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创业新闻 钰楦聊私密创业

衣食住行用话巨变我和民国同岁。作为在新中国出生、在红旗下长大的一代人,谈起70年来经历的事情和祖国的巨变,真的让人感慨万千。如今,我们这些来自同一个时代的人说得最多:我做梦也没想到我们国家的快速发展,给人们的衣食住行带来了如此大的变化。就像:天地,梦想成真。

话说“吃饭”

创新创业新闻 钰楦聊私密创业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人们最关心的是吃饭,因为只有吃饱了,才能健康地生活和成长。然而,在我们成长的过程中,我们遇到了三年的困难时期。当时我们这一代人,小学四年级,每天早上都要上四节课,肚子咕咕叫。在上学的路上,学生们无力地走回家。每个星期天,学生们都在附近的农村挖野菜,至今没有忘记。

当时由于粮食短缺,国家实行统购统销政策。将向本市市民发放户籍簿中核定的人口、年龄、工种的粮食收购簿,并相应发放各类票证。因此,每个月,城市居民都会去指定的粮店购买当月的口粮和食用油。成年人的口粮标准是28公斤/月,食用油3两,其中25%是白面,其余是粗粮。那时候,只有过节或者生病的人才可以吃一顿白面。在最困难的时候,居民的口粮减少了几倍,成年人每月最低21公斤。与此同时,粮票自然成为人们生活的命脉。20世纪70年代初,曾出现粮店两年多没有食用油供应的情况。人们不得不用肉券买一些肥肉来提炼一些油来补充食用油。有很多人没有油可以煮,所以他们不得不在水里煮.家里客人多或者有户口的工作人员,都要去黑市买一些高价的食物来补充。

农村人民公社社员的口粮是根据当年农作物的收成情况,在交了上级分配的公粮任务后才能确定自己的口粮。每年春天,青黄不接的时候,社员们实在没饭吃的时候,就不得不向生产队借粮,往往借多给少,秋天分发粮食的时候再扣除。每年春天,生产队评定救济粮的时候,队员们都在吵架……,农民进城打工都要自带干粮。当时,一个馒头和一个蛋糕都需要粮票。表妹小时候给我讲过一件尴尬的事:她十岁的时候想去市场。因为她没有钱用粮票吃饭,她妈妈给她带了一只鸡,让她去市场换碗吃的。中午,鸡走到餐厅门前后,手一松就跑了,哭得很匆忙,抓不到鸡。最后,我饿着肚子回家了.

随着岁月的流逝,特别是改革开放后,国家转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确定,以及粮食连年丰收,粮食短缺的现状发生了变化。1994年,国务院发布《关于加快粮食流通体制的通知》,宣布不需要购买粮食图书,放开供应。然后,到处都可以买到白面、大米和食用油。人们的生活就像芝麻开花,所以他们再也不用担心吃东西了.

作为来自那个时期的一代人,转瞬即逝的时间可能会冲淡那些经历的历史痕迹,但却无法抹去那些刻骨铭心的记忆。正是因为这个原因,我们对现在的生活感到满意和幸福。

话说“穿衣”

创新创业新闻 钰楦聊私密创业

中国人一向爱面子,因为穿衣就是一个人的面子。在那个票时代,有一句流行的话:“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再三年”。当时我家9口人,只有父亲工作,布票一年发一次,每个大人1尺8尺。妈妈经常对我们说:我们家不够发票,你爸爸在外面工作还得公开露面

你父亲穿的得体些,别在外让人看不起,而我们也很理解。所以就是:老大衣服退下来给老二穿,老二退下来的衣服经母亲修补后让老三穿,而我们也不在乎。因为大街上满地跑着的孩子,身上的衣服有几个是没有补丁的,并且好多是补丁摞补丁。在那个时期,人们家都是:“穿衣吃饭量家当”!,父亲后来常常给我们讲:你妈那时候没少受罪,真是功不可没!每天晚上,在昏暗的煤油灯下,缝衣服,纳鞋底,做家务,还得照顾一大堆孩子。再说那时,饭都快吃不上了,还顾得上穿,有件衣服穿就不错了,别管破旧,不露肉,能穿在身上就行了。那时,几年也不置一件新衣裳,好一点的衣服,只有到过年,或有事串亲戚才让穿。而且,过年正月初五过后,便将好衣服脱下来洗干净放起来了。至今,回忆起来那样的日子,真让人心痛呀!

如今,每当看到孩子们满柜子高档漂亮的衣服,总是让我止不住感慨:现在的孩子们真是掉在福窝儿里了。现在不得了啦,每拾起一件衣服来就得好几百元,而孩子们的衣服更贵,在这以前谁舍得……。然而,家里人也说:你穿得衣服不是也挺洋气的么!出去不是也很风光!我一时无语,也不好意思笑了。啊!西装革履真的变成现实了!如今的生活真是以前想也不敢想的事。

话说“住房”

创新创业新闻 钰楦聊私密创业

“楼上楼下,电灯电话”是我们小时候的梦想。上世纪50年代初,父亲从省政府来到榆次专署工作。临时租住在南寺街21号院内仅有15平方米的又黑又暗又潮湿的小南房里,晚上点盏煤油灯。下雨时,因房子漏水,家里接着大小盆子,我们在这里一住就是十年,全家一直苦熬着。后来父亲经过努力,才分到两间房管会的20多点平方米的大房子,玻璃窗户,还有顶棚,比起以前觉得很不错了。

进入改革开放后,随着城市建设的迅猛发展,高楼大厦拔地而起。之后,又随着棚户区的改造,我家搬进了高楼,水、电、暖齐全,冬天家里暖烘烘的,又用上了天然气做饭,既卫生又环保,我们不用再怕寒冷的冬季了。进入古稀之年的我,幸运的赶上了这个伟大的新时代,每天乐呵呵的过着颐养天年的晚年幸福生活。

话说“出行”

创新创业新闻 钰楦聊私密创业

建国初期,交通不发达,人们外出或者上哪儿,大部分都是靠两条腿走路,父亲每天上下班就是走着去和回。当年,我堂姐的家庭困难,投奔我家,从武乡和人相随走了一星期才来到我家。2018年春天,我随姐回了趟老家,3辆轿车载着大人带着孩子们浩浩荡荡出发,走高速公路很快,仅用了2个多钟头就回到了老家。一路上,回忆起当年往事,激动地感慨万分!

在上世纪六十年代,家里拥有一辆自行车,是很自豪的事情。那时结婚娶媳妇,就是用自行车从女方家把新娘带回家的。没有自行车的人家,借辆自行车也就把新娘娶回来了。曾记得:我下乡插队期间,村里交通不便,谁家人得了急病往医院送,就是用木棍绑个担架,四人一组,两组轮流换,抬起病人一路小跑。有时,稍一耽误,没到医院,病人就会死在路上。这也是那个时代农村往医院急送病人的一种简便办法。

随着时代的发展,自行车普及不久,又换成了电动车,省力又省时还跑得快。如今结婚要汽车,街上到处跑着汽车,现在又发展环保电动汽车,而且南方又出现了无人驾驶汽车。火车也发展到了高铁,坐飞机也不是个事儿。随着交通的发展,村村通了公路,不仅人们出行方便了,而且还大大活跃了农村的经济。这个社会的发展,真是一日千里,觉得就跟梦似的。

话说“用品”

创新创业新闻 钰楦聊私密创业

解放初期,由于通讯不发达,外面的事情不知道,电话只是单位有,而且还是老式的手摇式的话机,并且只有邮电部门才有公用电话。和远方的亲戚朋友联系,就是写信。信送达,城里最快也得四、五天,往农村偏远村庄往往就得半个月左右。改革开放后,随着科技的发展,程控电话取代了老式电话机,既通畅又清晰。九十年代中期,有些家庭安装了电话,邻居有个事儿,就麻烦到别人家里来打个电话,也不太方便。时间不长,家家户户普遍安装了电话。又随着科技的发展,手机取代了固定电话,现在人手一机。如今,手机由3G发展到4G没几年,又向5G发展。网上办事、微信聊天广为普及,真正成了坐在家里能办事,足不出户能知天下大事。从黑白电视到彩电再到大屏幕液晶彩电,以及各种家用电器的普及,更让人们高兴的眼花缭乱……

作为伴随共和国一起走过的老人们,目睹了国家七十年的巨变,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又到强盛起来的飞跃发展,更看到了一个走过艰难、曲折、拼搏,最终走向繁荣昌盛的中国——我的祖国!

唐河底居民的衣食居行变迁

唐中才

创新创业新闻 钰楦聊私密创业

(唐河底全景)

中国传统古村落唐河底有着七百余年的历史,村里的唐姓人是北齐晋昌王唐邕的一支后裔,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唐姓一族作为千百万勤劳智慧的中华民族中的一员,尤其是清康乾盛世以来,唐姓一族不忘家风,耕心种德,笃学尚品,抱诚守真,创造了自己独特的文化。这里所概述的唐河底村居民的衣食居行即是这种文化的一部分,从时间跨度上,大体从清朝到当今时代,历三百余年。所谓衣,主要就是居民的外衣、内衣、鞋、袜、帽、巾、头饰等在不同时期的变迁;食主要集中于食品名称及相关用具的变迁;居指居住的房舍结构、陈列、院落、照明、用具等的变迁;行主要讲述交通运输的变迁情况。

一、外衣 根据口口相传,清朝时期,唐河底族人读书人比较多,读书人穿衣多以长袍马褂为主,夏季长袍为单层,春秋季为夹长袍(多层或长袍的面里和面外之间有夹层、夹层内絮薄棉花等);冬季长袍为棉质的。马褂多以对襟式,分为长袖、半袖、无袖(坎肩)等方式。而佃户、长工等劳苦底层百姓,多以黑面袍裤(裤脚使用裹脚布扎紧,裤裆肥大,腰部折叠掩回又称掩裆裤。裤带宽而长,不得打结,只能在腰部前方对折后押在裤带中)、对襟上衣为主。有一种使用羊羔皮做的坎肩或大衣,多被羊夫或富裕家庭的男士使用。男士对襟上衣,多为中间对称,上下布置三或五颗用布条打结做的扣子(数量为三,代表天地人三才,数量五代表五德)。女士多穿及膝长衣,左衽,边绣花色。老年妇女扎裤脚。平坟运动时取得棺椁内的衣服,多蟒袍。民国时期,学生军人官家背景的人家,开始穿中山装。经商的依旧以长袍马褂为身份标志。个别妇女有旗袍装。进入新中国后,与苏联结盟友好,时兴工人装衣服,男女皆穿吊带式长裤,有官方背景的学生或干部,时兴毛泽东式中山装。进入文革时期,青年人多穿海军蓝或陆军绿军装。一直到1980年代,那种传统的黑面袍裤才彻底从唐河底消失。村里种田的人因田间劳作,多穿对襟式上衣,长裤。作为御寒的坎肩衣服,基本上在生活中消失。1980年代后人民生活逐渐富裕,衣服形式多样,传统的花衣或红衣不再是女性专利。西装,裙子层出不穷。

男士婚礼装由民国时期的长袍马褂礼帽,在1950年代变为中山装,解放军装,进入1980年代,变更为各色西装。进入2000年后,服装样式变更较多,但基本上以西装为主,偶尔有唐装汉服出现。传统的女士婚装讲究厚成,不论冬夏多穿红色棉衣棉裤。人民公社期间,也有穿女士中山装或青年装的,进入1980年代后,西方婚纱逐渐流行开来。但传统的红色衣服的基调未发生大的变化。传统的红色绶带淡化,变为胸前的新郎(娘)佩花。

五岁以下小孩的衣服,多以开裆裤为多。

二、内衣 1970年代前,部分家庭依旧使用传统的白色、红色棉布制作内衣内裤,其中尤以新妇肚兜、幼童肚兜做工讲究。内裤的颜色,男士为白色,女士为红色。但更多的家庭使用市场销售的内衣内裤,地方叫腰腰和库衩衩。女士还不使用乳罩,个别女性使用胸带包裹突出的胸部,进入1980年代后,随着港台影视的传播,乳罩逐渐进入普通女性的生活之中。

三、中衣 相对内衣和外衣而言,姑且把寒冷时穿在外衣和内衣之间的衣服称为中衣。春秋两季多穿夹衣,即加厚的衣服。冬季多穿棉衣。一般多在夹衣、棉衣外套一件单衣,有的直接就是一件夹衣、棉衣。进入1970年代后,时兴手工编织的毛衣毛裤。进入2000年代时,毛衣毛裤已经退出衣服行列,代之以羊毛衫、驼绒裤等。

在困难时期,唐河底村的衣服基本上是“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哥哥的衣服接力给弟弟穿。有的家庭的衣服,冬季把棉花絮上即为棉衣,春季把棉花掏去,即是夹衣,夏季把夹衣一分为二,就是单衣。甚至兄弟或父子就只有一套比较像样的衣服。

四、鞋 一直到1980年代,唐河底村家庭用鞋,多以手工制作的千层底鞋为主。千层底鞋的制作工艺看似简单却十分费力消磨工时。需要的工序有:

1、把粗麻(胡麻的外皮)用拔吊制作成麻绳。

2、用浆糊把破衣烂布黏贴十层许,晒干,制作圪襒则。

3、使用鞋底样,在圪襒则裁剪出鞋底。用裁出的圪襒则鞋底用白布包边。使用锥子打孔,穿麻绳,密密麻麻的把五到七层鞋底圪襒则缝制在一起,即纳鞋底。

4、使用鞋面样,在圪襒则上裁出鞋面,扪上黑布,然后使用棉线,把鞋面和圪襒则密密麻麻的缝制在一起。

5、把制作好的鞋面和鞋底用麻绳缝合在一起。

6、使用鞋楦把鞋楦大,避免搁脚挤压脚趾现象发生。

创新创业新闻 钰楦聊私密创业

拔吊

进入1950年代,市场有销售的现成鞋,但价格高,购买的人不多。进入1970年代,有使用废旧胶皮轮胎割鞋底或采购塑料鞋底制作布鞋的,但因为透气性差,脚汗不容易排泄,冬季寒冷,易冻脚等原因,使用的并不多。比较传统的老年人,多喜欢羊毛毡鞋。也有传统熟制牛羊皮制作皮鞋的。另外随着解放军的大面积使用的胶鞋,又称解放鞋。购买解放鞋的逐渐成为时尚,但解放鞋价格高,宜捂脚,穿的并不舒服。夏季农民种地或行路,经常有光脚的。皮鞋是高级鞋,在外工作的公家人才穿。整个1980年代前后,夏季小孩穿塑料制凉鞋,不吸汗,易打滑。进入1990年代,所用鞋均由市场采购。主要有北京布鞋、皮鞋等。在雨季,有个别人穿胶皮雨鞋。因为采购或制作鞋费工费钱,村里人劳动时,有赤脚的习惯。作为小孩的鞋,驱魔辟邪目的,多以老虎为主。

五、鞋垫 一直以来,鞋垫是未婚女问未来婆家展示女工活的东西,多使用圪襒则缝制。也是夫妻之间或情人间表达爱意的信物,多绣鸳鸯戏水,并蒂莲等。一般家庭成员使用的鞋垫直接缝制即可,讲究的人家多绣“平安”、“杰祥如意”等字。进入2000年代,鞋垫多为市场采购。也不再作为女工的必备手红技艺。

创新创业新闻 钰楦聊私密创业

鞋垫

六、袜 1970年代之前,老年人多喜欢穿自己缝制的袜子,即用袜楦,撑白布,使用针线缝制。夏季单层,冬季多层。

自1950年代许,有机械制作的线袜就有上市的,也逐渐出现在唐河底村。1970年代,材质多为棉质,后逐渐出现化纤材料制作的。因为化纤材质的袜子不吸脚汗,并不太受人欢迎。但是手工袜子已经不再生产了。因为节俭的原因,夏季穿袜子的人不多,冬季个别人不穿袜子。

创新创业新闻 钰楦聊私密创业

袜模

七、帽 清代男士商人帽子多以瓜皮样式为主。根据平坟运动中取得的当时乡绅或读书人的墓中衣服,男士为宝顶翎羽帽,女士插花凤冠。民国及以后,随着军帽的出现。各个时期的军帽成为人们争相使用的帽子。如八路军帽、雷锋帽、新中国各个时期不同制式的锅盖式解放军帽。在农业学大寨,工业学大庆时期,白毛巾包头成为现代农民的标志,鸭舌帽成为工人和学生的标配帽子。在夏季,使用麦秸制作的草帽是必须品,防晒,遮阳。也有使用杨柳枝、五加皮藤做凉帽的。

一直以来,妇女多以头巾遮盖头部,戴帽者甚少。

八、头饰 妇女婚前留有刘海,婚后打发髻。男士多平头或光头,若留发过长,则视为不良装扮。进入1950年代后,妇女短发成为解放的标志,所以多有短发妇女。但传统妇女多梳妆两个大辫子。进入1980年代后,烫发逐渐出现,披肩发也成为时尚,各种发饰出现,传统的发髻已经很少见到。

九、肩垫、袖套、胸牌、手套、耳罩、围巾 1990年代前,农民种地吃饭用水多需要扁担来挑,所以制作较坚硬的弧形肩垫披在肩部,脖子前使用系带,打结。随着种地多使用骡马等运输,肩垫退出生活用品行列。使用中为防止衣袖、胸襟磨损或变脏,制作了袖套和胸牌。胸牌老少均有,尤其小孩老人吃饭时使用的胸牌叫饭牌牌,家庭妇女做饭时多挂胸牌,长度有的一直到膝盖或脚面。因冬季出行的需要,手套耳罩必不可少。民国前后,手套多使用五指一体的棉质手套,后来又改装为大拇指和四指分开的手套。进入1970年代,机织的手套进入百姓家庭,还出现了皮手套,胶皮手套。耳朵上扣上使用的保温耳罩,材质有棉花、羊绒等,还有使用犵狸尾巴制作的。围巾多使用手工编织,围在脖颈或展开围在头部,保护脖颈以上部分防止受冻。

一、面食类

1.菜稀粥 方言发音称为菜(cei)稀(si)粥(zhuo),用小米、土豆、西葫芦、南瓜、黄豆、面条等煮成一锅的半稠状和子饭。菜稀粥有的烘油调料。

2.捞饭 小米煮到才开花,用漏勺捞出,然后使用小火焖干。一般配用土豆、红薯、南瓜等辅助蔬菜。

3.谷垒 方言称呼,具体用字不明确,有点地方写为谷类。使用细碎的土豆条(榆钱钱、槐树花、茴子白等)拌面粉,使用蒸笼蒸熟。面粉使用小麦、高粱、玉米等制作。

4.粘糕 方言称为粿。使用软小米(糜子去皮)制粉,拌水到可握成团时,放到蒸笼内蒸熟。初出笼的熟米粉团称为面香。熟米粉团包红糖或萝卜丝,下油锅炸出的成品,称为糕。因熟米粉团粘性大,称为粘糕,有的取吉祥名字写作年糕。一般用于年饭、婚庆寿宴,寓意步步高。

5.撅儿 即饺子。用小麦面或小麦面拌白玉米面制作,撅成团状,煮熟吃。用高粱、玉米面制作的饺子,长条状,只能蒸食。饺子馅多为胡萝卜、羊肉。

6.油茶 使用猪羊牛油煮豆面、玉米面等熡炒制作,食品制作完凝固一块,待食用时削切在锅中成糊状食用。

7.炒面 使用玉米、小米、豆子、枣等几种或一种熡炒熟的食品碾磨成面粉,可以拌水食用。多用于外出就餐不便时食用。

8.面条 方言发音为“喈喈”,使用小麦粉制作。粮食困难时期,也参入白玉米面等制作。多用于喜庆宴席。

9.疙瘩则 也称呼为揪片,多用小麦面擀为面皮状,用手撕开煮熟。

10.剔拔股 使用玉米面粉或高粱面粉作为基本面粉,配用小麦面粉作为粘结面粉,用温水和成团状,放在手持的托板上,然后用拔面铁丝或筷子,拔面进锅。粮食困难时期,多用榆皮面代替小麦粉。

11.碗剔喈 面粉制作同剔拔股面粉,但比剔拔股面粉稍软和点。

12.包皮面 外面用小麦面,内部用高粱面或玉米面,擀开的面条。

13.餷圪蔸 使用餷子制作的蝌蚪状食品。地方方言发音,蝌蚪为圪蔸。

14.圪扯扯 热水和油麦面,用手搓为面条,蒸熟食用。

创新创业新闻 钰楦聊私密创业

圪搓搓

15.栲栳栳 热水和油麦面,用手推搓为面卷,蒸熟食用。

16.猫耳朵 使用高粱面、玉米面或豆面等为原料,用食指抿为猫耳朵状的食品,又叫抿圪蔸。

17.扼灶灶 面粉使用高粱、玉米、豆类面粉,配榆皮面或小麦面,面团稀软,刚可成团状,粘性强。

18.河捞 相对于扼灶灶,区别在于工具的不同,河捞是把扼灶灶放在一个床架上,利用杠杆原理把杵压下,可以方便快捷的制作面条。多在食堂类场所使用。面条在沸腾的大锅中捞面,类似从大河中捞面条,故名河捞面。东峪沟一带又以其制作压面时的姿势称为撅悠悠。

19.焖面 把菜炒半熟,菜上放面条,焖蒸作用制作下的面食。

20.白皮面 即纯粹的面条,拌盐醋食用。

21.煮疙瘩 使用较粗的玉米面,热水和制成一寸许大的疙瘩饼,煮熟。

22.灌咋 即碗脱,用荞麦面成糊状,在蒸笼中蒸熟,放凉了吃。

23.糊糊 使用玉米、高粱等面食搅拌成浆糊状的熟食。

24.糯米 即软小米熬制的糊状食品。

25.特别备注:榆皮面 制作高粱、玉米、大豆类面食的粘结剂,使用老榆树皮、榆树根皮碾磨的面粉。略有苦涩味,粘性强。

二、饼类

1.河圪撇 锅内盛水或煮饭时,利用锅边空余的位置,把面饼贴上去,通过蒸的方式,把饼子蒸熟。

2.摊伙儿 使用玉米、高粱等面粉成糊状,在鏊子上摊开成饼状。

3.火色 即火烧。使用玉米、高粱等面粉发酵后,在鏊子或饼锅内烤制的饼子。

4.月饼 使用发酵的面包糖,在月饼模板内按压成型,烘烤成熟食品。中间点红色圆点。

5.发糕 使用玉米、高粱等粗面粉成糊状发酵后制作。

6.窝窝头 使用玉米、高粱等面粉制作为帽壳状,蒸熟。

7.花馍 使用小麦面或添加白玉米面发酵后,捏成花、动物等形状,蒸熟。比较典型的名称有窟蓝、佛手、石榴、燕子、蛇、核桃虫等。

8.馍馍 使用小麦面或添加白玉米面发酵后,成团装,蒸熟。

9.飦儿 使用熟的芝麻、豆类等果实,用糖浆粘结成的食品,已失传。

10.油条 添加明矾成软条状的面条,在油中炸熟。

三、汤类

1.拌汤 使用小麦面粉,加水拌为絮状,煮熟。半流食,易消化,多用于体弱者食用。

2.飵飵 使用较粗的玉米面,洒在沸水中成汤食用。

3.米汤 即米他(音),用水和小米熬制的汤。

4.豆浆 用豆类面粉熬的汤。

5.豆腐脑 豆浆点仡佬而成团装的絮状的食品。

6.绿豆汤 使用绿豆熬制的汤。

7.鸡汤 使用老母鸡熬制的汤,同类的有排骨汤、丸子头、豆腐汤等

8.鸡蛋汤 使用鸡蛋搅拌后溜到沸水中成絮状的汤。

四、菜类

1.烩菜 用白菜,豆腐、猪肉、粉条等熬制的杂烩菜。

2.炒类 炒鸡蛋 炒韭菜、炒西葫芦、炒南瓜、朝野蒜、炒猪肉、炒小蒜等。

3.泡菜类 使用杨树叶、柳树叶、臭椿树叶、白菜等泡制的酸菜。

4.凉拌菜类 使用甜菜(俊达)叶、小蒜、苦菜、灰灰菜等煮熟拌制的菜。

5.腌制类 西红柿(洋四则)、胡萝卜、罗卜、芥菜、西瓜皮、豆角等腌制而成。芥辣是特殊的一种腌制食品,使用芥菜疙瘩切成丝或一分许的小块,洒芥菜籽的粉,或拌辣椒腌制成。

6.肉类 焌肉(使用猪皮、牛羊猪的小骨头熬制的胶体状食品)、丸子、千层皮(猪耳朵)、灌肠、馏肥肠等。

7.烘烤类烤山药 在柴火的灰烬内埋土豆、玉米等烘烤成熟使用。有的在湿土内埋藏土豆等,进行烘烤。也有架在木柴火上烧烤羊猪牛肉。

五、饮食用具

1.灶具

(1) 灶 多在炕头垒制连体灶,前为大锅用于蒸煮,后为小锅用于焖炖。居室内灶台烟道入炕体,多在冬季采暖煮饭。夏季灶台简陋,多使用三角灶(三根木桩支起的灶),烟道直排。这些灶的燃料多数使用片柴,清末民初已经使用少量烟煤,无烟煤。使用炭块的不多,主要用无烟煤粒制为煤泥使用。进入2000年代后,逐渐使用电磁灶、液化气灶等。

(2) 拝 即风箱,一种长方体状木制的鼓风设备。

创新创业新闻 钰楦聊私密创业

2.炊具

(1) 锅 一般为铸造的铁锅,根据用途分为炒菜或煮饭用。进入1970年代出现铝制品锅,称为钢东锅。进入2000年代,出现不锈钢锅。

(2) 碗 早前使用陶制品碗或瓷碗,进入1950年代,出现搪瓷碗、进入1970年代,出现塑料碗。根据碗口大小,又分为小碗、中碗、海碗。

(3) 瓢 使用葫芦刨开两瓣制作,或使用熟铁、青铜制作。进入1970年代后出现塑料制品、铝制品的。

(4) 盆 多使用陶瓷制作,进入1970年代,使用搪瓷制品、塑料制品、铝制品的逐渐普遍开来。进入2000年后出现不锈钢制品的。

(5) 油(醋)壶 使用荆条编制,内涂猪血油纸形成不渗漏的容体。

(6) 案板 多用杨柳木制作,根据用途用,一般分为擀面或切菜两种。

(7) 菜刀 即使用精钢锻、锤的切菜刀。1970年代,以来远马家菜刀出名。

(8) 盅 一种口径在一寸及以下的小容器,多用于饮酒。

(9) 碟 一种口径在二寸以下的小盘子。

(10) 盘 圆形 口大(一般在二寸以上)而深度浅的容器。

(11) 河捞床 是把扼灶灶放在一个床架上,利用杠杆原理把杵压下,可以方便快捷的制作面条

(12) 扼灶灶 即木块上挖圆筒,底部用开豆大的孔的铁皮封堵。面团放在圆洞内,使用配套的杵把面压到锅中,煮熟。

(13) 剔拔股板 带手柄的半尺许大的方形木板。

(14) 餷则 一种制作面食的工具,铁皮上开扁形孔或圆形孔,用往复推餷。

(15) 蒸笼 分层蒸食品的圆形工具。

(16) 蒸篦 方言自篦则。十九世纪多使用高粱茭箭缝制。进入1970年后,铝制品或不锈钢制品逐渐取代。

(17) 鏊子 一种形如鳖盖的金属制品,多用于摊煎饼、摊伙儿等。根据形状,可以分为上翻收口的和下翻收口的。

(18) 灶里 即漏勺,多用铜制作,也有使用柳条编制的。

(19) 铲子 用于翻动饼子等的小锅铲。

(20) 蒜砵 石块上挖出的深坑,用于砸蒜泥。对应有蒜锤。

(21) 酒壶 陶瓷或锡壶。用于盛酒。

(22) 刻栳 柳条编制,用于运输饭菜的容器。以失传。

创新创业新闻 钰楦聊私密创业

蒜砵

创新创业新闻 钰楦聊私密创业

河捞床

创新创业新闻 钰楦聊私密创业

醋壶和刻栳

3.碾磨设备

(1) 碾 比较大型的碾在村西村东均有专门碾房。石质碾盘上有碾轱辘,通过碾压果实,讲玉米小麦等成粉或去壳。

(2) 磨 使用上下两个磨盘,将果实磨碎成粉。

(3) 簸箩 一种用柳条编制的有一米左右的圆形容器,用于盛放粮食。

(4) 簸箕 一种柳条编制的广口捡簸器物。

(5) 扇车 用于碾小米时吹除糠的鼓风设备。

(6) 簸箩床 簸箩内放置,使用两根长木条制作的架子,用于使用螺则进行锣面。

(7) 螺则 一种圆形的小框子,底部蒙丝纱,用于筛选面粉。

(8) 瓮 一种低矮腹大而口略小的容器,多永于盛放粮食或面粉。

(9) 坛 一种口小而腹部臃肿的陶制类容器。

(10) 缸 一种口大而矮的容器。

随着新社会的发展,电磨碾的使用。碾、磨、扇车已经失传。

创新创业新闻 钰楦聊私密创业

扇车

创新创业新闻 钰楦聊私密创业

磨面机

4、饮食习惯

大跃进时期,村中办了食堂,大家一起吃大锅饭。食堂解散之后,恢复了传统的冬夏季节用餐习惯,即秋收结束,至清明期间施行一日两餐制度,上午九点下午四点许就餐。其它时间施行一日三餐制度,早八时,午十二时,晚七时许就餐。羊夫的用餐根据路途远近,一般午时送餐,若在外过夜则早晚餐也送餐。进入1990年代以后,普遍施行一曰三餐,牛羊群散养,牧羊人不再送饭用餐。

唐河底属于典型的太行山山区村庄,地理条件的多石少土决定了居住的方式。比较典型的基本房屋形式,一种为石碹窑洞,一种为平房。具有特色的房屋就是下层窑洞,上层平房的二层楼结构。目前唐河底全村有47眼窑洞,100多间房屋。建造质量较好的砖瓦木石结构楼房有九处,但目前只有三处。如果把底层窑洞上层为木石平房的建构物都称为楼房,则另外还有六处。不论楼房或平房,均采用“前有(太阳)照后有(大山)靠”的传统理念建造。

创新创业新闻 钰楦聊私密创业

窑洞

窑洞均以当地特有的红砂石打凿成长方体状的石块建造,阔3米许,入深6米许,高约5米许。大多数的窑洞联排而建,数目三眼居多,前头的窑洞最多达到九眼。窑洞内一般均互通。前头的窑洞底层为库房,窑洞顶为三官庙。举人唐永诚家族的楼房为砖瓦木石结构,目前历二百余年,尚可居住。楼房以五尺许长的大青石为基础,红砂石块碹起窑洞,在窑洞上方以青砖白灰垒墙,将建造用的木材全部包在墙内避免风吹日晒从而保证房屋的坚固,屋顶使用糯米汤拌白灰铺方形青砖,确保几百年房屋不漏水。屋顶的流水龙头根据地势巧妙的相对而出,形成二龙戏水效果。楼房有绣楼和粮囤楼等用途。

以上的窑洞,均是村里有一定资本的富饶人家建造,而一般家庭多搭建平房而居。因为建房用砖瓦,唐河底人在山里开设了砖瓦窑。

平房尽可能依照传统四合院形式建造,平房院典型的为福寿院。门楼歇山顶式,有五脊六兽,门内设屏风,街门后设门闩的同时,另设横杆加力栓防匪。院子院墙及房子地基均以大条石为基础,使用青砖青瓦为墙为屋顶屋檐。正房及东西房均为五间。因为门楼雕蝙蝠送寿图,故名福寿院。院子街门上多有门匾,如“松竹梅”、“凝瑞气”等。

创新创业新闻 钰楦聊私密创业

福寿院

平房的面积因地势而定,大的有五间,小的只有憋仄的一间。所谓大间面积约十五平米,小间面积约四平米。石头墙的墙角或收边处多以巨石平垒,墙体多以片石斜立,逐层交叉垒砌。墙内暗设立柱,柱上顶柁,柁上横梁,梁上铺椽,椽上展散板或树枝。然后树枝上用羊胡草或麦秸和泥成为房顶。房檐用大石板铺就。这样建的平房普遍低矮,一般两米三许高,墙薄而不隔冷热。

创新创业新闻 钰楦聊私密创业

窑洞上的平房

窑洞和平房的门窗多是双开式的,向内开,门上设门闩,窗户上设窗插。冬季,门外增设风门,窗户外设外窗。即现在讲的双层门窗。普通人家,有门帘,进行保温。夏季时使用竹帘隔蚊蝇,或者焚烧当地特有熏蚊子草驱赶蚊蝇。

窗户一般使用白麻纸进行张贴。有条件人家使用玻璃。在1980年代曾使用塑料布。进入2000年代后,全部使用玻璃替代。窗户上根据不同情况贴窗花。冬季时多使用塑料布蒙窗户进行保温。

窗户上在冬季多设一个风斗,用于排除室内的煤烟等污浊气体。

进入房间一般在靠边位置建炕,门口建灶。炕是居民生活休息的必须场所。夜间睡觉,白天围坐休息。炕的建造样式一般使用大型土坯弯弯曲曲的布设风道墙,然后上方搭顶抹泥,烘干即可。炕沿多使用大条石或整条核桃木、枣木制作。炕上铺芦苇编的席,席上铺被褥。门口建灶,主要目的是一方面便于做饭,另一方面灶的烟火进入炕道加热炕体,保持室内干燥温暖。而烟气通过烟幢排出室外,保持了室内干净卫生。炕头一般有炕桌,用于会客就餐放置餐具茶具等。进入1990年代后,炕逐渐被床代替。因为居住条件的改善,炕桌也消失了。采暖用的火炉一般均使用无烟煤,做饭采暖通用,个别家庭采用专用土锅炉,避免煤烟中毒现象发生。冬季时的房屋为综合用途,做饭、就餐、会客、居住均在一起。夏季灶房另设。

房屋的装修,困难时期,多用黄土拌麦秸或麦壳抹面,稍微富裕的家庭使用白灰抹面。墙面上多布置镜框,放置合家欢照片等,多张贴家庭成员的奖状,多张贴年画。房屋的内顶,又称仰层。在1980年代之前多采用高粱杆做龙骨,蒙报纸彩布等做平面。后采用PVC等材质制作。

用于盛放衣服的箱柜,有立柜、炕柜,更多的是一种平板箱。可以盛粮,也可以放衣服。平常家中备核桃木或枣木大板凳用于坐人。

不论平房或窑洞,院内或室内,根据需要设暗窨或菜窖。暗窨多藏财宝或防匪藏身用。菜窖则多储藏土豆、罗卜等用。暗窨的设置多隐蔽,如炕洞之内,灶王爷拱台后,佛龛之后。菜窖则在院中或屋内,直立挖地八尺许深,然后左右再挖三尺小窑洞而成。进入大门影壁设灶王龛,进入正室迎面墙设佛龛。

厕所位置均在院中角落,深埋一口大缸,周围垒五尺多的石墙而建成,不分男女。

创新创业新闻 钰楦聊私密创业

厕所

特殊时期,比如牧羊在外过夜,多找背风之所,野外菜窖之中,也有在石崖之下山洞之中。

人民的居住照明方式,在民国时期,基本上使用豆油、麻油等菜籽油为燃料,把灯瓜瓜放在灯柱(一个约二尺高的木柱)之上,在灯瓜瓜内使用棉线为油捻子,进行照明。随着煤油、柴油的出现,出现了柴油灯、煤油灯。灯具有马灯、气死风灯等灯笼类灯具。随着电石的使用,一种叫做汽灯的灯曾短暂进入人们的生活。在1980年前后,人们的照明工具,还有以使用干电池为电源的手电筒。1978年底,唐河底通电,随即电灯逐渐成为主要照明工具。进入2016年前后,太阳能照明灯,逐渐出现在唐河底村,人民的居住环境进一步改善。

创新创业新闻 钰楦聊私密创业

煤油灯

创新创业新闻 钰楦聊私密创业

马灯

唐河底村离茶马古道来远镇十华里,依托茶马古道,唐河底人见证了茶马贸易的兴衰。村里自营或为他人打工从事茶马运输的人很多。因此,在清代,唐河底村的交通出行相比而言,属于比较先进的村庄。除了常见的步行之外,经商或种地的男人出行多骑行骆驼、牛、马、驴等。一些绅士和家眷则乘坐四人抬轿子,或由牲口牵引的轿车,经济条件稍差的妇女出行则由家人推独轮车出行,独轮车上一边坐人,一边放物。对于小孩子的出行或人背或扁担挑着出行。这种出行方式,四人抬的轿子,一红一蓝,红色的供女士使用,蓝色的供男士使用,也用来娶亲使用。一直到1960年代才退出使用。而木制轮彀轿车、独轮车,在解放初的初级社时还在使用。

创新创业新闻 钰楦聊私密创业

唐河桥

在抗日战争期间,日本人为遏制八路军,对晋东南抗日根据地实行围堵蚕食的目的出发,在1943年前后,日军征集附近老百姓,修建扩宽了东峪沟的道路,在东峪沟的洞顶山修建了炮楼,弹药库,驻扎了日伪军。也因如此摩托车、汽车进出了东峪沟,唐河底村的交通得到发展的同时,日本人也加紧了对我军民的控制,但是,老百姓的出行,依旧基本维持着原状。因为国家动乱,生意萧条。唐河底村的骆驼大约于1950年代消失,代之的是马车的兴起,即使用骡子、马、驴、牛作为动力的胶皮轮车,用于货物或人员的运输。

创新创业新闻 钰楦聊私密创业

1974年的桥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国泰民安,交通出行进一步发展,胶皮轮的马车成为主要的社会生产力的标志物,唐河底村当时在外从事运输的马车有约十辆之多。公私合营的社会主义改造后,部分马车归属当地,而唐河底本村只有两辆马车。人们的出行方式,或乘马车、或骑牲口、或步行。1957年,唐火全出席山西省团代会,获得采购自行车的优先权,唐河底村拥有了第一个自行车。人们的出行,和运输货物,开始使用自行车。随着社会交通工具的发展,手扶拖拉机、翻斗车、汽车、摩托车等逐渐进入唐河底的生活。1974年前后,农业学大寨期间,利用农闲季节,人民公社组织进行了道路建设,东峪沟的道路再次进行修建扩宽。在石崖、狼窝沟、唐河口、虎藩沟修建了石拱桥。在1970年前后拖拉机、卡车、三轮摩托车等成为比较先进的交通工具,也成为一种身份象征,成为娶亲出嫁的工具。进入1990年代前后,随着村村通工程的建设,经唐河底修建了通往良珍、黄土坡、活长头的公路。马车、自行车逐渐退出人们的生活,唐河底的唐柱祥、唐扣全、唐建生等人先后拥有了燃烧汽油的三轮奔奔车,轿车、客车。乘坐机动车出行逐渐成为人们的主要出行方式。进入2000年代前后,随着退耕还林的建设,依托原有村村通公路,山上修建了森林防火公路,人民的出行进一步改善。进入2010年代,通往唐河底的砂石公路得以水泥硬化,村里道路安装路灯、街道水泥硬化,小型的三轮奔奔车可以开到村里大多数人家。2015年代前后,随着绿色出行的推广,电动摩托车、电动三轮车成为便捷的交通出行工具,而越来越多的在外的唐河底人拥有了各种家庭轿车。2016年底,随着县里开发紫荆山旅游区的建设,东峪沟的道路再次得以扩宽,修建护坡桥梁等,道路宽度七米许。在2018年祭祖时,进出村里的汽车需要专人管理,很多车不得已停在了佛爷崖或唐河口。人们的主要出行方式,依托电动车、汽车等现代化工具。自行车、马车、轿子等名词成为人们回忆的谈资。

(最美祁县微信公众平台)

我这个榆社人的衣食住行之变

王跃东

记得我小时候,也就五、六岁吧,还住在小山村里。说起吃来,每天的口粮,只有小米、玉米、高粱和一些咸菜,很少能吃上白面和大米。按供应,一年之中的白面,少得可怜。那面条,只有在亲戚来访之时,才定量做给他们吃。我是家中最小的,也只能在剩下的半碗中享到口福,哥哥和姐姐可没这么幸运。除此外,母亲有时还给我二分钱和二两粮票,买一个干面饼,但这是屈指可数的,是奢望。在中秋之时,那好面做的真月饼,只能一切四瓣,分着吃。即便小院中的苹果丰收,也是一年分着吃。有两件事,我这辈子都忘不了。一个发生在我身上。那时,有一队筑铁路的工人,就住在我家隔壁。每天中午,我都在伙房门边窥望。一次,一人不小心,把一个馒头掉在了地上,粘了泥尘。伙夫拾起来,悄悄地塞给了我。我如获至宝,一溜烟跑回了家。另一件发生在大哥身上。那时,大哥正壮年,总是吃不饱。有时,有人把碗中吃剩的高粱面,直接倒入他的碗中,他也狼吞虎咽。我家还吃榆树皮。把榆树皮磨成粉和高粱面一起做出来进食,既光滑流圆,又充饥,却难以排泄。说起吃肉,更少的可怜,也只有在过年、过节的时候,全家才买一斤。那时,父亲的工资是比较高的,才不足三十元,却要养活七口人。如今,这早已一去不复返了。现在,上了些年纪的人,还会记得这些往事。但没有经历过的年轻人,是不知道那种体验的。他们,每天吃着好酒好肉,每天吃着白面大米,山珍海味,样样不少,却叫苦不迭,真不知道,他们还想吃什么。对于他们来说,如何教育,成了难题;对于我来说,记忆是美好而珍惜的,幸福指数也是满满的,我感恩,感恩我的祖国,是她让我有了今天的幸福。

说起穿来,十分可怜。一家穿戴,都靠母亲巧手,很少买一件。母亲娇嫩的双手,早已磨出了厚厚的老茧。我总是穿着哥哥、姐姐退下来经母亲改做的衣裳,但从来没有补丁。然,本是男孩子,却穿的花花绿绿,引得伙伴哈哈直笑。那时,我总盼望着过年,只有在过年的时候,才能穿上新衣。母亲从来不浪费一块布料,即使有剪下的小块料,也要在幽暗的煤油灯下,对接缝出一个小书包来。所以,我和二姐的书包,也花花绿绿。记得,我随家迁居县城,第一天上学就背着这种书包,穿着也有点花,引来全班同学的起哄、嘲弄。我趴在课桌上,整整啼哭了一上午,回家一扔,说再也不背这书包了。父亲问后,才给我买了一个男孩子式的书包,这是我第一个新书包。母亲也悄无声息地给我换了衣着。后来,我一向不讲究穿着,却好一口酒,或许是父亲的嗜好影响了我。也许是幸运之神眷顾,待高校毕业一上班,我就穿制服,一穿就达二十多年。有许多认识我的人,只认制服,一换上便装,就陌生了,说起来有点好笑。妻子想给我买新衣,我总是说,有那钱还不如买酒呢。但现代人,不那么看,十分讲究穿着,一买就是名牌,一花钱就如流水,甚至攀比,有的还把目光盯上了进口货。要知道,好与坏,是不能以衣取人的。现在,即便是乡村,也没有一家主妇亲自做衣了,这个行业不再自给自足,渐渐淡去。现在所有的穿戴,就是买。显然,时代不同了。可饮水,怎能忘了思源?倘若没有祖国这七十年来的砥砺前行,我们依然贫困。所以,我们感恩,感恩祖国,是她让我们过上了富裕的生活。

说起以往的住来,真有点羞涩。我是一个农民军人的儿子,童年一直住在土瓦房里。一个大炕铺,一家人挤睡在上面,藏不住隐私。即便迁居县城,不管是租房,还是借房,也如此。随着生活的好转,八十年代初,我家终于盖起了五间房,但依然是土房。有时,还睡一个炕铺。那时的县城,砖瓦房很少,楼房只有公家的三两座。学校、政府,虽说好点,也是砖瓦房。记得,我家前面一邻里,本来可以盖砖瓦房,一看周边全是土房,且大都是戴官帽的,便盖成了土房,成为一时笑谈。仍记得,待我成婚后,还在土房中住了八年,烧着煤球,尘埃飞扬,冬天很冷,直到父亲单位集资盖小宿舍楼,才离开了老院。现在,环视县城,高楼林立,大厦拔地而起,公园点缀其间,绿树成荫,仪川河潺潺,浊漳河清清,一片大好。千家万户,用上了纯天然能源,通上了暖气,美好的日子,一天比一天更好。尤其是,随着脱贫潮流,成千上万的农民,乔迁进了政府在城镇为其盖的小楼,不禁喜上眉梢。那古老的土房,一片一片地远去。我也在这个时潮里,又有了崭新的新居,怎不感恩祖国?不仅如此,许许多多的市民,还在大城市里购买了住所。但我有点迷惑,城镇中的土房,拆旧立新甚好。那一些山村里的小楼、砖瓦新房、陈年老屋,随着主人离去,为何一定要一笔抹去?况且还要再建简易存耕之舍。不说有种“败家子”的感觉,那上百年的古建筑,可是历史哟。三峡大坝崛起,张飞庙宇尚存,其它文物异地也存。北京曾拆城门,至今悔之晚矣。平遥古城,若按规划拆除,何以有今天?这似乎说大了,但道理是一样的。历史的痕迹一旦抹去,将不复再生。不忘初心,是否也含有不忘文明怀远呢?虽说国、家富了,但炎黄的简朴美德,怎能亵渎、丢弃?省下这笔钱,可以再建几艘航母?看来,这是一个值得斟酌考究的新课题,但愿为时未晚。

说起行来,真是换了人间。过去上学,无论有多远,总是步行。记得一次上学途中,我爬上了一辆军人马车,一跳车却栽了个仰面朝天。还有一次爬上了手扶拖拉机,却不料直接冲下了几米深的坡底,幸好没有翻车。有一个伙伴,在一次爬55拖拉机时,竟摔下来,血流满地。记得有一次,大哥骑着自行车送我回家,却冻了耳朵。好不容易我有了一辆属于自己的自行车,却十分破旧。九十年代中期,在我上班多年后,总算有了一辆摩托车。按当时的价值,可排在全县的前列,甚是抢眼,引人羡慕、妒忌。二十一世纪初,我开上了单位的面包车。当时,在我那三十多户的小区里,仅此一辆,总是提心吊胆,生怕失窃。如今的小区,车满为患。尽管开发了许多宽敞的街道,也是车满为患。可以说,现在的县城,几乎户户有轿车,即便是农村,也有不少人家,拥有轿车。可以说,已经进入了轿车时代,人们再也不用羡慕发达国家了。从道路上看,过去的县城,只有一条主街,且狭窄、拥堵不堪。出城的路,只有一条省道,十分狭窄。如今,交通十分便捷。不仅有铁路、高铁,有东西南北皆有出口的交汇十字高速公路,而且有出租车、公交车等,形成了四通八达的网络,形成了自由出行的格局。从县城到省城,不过一个多小时,从而融入了省会的经济圈。这美好快速的发展,归功于可爱的祖国。

所以,榆社感恩,感恩祖国,是她让人们过上了美好的日子。我们自信,这一方热土上的未来,一定会更加美好。

本文来自胡巴网投稿,不代表胡巴网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hu85.com/22897.html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xxxxx@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