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期一会是什么意思(一期一会是什么意思啊)

大约是在前年的某个时候吧,我偶然间在一家茶座的墙壁上,看到了这样的一行泼墨大字“一期一会”,那个时候的我,对于饮茶,还是十分生疏的,特别是广东这边流行的“功夫茶”,让我尤为反感,一小杯、一小盏地斟着喝,然后又是洗茶具,又是不断地煮茶、最后喝到嘴里的,也只是一小杯而已,实在是教人不爽。在我们老家那边,喝茶却从来都没有如此讲究,因为我们会直接将茶叶放入很大的杯子里,兑上开水,直接饮用,好不过瘾!

也许就是从那一次,我开始仔细琢磨“一期一会”的深刻道理来,在我肤浅地看来,这似乎与饮茶没有太多必然联系,更多是讲述一份人生的哲理——“有缘千里来相会,无缘对面不相逢”。然而,在我经历了人生之中许多的酸甜苦辣之后,再回过头来细细品味,我才蓦然发现,原来“品茶”“品人生”,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其实都是一样的。

“一期一会”字面意思,是指“一生只有一次的相会”——纵使同样的宾主数次交会,今日之会也是不可再求的,实是一世才有的一度之会。言下之意,就算相同的人可以几次相聚,但此时此地的相聚,却绝不会再有,而是一生当中仅有的一次。不仅茶会如此,实际上我们的人生也如此。所以我们与人的每一次相遇、每一次聚会,都应该珍惜对待。

一期一会(いちごいちえ),是日本茶道用语。是利休集珠光(村田)流、绍鸥(武野)流之义理提出的重要茶之道(不是茶道),后经七哲、三千家和千宗室(里千家)、速水宗达等人传修,进一步发扬。“一期一会”四个字首次被提出,是在千利休的弟子山上宗二的《山上宗二记》中。一般认为,此理在《山上宗二记》记里表述的较为清楚,但不拘于此,其他如《细川三斋茶书》(细川忠兴)亦有说明。后来,因为富于禅理,“一期一会”成为日本佛道、茶道的重要思想、概念。

一期一会,字面上的意思已经非常明白。融会到茶道的仪式里,就是通过一系列的茶道活动,包括“水、饭、谈、茶”四个步骤,最后完成时使亭主和主客、从客静心清志,由内到外自然涌现出一种“一期一会、难得一面、世当珍惜”之感,苍凉而略带寂寥。进而思考人生的离合、相聚的欢娱,使参与者的精神境界接受一次洗礼,达到更高的状态——冥想中的涅槃。这,是一期一会的道理,也是茶中的道理。

“一期”表示人的一生;“一会”则意味着仅有一次的相会。百多年前大将井伊直弼诠解道:茶会也可为“一期一会”之缘也。即便主客多次相会也罢。但也许再无相会之时,为此作为主人应尽心招待客人而不可有半点马虎,而作为客人也要理会主人之心意,并应将主人的一片心意铭记于心中,因此主客皆应以诚相待,此乃为“一期一会”也。

“一期一会”充分体现了佛教中的“无常”思想,人生及其每个瞬间都不能重复。 “一期一会”提醒人们要珍惜每个瞬间的机缘,并为人生中可能仅有的一次相会,付出全部的心力;若因漫不经心轻忽了眼前所有,那会是比擦身而过更为深刻的遗憾。

茶之道:从“一期一会”说开去

茶之道:从中日两国不同的茶文化说起….

茶,原产于我国,故“茶文化”也是起源于我国。众所周知,茶最初不是作为饮料,而是作为草药而被应用。早在公元前一世纪,中国的古书中就已经记载了关于茶的史料。中国最初饮茶时期可追溯到三国时代,而饮茶得到了普及,则是在唐朝时代。

唐代著名的茶学家陆羽(公元733~804年)堪称是我国的“茶圣”,同时还被称为“茶神”“茶王”“茶祖”等,足见陆羽对中国茶界所做出的巨大贡献。陆羽同时又是诗人、书法家、史学家。陆羽的《茶经》是中国茶界巨著,是唐代茶文化形成的标志。《茶经》概括了茶的自然和人文科学双重内容,探讨了饮茶艺术,把“儒、道、佛”三教融入饮茶中,首创了中国茶道精神。北宋的梅尧臣曾评价陆羽道:“自从陆羽生人间,人间相学事春茶。”

中、日两国文化交流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内容丰富、影响深远,而中日茶文化交流史可以说是其中最精彩的内容之一。那中国茶何时传入日本呢?据藤原清辅所著的《奥义抄》(著书年间1135~1144年)记载,天平元年(公元729年)4月,圣武天皇召集百僧到禁廷讲《大般若经》时,就举行了“引茶”的仪式,引茶即“赐茶”

据此可以推测:茶叶由遣唐使从中国带入日本的时间在公元8世纪初,即在日本奈良时代初期。然而,据中、日专家分析,《奥义抄》里关于茶的记载存在一定的疑点,甚至认为是没有根据的。毕竟,《奥义抄》的成书年份与茶传入日本的年份相差甚远,而且比《奥义抄》成书得早的《续日本记》(公元797年)却根本没有提及过“茶”这种被日本人视为贵重物品的东西!

至日本平安时代初期,公元9世纪初期,804年,日本天台宗创始人最澄和尚(公元767~822年)入唐求法,受戒于浙江省天台山天台宗第十祖道邃,并得到天台宗教义。因为天台山盛产茶,所以最澄和尚于805年返回日本时,把茶籽也一同带回了日本。

归国后,最澄和尚在滋贺大津的比睿山开创了日本天台宗,并将茶籽种植在比睿山山麓的日吉神社内,此后移植至京都、宇治、栂尾等地。从此,茶叶种植正式传入了日本。时至今天,在日吉神社仍矗立着一块最澄所立的石碑,上书“此为日本最早茶园”。其后,在最澄、空海、永忠等多位高僧的推广下,以及加上皇室,尤其是嵯峨天皇的大力支持下,便诞生了当时著名的“弘仁茶风”(公元810~824年)。

日本正史中,最早出现关于茶的记载是在公元840年成书的《日本后记》,当中用汉字记载着:“同仁六年(815年)四年癸亥,嵯峨天皇幸临近江国滋贺韩崎,便过崇福寺。大僧都永忠、护命法师等,率众僧奉迎于门外。皇帝降与,升堂礼佛。更过梵释寺,停与赋诗,皇太弟及群臣奉和者众。大僧都永忠手自煎茶奉御。施御被,即御船泛湖,国司奏风俗歌舞。”简单来说,公元815年,嵯峨天皇莅临近江国滋贺,在游览崇福寺、梵释寺的时候,大僧都永忠和尚为嵯峨天皇奉上了煎茶。

茶之道:从“一期一会”说开去

茶道:在中国兴起,在日本繁荣…

有句话叫做“茶兴于唐、盛于宋”,到了宋代,我国的饮茶风俗已相当普及,“茶会”“茶宴”“斗茶”之风盛行,茶庄、茶肆比比皆是,贡茶、散茶发展迅速,植茶的地域也不断扩大。为了茶,人们不断翻新花样,生产出了精美之极、价格昂贵的“龙凤团茶”

龙凤团茶的饮用方法,是将团茶捣碎、磨成粉、将少量茶粉放入茶碗、点入少量热水、用竹制茶刷搅拌出沫后饮用。“龙凤团茶”又分龙团茶、凤团茶,其中龙团茶只供皇帝享用,民间是无法用钱买到的。所以,饮用龙凤团茶成为当时权力与富贵的象征。但奇就奇在,此时日本饮茶情况却显得十分“低迷”,龙凤团茶居然没有被传入日本!其原因有:饮茶没有受到当时最高权力者藤原氏的推举;没有出现大力推行饮茶来宋的日本僧人等等。

“镰仓时代”(公元1185年之后),公元1191年,日本临济宗创始人荣西禅师(公元1141~1215年)从中国宋朝不仅带回了茶籽,还带回了新的茶制法——“抹茶法”,亦即是我国的“点茶法”,即将绿茶研磨成粉末来烹煮饮用的方法,用抹茶法做出来的茶叫“茶汤”

据说,当时的将军源实朝喝酒醉了两天,感到周身不适、非常痛苦。众人奔走操劳皆无济于事。此时,荣西献上了茶汤。结果,源实朝很快就回复了清醒,且病意驱散、精神爽快。因此“抹茶”也作为一种药材迅速普及起来。荣西禅师还写下巨著《喫茶养生记》,喫在日文中,是“吃”的意思,这本著作详细记录了“抹茶”的制法和功效。荣西禅师被尊称为“茶祖”,《喫茶养生记》可以说是日本的《茶经》。

公元13世纪,多位日本高僧如圆尔辨圆、南浦绍明入我国求法,并把我国杭州径山寺的“禅法”“茶礼”带回了日本。此后,日本寺院禅堂兴起了“径山茶礼”,文人、权势均纷纷效仿。中国的“径山茶礼”从精神上、内容上、用具上都给予日本“茶道”以深远的影响。

到公元14世纪,室町时代(公元1336年之后),在日本盛行“唐物”收藏的热潮,“唐物”的意思是“中国物品”,其中包括对唐物的收购、收藏、展示、使用、鉴赏等,除此之外,还兴起了“斗茶”,亦即是从我国传入的“斗茶”方式。

“斗茶”都以较豪华、花哨的方式进行,如使用优质水源的水来烹茶、使用从中国传入的上等茶具,是花巨资打造的盛大茶会。斗的是茶的品质,比的是茶碗、茶罐等唐物的珍贵、精美程度以及该茶具为何时何人所做、何时何人曾用过之类。既然是“斗”,就少不免和赌联系上,而且还斗出了人命。总之,“斗茶”是一种带赌博性质的“游戏”,与我国原始的“斗茶”,区别甚大。

“斗茶”相反,在室町时代中期,有一日本人,主张在茶会中禁止喝酒和赌博,使用简陋的茶室、茶器,主要以主人和客人的精神交流为重点的茶会方式。这就是日本的“わび茶”,又称“詫び茶”“空寂之茶”,这位日本人叫村田珠光(公元1422~1502年),被称为“日本茶道”的开山鼻祖。

很久以前有部日本动画片叫《聪明的一休》,一休和尚是日本真实的人物。村田珠光就是一休和尚门下的弟子。“空寂”,另外还有“闲寂”,这两种日本文化精神的主流,表达了一种以悲哀和静寂为根底的枯淡和素朴、寂寥和孤绝的精神,与禅宗精神有深刻的联系。“空寂”以幽玄作为基调,充满苦恼之情,更具情绪性;“闲寂”是以风雅作为基调,充满寂寥之情,更具情调性。村田珠光开创了空寂茶会,奠定了以后日本茶道发展的精神基调。

茶之道:从“一期一会”说开去

茶禅一味:品茶论道的至高境界….

及至“室町时代”后期,武野绍鸥及其弟子千利休继承了村田珠光的“茶事精神”。在日本早期喝茶形式的描述中,“茶事”“茶会”意思基本一样,都是指“斗茶”之类的活动。但自村田珠光、武野绍鸥、千利休等人提倡了“空寂之茶”后,“空寂之茶”逐渐成为了“日本茶道”的主流。所以在日本文献中,逐渐趋向于用“茶会”来称呼一般意义的饮茶,而将“茶事”限定为日本茶道的专用语。

据一些文献记载:所谓“茶事”,即通过点一碗浓茶,总括主客交流的所有要素,综合所有的文化,创造出新的美,时而作为一种社交活动来进行,时而作为一种庄严的仪礼来举办,其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多彩。

简言之,“茶事”就是“食礼”“茶礼”的精美结合,即“茶事”不单包含饮茶,还伴有怀石料理的应酬。“怀石”是禅宗里亦称作“药石”,是指僧人将温暖的石头抱在怀中,以抵挡饥饿感。茶事的参加人数最多在5人左右,其更加重视和追求精神层面的内容;而“茶会”则多指单纯的饮茶,不伴有怀石料理的应酬,参加人数少可几十、数百,多可达几千,其重视的更多的是饮茶的社交性。

日本的“茶道”“禅宗”密不可分,正所谓“茶禅一味”,在参禅时点茶、在点茶时参禅,茶和禅是一致的。顿悟茶禅一味的是村田珠光,他用平常心,将茶与禅、庶民茶和武家茶以及茶的“和汉之界”调和起来。而悟出“茶禅一味”真谛的代表性人物,却是千利休。

千利休提出以“和、敬、清、寂”的四规作为茶道的真谛:“和”指的是自然万物之间要和谐;“敬”则指动物、植物、人和山水之间、人与人之间都要平等互敬;“清”是说饮茶之人与每件事物,乃至一个小小的茶勺发生联系时,都要以纯净的心情去对待,不可有任何杂念,暗含隔绝尘世、清心洁身之意;“寂”则是说人生无常,只有大自然的寂灭才是永恒的。在“茶禅一味”的过程中,千利休又悟出“一期一会”的终极人生哲学。

“茶道”,就是品赏茶的美感之道。“茶道”亦被视为一种烹茶饮茶的生活艺术,一种以茶为媒的生活礼仪,一种以茶修身的生活方式。它通过“沏茶、赏茶、闻茶、饮茶”等方式,增进友谊,美心修德,学习礼法,是很有益的一种和美仪式。喝茶能静心、静神,有助于陶冶情操、去除杂念,这与提倡“清静、恬澹”的东方哲学思想很合拍,也符合儒道的“内省修行”思想。“茶道精神”“茶禅文化”的核心,也是“茶文化”的灵魂所在。

“茶道”是通过品茶活动来表现一定的“礼节、人品、意境、美学观点”“精神思想”的一种行为艺术。“茶道”“茶艺”与精神的结合,并通过“茶艺”表现精神,兴于中国唐代,盛于宋、明代,衰于清代。中国茶道的主要内容讲究“五境之美”,即“茶叶、茶水、火候、茶具、环境”,同时配以情绪等条件,以求“味”“心”的最高享受,被称为“美学宗教”,以“和、敬、清、寂”为基本精神的日本茶道,则是继承唐宋遗风。

“茶道”深入挖掘中国文化内涵,同时也深入研究和探索中国文化的复兴。“茶文化”既属中国文化范畴,即为以礼规范在品茶的各个细节,讲究“茶叶、茶水、火候、茶具、环境”、和饮者的修养、情绪等共同形成的一种意境之美。茶文化的内涵,其实就是中国文化的内涵一种具体表现,“茶文化”必须结合中国汉文化而论之茶道。茶文化的精神内涵,即是通过“沏茶、赏茶、闻茶、饮茶、品茶”等习惯,与中华的文化内涵礼相结合,形成的一种具有鲜明中国文化特征的一种文化现象,也可以说是一种礼节现象。

茶之道:从“一期一会”说开去

茶之道:中国茶文化的精髓与内涵

“儒、道、佛”教与茶文化发展密切相关,三家思想的统一形成了今天“中国茶道”精神,“道”一般是指事物的“来源”“本质”“规律”。中国茶道是指饮茶过程中的技艺、美学观点以及茶礼仪中的哲理和道德原则。“三教合一”,以“儒家思想”为核心,结合茶叶栽制,饮用的变革和审美观点的变化发展,规定和影响着我国茶文化的发展。中国茶道的内在本质,就是“儒、道、佛”三家思想的统一。

唐代的饮茶方式和唐代的茶汤与我们今天的概念完全不同。唐代饮茶,是将茶饼切碎碾成粉末,经过“茶罗”,一种专门用来筛茶粉的茶具后,加入沸水中煮成糊状,同时还要往里加盐、葱、姜、桔皮、薄荷等,类似于一种可怕的“糊辣汤”。也难怪这种彻底怪味、想象起来都让人觉得不堪下咽的“茶汤”能提神,能让人喝了不打瞌睡。

唐代的茶道向后世流传,在经历了元朝统治的一百年后,彻底在中国的土地上湮灭。反倒是日本茶道中保留了一部分唐代茶道的内容。元代兴起的茶叶泡水一直传到了今天,但这里已经没有了“道”的成分。

今日盛行于中国的所谓“茶道”“茶文化”,所谓“勤和简静“的茶道思想,以及诸多扭捏姿态,全是近三十年来好事者向壁捏造、故弄玄虚的胡扯。所谓“茶文化的研究”,自然更是瞎掰居多。还有更荒诞的所谓沤了若干年的一个普洱茶饼子价渝百万的宣传,则简直形同欺诈。这正是所谓“器之不存,道亦不复”

所以,尽管“茶道”这个词从唐代至今已使用了一千多年,但至今在《新华词典》、《辞海》、《词源》等工具书中均无此词条。

“茶道”属于东方文化。东方文化与西方文化的不同,在于东方文化往往没有一个科学的、准确的定义,而要靠个人凭借自己的悟性去贴近它、理解它。早在我国唐代就有了“茶道”这个词,例如,《封氏闻见记》中:“又因鸿渐之论,广润色之,于是茶道大行。”唐代刘贞亮在《饮茶十德》中也明确提出:“以茶可行道,以茶可雅志。”

“茶道”起源于中国。中国人至少在唐或唐以前,就在世界上首先将茶饮作为一种修身养性、“心静茶味香”之道,唐朝《封氏闻见记》中就有这样的记载:“茶道大行,王公朝士无不饮者。”这是现存文献中对茶道的最早记载。

唐代吕温在《三月三茶宴序》中,对“茶宴”的优雅气氛和品茶的美妙韵味,作了非常生动的描绘。在唐宋年间人们对饮茶的环境、礼节、操作方式等饮茶仪程都已很讲究,有了一些约定俗称的规矩和仪式,“茶宴”已有“宫庭茶宴、寺院茶宴、文人茶宴”之分。

当时的文人雅士们,已经对“茶饮”在修身养性中的作用,也有了相当深刻的认识。宋徽宗赵佶是一个茶饮的爱好者,他认为茶的芬芳品味,能使人闲和宁静、趣味无穷:“至若茶之为物,擅瓯闽之秀气,钟山川之灵禀,祛襟涤滞,致清导和,则非庸人孺子可得知矣。中澹闲洁,韵高致静……”

南宋绍熙二年(公元1191年),日本僧人荣西将茶种从中国带回日本,从此日本才开始遍种茶叶。在南宋末期(公元1259年),日本南浦昭明禅师来到我国浙江省余杭县的经山寺取经,交流了该寺院的“茶宴”仪程,首次将中国的“茶道”引进日本,成为中国茶道在日本的最早传播者。

日本《类聚名物考》对此有明确记载:“茶道之起,在正元中筑前崇福寺开山南浦昭明由宋传入。”日本《本朝高僧传》也有:“南浦昭明由宋归国,把茶台子、茶道具一式带到崇福寺”的记述。直到日本丰臣秀吉时代(公元1536~1598年,相当于我国明朝中后期)千利休成为日本茶道高僧后,才高高举起了“茶道”这面旗帜,并总结出茶道四规:“和、敬、清、寂”,这个基本理论,显然是受到了中国茶道精髓的影响而形成的,其主要的仪程框架规范仍源于中国。

中国的茶道出现很早,但遗憾的是,中国虽然很早提出了“茶道”的概念,也在该领域中不断实践探索,却没有能够旗帜鲜明地以“茶道”的名义来发展这项事业,也没有规范出具有传统意义的茶道礼仪。中国的茶道可以说是重精神而轻形式。有学者认为必要的仪式对“茶道”的旗帜来说是较为重要的,没有仪式光自称有“茶道”,虽然也不能说不可以,搞得有茶就可以称道,那似乎就泛化了,最终也“道可道,非常道”了。

泡茶本是一件很简单的事情,简单得来只要两个动作就可以了:“放茶叶、倒水”。但是在茶道中,那一套仪式又过于复杂或是过于讲究了,一般的老百姓肯定不会把日常的这件小事搞得如此复杂。

事实上,中国茶道并没有仅仅满足于以茶修身养性的发明和仪式的规范,而是更加大胆地去探索茶饮对人类健康的真谛,创造性地将茶与中药等多种天然原料有机地结合,使茶饮在医疗保健中的作用得以大大地增强,并使之获得了一个更大的发展空间,这就是“中国茶道”最具实际价值的方面,也是千百年来一直受到人们重视和喜爱的魅力所在。

茶之道:从“一期一会”说开去

茶之韵:中日茶道意境之异同

我看过很多日本电视剧和电影,偶然也看到一些茶道的进行。的确,我也很容易地,被“点茶、烹茶”时那种氛围所震撼。中、日两国的“茶道”既有相通的地方,又有各自不同的特点。日本茶道受中国的“茶文化”的影响深远,但在长期发展过程中结合了自身的文化特征和民族精神,形成了许多独特之处。日本茶道与我国茶道有一些不同之处:

日本茶道是一种艺术行为,或可以称为一种“室内艺能”。而中国茶道重文学,而不重行为艺术,重茶的“色、香、味”,重精神享受、重心灵的感悟和体会,不重肢体动作、不重形式和过程。

中日茶道最大区别,在于“点茶”时对待主客的要求不同。日本茶道主张“一期一会”,不但要求主人刻苦修习点茶法,而且要求客人也必须同样刻苦修习。有一句很有趣的话这样说道:品茶的客人,要根据火候和水温确定进入茶亭的时机。若客人修习欠佳,有时会导致火候变得相当坏。

在我们中国人看来,这的确是一句有趣的话。日本茶道的主客间,必须做到“心心相印”。点一碗茶的过程,其实也恰是人们尝试着去建立各种人际关系、进行角色转换的一个训练过程,同时也是一个实现与人交往的心理平衡过程。而中国茶道的点茶好坏,几乎全是靠主人一人的技术好坏来左右的,根本无须客人的配合。也就是说,只要主人通晓了“选茶、汲水、用炭”的技巧,就一定可以点好一碗可口的茶了,而客人只是一个被动的喝茶者。

在品茶方面,日本茶道里客人先喝一杯浓茶,后再添一杯淡茶。但喝一杯浓茶是需要所有在座的客人一起传饮的,而且要求每位客人,必须从茶碗的同一个地方来饮!从现代人的卫生意识的角度来说 ,恐怕很多人不太容易接受。无论是主人点浓茶,还是客人们喝浓茶,彼此仅有极为简短的“寒暄”,那种气氛是非常严肃紧张的。与之相对的是,中国茶道品茶则没有这些做法,人手一个专用的杯子来品尝。中国茶道更重视茶的“色、香、味”本身,而不注重形式上。

在茶具方面,中国茶道中茶圣陆羽排斥的“白、黄、褐色碗”,在日本茶道中非但没有受到排斥,反倒成为武野绍鸥、千利休等茶人嗜好的茶碗。千利休培养的陶艺师长次郎烧制的茶碗不是黄就是黑或者是褐色的。这是两国人的审美观念的差别,或者是各自追求的目的不同。

日本“茶道”举办的茶事,种类很多,根据举办茶事的主题来进行分类的话,则既有以“赏雪、月、花”为主题的季节性茶事,也有庆祝某人新婚或逝世几周年之类的茶事等;若根据茶事具体举办的时间来分,则又可分为“拂晓茶事、早晨茶事、正午茶事、晚间茶事、临时茶事”这样五种。我国则没有如此细分。

日本茶道有很多流派,中国茶道没有派别,但这两者也有一些相同点,因为日本茶道来源于中国,因此中国文化是中、日茶道共同的文化背景,诸如“礼义廉耻”“纲纪伦常”等;中、日茶道都与佛教、尤其是禅宗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与禅紧密结合。中、日茶道都很重视“水、火、茶”等元素,且都对“饮茶道具”的挑选极其慎重。

茶之道:从“一期一会”说开去

一期一会:千利休茶宗之历史渊源

千利休(1522~1591年),生于大阪堺市的一个卖鱼店人家,本名田中与四郎。千利休的父亲是堺市有名的商人,祖父是室町幕府第八代将军足利义政的茶友。所以,千利休自幼就对“茶道”很感兴趣。为了提高自身的品位和教养,他在16岁时开始学习茶道。18岁时拜当时的著名茶人武野绍鸥为师。23岁时,千利休在堺市举行了他的第一次茶事,并取自己的居士号为“宗易”

千利休身处日本“战国时代”,群雄崛起,誓要统一日本。最有名的武将要数织田信长。据记载,千利休与织田信长交好。1568年,堺市成为了织田信长的领土。于是,千利休成为织田信长雇用的三名“茶头”之一,“茶头”也叫“茶堂”,职责是为佛龛献茶,为僧僚主持茶仪,为将军、武士、客人点茶等,千利休为织田信长点茶,并受到了喜爱和重用。在1573年、1575年,织田信长在京都举行了两次重大的“茶事”。千利休在这些重大的茶事中,非常活跃,受到了极大的赞赏。

1582年6月2日,发生了日本历史上重大的转折事件——“本能寺之变”。织田信长的部下明智光秀谋反,在京都本能寺内杀了织田信长。织田信长死后,另一部下羽柴秀吉,当权后,改姓为“丰臣”,为织田信长报了仇、讨伐了明智光秀。然后继承了织田信长的道路,为统一日本而战斗、消灭异己。千利休又受到了丰臣秀吉的赏识,继而成为了丰臣秀吉十分喜爱的茶头。不仅仅是茶头,可以说当时千利休是丰臣秀吉的贴身心腹,对政治军事乃至外交都有很大的影响力。

当权后,丰臣秀吉不仅将姓氏改为“丰臣”,并且他并不采用日本通常的“将军”名衔,反而从天皇那里取得了“关白”一职。“关白”是辅助天皇的要职,丰臣秀吉由一名农民出身的人,得此“关白”,在日本历史上绝对是罕有!因此,千利休也得到了天皇赐号“利休”“利休”,是“名利、既に休す”“利心、休せよ”的意思,即“名利,休止吧”“舍弃追求名利的杂念”。此后,千利休作为“天下第一茶人”而广被流传。千利休在“茶道”艺术上具有相当大的权威,以致当时战国武将在出征前,都必须饮用千利休点的茶,抱着必死的决心出阵。

1587年,丰臣秀吉平定了九州地方。为了庆祝天下统一的成果、向内向外展示权力的目的,丰臣秀吉在北野天满宫,举行了名为“北野大茶汤”的史上最大的茶会。不管是官家还是武士,连老百姓都可以参加这个盛大的茶会。千利休被任命茶会的主持,并与津田宗及、今井宗久、丰臣秀吉一同成为茶会上的主角。

可是,随后千利休与丰臣秀吉的关系开始恶化。为了独占贸易上的利益,丰臣秀吉开始对堺征收巨大的税款。同时作为一名商人,千利休维护着堺的权益,向丰臣秀吉劝言。丰臣秀吉开始厌恶千利休。丰臣秀吉还打造了金碧辉煌的“黄金茶室”:金茶锅、金茶碗、金茶室……到处都是金光闪闪的精致的器物,这与千利休崇尚的回归木与土的质朴的“草庵茶室”,正好是相反的。

1590年,丰臣秀吉开始攻打日本关东小田原时,曾命令千利休一同上战场,为自己和武士们点茶。千利休以年老、行动不便为由拒绝。但丰臣秀吉还是强行把千利休带到战场上。这使千利休十分不爽。而且千利休的大弟子山上宗二,对丰臣秀吉的做法颇有微言,结果遭到丰臣秀吉处予“削耳削鼻”的极刑致死。这使得千利休受到了很大的冲击。千利休与丰臣秀吉的对立日益激烈。

成功攻陷小田原后,丰臣秀吉离统一日本近在咫尺。为庆祝胜利,他又命令千利休为他点茶。喜爱花哨事物的丰臣秀吉很讨厌一只黑色茶碗,曾命令千利休不要用这只黑色茶碗。但千利休却十分喜爱这只茶碗。在这次茶会中,千利休“故意”端出这只黑色的茶碗,并把茶汤奉在他的面前。丰臣秀吉一看,面露狰狞。

千利休说:“黑色代表陈旧之心,红色代表杂乱之心”,有暗暗讽刺“杂乱”的丰臣秀吉之意。随后便用另一只红褐色的茶碗为丰臣秀吉点茶。丰臣秀吉勃然大怒!这时,千利休在众人面前,以年老、想回故乡、安度晚年为由向丰臣秀吉提出辞去茶头一职的愿望,但丰臣秀吉岂会放人!“你直到咽气为止,都要为我丰臣秀吉点茶”,丰臣秀吉冷冷地说道。千利休反问道:“那么,我要以死明志?还是请求殿下赐予一死?”

这是日本历史剧《江~公主们的战国~》里的剧情和对白。虽然不知历史上是否真有过这样的对话,但足以感受到千利休与丰臣秀吉之间已产生了深深的鸿沟。

茶之道:从“一期一会”说开去

一期一会:如果我们这一辈子只能相会一次

在《江~公主们的战国~》这部历史剧里,丰臣秀吉与千利休的关系被形容为“旁人无法理解、只有他们二人才知晓的关系”。丰臣秀吉对千利休是爱恨交织,喜欢喝他点的茶,赞赏他能参悟自己不能参悟的道理,非常欣赏千利休所创造的一切。所以才想留他在身边。但随着权力越来越大,以及众多的传闻,又开始憎恨千利休。

而千利休当初愿意做丰臣秀吉的茶头,原因是觉得他“有趣”,从而喜欢为他点茶。但随着丰臣秀吉的处事方式越来越专制、无理、凶残,千利休觉得他“没有趣了”,厌恶为他点茶。千利休说:对于自己而言,最重要的是“喜欢”“不喜欢”,我只想为我欣赏的人点茶。现在我已经不想再为你点茶。这一句话,使跪着请求千利休留下的丰臣秀吉留下了眼泪,此为《江~公主们的战国~》的剧情,未知历史是否如此。

是爱、是恨、是妒忌、是专制、是维护尊严……使丰臣秀吉一触即发,面对无法挽留的千利休,说出了:“既然如此,就如你所愿。赐予你、切腹吧!”

1591年2月23日,丰臣秀吉命令千利休离开京都、回到堺的自宅中“蛰居”,闭门反省。

2月25日,丰臣秀吉将寺院里的千利休木像撤了下来,并在京都的一条戻桥上对木像实行分肢的“磔刑”

2月26日,对千利休愤怒到极点的丰臣秀吉急召他回京都。并派3000人的军势将千利休在京都的自宅重重看守着。

对于丰臣秀吉赐予武士的专利“切腹之死”,千利休是以平常心率直地接受,尽管自己不是武士。2月28日,千利休在京都的住宅内,接受了丰臣秀吉的使者带来的“切腹”命令。

那天早上,电闪雷鸣、暴雨淋漓。千利休切腹前,还亲手制作了一把茶勺,传给爱徒古田织部,古田织部取名为“泪”。千利休用“泪”,平静地在茶室为丰臣秀吉的使者奉上了人生最后的一次点茶。千利休时年69岁,也差不多70岁,所以,他留下了著名的遗偈:

“人生七十,力囲希咄,吾這寶剣,祖佛共殺,堤る我得具足の一太刀,今此時ぞ天に抛。”

“人世七十,力围希咄,吾这宝剑,祖佛共杀,提我得具足的一大刀,今在此时扔给上苍。”

“祖佛共杀”乃是临济宗的名言。千利休直到生命的最后时刻,仍然保持着勇壮无畏的禅者气概。之后,千利休在一次呼吸之间,悲壮地切腹!

据记载,他举刃切腹时,雷鸣电闪,冰雹突降,仿佛苍天有眼,使这位茶师的死更具悲壮。通常切腹者伴随着被斩首。使者在千利休切腹的同时,手起刀落把他的头颅斩了下来。使者的另一个任务,就是奉丰臣秀吉之命,将千利休的头颅带到京都一条戻桥桥头那里“晾晒”。千利休的头颅被放在粉碎的利休木像脚下,像被践踏一样示众。千利休的头颅被晾晒的地方,叫“一条戾桥”,现今成为了京都一个著名的景点。

失去千利休后,丰臣秀吉得到的丝毫没有胜利的快感,加上他年仅三岁的唯一子嗣也相继去世,他得到的是深深的哀伤、后悔、孤独和寂寞。他常常想念着千利休、模仿着千利休的饮食习惯、建造千利休所喜欢的简陋的草庵茶室等等。千利休死去七年后,丰臣秀吉在侵略朝鲜战争失败的失意中饮恨去世。

千利休生前有七位爱徒,称为“利休七哲”,如细川忠兴、古田织部等人。千利休死后,他的徒弟们及其后人继承他的“茶道”精神。丰臣秀吉将被流放的千利休二儿子千少庵召回了京城,及至千利休的孙千宗旦复兴了千家茶道,但为了避免像祖父那样的遭遇,千宗旦更为强调千家茶道的“淡泊”精神。千宗旦终生不为官,专心于茶道,悠闲安全地度过自己的一生,人称“乞食宗旦”

后来,千宗旦的三名儿子将千家茶道分成“表千家”、“里千家”、“武者小路千家”三大流派,统称“三千家”。虽然三千家各有发展,但都继承了千利休的茶风。三千家世代相传,时至今天,三千家还屹立于日本传统“茶道”的顶峰。千利休的名字及其茶道精神、制度,在崇尚传统美学的日本,可以说是不会衰灭的。

茶之道:从“一期一会”说开去

作者:清风剑客

2014年3月3日,整理于珠海市香洲区

2021年11月1日,再稿于武汉市武昌区

本文来自盼夏投稿,不代表胡巴网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hu85.com/169055.html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xxxxx@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