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人民日报
草编培训班的老师吴运平(右一)正在培训村民。本报记者刘义庆摄
核心阅读
为促进农村妇女就业创业,吉林实施了“吉林巧姐”手工项目:免费组织培训,传授一门手艺;搭建电子商务平台,拓宽产品销售;提供延伸服务,开展后续帮扶……越来越多的农村妇女通过参加培训,学会了一门技能,实现了就业和稳定增收。
“剪辑的时候可以多放一些红线在里面,这样编出来的小筐看起来更喜庆。”吉林省吉林市南三道村村民邵明双迫不及待地分享了自己的起草经验。说着,邵明的手就忙了起来。不一会儿,一个用玉米叶做成的小篮子就成型了。“我在一个小篮子里能赚十多块钱。多亏了‘巧姐’培训班,现在我可以靠手艺赚钱了。”邵明双说。
结合地方特色
免费开展培训
在邵明双的家里,有模具、小纺车、彩线等用于编草的材料。她就像几件珍宝:“这可以是扫帚,那可以是小葫芦。”家里的柜子上还有两个糖果形状的稻草枕头。“这是去年编制的。我非常喜欢。我不想卖掉它。我把它留下了。”
邵铭双年轻的时候摔了个脊梁骨。他是四级残疾。他的上半身不能完全直立。他的颈椎和腰椎经常疼痛。“你不能做一点重活。如果你想打扫你的院子,扫几次就会累得透不过气来。”爱人去世后,没有其他收入来源的邵铭双把家里的几亩地承包出去。2009年,邵明双被确定为低保户,靠着低保,帮邻居做一些缝纫零工。“一份工作能挣三五块,有时候几天不工作,出去工作就更害怕了。我想,在这种身体条件下,我怎么找工作?”当时她的年收入只有5000多元,穷得好几年都舍不得买新衣服。家里的弟弟妹妹都很心疼小妹妹。她不时送一些米饭、蔬菜和肉。她一直很坚强。她心里不是个滋味:“我这么大了,还得靠家人帮忙。你觉得这个人还没用吗?”
2016年8月,吉林高新区妇联、残联工作人员陆续联系邵明双:附近柴佳村有一个“吉林巧姐”培训班,免费教草编手艺,课、料、宿、餐免费。在培训班上,看着玉米叶子变成精美的手工艺品,邵明很兴奋。“这可以在家里完成,不需要太多体力。他们推荐的班级适合我。”
训练班的老师吴运平这样评价邵铭双:他身上有一股不屈的力量。凭借自己的缝纫经验,邵铭双很快成为了一名优秀的选手,一双鞋垫最多一分钟就能完成。如今,邵明双每个月能多挣1000元左右,不再是村里的低保户。
尝到甜头的邵明双开始主动问残联工作人员:“最近有课吗?”五年来,邵铭双除了继续参加起草培训外,还参加了剪纸、中国结、刺绣、书法等其他类型的“巧姐”培训班。“虽然只是入门,但这些技能实在是太美了,培训班让我大开眼界。”
近年来,吉林省在全省范围内开展“吉林巧姐”手工项目,将城乡妇女发展帮扶资金转移到基层,由各级妇联组织本地区工匠为农村妇女、城市待岗妇女等群体提供免费手工培训。
“吉林巧姐”的培训注重不同地方的区位特点,课程充分发挥不同地区的自然资源和民俗文化优势。目前,全省已开展草编、布艺、娃娃画、树脂工艺品制作等手工培训20余种,涵盖了e
【专家点评】“吉林巧姐”培训项目是典型的职业技能培训项目。该培训方案针对农村妇女、就业困难的城市妇女和其他群体。根据各地区的自然资源和民俗文化优势,为妇女提供手工业产品制造技术培训。农村妇女和就业困难的城市妇女往往面临培训机会少、培训资源少或培训费用负担不起等问题,阻碍了她们的专业技能提升。在“吉林巧姐”项目中,妇联、残联有针对性地上门免费培训,打消了参训人员对培训费用的顾虑,激发了妇女的学习热情,是培训项目取得成功的重要基础。
size:15px;”>培训深入村屯
就业促进增收
除了是草编培训班的老师,吴云苹还是村里的妇女主任,这妇女主任为啥还教草编?“想和大家一起把日子过得越来越好。”吴云苹笑着给出了答案。
第一期“吉林巧姐”草编培训班开班时,吴云苹就报了名。培训地点在长春,时逢大雪,村里道路不通,吴云苹徒步一个多小时到镇上坐车。回来后,吴云苹时常自己编些小玩意送给邻里亲朋,有村民看见也想学学,可碍于路程,许多人又打起了退堂鼓。
吉林冬季漫长,一年里,农民们农闲、农忙的时间几乎是对半分。看着农闲时分,不少农村妇女闲在家里,大量劳动力闲置,不仅浪费时间,家庭收入也受到影响,吴云苹急在心里:“要是农闲的时候大家能一起干点啥就好了。”
2015年,吴云苹联系到市妇联,说了自己的想法,“能干点啥呢?”交流中她想到了自己的草编手艺,“只要大家想学,我们就找老师教。”妇联的回应,让吴云苹有了信心。2016年初,柴家村草编培训班正式开课,80多名学员参加。如今在柴家村,草编培训班已开到第八期,“村里的姐妹,一半都参加过!”吴云苹说。除本村妇女,周边不少村镇妇女也会来柴家村参加培训。
在妇联的帮助下,吴云苹还成立了“红透半边天”农业专业合作社,合作社成员主要是柴家村周边在家闲散的留守妇女、困难妇女等,合作社成员20余人,还有几十名妇女虽不加入合作社,但农闲时也会参与草编制作。如今,合作社一年收入可达20万元。2018年,吴云苹带着自己的草编团队参加了省里的“吉林巧姐”大赛,获创新奖。此外,她还为自己的糖果颈椎枕、乌拉草鞋垫等十几种产品申请了知识产权保护。
吉林开通流动“致富大篷车”,组织“吉林巧姐”导师深入村屯开展培训,让有意愿的农村妇女不出村不离家就能学到手工制作技能。以草编为例,考虑到农村实际情况,不少“巧姐”培训课程选择玉米叶、秸秆等地里常见、获得方便、利于编织的植物作为主要材料。“玉米叶子地里就有,不需要成本,这样做起草编就没什么经济压力。”邵明双说。
为解决销售问题,吉林省还有计划地开展“订单式”培训。培训前,培训基地对接企业下好订单,培训结束后,妇女开展加工制作,最后企业按订单回收。
“吉林巧姐”项目实施以来,带动8万余名妇女实现了创业和居家灵活就业,人均年增收5000元以上。据不完全统计,“吉林巧姐”手工产品销售额已超4亿元,项目连续4年被纳入吉林省全民创业促就业重点项目。
【专家点评】农村妇女不仅要承担农业劳动,也要承担较为繁重的家庭照顾责任。因此,对农村女性的培训无法采取传统的、集中在培训学校或培训地点的培训方式。“吉林巧姐”项目深入村屯,让农村妇女不出村不离家就可以享受培训,增加了农村妇女参加培训的可能性。在该项目基础上,政府通过“致富大篷车”“订单式”培训等方式,扩大培训范围,解决培训售后难题,帮助农村妇女扩展视野,增强了与外部的联系。这些举措都有利于将培训成果转化为看得见的收入,让妇女在农闲时节也能够通过自己的力量创造价值。
搭建电商平台
线上拓宽销路
“给你看看我的直播账号,多的时候,有500多人看我们直播做草编呢!”在问及对未来发展有啥想法时,吴云苹乐滋滋地拿出手机:“做电商。”
去年,吴云苹参加了“吉林网姐”培训班,学习电商直播,5天时间里,她了解了网店运营、产品描述、直播技巧等内容,“以前看别人直播都是看个热闹,现在想自己做直播了,就发现要学的东西还有很多。”
网络时代,农村妇女也非常希望用上用好互联网。吉林市妇联联合市商务局开设“吉林网姐”培训班,根据妇女对互联网技能的认知和掌握程度,开展触网体验、实践技能、网络销售等培训。搭建“吉林网姐”电商服务平台,定期举办洽谈会,邀请域内女性企业家、专业合作社带头人等,介绍其基本情况,与妇女面对面对接,建立产销合作关系。市妇联还帮助有意愿的妇女孵化“吉林网姐”网店,为初创电商妇女提供场地、设施、仓储和低于市场价物流运输的“三免一低”服务。截至目前,仅吉林市就已培育“吉林网姐”1200名。
吉林省妇联在“吉林巧姐”项目实施同时,结合企业需要、学员诉求等因素,先后推出了“吉林大姐”“吉林网姐”等培训项目,以家政服务、电子商务等内容作为培训重点。培训全部免费,不同培训班之间学员都可以自愿选择、交叉报名。不少人选择将“吉林网姐”的电子商务与“吉林巧姐”的手工制作相结合,发展线上下单、线下生产等形式,村里的“带货主播”越来越多。
除了进一步丰富培训内容,吉林省还提供多种延伸性服务解决学员的后顾之忧。培训后,学员建立档案,根据实际情况提供协助非物质文化遗产申请、举办接洽会、孵化网店等多种后续帮扶举措。吉林省妇联还连续三年举办“吉林巧姐”大赛暨市集活动,为优秀的“巧姐”作品颁奖,给“巧姐”们的手工产品搭建技艺交流和产品营销的平台。
“将来,我希望更多人一起参加‘巧姐’培训班,大家一起学手艺、学直播,让合作社接到更大的订单!”吴云苹说。
【专家点评】数字经济时代,即使是偏远地区也能够通过互联网的连接,将本地的优质产品输送到全国各地。“吉林巧姐”培训结合对农村女性的网络培训、电商培训,可以帮助她们找到市场,从而更好地把优质产品卖出好价格。从“吉林巧姐”项目可以总结出,电商直播、网络销售等技能已经成为帮助偏远地区、农村地区、贫困地区实现再就业的重要技能。电商直播、网络销售等数字技能培训应该成为这些地区就业困难群体的培训必选项。
(点评专家为首都经济贸易大学中国新就业形态研究中心主任张成刚,本报记者李心萍整理)
本文来自胡巴网投稿,不代表胡巴网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hu85.com/24696.html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xxxxx@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