父母的悉心教导和对姐姐的思念,朱令考上了清华大学,就读于化学专业。
两个女儿双双考入名校,这原本是天大的喜事,可在吴今悲剧的冲击下,却难免夹杂着悲伤。
朱令之所以不选择北大,或许多少也与此有关。
进入清华大学不久后,朱令就成为了“校花”级的人物,让许多男生倾心不已。
她热衷于社交,本身也多才多艺,在许多社团中都备受欢迎。
而在性格方面,她也比姐姐多了几分调皮和古灵精怪。
朱令的出色,让沉浸在失去大女儿悲痛中的吴承之夫妇,脸上逐渐多出了些许笑容。
一切都是如此美好,和曾经无比相似。
1994年,21岁的朱令正在读大三,学习很是繁忙。
11月月低,她突然发现自己身上出现不适,有时经常肚子疼,吃不下饭,甚至头发像枯黄的树叶,大把大把地掉落。
一开始,朱令还以为是自己学习过度,没有安排好作息时间,因此也没有太过在意。
可随着作息时间的调整,她身上的情况不但没有减弱,反而越发严重。
大半个月后,她实在是疼到无法忍受,不得不联系亲朋好友。
1994年12月23日,在众人的陪护下,朱令到北京同仁医院进行检查。
病号挂的是消化内科。
当时的医疗卫生体系并没有现在这么发达,虽然经过仔细的检查,但依旧没能找出朱令身体出现异常疼痛的原因。
之后,她听从了院方的建议,住院进行观察治疗。
幸运的是,一个多月后,朱令的病情得到了很大的缓解,她的胃不再疼痛,精神好了许多,就连掉落的头发也长了回来。
虽然正值寒假,但朱令还是担心自己落下了这么多功课,会赶不上学习进度。
在看到自己的病情好得七七八八后,她立马向院方申请出院,并得到了许可。
殊不知,这场病痛只不过是暴风雨来临前的小小预警。
旧病复发,生命垂危
出院后,朱令在家一边休养,一边复习功课,等待开学。
1995年2月20日,寒假结束,她带着健康的体魄,重新踏入大学校园。
有同学回忆道:“或许是因为离开大学太久,再次上学的朱令难以安耐住内心的激动,她的眼睛里满是对未来生活的向往,让人看一眼就觉得很深刻。”
可是,这份精神焕发的外貌并没能维持多久。
开学仅仅过了半个月,朱令的病情又复发了,而且还进一步恶化,比前一次更加严重。
她的腿出现剧烈的疼痛感,无法下地走路,手臂局部肌肉也相继麻痹,软弱无力,之后直接变成了“自主呼吸衰竭”。
朱令的情况一度万分危急,被安排到了北医三院进行抢救。
“病魔”宛如埋伏许久的野兽,出现得太过突然,以至于让所有人都感到猝不及防。
那段时间里,医院对朱令进行了多次手术。
为了让她的呼吸保持顺畅,医生不得不切采取气管切开术,把辅助呼吸的设备都用上。
除此之外,她还进行了血浆置换疗法,整整8次,每次换血的量都达到1000毫升。
虽然暂时保住了性命,但朱令的情况还是很糟糕。
她被安排进了重症监护室,靠呼吸机维持呼吸。
据资料记载,从3月28日到8月31日,整整五个月的时间里,朱令都处在昏迷状态。
期间,医院也对她进行了各项身体检查,可化验结果皆为阴性,始终找不到原因。
这就让人疑惑了,她到底得了什么病?
揭开谜团,无法置信的真相
朱令从小到大的人缘都很不错,她两次住院的事情,引起了许多同学和朋友的关注。
其中就包括北京大学力学系1992级新生贝志诚、蔡泉清等人。
他们与朱令不但是高中同学,同时也是相识多年的好友。
在得知了她的情况后,这些人立马聚集起来,组织力量进行调查。
岁寒知松柏,患难见真情。
为了帮助朱令找到病因,贝志诚等人可谓是煞费苦心。
他们在拿到医院的检查报告后,连同她的病况以及出现过的症状,全部翻译成英文,通过邮件的方式,发给了世界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卫生部门和医学专业人士。
数千份邮件,最终收到了近2000封回信。
其中有三分之一的专业人士认为,朱令是典型的铊中毒现象。
圣裘德儿童研究医院的医生更是通过她此前出现的症状,断定了这一事实。
事实上,早在朱令二次发病住院的第三天,协和医院的李舜伟教授就曾怀疑她是铊中毒。
奈何当时国内的医疗体系不够先进,医院没有相关的设备可以检测。
此外,这个想法之所以会被否定,更为重要的一点原因就是,朱令根本没有接触过重金属铊的经历。
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尽管国外许多专家都得出结论,但吴承之夫妇还是觉得不放心。
就在夫妻俩为此摇摆不定的时候,一个意外的好消息传来了。
原北京职业病卫生防治所的陈震阳教授,能够做铊中毒相关的鉴定。
1995年4月28日,吴承之夫妇带着从女儿身上拿到的血液、指甲、头发以及相关材料,马不停蹄地赶到陈震阳所在的卫生防治所。
检测报考当天就出来了,确实是铊中毒。
陈震阳说:
“这已经是朱令第二次中毒了,第一次只不过是因为剂量不大,才没有性命之忧,但这一次她体内的铊含量,已经远远超出了致死量!”
随后,在陈震阳的建议下,朱令开始服用专门的解毒药物,效果十分显著。
如果没有这种专门的药物,她可就不止昏迷五个月这么简单了,而是很可能连性命都不保。
问题解决了,但朱令的父母却始终高兴不起来。
这一切都源于陈震阳提出的一个“不可思议”的结论:
“朱令是无法接触铊这种重金属的,校方也确定了这一点,因此,极有可能是有人蓄意谋害她。”
“女儿那么乖巧,平时又与人为善,怎么可能有人会害她?”
吴承之夫妇迟迟不敢相信,可种种事实又在不断证明,陈震阳的这个结论是真的。
那么,到底是谁对朱令下此狠手?
消失的证据,谁是凶手
前途无限的清华才女遭人毒害,其性质恶劣程度远超人们的想象。
朱令的父母报案后,这件事很快就进入了立案调查阶段。
调查人员经过排查发现:朱令本人明确表示没有接触过铊,那么,应该是有人在她不知不觉的情况下将其放入体内,而这种重金属物质又很容易溶于水中。
倘若判断成立,那么朱令的生活用品中,极有可能存在铊的残留物。
鉴于这种想法,调查人员立即对朱令的生活用品进行搜查。
然而,让所有人都未曾预料到的事情发生了:朱令的生活用品,包括牙膏、水杯、牙刷等,全部被盗窃一空。
警方当即断定,这必然是熟人所为。
朱令住的是四人宿舍,除她之外还有三名女生,也就是说这三人都有作案的嫌疑。
调查人员经过走访发现,这三名舍友中,其中一个名叫孙维的女生,平日和朱令的关系就一直不是很好。
许多学生都说孙维这个人心胸很狭隘,或许是嫉妒朱令的多才多艺,她曾多次在别人面前诋毁朱令,并表示自己看不惯她。
遗憾的是,当时的科技水平有限,证据收集工作也因宿舍物品被破坏殆尽而变得困难重重。
尽管孙维多次被调查,可碍于证据不足,最终她还是因“超过法定期限”而被释放。
虽然没有结果,但在人们的心中,结果早已再清楚不过。
1998年8月25日,公安机关宣布“朱令事件”结案,这起轰动一时的案件,到此算是落下帷幕。
面对网上的猜测,最初那几年,孙维还会经常发文证明自己不是凶手,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她也逐渐失去了消息,不曾再回复。
后来,孙维改名孙释颜,去美国开始了新的生活,一直到今天都不曾回来,据她的同班同学透露,孙维在美国过得非常滋润。
也因为这个原因,网上有人调侃“孙维背景很强大”(有兴趣的可以自己去查一下……)。
具体情况到底是怎样,相信时间会给出真正的答案。
如今,“清华朱令案”已经过去了27年。
死里逃生的朱令,现在又过得怎样了?
现状让人唏嘘,善与恶
虽然服药及时,侥幸捡回一条性命,但重金属始终对人体的危害巨大。
朱令体内的铊远超常人上万倍,这也导致她受到了不可修复的伤害。
她的神经系统遭到了严重的破坏,身体多项功能损伤,生活完全无法自理。
智商只有7岁小孩的程度。
这些年来,朱令一直在康复中心进行治疗,生活方面起初都由父母打理。
可是,岁月不饶人,27年的时间过去,父母也已经年近90岁了,根本无法照顾她。
如今,吴承之夫妇始终有两件事情放不下心:
一是能否在有生之年看到伤害女儿的凶手落网;
二是老两口走后,女儿该何去何从?
好在这些年来互联网不断发展,朱令的故事被越来越多人熟悉。
许多网友聚在一起,成立了“帮助朱令基金会”。捐款金额超过了3万多美元,其中一部分被送到朱令家人的手中,作为她的康复治疗费用。
陈坤、姚晨、李冰冰等明星,也纷纷伸出援手,陈坤更是为朱令和她的父母捐款了十万元。
善良让人心向阳光,嫉妒引人走向堕落。
如今,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提高,朱令的情况也有所好转。
她能清晰地说出父母的名字,偶尔还可以勉强与别人交流。
今年48岁的她,宛如不谙世事的孩子,每天都“无忧无虑”,不知愁,亦不知悲,默默接受着父母的照料。。
或许,这已经是不幸中的万幸。
吴承之夫妇帮朱令改名为吴令,一家人住进了疗养院。
谈及未来,夫妻俩说:“我们在老家还有一间小房子,但不打算回去了,就在这陪令令走完剩下的日子。”
“走一步算一步”。
这既是朱令父母的无奈,也是她本人的现状。
正如一位网友所说的那样:
““朱令案”不仅是时代的伤疤,更是人性善与恶的见证,而那个卑怯的幕后凶手,注定会一辈子受到良心的谴责。”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或许在未来某天,一切都会真相大白。
吴今和朱令两姐妹的悲凉遭遇,在让人们为之惋惜的同时,也给我们提了个醒:
人生无常,过好当下的每一天,珍惜拥有的一切,才是人生最宝贵的事情。
本文来自将顾晨投稿,不代表胡巴网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hu85.com/266633.html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xxxxx@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