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凤仙晚年痴呆,死前紧攥蔡锷的照片,蔡锷儿子:她是自作多情
小凤仙
“山青青水碧碧…一声声如泣如诉,如悲啼叹的是……千古知音最难觅……将军拔剑南天起,我愿做长风,绕战旗。”
随着一曲婉转悲恸的《知音》萦绕耳畔,蔡锷和小凤仙的故事再一次被搬上了荧幕,任人热议。
观众沉溺于将军“七尺躯,许国难许卿”的悲壮,感叹“乱世难成侠侣”的无奈,更同情名妓晚年抱照而终的深情。
可是,这个故事的真相,却远远没有众人想象中那么美好。
从蔡锷后人的口中,我们知道了,另一个版本。
一个侠妓沦为无知者,将军成为受害人的版本。
小凤仙
一个故事
1981年,北京电影制片厂上线了一部电影,名为——《知音》。
这部电影的名字起得直白,内容也趋向于大众喜闻乐见的、跳脱出年代风格的民国情爱。
其中演员男俊女靓,剧情在战时背景的紧张刺激中,还不乏有勾人心弦的风流趣事,一时之间人人交口称赞,好评如潮。
而其中主角,便是民国名妓小凤仙和爱国将领蔡锷。
故事很简单,蔡锷,民初著名悍将,曾被袁世凯忌惮使计将其软禁于北京。
万般无奈之下,蔡只好整日流连花丛,谁想竟结识了此生知己——妓女小凤仙。
蔡锷
小凤仙出身悲苦,貌美善音律,走投无路下做了卖唱的行当。
可其虽为妓女,却深知国家大义,身负革命思想。
在小凤仙屡次的帮助掩护下,蔡锷成功逃脱袁世凯桎梏,为之后的讨袁大业奠定了稳定的基础。
其间,小凤仙和蔡锷也互生情愫,引为知己。
蔡锷聚集人马,将袁赶下所谓龙座之后,名声大噪,成为民族英雄,可其喉疾加剧,不得不东渡日本求医,离开前,他去了封信给小凤仙:
“你受苦了…候我归来团聚。”
可惜天不假人,蔡锷病重,药石罔顾,短短2月后便撒手人寰。
蔡锷
将军去世之时,小凤仙正在其家乡的船上弹奏那首《知音》。
突然间,弦断音绝,她恍惚间抬头远眺,此时镜头切全景,小船越走越远,飘向了不知名的远方,自此,电影结束。
虽然日后有许多关于小凤仙和蔡锷的影视化作品,但是《知音》是播出最早、传播范围最广的一部。
它为人们对二人关系的认知奠定了相当深的基础。
整个故事虽然尽力表现出积极的调性,但是或许是时代和技术限制,电影依旧呈现出一种灰败的质感。
这也许与人物本身背景有关。
小凤仙
历史上小凤仙本人的故事,其实并没有那么戏剧性的发展。
她出生于浙江,其父姓朱,满汉八旗子弟,当时任一个武官的职位,在清朝,大小也算是个官绅之家。
可惜,小凤仙出生的时候不好,1900年。
虽然距离宣统皇帝退位还剩12年的时间,但是晚清皇室尚且夹缝偷生,何况一个小小的武官之家。
早年情况还好的时候,父亲纳了几门妾室,她的母亲就是其中一个不起眼的偏房。
乱世中,一个没落世家的庶女,甚至还比不上平民百姓家的姑娘。
右小凤仙
小凤仙出生后不久,父亲就被贬了职,没什么理由,也不需要什么理由,大清王朝气数已尽,一切变化,人们都心照不宣。
可时代的巨轮扬起的每一滴水花,落在一个人身上都足以造成致命的伤害。
赋闲在家没有给朱父的情绪带来丝毫的缓和,反而让他怨气日盛,常年累月下来,他竟郁气攻心,就这么丢下一大家子人去了。
一家之主走了,小小的府宅里没了顶梁柱。
对小凤仙母女来说,朱父的去世让她们少了一份庇佑,大夫人的折辱日渐严重,生活愈发艰难。
可同时,她们也没了束缚,于是备受欺辱的母女俩出了府,在外面独自讨生活。
民国初年的小凤仙
虽然曾经家境不好,大小也是个姨娘小姐,一个曾被人伺候半辈子的女人,没有家世,没有能力,哪养的起两个人。
麻绳专挑细处斩,厄运专捡苦命人,从朱家出来后不久,小凤仙的母亲就去世了。
那年的她,还不到10岁。
如果说双亲的去世是子女成长最快的工具,那对年幼的小凤仙来说,成长的代价未免太过残酷。
可或许是命不该绝,母亲死后,小凤仙在街头流浪时,遇到了一位愿意抚养她的老人。
老人曾经做过奶妈,虽是一介贫民,但或多或少能给她一处安身之地。
可惜,乱世哪有真正的安身地。
清朝末年街景
1911年,在一家巡抚的府中做帮佣的奶妈和小凤仙再次踏上了流浪的征途,原因是革命军开始炮轰浙江巡抚衙门。
老奶妈带着小凤仙一路走走停停,从浙江走到上海,来处无根,去处不定,实在太过艰难。
走投无路之下,她将小凤仙交给了一位同样四处漂泊的胡姓艺人。
虽然同是天涯沦落人,这位艺人却比她们过的要好的多,老奶妈想着让小凤仙学点吃饭的本事,倒也不必这么再苦下去了。
或许老妈妈从未想过,举世混浊之下,“选择”从不是弱势群体的权利。
刚开始的两年还好,小凤仙年纪轻,也聪明好学,跟着人学了不久,便能辗转四处卖艺演出。
可惜,从一开始就不单纯的交往,总不能以单纯的方式结束。
艺妓
1913年,小凤仙被胡姓艺人卖给了一位风流远扬的文人家做奴仆。
不久后,她又被转卖给了八大胡同里的陕西巷云吉班里卖唱。
做妓女对小凤仙来说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儿,那个年代的女人骨子里有一股韧劲,倒也不是为了什么理想、追求。
如果真要解释一下这种念头,那只能是“好死不如赖活着”。
就妓女这个行业来说,小凤仙的运气真算不错的。
年纪轻,长得嫩,会唱曲,还识字,最重要的是,她被归为二等妓女的行列中去了。
虽然不如一等清吟小班里的歌女金贵,到底也比最底层的女人好得多。
虽说命苦不应分级,可是在八大胡同里,这女人的命倒可以论上一论。
对小凤仙来说,小小年纪不应该经历这么多的苦难,尤其在树立三观之时。
但是,过早地成熟对那个年代来说是好事,尤其她还是个聪明人。
小凤仙
二、另一个故事
1914年的某一天,那是一个再平常不过的日子,小凤仙日复一日的继续着她的“工作”,却因为一个人的到来变得不平常起来。
那是一个器宇轩昂的男人,大概30出头,正值壮年,容貌英俊,眉宇间似有挥之不去的忧愁。
听云吉班的老妈妈说,这是个新客,却还不熟知底细,看着穿着最低也是个富贵商人,她让小凤仙好生照顾着,可别怠慢了贵客。
在小凤仙看来,那人却与往日见到的商人不一样。
她见男人眼中偶尔闪过戾气,身材也不像以往被富贵气吹胀了身子的老爷少爷们松松塌塌,显得过于挺拔。
蔡锷年轻照
小凤仙入行虽然不过短短一年,却是个出了名的有眼色,见男人非池中鱼,便积极上前去攀谈。
刚开始,男人不经常去听曲,只偶尔去小坐一下,与小凤仙也不亲密,只是每次去都会点她作陪。
可随着二人的交往越来越深,小凤仙也得知了面前这位品貌非凡的男人竟是大名鼎鼎的云南都督——蔡锷。
她也知道了为何这位手握重权的将军为何总是心事重重的样子。
蔡锷
1911年,武昌起义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北洋政府统治时期正式开始,袁世凯当选中华民国第一任大总统。
蔡锷便属于他手下一员大将,时任云南都督。
与刚刚追随时的崇拜与欣赏不同,袁掌管大权之后,野心极度膨胀。
其不仅要复辟帝制,甚至主张签订了丧权辱国的卖国条约——《二十一条》
就连为他巩固政权的蔡锷等人,同样被其忌惮“势大欺君”。
小凤仙在八大胡同见到蔡锷之时,正值他正被袁世凯软禁在北京,得了个无实权的职位,加以监视控制。
袁世凯
可肉眼监视住的人,监视不住心,蔡锷“倒袁”之心如星星之火,有一丝机会便可燎原。
机缘巧合之下,蔡锷发现,小凤仙或许就是那一丝火种。
他曾怀疑过小凤仙的身份,却在深入调查之后发现她的背景极为干净,又是八大胡同的人,或许能够通过她,掩盖一些必要的行动。
在频繁与小凤仙来往之前,蔡锷或许真的没有想过要利用一个年仅十四五岁的小姑娘。
只是他暗地里一些比较突兀的行动引起了袁的注意,很快便派人强制搜查了他的住所。
虽然没有搜到什么证据,但是也让蔡锷兴起了其要找一个“挡箭牌”的念头。
不知道什么时候起,京城传出了一些“风言风语”。
说是八大胡同云吉班的小凤仙才貌双绝,竟引得云南大都督蔡锷频繁出入她的闺房,看上去绝对是已经拜倒在她的石榴裙之下了。
这自然是蔡锷的引人耳目之举,袁世凯同样也怀疑过。
只是蔡为了将戏做的更像一点,常居云吉班,给小凤仙赎了身,甚至还与老鸨商量起了婚嫁之事,常常闹得家宅不宁。
袁世凯听说了之后,还派人去调解过,可是调解员看着满院子的老少妇孺哭天抢地的样子,收效甚微。
这大大降低了袁的戒心。
蔡锷也因此将自己的老母亲和夫人孩子转移出了北京。
这其中,小凤仙的功劳自不必多说,但是实际上,她也没做什么。
蔡锷的二夫人潘惠英
机会很快到来,1915年11月,蔡锷如往常一般去总统府上班,在众人的眼皮子底下,他给小凤仙打了个电话,约好了一起吃饭。
这通电话究竟打没打后人不得而知,但是他的逃跑计划确实是牵扯到了小凤仙。
他早就设定好了路线,中午下班出门后,坐车直奔天津,从天津坐船绕路越南回到了自己的大本营——云南。
袁世凯得知此事自然是怒不可遏,小凤仙首当其冲地做了替罪羊。
可惜,再怎么拷问,她也不过就是个卖唱的妓女,说不出什么有效的消息来。
总统府的人自然不愿承认自己大庭广众之下被人耍得团团转,只能对外放出消息称:
“是小凤仙帮助蔡锷逃出了北京!”
民国北京
因为缺少史料,小凤仙的人物形象早已不够鲜活,这段“佳人救英雄”的故事倒是一直流传了下来。
这自然与蔡锷之后领导了“护国运动”分不开关系。
当人人喊打的袁世凯被打倒之后,“小凤仙掩护蔡锷离京”的故事被搬上了舞台。
为求娱乐之事,自然少不了添油加醋的描绘。
日文报纸上的小凤仙
二人的风流韵事,竟然以这样的方式流传到了大江南北。
而在蔡锷之死的种种非议中,小凤仙甚至也能在其中大放异彩。
据传,蔡锷东渡日本是为了治疗咽喉疾病,之所以短短两个月就不治身亡,有人称是当时主治的医生给他用了“治疗梅毒”的特效药。
至于为何使用这种药物,原因不表自明。
毒上加毒,即便是蔡锷这样纵横一世的英才也挡不过疾病的侵袭,1916年末,其病逝于日本福冈大学医院中。
蔡锷灵柩归国
蔡锷的尸骨被运回了祖国。
虽然他有遗言表示“锷以短命,未能尽力为民国,应为薄葬”,但是北洋政府依旧为他举办了一场相当盛大的葬礼。
葬礼上,被人议论纷纷的小凤仙一袭黑纱出席,送来了挽联:
“万里南天鹏翼,直上扶摇,那堪忧患余生,萍水姻缘成一梦;”
“几年北地胭脂,自悲沦落,赢得英雄知己,桃花颜色亦千秋。”
这自然不是出自小凤仙之手,是清末大家易顺鼎的大作。
而被后人感叹有情人难成眷属的“不幸周郎竟短命,早知李靖是英雄”同样是著名文人方尔谦代作的。
不过,也有史料证实,这只是好事之人唯恐天下不乱的代笔罢了。
蔡锷陵墓
小凤仙的晚年说不上不幸福,只是不够幸福。
她接连有了两段婚姻。
一次是跟一位姓梁的旅长,是在解放前。
一次,是跟一个有名有姓的男人——李振海,是在解放后。
李振海是个带着孩子的锅炉工,小凤仙嫁给他的时候,两人年纪都不小了,结婚大概一年左右,她的第二任丈夫也去世了。
她没有再嫁,就带着几个孩子靠打工做活赚钱。
早些年的生活到底还是留下了根,她的身体愈发得差了。
虽然曾经的友人梅兰芳托人给她找了个简单的活计,疾病还是逐渐侵蚀了她的身体。
曾经名满京师的小凤仙死在了一个1954年的早春,那时的天还冷着,却已经有了变暖的趋势。
小凤仙
她的继女李桂兰往后回忆起这个母亲,最大的印象就是一张照片。
一张穿着军装的男人的照片。
她说母亲很爱美,一个人的时候,常常拿着一张照片看,那时候她整个人都会变得非常安静。
他们为她整理遗物的时候,在她枕头底下发现了这张照片,她把他放在了离她最近的地方。
1981年,当《知音》将这两个人的故事搬上银幕广为传播之时,曾引起了一些人的不满。
蔡锷的儿子对所谓的“蔡仙之情”显得尤其的冷淡,对小凤仙的痴情,他们这样说:
“父亲从没爱过她。”
先人不存,后人不忿,是非黑白早就任由他人定夺了。
蔡锷与长子合照
正史之中,并没有多少小凤仙的记载,她的名字若不是和大名鼎鼎的“蔡锷”联系到了一起,恐怕早已消失于历史的车辙里。
若说蔡锷有多爱小凤仙,那这更倾向于是听故事的人自我满足。
蔡锷的心中有家,有国,或许那个年纪轻轻的少女也曾与他当桌对酌过,不可否认的是他最后对她依旧是利用过多。
但是,若说小凤仙有多爱蔡锷,恐怕也是后人臆测过多。
在小凤仙那短短的54年时间里,唯一一段可以细细品味的,恐怕也只有和蔡锷相处的那段时间了。
人生本是一条可以一眼望到头的路,路中央突然闪现的一束光,带来了少女全部的希望。
在后人看起来跌宕起伏的故事,只不过是亲历者眼中再平常不过的时代缩影罢了。
本文来自小兔叽投稿,不代表胡巴网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hu85.com/258049.html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xxxxx@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