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百年华诞)雪百年民族屈辱,“一国两制”从构想变现实
中新社北京6月2日电 (记者 陈小愿)深圳市盐田区沙头角镇内,长250米、宽不到4米的中英街,一边是实行资本主义制度的香港,另一边则是社会主义制度下的深圳。如此“一街两制”的独特景观,见证了中华民族的百年沧桑。
一百多年前,由于封建统治者的腐朽无能,香港和澳门被帝国主义列强割占。彼时,清政府与英国勘定新界北部边界,沙头角被分为“华界”与“英界”,作为“中英分界线”的中英街,便由此而来。
中国共产党诞生后,追求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国家富强。其中,恢复对香港、澳门行使主权,洗雪中华民族百年屈辱,成为中国共产党的重大历史使命。
新中国成立后,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共第一代领导集体,立足当时国情,认为只要时机不成熟、条件不具备,历史遗留的港澳问题就暂时不去触及,实施“长期打算,充分利用”方针。但中央始终心系港澳同胞,如通过“三趟快车”,向港澳提供物资支持。
上世纪80年代,在改革开放的大背景下,中国共产党顺应和平、发展、合作的时代主题,创造性地提出“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的设想,寻求和平解决国家统一的“三大历史遗留问题”。
1982年9月24日,邓小平会见来访的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时,阐明了中国政府对香港问题的基本立场,指出主权问题不是一个可以讨论的问题,1997年中国将收回香港。1984年12月19日,中英两国政府经过22轮外交谈判后,正式签署《中英联合声明》。
1997年7月1日,中国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一国两制”由构想变为现实;1999年12月20日,澳门也在“一国两制”方针下顺利回归祖国。
回归以来,中国共产党坚定不移贯彻“一国两制”、“港人治港”、“澳人治澳”、高度自治方针,港澳维持了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不变。“马照跑、舞照跳、股照炒”,东方之珠和莲花宝地风采依旧。
回归以来,宪法和基本法从宪制层面确保了特别行政区居民的基本权利和自由。港澳同胞真正实现了当家作主,享有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广泛的民主权利和自由。
回归以来,港澳与国家的联系更加紧密。内地遭遇洪水、地震等灾害时,港澳同胞慷慨解囊。港澳面对金融危机、非典疫情、新冠肺炎疫情等冲击时,中央政府也出手相助。
回归以来,港澳与内地的经贸合作更加深入。港澳在国家改革开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也促进了自身经济增长。
在庆祝香港回归祖国20周年大会暨香港特别行政区第五届政府就职典礼上,国家主席习近平表示,实践充分证明,“一国两制”是历史遗留的香港问题的最佳解决方案,也是香港回归后保持长期繁荣稳定的最佳制度安排,是行得通、办得到、得人心的。
当然,任何新生事物的发展都不是一帆风顺的。“一国两制”在实践中没有现成的经验可循,前进的道路上难免历经风雨和考验。
在香港遭遇“修例风波”和黑暴冲击,以及反中乱港分子利用制度漏洞混入特区管制团队等问题出现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央政府,通过制定香港国安法、完善香港选举制度等,助力香港由乱向治,为特区实现良政善治、恢复繁荣稳定提供坚实制度保障。
南开大学法学院副教授、台港澳法研究中心执行主任李晓兵日前接受中新社记者采访时表示,“一国两制”在探索前进的道路上,展现了强大的生命力。港澳特区未来“一国两制”实践走向更大成功需考虑三个重大问题,即如何提升“一国两制”实践的高度和层次,如何拓展广度和宽度,如何保持开放性和创造性。
近年来,全球经济面临下行压力,香港在巩固国际金融、航运、贸易中心,拓展新的经济增长点等方面,面临重大挑战;澳门在经历博彩业深度调整、追求经济适度多元的道路上,面临成长压力。
此时,正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内地,为港澳发展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面对境内外形势发展变化,习近平总书记又通过规划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等战略和措施,进一步促进港澳与内地优势互补,搭上国家发展快车。
如今,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正有序推进。李晓兵认为,相信在中央政府支持和港澳各界共同努力下,“一国两制”这艘大船将继续劈波斩浪,行稳致远。这也将为区域治理、全球治理、国际合作与人类社会新的文明生活方式的探索提供新的示范。(完)
来源:中国新闻网
本文来自曼安投稿,不代表胡巴网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hu85.com/169029.html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xxxxx@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