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看到秒差距这个词的时候,不懂的人一般会认为这是个定义某种短时间的词语,因秒在时间上是只过是一眨眼的瞬间,秒差距听上去仿佛也是一个微小的时间单位。其实不是!秒差距是个天文学用词,并不是用来指时间的,而是个长度单位,该词语不单不代表小,甚至可以说极大。
秒差距是从测星法中演变出来的,主要用于量度太阳系外天体的距离,它本身是一种最古老的,同时也是最标准的测量恒星距离的方法。
它建立在三角视差的基础上,以地球公转轨道的平均半径(一个天文单位,AU)为底边所对应的三角形内角称为视差。当这个角的大小为1角秒时,这个三角形(由于1秒的角的所对应的两条边的长度差异完全可以忽略,因此,这个三角形可以想象成直角三角形,也可以想象成等腰三角形)的一条边的长度(地球到这个恒星的距离)就称为1秒差距。
这看上去仿佛很深奥,实则很简单,我们可以想像一下,在日常生活中你可能会有这样的感觉,当你移动自己的视线时,与自己远近不同的物体会出现不同的移位,越近移得越大,越远移得越少,就比如歌里所唱的月亮走,我也走,但在我走月亮走的时候,我们已经走过了身边的树木,远处的房子也近了些,但我们再看月亮,它好像没动位置,所以利用这样的位差,我们是可以推算出物体的距离的。天文学家们就利用这种位差对天体的距离进行度量,虽然恒星离我们的距离很远,但在长期测量的情况下,我们还是能看到遥远的恒星仍有我们肉眼无法感觉的位差,因为这个位差很小,所以我们要用圆面弧度上的秒来作单位,于是秒差距这个词就被发明出来了。
在地球轨道两侧相对的距离上,假如一颗天体在天球上移动的位差为一“秒”的话,这个天体离我们的距离,在天文学上就是“1秒差距”,在定义上,1秒差距为天体的周年视差为1〃时的距离。1秒差距等于 3.26164 光年,或206265天文单位,或30.8568万亿千米。所以秒差距是比光年都大好几倍的长度单位。
在具体算法上,秒差距是周年视差的倒数,当天体的周年视差为 0〃.1 时,它的距离为10秒差距,当天体的周年视差为0〃.01时,它的距离便为100秒差距,依次类推。在测量遥远星系时,秒差距单位又太小了,于是天文学家常用千秒差距和百万秒差距为单位。
本文来自季莫投稿,不代表胡巴网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hu85.com/189262.html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xxxxx@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