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地无用/整理
画里画外——传世的帛画杰作
时间:2月18日(周五)13:30-15:00
地点:艺术百搭视频号
主讲人:邵琦(上海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
2月18日下午,著名美术史论家、国画家邵琦教授为明伦文化讲堂开启“中国古代艺术与审美系列”:画里画外——传世的帛画杰作。讲座将从马王堆出土的那幅举世著名的帛画说起,讲述中国早期绘画技法、造型及其审美,释读艺术背后的故事。
何以“破圈”:“国潮”的美学资源与文化密码
时间:2月18日(周五)14:00-17:00
地点:腾讯会议(ID:971185541)
嘉宾:张法(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邓佑玲(北京舞蹈学院副院长)、刘成纪(北京师范大学哲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谈晟广(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策展人)等
近年来,随着中国本土文化在多领域创意传承,传统美学频频引领文化新风尚并实现海外“出圈”,在社会生活处处勃发生机的“国潮”已不再仅是传统文化与制造业的偶然碰撞,它更意味着古典与现代在大国崛起背景下的全新有机融合。为深入研究总结“国潮”文化“破圈”的成功经验,挖掘探索其背后蕴藏的传统美学资源与文化密码,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文化研究所、艺术学研究所、《文艺研究》杂志社联合举办“何以‘破圈’——‘国潮’的美学资源与文化密码”研讨会,邀请古典美学、舞蹈学、文学、传统文化领域的多位专家学者,围绕相关问题展开多角度讨论。梅兰芳1930年访美演出与民间外交成功的“秘诀”
时间:2月19日(周六)9:00-11:00
地点:ZOOM会议
主讲人:洪朝辉(美国纽约福坦莫大学历史学教授)
讲座将通过第一手中英文原始档案与资料,系统展示梅兰芳1930年访美演出的成功,分析梅兰芳民间京剧外交取得成功的要素,反思梅兰芳昔日辉煌为何难以再现的原因,探索当年梅兰芳的成功对今日中美文化外交和文化在地化的启示。在纪念尼克松总统访华五十周年之际,梅兰芳京剧外交和文化传播的努力,有助于思考“东海西海、心同理同”的真谛、促进“西学东渐”与“中学西传”的良性互动、寻找缓和今日中美关系张力的途径。
国际体育与中国和世界,1895-2022
时间:2月20日(周日)9:00-10:30
地点:ZOOM会议
主讲人:徐国琦(香港大学嘉里集团基金全球化历史讲席教授)
中国留美历史学会开启History Matters线上论坛,首次讲座配合冬奥会,诚邀学会前辈、香港大学嘉里讲席教授徐国琦教授开讲《国际体育与中国和世界,1895-2022》。
意愿与情感——笛卡尔心理-生理学中的行动因果性问题
时间:2月20日(周日)19:00-21:00
地点:腾讯会议(ID:702872685)
主讲人:佘瑞丹(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所研究员)
讲座中,我们将考虑心灵功能的主动性与受动性在笛卡尔的生理-心理学中的延伸,我们关心这样一个问题:主体的意愿与情感之间究竟是什么关系?根据笛卡尔的定义,意愿是心灵的主动功能,而情感是心灵的受动功能,但二者之间是截然断裂的吗?情感的体验仅仅由给定的生理结构和情境所决定,还是在一定程度上也依赖于行动主体的主动参与?情感与其它受动性的心灵内容,比如我们对颜色和气味的感知或者我们的饥饿感、疼痛感等等相比较而言有何不同?它们的不同仅仅依赖于生理结构和功能上的区分还是取决于它们和主体行动之间的关系?在日常的语境下,我们会说我要听从自己的初心,追求自己的热爱等等,什么是初心,什么是“我的”热爱?作为受动性的心灵内容,爱恨悲喜根据定义并不来源于我的意愿,那在什么意义上可以说它们是属于我的,而非仅仅发生在我身上?意愿对这些情感倾向的认同,体现的是它的自由还是它的有限性?是否只要情感足够强烈,就足以推动我们去完成一个行动,而并不需要意愿的参与?换言之,关于行动动机的解释是否一定需要包含意愿这一维度?带着这些问题,我们一起进入到情感与意愿关系的探讨之中。
追溯现代经济思想的起源
时间:2月24日(周四)20:00-21:00
地点:ZOOM会议
主讲人:Emily Erikson(耶鲁大学社会学副教授)
耶鲁大学社会学副教授、耶鲁福克斯国际奖学金主任Emily Erikson在她的新书《贸易与国家:公司和政治如何重塑经济思想》中深入研究了发生在1570年至1720年间的那场经济思想革命。2月24日,我们约到了Erikson教授来与观众在线聊聊她这本追溯现代经济思想起源的颠覆之作。
附:线下活动预告
北京|压裂的底层
时间:2月18日(周五)19:00-21:00
地点:海淀区成府路28号PageOne书店
嘉宾:罗新(北京大学历史学系教授)、严飞(清华大学社会学系副教授)、刘苏里(万圣书园创始人)
一座小镇,不在非洲,不在亚洲,不在任何一个第三世界国家,它位于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的阿巴拉契亚地区——这里有最富饶的矿产,却有最贫困的人民。“这种事怎么可能发生在美国呢?”普利策非虚构奖获奖作品《压裂的底层》,直面了这一问题。2月18日晚,历史学家罗新、清华大学社会学系副教授严飞及万圣书园创始人刘苏里将做客PageOne五道口店,与现场读者一起思考和讨论,这本书里所书写的以及现实社会中“被压裂的底层”。
北京|纪念苏国勋逝世周年学术研讨会
时间:2月19日(周六)14:00
地点:海淀区颐和园路5号北京大学静园二院208会议室
嘉宾:渠敬东(北京大学社会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谷平兰(苏国勋家属)、周飞舟(北京大学社会学系系主任、教授)、杰夫·亚历山大(美国耶鲁大学教授)等
2021年2月1日,我国著名社会理论家、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研究员、北京大学社会学系兼职教授苏国勋先生不幸辞世。在苏国勋先生辞世周年到来之际,在中国社会学重建四十多年后,各方贤明济济一堂,一方面缅怀先哲风范,另一方面重新检讨社会理论在社会学研究中的意义,并进一步讨论文化中国的建设方向,甚为必要,也是对苏国勋先生的精神遗产最好的继承。
北京|张恨水是鸳鸯蝴蝶派吗?一一解玺璋著《张恨水传》分享会
时间:2月19日(周六)14:30
地点:东城区和平里西街51号雍和宫壹中心B座1层雍和书庭
主讲人:解玺璋(文化学者、评论家、作家)
《金粉世家》《啼笑因缘》的问世,让张恨水的声望达到顶峰,也让他被归入了“鸳鸯蝴蝶派”,甚至位列“鸳蝴”之首。尽管张恨水本人和“鸳鸯蝴蝶派”并无什么来往,也从未在其主要刊物《礼拜六》等发表过作品,却依然被认作“封建余孽的鸳鸯蝴蝶派作家的代表”,遭到长久的抨击与批评,致使张恨水在现代文学史上地位尴尬,“现代文学的课程设置中没有张恨水的位置”。近年来,随着张恨水被重新认识、重新评价,有人认为张恨水不只是“鸳鸯蝴蝶派”,也有人认为张恨水与“鸳鸯蝴蝶派”并无关系。那么,张恨水究竟是不是鸳鸯蝴蝶派呢?2月19日下午,《张恨水传》作者、文化学者解玺璋将来到雍和书庭,讲述一个“不为人知”的张恨水,一个被漠视的张恨水,一个被误解的张恨水。
北京|新书发布:《春天来临的方式》,遇见旧神和新英雄
时间:2月20日(周日)13:30-15:30
地点:海淀区杏石口路50号中间美术馆
嘉宾:顾适(科幻作家)、凌晨(科普作家、科幻小说家、编剧)、吴霜(科幻作家、编剧、译者)、修新羽(科幻作家)
2月20日,中间美术馆与微像文化联合举办小说集《春天来临的方式》新书发布。我们荣幸邀请到四位写作者——顾适、凌晨、吴霜、修新羽,他们将结合个人创作经历,聊聊是如何重新挖掘幻想与中国传统历史的联系,借由神话和民间传说重塑一条新的探索之路。
北京|马克思“不认为资本主义不正义”吗?
时间:2月21日(周一)18:00-19:30
地点:海淀区中关村大街59号中国人民大学立德教学楼401教室
主讲人:臧峰宇(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教授)
自2月21日起,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吴玉章课程思政名师工作室、中国人民大学国家治理现代化与应用伦理跨学科交叉平台隆重推出哲学对谈课《思维的此岸:当代哲学热点问题》。对谈课将举办13期,共邀请26位嘉宾,视野交汇。第一讲邀请人大哲学院臧峰宇教授主讲,并与王立教授进行对谈。
上海|舞台上的生活:《超越斯坦尼斯拉夫斯基》新书分享会
时间:2月18日(周五)19:00-21:00
地点:浦东新区浦城路150号融书房3楼
嘉宾:李梦泽(上海话剧艺术中心导演)、魏嘉毅(“好戏”创始人)
优秀的表演和真实的情感如何影响了舞台上的演员?我们日常生活中的表达和舞台上专业演员的表达究竟有什么区别?我们无法绕过斯坦尼斯拉夫斯基谈论这些问题。优秀的表演就是在舞台上真实地去生活、去感受,因此,这些问题的答案也能帮助我们重新认识自己。2月18日晚,上海话剧艺术中心导演李梦泽和“好戏”创始人魏嘉毅将做客陆家嘴读书会,借《超越斯坦尼斯拉夫斯基》新书出版的机会,和读者聊聊舞台上的生活。
上海|《上海公报》的历史逻辑、时代潮流、战略远见和外交艺术
时间:2月19日(周六)9:00
地点:浦东新区迎春路300号上海图书馆东馆4楼上海通志展示馆多功能厅
主讲人:杨洁勉(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学术咨询委员会主任、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今年是尼克松总统访华暨《上海公报》发表50周年。《上海公报》是中美第一个联合公报,是中美关系正常化及两国建交的政治基础。50年前,中美两国如何做到冲破阻力,重新打开交往的大门?50年后,《上海公报》对处理当前的中美关系是否仍有启发意义?历史匆匆而过,留下悠长回响。为纪念《上海公报》发表50周年,由上海通志馆创设的“上海滩大讲堂”特邀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学术咨询委员会主任杨洁勉首讲,围绕“《上海公报》的历史逻辑、时代潮流、战略远见和外交艺术”举办专题讲座。
上海|我们年龄的飓风——宋阿曼小说集《啊朋友再见》分享会
时间:2月19日(周六)14:00-16:00
地点:黄浦区复兴中路505号思南文学之家
嘉宾:宋阿曼(作家)、张定浩(文学评论家)、王占黑(作家)
《啊朋友再见》是“90后”小说家宋阿曼的最新小说集,收录她近三年来创作的五部中短篇小说,一部关于女性感知时间消逝的书。小说呈现出了宋阿曼的美学风格,有着清澈透明的质地,语言绵密,细节动人。宋阿曼用小说的方式,赋形了年轻时光,这是一部青春之书,也是一部告别之书。
上海|青铜骑士、涅瓦大街和干草广场:圣彼得堡文学空间的三重维度
时间:2月19日(周六)14:00-16:00
地点:虹口区公平路18号8栋嘉昱大厦一楼建投书局4楼传记图书馆
主讲人:糜绪洋(俄罗斯科学院俄罗斯文学研究所博士生、译者)
在俄罗斯文学传统中,圣彼得堡有着完全不同的面容,它也是一座从建城伊始就受到诅咒、注定毁灭于洪水与迷雾之中的厄运之城。2月19日,建投书局邀请到俄罗斯科学院俄罗斯文学研究所博士生、译者糜绪洋,与读者们一同走进伟大诗人、作家笔下的圣彼得堡文学地标,从普希金的青铜骑士,到果戈理的涅瓦大街,再到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干草广场,一同探索俄罗斯文学的“彼得堡神话”。
上海|超越旁观的行动与介入——《利马之梦:晓宇的拉美笔记》新书分享
时间:2月19日(周六)14:00-16:00
地点:长宁区延安西路1262号上生新所7号楼茑屋书店
嘉宾:吕晓宇(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助理教授)、程衍樑(播客主播)
《利马之梦:晓宇的拉美笔记》的作者吕晓宇在读博期间,带着对学术、自我和生活的困惑,进入一场秘鲁大选,自此看到“现场”的魅力和“行动”的重要。为了将晓宇的经历与思考更全面地呈现出来,也为了让更多年轻人加入讨论,我们特别在新年伊始邀请了作者晓宇和《忽左忽右》的主播程衍樑聊聊那些冲突地带有着怎样的魅力,是什么吸引了自己一再进入现场;结合他本人对国际冲突的研究,参与到冲突地带观察的实际经验,谈谈介入和行动的方法。
上海|上海文艺生活史
时间:2月19日(周六)14:00
地点:黄浦区复兴中路597号上海文化广场剧院大堂
嘉宾:戴红倩(画家)、Tango(画家)、Yohan Radomski(漫画作者)
2月19日,在上海文化广场剧院大堂将举办《画上海——漫画中的上海风情》的艺术讨论会,届时将邀请到Tango(高幼军)、《上海16区》的创作者戴红倩和《画上海》策展人Yohan Radomski(王佑安),从各自的视角与亲历出发,探讨他们眼中的海派风情。
上海|毛尖对话藤井树:电影中的爱情
时间:2月19日(周六)14:00
地点:徐汇区安福路322号电影时光书店二楼
嘉宾:毛尖(华东师范大学教授、作家)、藤井树(制片人、影评人)
毛尖,坚持20年不按套路出牌的影评人;藤井树,资深影迷蜕变而成的电影制片人。她们总是犀利,偶尔“毒舌”,常常准确……不过,如果她们午后聚谈,说起那些银幕上摇曳生姿的爱情,是不是会有不一样的笑容和叹息?
上海|谈古论今——两位陈老师的治学之道:《好书是可以读一辈子的》新书推介会
时间:2月20日(周日)14:00-16:00
地点:杨浦区邯郸路220号复旦大学第五教学楼5301教室
嘉宾:陈尚君(复旦大学文科资深教授)、陈思和(复旦大学文科资深教授)
“我的读书经验”系列讲坛,由浙江大学马一浮书院的傅杰教授主持,邀请国内人文社科领域资深学者现场讲述自己宝贵的读书经历,畅聊自己的阅读心得,向青年朋友推荐他们心目中的好书。2月20日下午,“我的读书经验”系列讲坛的两位嘉宾代表——“两位陈老师”,将做客上海书展进校园“大师面对面”活动现场,聊聊他们的治学之道。
上海|游荡在彼世和此岸之间——《雪岭逐鹿:爱尔兰传奇》分享会
时间:2月20日(周日)18:30-20:30
地点:黄浦区重庆南路308号大隐精舍
嘉宾:邱方哲(爱尔兰都柏林大学早期爱尔兰语系助理教授)、戴从容(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包慧怡(复旦大学英文系副教授)
2月20日晚,《雪岭逐鹿:爱尔兰传奇》作者邱方哲,学者戴从容、包慧怡,将做客大隐精舍,与大家分享他们邂逅爱尔兰文学的心路历程。三位嘉宾将从各自的研究和译著出发,探讨爱尔兰古今文学传统的互动,看语言之诗如何以瑰丽奇幻的想象,穿梭于彼世精灵魔怪和此岸王朝兴替之间。
上海|我们都是马戏团:走进“魔鬼”导演伯格曼的思想迷宫
时间:2月21日(周一)19:30
地点:静安区江宁路66号美琪大戏院·方厅
主讲人:王凯梅(艺术评论写作者、译者、策展人)
2018年,时逢“魔鬼导演”英格玛·伯格曼诞辰百年,一本汇集收录伯格曼从20世纪30年代到90年代发表的80余篇文章,囊括散文、私人信件、日记、电影批评、文学评论、讲座讲稿等的文集在瑞典出版。2022年2月,从瑞典文直接翻译的《我们都是马戏团:伯格曼文集》中文译本,终于问世。本期“艺述电影”有幸请到本书的译者、极地光影电影节的创始人、艺术写作者和策展人王凯梅,与大家分享她的翻译经验,她多年旅居瑞典生活结下的伯格曼情怀,带领大家进入,“魔鬼”导演复杂丰富的思想迷宫。
上海|灵魂的吟唱——非裔文学在美国
时间:2月22日(周二)18:30-20:00
地点:静安区南京西路1376号上海商城东楼540室
主讲人:孙麟(上海外国语大学英语学院美国研究中心研究员)
2021年是非洲文学备受关注的一年,非裔作家在世界文学的诸多奖项中脱颖而出。美国非裔女作家杰丝米妮·瓦德荣膺美国国家图书奖的《唱吧!未安葬的魂灵》,作为一部蕴藏着“非洲性”基因的非裔叙事经典作品,呈现着非裔文学脉络的绵延与深邃。中信出版·大方联合美国领事馆文化处,邀请《唱吧!未安葬的魂灵》的译者孙麟女士,一同揭开这部作品背后的“非洲性”脉络,与读者分享非裔文学中的文化特性、意识之根与精神内核,共同探寻美国视野下关于非裔文学的时代记忆。
杭州|虎年说虎——文物中的虎形象
时间:2月20日(周日)15:00
地点:西湖区北山街32号保俶塔前山路8号纯真年代书吧
主讲人:石超(浙江省博物馆副研究馆员)
虎为百兽之王,十二生肖中排第三,中国的文物中,从青铜、玉器、陶瓷到书画,都有大量老虎的形象。虎在人们心目中有震慑避邪的作用,在人生礼仪各个场合中都在运用。2月20日下午,我们邀请浙江省博物馆副研究馆员石超老师做客书吧,为大家“虎年说虎”。让我们在丰富多彩的虎文物中,贴近古人的礼仪,了解我们生肖虎的前世今生。
成都|愿你发现自己,尽情生活——《羽来信:关于“如何过好这一生”的30场提问》新书分享会
时间:2月19日(周六)14:30-16:30
地点:锦江区中纱帽街八号远洋太古里M68-70号方所
嘉宾:祝羽捷(作家、策展人)、马良(艺术家、摄影师、戏剧导演)
在这个飞速前进的时代中,我们被许多事物缠绕着、挟裹着向前走,追逐着永不可及的目标,疲惫和焦虑成了常态,“套路”与“标签”模糊了自己本来的面目,莫名的欲望淹没了内心的声音……我们也许需要慢下来,屏蔽喧闹,拨开迷障,沉淀心绪,真正地看到自己、认识自己,正如青年作家祝羽捷的新作《羽来信》中所说,“我们不必事事完美,只需要为自己的生活找到一个合适的坐标系。”祝羽捷与30位作家、艺术家、学者的往复书信中,也许就能找到与你相同的困惑与迷茫,并寻找到一些确定性。
成都|世界科幻经典《造星主》首发读书会
时间:2月20日(周日)14:30-16:30
地点:天府新区天府大道南一段918号麓湖艺展中心·A4学术报告厅
主讲人:拉兹(四川科幻世界杂志社有限公司副总编)
威廉·奥拉夫·斯特普尔顿的《造星主》是一部探索时间与空间,且极具开创性的科幻作品。它围绕一个地球人灵魂出窍,遨游宇宙的故事描绘宏观宇宙之多元。通过主人公与异域文明的交流,探讨了如生命、衰退、死亡的本质等诸多哲学命题。2月20日,科幻世界杂志社副总编拉兹将做客A4报告厅,带领我们挖掘《造星主》中的科幻哲学,探索人类历史上对宇宙及外星文明的想象,寻找过去与今天的共鸣。
责任编辑:顾明
校对:张艳
本文来自曼安投稿,不代表胡巴网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hu85.com/256268.html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xxxxx@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