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特区(经济特区1980年开放的哪里)

来源:人民网-福建频道 原创稿

厦门的发展,是中国改革开放所走过历程的一个缩影。

40年前,一声开山炮响,昔日的海岛小城厦门叩开改革之门、开放之门。自此,“大厦之门”越开越大,道路越走越宽,如今崛起于世界现代化国际都市行列。

40年间,作为改革开放试验田的厦门敢闯先试,源源不断地引入“改革活水”,先后历经经济特区扩大到全岛,设立台商投资区、保税区,实行计划单列,建设保税港区,实施深化两岸交流合作综合配套改革,开展自贸片区改革试验等,实现一系列精彩嬗变。

40年来,厦门经济总量从个亿级向千亿级跨越,经济发展从高速度到高质量。经济外向度大幅提升,外贸进出口总额从1980年的1.41亿美元增加到2020年的6915.77亿元,年均增长18.0%,占福建全省比重49.3%;外贸综合竞争力居全国百强城市第6位。

12月21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致厦门经济特区建设40周年的贺信中指出,“40年来,在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厦门经济特区开拓创新、锐意进取,各项事业实现历史性跨越,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作出重要贡献,在促进祖国统一大业中发挥了独特作用。”

厦门经济特区建设40载:勇立潮头,再拓新篇

高颜值的厦门。林彩凤摄

开改革之门,应时代之变

改革开放是经济特区始终不变的“根”和“魂”。习近平同志在厦门工作期间旗帜鲜明地强调“不搞改革开放,社会主义就不能进步”“经济特区的任务就是改革,经济特区应改革而生,我们要承担起这个责任”,并围绕税利分流、建设自由港、建立特区金融体系、引进外资等开展了一系列前瞻探索。

改革之基因已早早植入厦门。时间拨回1981年,一声开山炮响,将湖里这块沉睡多时的土地唤醒,也宣告了厦门率先踏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探索征程。随之,“改革”与“开放”两种力量汇聚于此,无数改变呼之欲出,众多难题亦迫切待解。

厦门经济特区建设之初,底子很薄,水、电、路全都不通,且厦门市政府的财政资金盘子又太小,百业待兴,如何“破题”?

凭着闯劲,厦门先行先试,引进外资是当时的禁区,厦门闯了;打破“铁饭碗”的工资制度是雷区,厦门闯了;土地使用权拍卖是盲区,厦门试了;国企股份制改革是难区,厦门试了……那些年,厦门从金融体制改革入手,率先探索举外债搞基建,向科威特政府贷款修建高崎国际机场,其后又筹借款项完成码头、自来水等工程,逐步完善空港、渔港、通信、供电、供水等基础设施。此后,厦门致力引进港资、侨资、外资,创办“三资企业”。至1983年底,厦门共引进“三资企业”项目22个,实际利用外资794万美元。1985年,当地更成立国内首家中外合资银行——厦门国际银行,率先开辟土地和劳动力市场与国际市场对接。

1986年,厦门被确定为全国第一批机构改革试点城市,一场场敢为人先的探索引领全国,也为厦门注入改革创新的鲜活基因。

动起来的厦门,改革活水注入全社会。以市场为导向,厦门持续在行政管理模式、计划管理体制、国有企业劳动用工等方面进行改革探索。随后,厦门又对国有企业股份制、土地管理体制等进行改革创新……

厦门经济特区建设40载:勇立潮头,再拓新篇

清新的厦门。苏华琦摄

时至今日,厦门依然秉持“先行先试、敢为天下先”的精神,勇于创新体制机制,持续在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实现“破冰”。

值得一提的是,在创新驱动、营商环境、社会治理、生态环保、党建等方面,厦门打造了一批在福建全省乃至全国有特色有影响力的“厦门经验”,如率先推行“多规合一”并拓展应用于审批流程再造,率先形成知识产权综合保护体系,率先构建保障性住房政策体系,率先全面推行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处理,率先开展城市公共文明地方立法……

自2015年4月21日挂牌以来,作为厦门改革开放的“试验田”,中国(福建)自由贸易试验区厦门片区(简称“厦门自贸片区”)建设至今已走过6年。6年多来,厦门自贸片区累计推出498项创新举措,其中全国首创111项,有5个厦门案例入选全国自贸试验区“最佳实践案例”,30项“厦门经验”在全国复制推广。

推开放之门,合世界之力

厦庇五洲客,门纳万顷涛。开放的厦门,逐步汇入世界发展潮流之中。

1985年,国务院批准厦门经济特区扩大到全岛。此后,中央又相继批准设立海沧、杏林、集美三个台商投资区和象屿保税区。2010年中央又批准厦门经济特区扩大到全市,厦门形成了全方位、多层次的对外开放格局。作为厦门经济特区初创时期的领导者、拓荒者、建设者,1986年6月,习近平同志在厦门发表题为《发展横向联系,加快特区建设》的讲话指出:“厦门,寓意‘大厦之门’,我们也可以把它理解为对外开放之门,衷心希望把这个对外开放之门建设得更快些更好些。”今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考察时强调,要深度融入共建“一带一路”,办好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

湖里区悦华路2号,坐落着一家“印华地砖厂”。高楼掩映之下,这家工厂显得格外朴素,然而,它对厦门来说具有非凡的意义——它是厦门经济特区第一家外商独资企业。

1982年1月10日落户厦门的印华地砖厂,发挥着领头雁的作用,数年间引来了宏泰发展、联侨企业、裕成建材等外商独资企业入驻。此后,跨国企业更是纷至沓来,包括柯达、通用、戴尔等世界500强企业纷纷“抢滩登陆”。

“从1992年落户至今,厦门已成为ABB全球最重要的产业基地之一。”ABB电气中国总裁赵永占说,3年前ABB厦门工业中心投入运营,实现了从生产制造基地到创新研发基地的转变。

截至2020年底,共有63家世界500强企业在厦门投资了114个项目,合同外资41.21亿美元,实际使用外资36.3亿美元。

厦门经济特区建设40载:勇立潮头,再拓新篇

开放的厦门。孙二伟摄

引进来,更走出去。40年来,厦门外贸进出口总额年均增长18.1%,“中国制造”经由厦门销往全球220多个国家和地区,外贸综合竞争力居全国百强城市第六位。

从100多平方米的小单元房起步,到自建1万多平方米的研发大楼;从单一的终端产品线,到全套通信解决方案;从贴牌到高端自有品牌……位于厦门经济特区发祥地湖里区的厦门亿联网络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产品畅销140多个国家和地区。“公司90%的营业额来自海外,其中在金砖国家市场占有率长期保持第一。”亿联公司副总经理张惠荣说。

在谈及厦门如何全面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时,福建省委常委、厦门市委书记崔永辉表示,充分发挥“多区叠加”优势,打造金砖创新基地标志性平台和旗舰型项目,推动自贸试验区扩区提档,加快建设海丝中央法务区,进一步构建全方位、多层次开放格局,加快把厦门打造成为服务国内国际双循环的枢纽节点。

叩创新之门,造发展之势

今天的厦门已经发展成一座高素质的创新创业之城,新经济新产业快速发展。

数据显示,在厦门,如今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达2282家,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强度达3.08%,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占规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达43.4%,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正加速推进。

作为国内电子数据取证行业的领军企业,厦门美亚柏科公司研发的“取证大师”分析工具被全球30多个国家的安全部门使用。“创新是企业发展的第一秘诀,公司连续多年研发投入占比超17%。”美亚柏科董事长滕达说。

美亚柏科所在的厦门火炬高新区,是首批国家级高新区之一。建设30年以来,厦门火炬高新区从岛内不到1平方公里的“试验田”起步,发展为“一区九园”,支撑起厦门市工业经济的“半壁江山”。

近年来,作为厦门创新驱动发展主引擎,厦门火炬高新区高质量发展再登新台阶。助人才成长——这里建有我国第一所由高新区主办的平台型产业大学堂,留才引才更育才;助企业成长——这里“飞出”的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从不到400家增加到如今的1000多家;助产业成长——规上工业总产值从2000亿元增加到现在的超3000亿元,更已形成了平板显示、计算机与通信设备、电力电器、半导体与集成电路、软件与信息服务等五大主导产业。

厦门火炬高新区相关负责人表示,创新是高新区第一发展动能,也是高新区存在的价值所在。

创新,为全岛协同发展插上双翼。厦门市总面积近1700平方公里,由本岛和岛外组成,由于历史和地理原因,城市建设和发展长期集中在不到160平方公里的本岛,岛内外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差极大,极大制约了城市均衡发展。2002年,时任福建省省长的习近平到厦门调研,提出厦门“提升本岛、跨岛发展”的战略构想。由此,厦门开启了气势如虹的加速跨岛发展、推进岛内外一体化的进程。

集美新城指挥部建管处原处长刘永春介绍,作为厦门市跨岛发展四大新城建设的首个“战场”,2010年2月,集美新城奠基仪式启动,吹响了厦门岛内外一体化建设的冲锋号角。一座座大桥跨海而来,一栋栋建筑拔地而起,10年间,这里的软件园三期从“农田滩涂”变身创新创业沃土,3000多家企业、超过4.6万名软件人才落户这里,为集美区以及厦门的经济发展带来新动能。如今的集美区,产业聚集、宜居宜业,这方热土正着力打造跨岛发展的最美新城区。

2020年,来自北京的神州数码集团落户集美,并以鲲鹏基础软硬件体系为核心,打造了生产基地、超算中心、信创研究院等。神州数码鲲鹏事业部生产基地运营部总经理林观洪说:“原来提到集美想到的是高校人才资源,随着软件园三期等建设投入使用,软件信息服务产业不断集聚壮大,加强了我们在集美的投资信心。”

新动能不只涌向集美,随着数字经济、平台经济、智能经济等在岛外优先布局,海沧新城、同安新城、环东海域新城建设也在全面提速,加快推进岛内岛外区域协同发展。

作为福建产业和创新的主阵地,厦门下一站去哪里?方向已锚定:厦门将继续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进一步做大做强以高新技术产业为引领的现代产业体系。

厦门经济特区建设40载:勇立潮头,再拓新篇

充满活力的厦门。吴伟摄

敞连心之门,探两岸融合之路

35天隔离时间,这是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往返两岸所需的时间成本,但它未能阻拦台湾新党主席吴成典再度跨海赴约的决心。

在厦门举办的海峡论坛,系海峡两岸最大规模的民间交流活动,至今走过13个年头,吴成典已数次登陆参会。在他看来,两岸交流是必须的且要坚持对的方向,海峡论坛是民间交流的大舞台,不管是官方的、民间的、技术的、乡土民情的、文化的,方方面面都可以交流。

一年一会,从未“失约”。这个深受两岸同胞认可的“百姓论坛”一次次成功举办,彰显着两岸交流强大的民意基础,也使厦门成为两岸融合发展前沿的注脚。

因台而设、因台而特、因台而兴,40年来,厦门经济特区建设充分先行先试,积极探索两岸融合发展新路,努力打造台胞台企登陆第一家园的“第一站”。

厦门是两岸融冰的见证者。1987年,两岸开放交流,首批回大陆探亲谒祖的台湾同胞绕道香港抵达厦门和平码头。台胞们回乡探亲,带动了一股投资大陆的热潮。依托海沧、杏林、集美三个国家级台商投资区,厦门也成为台企最早登陆地和重要集聚地。台商吴序侬在厦门经济特区开始投资的第二年,就参与建设了当年厦门的第一高楼——海滨大厦。

厦门是两岸交流的亲历者。厦门率先实施两岸试点直航、厦金“小三通”、包机直航等,率先实现两岸“大三通”,率先开展对台文化、教育、卫生、民俗、宗教、传媒、社区治理等各领域交流。

厦门还是两岸融合的践行者。致力增进两岸情感融合,厦门率先出台台湾同胞投资保障条例、“60条”惠台利民新举措等,便利台胞安居乐业;在全市优质初中和高中开设台生班;设立大陆首个对台研学基地——厦门(集美)闽台研学旅行基地,鼓励台湾青少年来研学旅行;率先设立涉台基层法庭、台胞权益保障法官工作室和涉台检察联络室,维护台胞台企合法权益…..在厦门,台胞台企同等待遇落实落细。

40年间,厦门成为两岸同胞融合的最温馨家园,这是许多台胞们的“第二故乡”,他们在这片热土上逐梦、筑梦。台胞孙瑞鸿时尚梦的腾飞之地便在厦门。1997年,孙瑞鸿到厦门创业,设计师出身的他,在服装行业摸爬滚打了近30年。他说,在惠台政策的关怀下,公司不断发展壮大,旗下的高端女装品牌,乘着大陆经济发展的东风,畅销两岸。去年10月,公司成功上市。像孙瑞鸿这样的台商台胞群体,如今在厦门已超过12万人。

40年间,厦门成为两岸经贸交融的最紧密区域。截至今年6月,厦门已累计批准台资项目8645个,合同利用台资193.8亿美元,实际利用台资116.7亿美元。其中,引进友达光电、宸鸿科技、联芯集成电路等20多家台湾百大企业,台企工业产值约占厦门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四分之一。同时,厦门成为大陆最大的对台贸易口岸。

福建省委常委、厦门市委书记崔永辉表示,厦门将持续深化对台经贸合作、持续推动应通尽通、持续落实惠台政策、持续增进情感融合,加快打造台胞台企登陆第一家园的“第一站”。

过去40年,厦门经济特区创造了许多传奇,被历史选择,又从中开启新的历史。站在新起点上,厦门必将永葆“闯”的精神、“创”的劲头、“干”的作风,努力续写更多“春天的故事”。

本文来自零落投稿,不代表胡巴网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hu85.com/189697.html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xxxxx@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