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篇30年前没有刊发的著名军事摄影艺术家专访☆
作者题记:1991年初夏,我还是一名即将毕业的石家庄陆军学院新闻班学员,和同学苏向东、滕丽青、康辉一起前往北京八大处军区政治部宣传部摄影干事、著名军事摄影艺术家王孝家中对其进行采访。
小苏是王孝的徒弟,小滕是王孝的亲戚,康辉是时任军区党委秘书康春元(后任战略支援部队副政委,中将军衔退休)的侄子,而我不仅在入学前,在解放军报社帮助工作时就在军报《新闻与成才》(《军事记者》前身)被加编者按发表了对著名军旅摄影家车夫大校的专访《门,是这样被叩开的》,还刚刚在实习期间获得全军征文作品一等奖,也在《人民日报》头版发表了特写《省长办公到军校》引起热烈反响而信心满满……
王孝热情的接受了采访,小滕同学和王孝的老伴儿忙前忙后的张罗了一桌饭菜,依稀记得有他们老家典型的山西莜面、拨鱼、猫耳朵等,采访结束后我和康辉还顺便去看望了康春元秘书。事后,我把王孝亲自校改的稿子送交解放军报社《新闻与成才》杂志编辑部……
不久,我军校毕业即接到采写“抗洪救灾模范”周丽平烈士事迹的命令,正式踏上新闻战士的工作历程,渐渐地就忘记了这篇稿子的命运了,我也一直没再询问。有时偶尔想起来,有些许遗憾,而我也再也没有见到王孝,也幸亏没见到,不然我多少会觉得有难以面对的尴尬。
今年初夏,翻查资料时竟然把我采写的由王孝亲自校改的专访《痴迷,是攀登成功之巅的云梯》找了出来!
三十年“弹指一挥间”恍如昨天,再见当年的文稿令我感慨不已,当初陪同我采访的军校同学滕丽青、苏向东都早已成了部队师级干部,康辉也从河北献县县委常委、武装部政委岗位退休数年后自学成为小有名气的中医针灸师了!他们至今也没有看到我写的王孝专访,或许早已忘却这档子事儿了吧?!本想等我出作品集时一定收录其中,以对王孝老师,以对我这三位军校同学,也算对得起自己的新闻经历,善始善终。想来,我是用心写的这篇专访,虽历经岁月沧桑,或许依然有令自己或他人得到启迪之处吧?故,特借《瞭望中国新媒体》不改一字的先予以展示出来。
痴迷,是攀登成功之巅的云梯
——访北京军区政治部宣传部摄影干事王孝
· 张德久
久闻王孝名,都云王孝痴,开口是镜头,活必道相机,离开了摄影似乎别无话题,或许这正是这个人称“北京军区第一镜头”的魅力。
王孝
他那幅摄于国庆35周年的《祖国万岁》,以宏伟的气势,明朗的色彩,高昂的基调,向世人展示共和国历经3 5 载风雨,迈步走向新征程的蓬勃英姿。画面那雄伟壮观的天安门城楼,那色彩绚烂的气球,那手擎花环吹呼奔涌的少年儿童、构成一曲征程有继、中华不朽的民族壮歌,恍若汹涌澎湃的黄河澜涛,令海内外炎黄子孙无不欢欣鼓舞,扬眉壮脊,当之无愧地捧走了1985年“祖国颂”全国摄影公开赛的银奖“公主杯”,被《红旗》杂志选作封面,被印成年画贴入寻常百姓家,入选1987年莫斯科50个国家国际青年节影展和四十年全国摄影艺术展,王孝的名字几乎家喻户晓。1989年全军首届军事艺术摄影大奖赛,他的一幅《通往哨所的路》毫不客气地摘取了金牌——王孝成了军事摄影界的明星,他的成功,成了渴望成才者的迷。
《祖国万岁》
王孝并不宽敞的家里,四壁都是加工放大的杰作;《科尔沁草原》、《草原商店》分别获得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九届和第十二届亚太地区摄影大赛”“富士胶卷”和“日本学城奖”,双双闯进《中国摄影年鉴》,在亚洲文化中心总部日本东京展出后,先后到亚洲、大洋洲各国尽展风采;《沙海轻骑》摘走了第十三届全国摄影艺术展览铜牌将,入选科威特首届国际摄影比赛和中国长城国际体育摄影大赛。“中国摄影家协会理事,中国新闻摄影学会执委,解放军画报兼职记者、解放军报特约记者、北京军区军事摄影协会秘书长。”—— 这位上校军官的名片蕴涵着一番艰辛和拼搏。可王孝却说,他没有一点超人思维,脚下铺展的也是一条既平淡又不平坦的追求之路。
王孝(右)到老山主峰采访
王孝1961年入伍,炮手、班长、三等功,他被评为训练标兵。1963年,他被调到团政治处任广播员、报道员、图书管理员,团里的一架相机引发了他的兴趣,他想拍下战友们跨马持枪保边疆的英姿。没人教,他就找来一本理论书,边啃边鼓捣,竟然咔嚓出了一张新闻照片,配文章被《张家口日报》刊登了!从此,他越咔嚓越上瘾,26年没有舍得搁下相机,拍得照片难计其数仅发表的就有二千多幅,他资料册的作品比他1.69米的个子还高许多。
拍新闻照片也是一种战斗!在《解放军画报》社全军摄影集训队学习的王孝,被《救救孩子》和《白求恩大夫》两幅历史图片震憾了心灵:前者揭露了日本帝国主义烧杀抢掠的滔天罪行;后者是国际共产主义战士白求恩牺牲前为抗日战争进行忘我工作的最后写照。两幅无言图片,胜过两颗炸雷。如同两篇气势磅礴的社论,激起国际舆论的共鸣。中国的抗日战争,是正义战争。
“新闻工作者,不是拍片器。是为战斗而拍照的战士,为拍照而奋斗的勇士。”他憧憬着做一名硝烟烽火中的战地摄影家。从此,草原、战壕、八千里边防线成了他驰骋的战场,无论进《战友报》当摄影记者,还是到军区宣传部当摄影干事,他始终把展现军人战斗风貌当作自己拼搏的主题。
《草原商店》
“我是瞎拍的。无心插柳柳成荫,全是碰上的。”谈及获奖作品,他感到很惭愧,当今“艺术”一词满天飞,他很羡慕有些人先懂艺术后学摄影,端起相机就去追求艺术摄影。还有些人,痴醉于暗房造车,靠东拼西凑剪贴杂志上的作品,再用镜头进行翻拍组合,去炮制艺术,去上台领奖,他感到不可思议?世上都是藤缠树,哪有辘轳缠井绳?艺术来源于现实生活,怎么可以创造空中楼阁?说到自己,他感到前半期很不幸。调了近10多年光圈时,他尚不知道摄影艺术是何物;谈及成功,他又感到很幸运;他每调好一次焦聚,艺术女神总是悄悄地给他以青睐。
1972年,他抓拍的以国防部命名的“谢臣班”为素材的新闻照片《练武去》,被选入全军首届影展,他只知道是因为拍得好而入选,没有谁告诉他拍得好就是艺术,此时艺术和灾难是双胞胎。直到1980 年,王孝受命组织北京军区摄影骨干培训班,中国摄影家协会的摄影艺术家、人民画报社等单位的摄影大师们为他捅开了摄影艺术的天窗;“摄影艺术就是美?不同的世界观有不同的审美观。”40岁的王孝,象个小学生,认认真真地记在笔记上,他翻出自己拍摄的照片,一幅幅地琢磨,找来一堆摄影理论典籍反复咀嚼;“艺术摄影是生活的美的提炼。”他发现了新大陆,由于十年浩劫的瑟瑟秋风,使东方艺术发祥地的古老神州,在艺术摄影领域远远落在后面;“我们应当去占领世界艺术摄影之林!”他想做军中“铁郎头”,冲出亚洲,去改变西方世界鞭先着的局面。
“40岁,是人生长廊上的一道不获之门,多数人此时已满脸欣喜的跨过这道‘凯旋门’了,而你却才开始播撒艺术的种子,你当时能断定是否有获吗?”王孝深有所感地说;成功地关键,不在于你发现目标,追求的早晚,而在于你是否痴迷。齐白石40岁学画终成国画大师,原国民党中将黄翔60岁学摄影终成名师,80岁高龄三上黄山,在美国举办风光影展,艺惊大洋彼岸。当然,痴迷是指追求艺术的精神,而不是漫无目的瞎迷乱拍,一定要有个明确地主攻方向,尔后去忘我奋斗。
关于痴迷,王孝有个三境界诀窍:
踏破铁鞋追西施
机遇不是无情物,她总是把成功捧给众里寻她千百度的痴情者。王孝告戒自己,莫做无根浮萍飘在上面,要一个猛子扎进生活的深处,去抓大的成功。要甘于踏破铁鞋,参与生活,把握偶然;深入生活造化机遇,促使机遇到来,迫使灵感爆发。他说:“机遇不是偶然碰上的,是主动抓拍的必然。”
《科尔沁草原》
一次他到内蒙科尔沁军马场采访,至第七天,那夕阳西下,正是牧归时刻。他突然发现有一条呈S型扭向远方的河。两岸芳草芊芊,畜群悠悠。没膝的水晶莹透彻,缓缓流动,波光粼粼 。远去的马群扬撒起串串水花。真乃一幅天成杰作,一幅极有魅力的杰作!他痴痴地站在水边,频频掀动快门,如痴如魔地呼喊着:“找到了,找到了!成功了……”陪同采访的军分区工作人员莫名其妙地围拢过来,望着手舞足蹈的王孝,不知所措。天然的构图,天然的波光,真是天工所为。只是马群、羊群少了点,画面显得呆板,就象一位少女缺少一点口红,尽管有点遗憾,但毕竟是美的。这叫情人眼里出西施,能在平凡中感知到成功所在,这须有独到的审美观。这是他20多年来苦苦寻觅表现美丽草原的最佳镜头。他兴奋得一夜没合眼,恍忽中,他觉得成功女神浓妆淡抹向他走来。第二天,他又早早站在河谷旁,端着相机翘首企望着,忘记了饥饿,顾不得疲劳……来了!下午四点光景,牧归的马群顺河缓缓而去。他屏住气,全身聚焦,“咔嚓”,信手摁下了这个20多年的夙愿。四周响起啪啪的快门声,闻讯赶来的摄影迷们被他感染了,但早已逊色。虽然仅仅是千分之一秒,纵使同步,也只有一个最佳拍摄角度,爱是不能分割的。何况首发命中,这是炮手出身的王孝长期练就的硬功夫。
不惜生命甘为伊
成功不是毛毛雨,不会自己从天上掉下来,她往往在难以攀登的极顶,或在悬崖峭壁,要想采摘这妍丽的花朵,必须去冒坠身于深渊的风险。
1984年9月,王孝随“八一”电影制片厂到内蒙阿拉善拍片。阿拉善有内蒙的“罗布泊”之称,天天是40度高温,四野象硕大的蒸笼,让人喘不过气来。风裹着沙石四处搬家,搅得天昏地暗。他悄悄把相机带在身边,利用工作间隙拍照。这就要比人家多耗费一倍或数倍的心血,在这茫茫沙海中,额外的体力消耗,就是对生命的威胁。由于水土不适,他染上了可怕的“拉肚子”病。据战士们介绍,一旦得上这种病,没有3个月调整不过来。打针、吃药,无济于事,天天高烧39度,20 天时间,成了一架皮包骨。晚上躺在边防团输液,白天,他又摇晃着身躯,跌跌撞撞地去哨位采访、拍照,他要让人们一睹在这艰苦环境里戍边的战士的战斗风貌。为了补拍两幅照片,他躺在病床上打电话,托人联系去银川的火车票,他想去宁宁夏采访,可他下床都得扶着墙?真是要照片不要命;那次去渤海采访,晕船使他趴在军舰的甲板上哇啦哇啦吐了七天,直吐得天旋海翻,肝胆欲裂……他半歪半躺在火车座上,从阿拉善回到了北京。《解放军画报》用了两个页码发表了他用生命撰写的《飘在沙海上的歌》。
镜头之外凝真情
要想使你的作品获得成功,必须在摁快门之前,对你将拍摄的一切产生激情,瞬间的成功,是感情积蓄的爆发。
1987 年3月,正是江南江北桃化灼灼时节。王孝到“冬寒赖着不走,春暖迟迟难至”的中苏边界“边防模范连”采访。由于大雪盖地,这里从冬天到来年的五月,不通信,不通电话,只得靠电报联络。采访中,听说有个“冻死人山边防哨所”,无情的严寒曾把一个手握钢枪的边防战士塑成一座冰雕。
听说连队要组成小分队给哨所送给养,他非要去看看哨所的战士。
“只有到伟大的战士中间,才能找到伟大的灵感,才能获得伟大的成功。”这是王孝采访的格言。1987年去老山采访,在离敌人几米远的前沿阵地,为了不暴露目标,任何人不能拍照,他仍一个猫耳洞一个猫耳洞的去钻,去看望本应该成为他镜头中的伟大战士,去积累成功的感觉。
通往哨所的路不比登天容易。战士们在齐腰深的雪窝中、用战备锹一点一点地挖雪开道,半天挪不了十几米。手冻痒了,脸冻肿了,便蹲下来抽支烟取取暖。王孝激动地摔掉手套(从此,他的手生了冻疮,至今还发痒)。咔嚓、咔嚓,拍下了一个个感人的画面,《解放军画报》用两个页码刻下了这组《雪地,留下脚印一串串……》,当代戍边人以他独有的风采赢得了内蒙古首届新闻摄影评选最多的选票。著名摄影大师吴印咸为他题词:“业精于勤”、“情景交融、光影生辉”。北京军区党委给王孝荣记二等功一次,以表彰他这种醉身于艺术的献身精神。作为军区摄影干事,他的主要任务是组织培养全军区的新闻和艺术摄影工作者,发现和培养摄影新秀。他主持或参与组织过几次大型影展。其中有“全军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展览”,由国家主席杨尚昆题写展名的“军人风采”摄影作品展,“钢铁长城——华北某地军事演习摄影作品展览”等,在首都引起了强烈反响。他始终把发现和培养摄影骨干为已任,从 1971年到军区工作算起,北京军区培养1200余名摄影骨干,不少人成了军内外新闻单位和摄影单位的名家,他们的成长多多少少都得到过王孝的启迪和关注,有的在全国或省里获摄影奖,他们称王孝是伯乐。他把自己许身于摄影艺术,把自己的家变成了“摄影沙龙”,经常有摄影圈内的干部战士在此聚会,切磋技艺,而冷落了一而冷落了一旁的妻子儿女。端相机近30年,他不知用快门复活了多少瞬间的遗憾,却不能用镜头弥补对妻子儿女的感情欠缺……
王孝(前右端相机者)参加华北军事演习,中为邓小平。
“艺术摄影的成功,并不在于摁快门的一刹那,客观事实是必要的,但主观准备是不可缺的,这就是靠十年或数十年苦苦追求而酿就的胸有成竹。”王孝说,《祖国万岁》的成功只不过是“祖国在我心中”的展现。
10月1日国内外记者云集北京。其间不乏所谓“普利策新闻奖”或国际影展大奖得主。有多少神工妙手从各种角度为她留影纪念,为什么只有您和50年代袁毅平拍的《东方红》展示了中华魂?
“灵感,灵感,无感不灵。我是无时不感。当我摁下快门时,特别兴奋,就象吐出了在胸中憋了几十年的话题。每当我站在天安门广场,总感到热血沸腾,有种站在万里长城上的壮阔;中国人伟大!国庆节这天感觉最强烈。”
一声快门响,凝铸半生血。王孝那100多幅入选国内外影展和那40多幅获军内外奖的作品,所砌成的不正是一条成功的启示?莫道成功入云端,痴到迷境自成梯。
(定稿于1991年5月,石家庄陆军学院新闻班)
30年前王孝亲改的文稿
30年前王孝亲改的文稿
2019年10 月王孝(第2排左3)80寿庆安享天伦之乐
【摄影家简介】王孝,男,山西大同市阳高县人,生于1940年10月。1961年入伍,原北京军区政治部主任记者,副师级干部,大校军衔。系中国摄影家协会理事。1960年为大同铁路工务段工人,1961年参军,1966年任65军政治部摄影干事,1970年在北京军区政治部任摄影记者,一直负责北京军区摄影工作。因摄影成绩突出荣立二等功1次、三等功2次。1980年加入中国摄影家协会,1985年当选中国摄影家协会第四界理事,受聘北京联合大学客座教授,负责举办了中国摄影家协会和北京军区联合举办的《钢铁长城》——华北军事演习摄影作品展。2006年在中国摄影家协会成立50周年庆祝大会上,被中国摄影家协会授予“突出贡献摄影工作者”称号,在人民大会堂颁奖。代表作《科尔沁草原》、《草原商店》分别获得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九届和第十二届亚太地区摄影大赛两次国际奖;《沙海轻骑》获第十三届全国摄影艺术展览铜牌奖;《祖国万岁》获“祖国颂”全国摄影公开赛公主杯奖,入选四十年全国摄影艺术展览、世界50个国家国际青年节影展、建国五十周年“祖国颂”全国摄影艺术大展;《海魂曲》入选上海第二届国际影展,收入《全国摄影艺术作品选》1949—1989;《通往哨所的路》获“在国境线上”全国摄影大赛最高奖——特别奖。《邓小平在华北军事演习主席台上检阅部队》、《邓小平观看华北军事演习》收入《世纪伟人邓小平》大型文献画册。 《江泽民观看军事演习后发表重要讲话》收入《大阅兵》文献画册。《建国35周年国庆阅兵——三军仪仗队通过天安门》收入《开国大典》文献画册。
张德久
【作者简介】张德久,男,山东临朐县人,中共党员,高级政工师。毕业于石家庄陆军学院新闻班。团级军官转业至中央企业工作。曾在装甲兵指挥学院、石家庄陆军学院、装甲兵工程学院、总参兵种部和总参政治部等工作。两立三等功,多次被总参等评为先进个人。数十次获军地新闻奖。系清华大学暨国务院军转办首届转业军官现代企业管理培训班优秀学员。先后六次获全军新闻作品一、二等奖。所报道的重大典型引起中央高层关注、被军委授称号、被党和国家领导人题词等。所写数篇内参被军委首长批示,促进和推动了相关工作。先后有作品被录入大学讲义和列为研究生参考读物,作品入选《国防科苑之星》《画出青春的彩虹》《铁甲壮歌》《斯芬克斯行动》《走向成功ABC》等书籍。有关个人事迹被军事科学出版社出版的《风展军旗如画》一书收录。诗歌作品《井冈之恋》荣获“典颂杯”全国诗词大奖赛一等奖。
本文来自假相投稿,不代表胡巴网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hu85.com/217231.html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xxxxx@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