属于创业环境能力的是 国际创业是指跨越国界和国际化的机会识别

摘要:今天的世界正在经历一个世纪以来前所未有的变化。国际秩序的调整和国际关系的改革带来了新的挑战。“双一流”大学建设方案对国际交流合作提出了新要求。这意味着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必须不断增强应对内外压力和考验的能力。在中国积极融入世界的进程中,迫切需要一批理想信念坚定、家国情怀炽热、国际视野广阔、具有国际竞争力和全球竞争力,能够在世界舞台上代表当代中国大学生展现良好形象的国际化人才。厘清中国大学生提升国际竞争力的逻辑内涵,积极应对现实困难,努力探索基本策略,对于构建完善的“三全育人”体系,引导大学生正确认识中国特色并与国际特色相比较,增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广度和深度,促进国际偏见的化解,拓展战略空间,讲好中国故事,具有重要作用。

关键词:’s“三全”教育;国际竞争力;中国特色;国际比较

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正确认识中国特色和国际比较,全面客观认识当代中国,放眼世界”,并强调:“要坚持以立德庶人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努力开创我国高等教育发展新局面。”[1]这为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引导大学生扎根中国、放眼世界,培养适应世界发展大趋势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提供了基本方针。在不断提升我国国际竞争力的过程中,如何在“全方面育人”的大格局下,厘清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中大学生国际竞争力的逻辑内涵、现实困境和基本策略,是新时代赋予高校和全社会的重要命题。

属于创业环境能力的是 国际创业是指跨越国界和国际化的机会识别

一、提升中国大学生国际竞争力的逻辑前提

  1党和国家发展战略是大学生提升国际竞争力的根本遵循

党和国家历来高度重视青年工作。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从战略高度对青年成长、责任和使命作出了一系列部署和谋划。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历史和现实告诉我们,年轻一代有理想、有责任,国家有未来,民族有希望,实现我们发展目标的强大力量源源不断。”[2]他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九届青年论坛开幕式上指出:“世界的未来属于年轻一代。全世界的年轻人有理想有责任,人类有希望。促进人类和平与发展的崇高事业有源源不断的强大力量。”[3]在俄罗斯莫斯科国际关系学院、比利时布鲁日欧洲学院、美国塔科马林肯中学,习近平总书记表达了中国青年与世界青年携手并进、共同促进人类与世界和谐发展的殷切期望。我们党历来有关心、信任、关爱青年的优良传统。习近平总书记从构建人类共享未来共同体的战略高度,充分结合国内外形势,创新开展青年工作的思路、方法和举措,对青年为国家和民族作出的贡献、青年对世界的责任作出了重要判断。

党和国家对青年提出的期望和教导,是青年工作的根本遵循。党对青年的责任、青年的使命以及如何更好地与中国和世界接轨的判断有着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当前,国际上各种思潮交流交锋,各种国内矛盾和热点问题叠加。国内外敌对势力在中国实施西化分化战略一刻也没有放松

,这些都对青年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产生着潜移默化的影响。”[4]当下国际形势纷繁复杂,全球力量对边变化推动着国际体系的演变,大国关系的调整更加复杂;地区热点问题频发,国际安全形势更加复杂;中国发展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使得某些国家不断质疑中国的战略意图、揣测中国的战略动机,并加紧对中国的战略制衡。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当今世界是一个变革的世界,是一个新机遇新挑战层出不穷的世界,是一个国际体系和国际秩序深度调整的世界,是一个国际力量对比深刻变化并朝着有利于和平与发展方向变化的世界。……我们最大的机遇就是自身不断发展壮大,同时也要重视各种风险和挑战,善于化危为机、转危为安。”[5] 从危机中看到转机,从历史中看到未来,是中国共产党坚持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的体现,也是中国大学生提升国际竞争力的哲学内涵。

  在全球通力合作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关键当口,某些国家依旧停留在“冷战思维”上,不断“污名化”中国,企图把自身防疫不当的责任“甩锅”给中国;挑起贸易摩擦企图遏制中国快速发展的经济社会建设;不断鼓吹“中国威胁论”或“中国崩溃论”,企图在国际社会颠覆中国形象,阻碍中国发展。这表明,世界多个国家仍对中国有着根深蒂固的政治偏见,其导向性的议题设置和意识形态引导下的框架设定,让西方民众容易走进揣测和误解中国和平发展战略的“怪圈”。为增强我国的国际话语权和影响力,需大力培养通晓中国国情,精通西方话语体系,能够在国际交流与合作中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的优秀人才。为服务于这一国家需求,高校必须承担起提升大学生国际竞争力的重任。首先,要在政治上引导大学生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其次,要在理想信念上引导大学生更有力地维护中国负责任大国的形象,旗帜鲜明地表明中国的主张,有力地维护世界的和平繁荣与稳定,从而拓展中国持续向好发展的战略空间。再次,要在观念上帮助大学生树立世界眼光和全球视野,以兼容并蓄的态度吸纳世界优秀文化;最后,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宏伟事业、中国人民奋斗圆梦的点滴瞬间、中国坚持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理念、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国人文精神和中国道德规范为核心,在知识体系上向大学生传授丰厚的中华学养,建设融通中外的话语体系,引导大学生做中国故事的讲述者、中国方案的传播者、中国道路的阐释者。

  3.贯彻“三全育人”教育理念是提升大学生国际竞争力的根本方略

  中共中央、国务院于2017年印发的《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中,把“国际交流合作”列为大学的五大职能之一,这对于加快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提高我国高等教育发展水平,增强国际核心竞争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意见》还提出了坚持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三全育人”要求,这一要求为促进高校履行国际交流与合作职能、加快提升大学生国际竞争力、推进国际理解教育提供了根本方法。落实“三全育人”教育理念,必须坚持问题导向,凝聚立德树人思想共识;坚持“一线育人”,提升思想价值引领实效;坚持精准施策,全面提升学生素质;坚持“五个协同”,形成共同育人合力。[6]

  贯彻“三全育人”教育理念,其核心在于紧抓“全”这一关键,处理好“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协同关系,引导学生秉承全球意识和开放心态,了解人类文明进程和世界发展动态;尊重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和差异性,积极参与跨文化交流;关注人类面临的全球性挑战,理解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内涵与价值。就“全员”而言,必须要充分调动学生、家长、思政课教师、辅导员、专任教师、机关人员、后勤保障人员等群体在内的校内校外资源,充分发挥提升大学生国际竞争力过程中人的主观能动性,形成完善的人力支持体系;“全过程”是“横坐标”,意味着必须要把提升国际竞争力的意识贯穿学生进校至毕业的整个过程,贯穿学生学习知识、社会实践、后勤保障的各个环节;“全方位”是“纵坐标”,意味着要从第一课堂、第二课堂以及学生素质培养的各个维度,加强提升国际竞争力的意识和力度。

  自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广大青年在每一个历史时期都展现出与时代同频共振的特性,是时代发展的“晴雨表”和“生力军”。在“三全育人”视域下,面对着风云变化的内外压力,中国青年国际竞争力的基本内涵已经逐渐清晰,即以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相统一为理想信念,以宽广的全球视野、扎实的外语功底、丰富的专业学识为核心能力,以积极应对大国崛起面临的外部压力为根本需要,以在世界舞台上讲好中国故事、在国际交往中维护国家利益为根本目的,是大学生能否熟练掌握对外话语体系、有理有据应对国际质疑、有礼有节回应国际偏见、在国际交往中展现中国风貌的指标导向,是青年理想信念、全球视野、家国情怀、专业本领整体风貌的具体体现。

  二、中国大学生提升国际竞争力的现实困境

  在厘清中国大学生提升国际竞争力的逻辑前提的基础上,还应清醒看到,“三全育人”视域下中国大学生提升国际竞争力面临的现实困境,这对于规划中国大学生提升国际竞争力的基本路径,更快更好地提升中国大学生的国际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

  1.“三全育人”教育理念与提升大学生国际竞争力的互动不够紧密

  将中国大学生提升国际竞争力置于“三全育人”的视域下研究,其核心内涵是“三全育人”教育理念和高等教育国际化。当前,中国高校在实现“三全育人”教育理念与提升大学生国际竞争力的互动方面尚有不足。

  首先,就“全员”而言,学校教职工受学历背景不一、引进渠道多元等因素影响,自身的国际交流能力还不过硬,对如何看待中国特色和国际比较的理论研究还不够系统深入;部分学生和家长对国际竞争力的理解还不够全面,误认为出国留学等“形式上”的走出国门就等于具备了国际竞争力。就“全过程”而言,大部分高校还未形成系统化、贯通性的国际能力培养方案,学生工作的诸多环节只提出了“增加赴国际组织实习比率”等指标性的考核任务,却未切实推出提升国际竞争力的“实招”,过分依赖学生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就“全方位”而言,重视对学生外语能力的考核,轻视对跨文化交际能力、思辨能力、表达能力的培养,缺乏国际知识通识性教育。

  其次,由于目前中国高等学府的办学层次、水平和目标不尽相同,提升国际竞争力的意识和实效存在差异,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大学生国际竞争力的普遍提升。高等教育国际化的本质,是高校办学理念、办学要素和办学行为跨越国界进行互动的过程和现象,是将教育改革和发展置于全球视野来考量,以国际交流与合作为媒介,在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等诸项功能中相互借鉴、相互学习、相互交融,培养适应国内外经济社会发展所需人才的动态过程,[7]是一项体现高校办学水平和能力的综合性指标。因此,大学生国际竞争力的提升效果还依赖于高校的自身实力和系统设计。

  最后,相关理论研究不足也制约了大学生国际竞争力的提升。“三全育人”教育体念提出已两年有余,高等教育国际化更是从本世纪初便开始进行,各高校和教育工作者对这两个概念的本质进行了深入阐释和积极探索,取得了一定效果,但两者的关联性研究尚显不足,理论研究成果较为匮乏。根据中国知网数据显示,以“三全育人”为关键词的学术论文近900篇,但以“三全育人”和“国际化”为共同关键词检索后,仅有1篇学术论文,即《应用型本科高校人才培养国际化模式研究——以河南城建学院中外合作办学“三全育人”实践为例》。此外,通过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数据库以“国际化”为关键词,以教育学为学科分类进行检索发现,仅有4个项目获得立项,其中2项青年项目,1项一般项目,1项后期资助项目,无重大项目。学术论文和高层次研究项目的匮乏,反映了现阶段“三全育人”教育理念与高等教育国际化和学生国际竞争力提升的互动不够紧密,研究不够深入,研究方向不够聚焦,研究投入不够大,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大学生国际竞争力的理论探索和实践反思。

  2.对大学生国际竞争力的教育重语言技能训练轻全球视野开拓

  工业革命及经济全球化促进了国与国之间的交流互通,闭关锁国、故步自封早已无法满足当今世界人类发展需要,秉承全球视野和世界眼光才是顺应时代发展潮流的应有姿态。“全球视野”意味着真正站在全人类文明的高度,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大局出发,推动人类文明的进步和发展。所有不同文明的交汇融合,各美其美,取长补短,共同发展,才是真正具有包容性的全球文明。[8]全球视野是国际竞争力先决条件,只有拥有全球视野才使提升国际竞争力成为可能。

  在我国,现有高校课程设置依然只注重外语的工具性发展,难以实现大学生提升全球视野和国际竞争力的培养目标。当前,中国高校全部开设了大学英语课程,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专业英语四八级考试每年面向大学生和英语专业学生开放,在以上考试中取得高分似乎已成为一名学生外语学习水平的衡量标准。诚然,标准化考试是考评国际交往中学生语言能力的一项重要指标,但却不能完全代表和体现大学生的国际竞争力,不能完全作为评判一个大学生是否具有全球视野的标准。高校非英语专业的学生课程表中,思辨性课程、礼仪类课程、外交与国际关系类课程、国际组织任职基本能力课程、人类文化与世界文化课程较为匮乏。同时,在当前时代发展背景下,提升国际竞争力是对所有中国青年的要求,由语言、文化、政治、经济、礼仪组成的课程体系不应仅限于文科专业学生,理工科学生同样需要学习,这对于增强中国自然科学和哲学社会科学的国际话语权、促进中华文化走出去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

  3.“引进来”与“走出去”的规模逐渐增大,但实效性有待提升

  就“引进来”而言,近些年中国高校通过奖教金、奖学金等优惠政策引进了一批专家学者和国际留学生,中国大学校园里的外国面孔逐渐增多,标志着中国高校国际化程度正日渐提升。但大部分高校引进的国际知名专家学者数量还不够多,在中国境内召开的国际学术会议层次水平还不够高。同时,部分高校盲目追求来华留学生数量,不重质量,导致国际留学生的来源国家、生源质量还不够优质。在媒体报道中,经常可以看到某些在中国高校留学的国际学生因触犯校规、违纪违法或成绩达不到毕业要求而被清退。为此,教育部党组专门下发通知,要求各单位严格执行《学校招收和培养国际学生管理办法》《来华留学生高等教育质量规范(试行)》的各项要求,不盲目追求国际化指标和来华留学生规模。这从某种程度上反映出现阶段中国高校国际生源的质量仍存在较大提升空间。

  就“走出去”而言,许多高校已经大力开展推荐学生赴国际组织实习、海外交流学习、海外学术会议、国际夏令营等工作,但受制于考评机制少、准入门槛高、交流时间短、输送机制不通畅等因素,部分高校国际交流合作重形式、轻内容,实质性进展不足、高水平科研产出与资金投入不成正比。主要问题如下:一是高校国际交往的议程设置能力不足。当一个学术交流团队到达当地后,看什么、学什么、说什么基本已经被访问的对象学校框定,只能被动地在对方设置的框架下开展交流和学习。这样既不能向海外高校展示中国高校应有的科研实力和学生素质,又难以看到海外高校真实的、最新的建设成果,容易被一些所谓的海外名校“牵着鼻子走”,海外交流的实效性大打折扣;二是高校国际交往的自信心不足。不少海外高校顶着“名校光环”,习惯以高高在上的姿态对待来访的中国高校,而部分中国高校缺乏学术能力、科研成果、治理经验的自信,缺乏积极展示、主动推介、辩证审视的自信,导致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和卓有成效的育人成果难以有效传播,海外交流的“中国味”不够浓郁;三是高校国际交往的批评反思不足。当一个夏令营和一场报告会结束后,中国学生与国际学生相比,差距有多少、长处在哪里,基本可以得到较为清醒的认识。而部分中国高校的国际交流结束后,缺乏过程反思和成果复盘,使得优势难以转化为竞争力,暴露出的短板难以被补齐,国际访问的意义逐渐流失,海外交流的反思性尤为缺位。以上问题严重影响了高校在“走出去”过程中提高国际化办学水平的实效。

  高校国际交流与合作的一方面是需要引导更多学生“走出去”,干实事、获实效,另一方面需要吸纳更多优秀国际人才“走进来”,敞开门、纳贤才。但就目前而言,高校在高等教育国际化这一战略层面整体性、科学性、实效性设计不够;在运用“三全育人”提升大学生国际竞争力这一战术层面运用不够成熟,缺乏实操性、联动性、逻辑性政策;把国际竞争力的培养落实到人才培养各环节的全员性、全方位性、全过程性不够。只有顶层设计与政策落地相结合,中国高校国际化程度才能实现良性提升,国际交往的实效性才能凸显,提升国际竞争力才具备了较为丰厚的实践沃土。

  三、“三全育人”视域下中国大学生提升国际竞争力的基本方略

  提升中国大学生国际竞争力的基本方略是:以维护国家利益、服务国家战略为首要,以全面提升大学生全球视野为基础,以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一带一路”倡议为目的,以做实“三全育人”为方法,搭建以理论研究、课程体系、国际交流为核心的多层次、多维度立体框架,扎实高效提升中国大学生的国际竞争力。这一基本方略的前提是要特别重视引导大学生全面客观认识当代中国、看待外部世界,严防敌对势力对学生的意识形态渗透和思想观念腐蚀,以坚定的政治信念作为开展一切国际交流与合作的根本。

  1.加强理论研究

  在中央已经明确把国际交流与合作列为高校第五大职能的背景下,应该继续深入开展“三全育人”教育理念与国际竞争力培养、全球视野拓展、高等教育国际化等融合进程中的顶层设计、机制建设、内涵扩充和实践探索。

  一是要进一步探索“三全育人”教育理念的逻辑与内涵,全面总结其综合改革试点工作开展两年多以来的实践经验与缺陷短板,继续丰富内容、完善体系、广泛应用,统筹下好一盘“棋”,协调包括学生工作、教学工作、行政后勤保障工作在内的各职能部门分工,充分整合外事、财务、大数据资源,使“三全育人”教育理念成为提升大学生国际竞争力的根本方法和有力抓手;二是要继续加大对高等教育国际化的理论探索,引导学生开拓全球视野与坚定理想信念并重,将提升大学生国际竞争力工作纳入高校教育教学全过程,重视对高校思政课教师、辅导员、班主任、导师的国际化培训;三是要建立健全以“三全育人”为统领的大学生国际竞争力提升“一揽子”计划,例如,加大资金和政策扶持力度,鼓励更多高等教育工作者对这一议题进行议程设置探索、研究范式探索、实践效度探索,从顶层设计上树立鲜明导向、建立全方面保障机制,激活高校教职工和学生对国际竞争力提升的研究动力,提升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理念向大学生国际竞争力提升转化的效率和强度,推动理论到实践的转变、理念到能力的转变。

  2.推进课程体系改革

  要以“三全育人”为根本方法,逐步形成以思想引领为核心,以涉外礼仪、思辨能力、公众演讲能力、国际规则解读能力、国际舆论回应能力、国际局势判断能力、国际问题分析能力为外延的课程体系,重视第一课堂知识传授与第二课堂社会实践的紧密结合。

  一是要稳步推进高校课程体系改革,充分发挥高校外语、政治与国际关系、马克思主义、历史与人文等学科的优势,形成国际竞争力提升课程包,实现文科与理工科学生、本科生与研究生第一课堂教学的全覆盖;二是要继续推进以提升国际竞争力为导向的第二课堂建设,以学生党建、共青团工作为主要抓手,从校园文化、社会实践、创新创业、志愿服务等维度创新学生活动举办形式,举办“跨文化交际训练营”、“我是青年外交官”、“模拟联合国”等类型的第二课堂活动,促进专业知识向技能应用的转化;三是要着力化解外语教学“重基础、轻知识”、“重分数、轻能力”的弊疾,在持续加强大学生听说读写译能力的基础上,加强通用学术外语、实用外语的教学力度,鼓励大学生积极参与国际事务并发挥一定影响力,用外语教学改革促进国际能力培养,用国际交往需求推进外语教学改革。

  3.重视外引内育机制建设

  要以“三全育人”为根本方法,提高政治站位,从国家发展和安全大局的高度推动教育对外开放事业。做实以提升文化理解能力、批判辨析能力和融通中外能力为核心的“引进来”战略;做强以增强文化传播能力、议程设置能力和形象塑造能力为核心的“走出去”战略;做大以提升综合决策能力、危机处理能力和成就展示能力为核心的“进出结合”战略。

  一是要推进机制体制改革,完善工作流程,加强人力和智力引进力度,广泛吸纳“三个一批”,即一批优秀国际师资,一批卓越国际学生和一批先进国际思想。通过引荐一批在学术界具有较高国际影响力的专家学者和智库研究人员、重要国际组织官员和外交外事人才,促进中国特色学术话语体系与世界学术发展最新成果的结合,促进中国大学生对于国际规则和世界文明的理解能力提升,为高校加快国际化建设和增强国际学术话语权与影响力提供智力支持;通过吸收一批来自国外知名高等学府的卓越学生来华参加学术会议、寒暑期学校和各类民间外事交往,促进中国高校卓越学生直面世界教育发展新趋势新成就,促进大学生正确认识中国特色与国际比较,批判性地借鉴经验、审视不足,以海纳百川而独立自主的态度把握中国与世界的发展大势;通过引进一批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界的先进国际思想,促进高校在国际化进程中的制度完善、政策完善,促进党领导下教育事业与世界教育领域的交流沟通,为加快“双一流”建设提供外部指引。

  二是要加强政策扶持和资源配给,多措并举联络海外优质资源,走向“三个地方”,即国际组织、世界名校和国际会议。通过派遣信念坚定、政治过硬、能力突出的中国高校卓越学生赴国际组织实习或任职,促进学生充分了解国际组织运行规则、深入研究国际组织发展状态,在国际团体中传播中国声音、彰显中国智慧;通过推荐卓越学生赴享有盛誉的世界一流学府交流学习、短期访问、参与课题等,学习国外先进知识,在沟通交流中增强主动设置议题的能力、主动划定议程的能力,实现国际交流从被动接受到主动传递的转变;通过派遣中国高校大学生参加国际事务会议、学术会议等,引导大学生在学术交流中提升科研能力,在文明互鉴中塑造中国当代青年和大学生的人类理想和世界担当。

  三是要通过理论研究、课程体系改革、系统性的国际交流合作,增强综合决策能力;通过在国际交往中敏锐洞察中国与世界之间关系运转以及演进的规律,增强危机处理能力;通过熟练运用融通中外的话语体系,增强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的能力。

  注释:

  [1]《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 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人民日报》2016年12月9日,第1版。

  [2]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4年,第277页。

  [3]《习近平主席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九届青年论坛开幕式上的贺词》,http://www.xinhuanet.com/politics/2015-10/26/c_1116943834.htm,新华网,2015年10月26日。

  [4]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习近平关于青少年和共青团工作论述摘编》,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7年,第23页。

  [5]《习近平出席中央外事工作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http://www.xinhuanet.com/politics/2014-11/29/c_1113457723.htm,新华网,2014年11月29日。

  [6]刘润、王小莉:《高校“三全育人”工作路径与机制的探索实践》,《思想教育研究》2020年第6期,第117—118页。

  [7]侯淑霞、韩鹏:《“双一流”建设背景下我国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研究》,《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9年第8期,第46—51页。

  [8]汪朝光:《全球视野下的中国与世界》,《光明日报》2015年11月11日,第15版。

  【本文系2019年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国特色对外话语体系在英语世界的译介与传播研究(1949-2019)”(项目批准号:19ZDA339)、2020年同济大学思政基金资助课题“学生党支部在防范化解重大风险中发挥战斗堡垒作用的路径研究”(项目批准号:TJSZ202021)、教育部第二批“全国党建工作样板支部培育创建单位”的阶段性成果】

  (吴赟,教育部青年长江学者,同济大学特聘教授、外国语学院院长;刘佳煊,同济大学外国语学院团委书记)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 作者:吴赟 刘佳煊

欢迎关注中国社会科学网微信公众号 cssn_cn,获取更多学术资讯。

本文来自胡巴网投稿,不代表胡巴网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hu85.com/26244.html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xxxxx@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