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时报
人生的价值究竟是什么?用什么来衡量人生价值?这是一个曾被无数人问过且继续为无数人追问的话题,也是一个见仁见智、众说纷纭的问题。“生命”不只是生理意义上的肉体生命,更是一种精神生命。或者说,生命就是创造,是携带母体留下的信息与外部世界进行最大限度的重新组合,创造一个新的生命。探索生命的意义,对有着深厚文化底蕴的中国人来说,应当把“三不朽”作为衡量人生价值的一把尺子。
“三不朽”凝结着人生追求的恒久价值
何谓“三不朽”?此乃《左传·襄公二十四年》中所说的“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不朽。”说白了,就是做人、做事、做学问。这大概是古人走出了蒙昧、野蛮时代后对人生价值的幡然醒悟,对自己生命、意义、命运的重新发现、思考、把握和追求,道出了人生追求的恒久价值,抵达了过去绝大多数人都很难抵达的有关人生价值的哲思层面。
人有了德,就会行为有范、行止有度,遵规守矩,组成一种明晰有度的生命节奏,一种可亲可依的立体结构,由此社会才会文明,世界才会温暖。诚然,道德来自于内,是无所不在的自制力量;法律来自于外,是国家意志。如果所有的人都靠外力监督才知道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如何体现人的主动性?由此,致力于立德的人,永远超凡脱俗、永远扬着思考的头颅、永远以慈祥的眼光注视着远方,感化众人,泽被后代。
建功立业,造福社会,是人生价值的重要体现,一直为人类所向往。在马克思、恩格斯看来,人总是处在一定社会关系和社会条件下的现实的人,这种社会关系和社会条件本质上是对人的一种规定、一种责任、一种使命,也就是要履行的一种担当。人类社会由蒙昧走向文明,离不开人类的伟大创造力,先贤的伟大历史功绩,功在当代,利在千秋,永远不可磨灭。建功立业者,受人尊重,他们的事业,也会通过多种形式,传之于后世,在人类历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人类通过语言宣示着崇高的理想、弘扬着不朽的信念、阐发着深邃的哲理、描述着美妙的故事。如果一个人能说出有品位的话,能说出惊人之语,或者能够留下有内涵有质量有影响的文章和著作,或把思想、经验、方略用文字记载其要,传之于世,供人欣赏、借鉴,给人以启迪和鞭策,能对社会产生正面而积极的影响,就是做到了“立言”。
“三不朽”的实质是人生的大格局
“三不朽”强调的是人生要有大格局,即要为社会民众谋利益,要以天下为己任。“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虽百工技艺,未有不本于志者。”任何人成就事业,首先在于人生格局,因为“志不确则无以立功”。
一个格局大的人,可能出身的环境很贫苦,但是却很有可能会做出一番惊天动地的事业,源于他们身上优异的品质很多,其中“身在红尘不随俗,志存高远心系国”是最为显著的特点。比如,毛泽东年轻的时候与朋友约定“三不谈”,即不谈金钱、不谈男女问题、不谈家庭琐事,只乐于谈论大事—人的性质,人类社会的性质,中国的性质,世界、宇宙。所以,1919年他在《湘江评论》创刊词中才会发出“天下者,我们的天下;国家者,我们的国家;社会者,我们的社会。我们不说,谁说?我们不干,谁干?”的时代强音。
这是何等的人生格局啊!
一个格局小的人,往往自身就存在很多的恶习,可能人不穷,但是心却很穷,胸怀狭隘、目光短浅,功利味十足,遇人首先揣测对自己有多大利用价值,遇事条件反射般估摸出有多少利益可捞。有的地位、学历不可谓不高,但做人做事首鼠两端、俗不可耐,“官一升,脸就变”“杯杯先敬有钱人”等那些令人嗤之以鼻的现象,在这些人身上发生是十分自然的。由于没有天地情怀、没有哲学情怀、没有对生命的虔诚和关爱、没有人性深度的透视和剖析,也就难以有“三不朽”的境界和品位。
“三不朽”精神的内涵总是与时俱进
“三不朽”价值目标赋予了中国人继时性价值目标的张力和追求,集中体现在中国历史上占主流地位的思想中,同时这一精神随着历史的发展而被不断赋予时代内涵。
几千年来,中国社会虽经历朝代更替,时代发展,但社会主流群体大多是“三不朽”精神的倡导者、宣扬者,更是其实践者,因为它是中华民族与时代同行不可或缺的精神支撑和精神动力。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主题,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当下的新时代是承前启后、继往开来,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继续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的时代,是需要思想也能产生思想,渴求理论也能产生理论的时代。
新时代的立德,就是以明德为旨归,涵养高尚的品德和情操,坚持注重德行和党性修养,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做到“吾日三省吾身”“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时刻葆有共产党人的初心,凝聚正能量,以正确的价值观陶冶身心、尊崇德行、提升人格、榜样示范,为社会作出表率。
新时代的立功,就是以深厚的家国情怀、自觉的担当意识和精湛的能力水平,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途中创造无愧于时代和人民的业绩。“政之所兴在顺民心,政之所废在逆民心。”建功立业必须时刻以人民的利益为出发点,做到“利民之事,丝发必行;厉民之事,毫末必去”,同时要具备担当奉献精神,肩负起“利民为本”的责任,“在其位、谋其职,负其责,尽其事”,以为民立功之根本,既实现功业成就之心,亦不负党的重托与人民的信任。
新时代的立言,就是以立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的价值坚守,为人民立言、为时代立言。要放宽视野,深刻解读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程的时代内涵、历史逻辑与现实路径,展现其背后蕴含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优势,树立新时代的思维、把握新时代的脉搏、回应新时代的呼唤,勇立时代潮头,走进实践深处,密切联系群众,发出时代先声,为党和人民继续前进提供强大精神激励。
追求“三不朽”的人生境界
社会是有机的组织,既需要科学家、发明家、政治家、革命家等社会精英人物的杰出贡献,也需要每一个人的贡献。因而,英雄伟人可以不朽,贩夫走卒也可不朽。社会赋予每个成员以一定的角色,肩负相应的历史使命,他们分别以自己的个体能量满足实现社会面貌的变革需要。正如马克思所说:“无论历史的结局如何,人民总是通过每一个人追求他自己的、自觉预期的目的来创造他们的历史,而这许多按不同方向活动的愿望及其对外部世界的各种各样作用的合力,就是历史。”
从所“立”的主体对象来看,立德、立功、立言是社会各阶层都参与其中而设立的理想人格追求,也是各层级各时代都认同的社会价值观。由于不同阶层的人的家庭条件、社会阅历、教育修养、社会文化等的差异,使得人们在追求“三不朽”的成效时有差别。成就道德典范、建立盖世功业、阐发精深言论,代表了一种精英信仰范式的“三不朽”,而一些社会上的普通人虽然他们日常生活没有轰轰烈烈的杰出的社会贡献,但是他们以自己的力量实现自身的价值,来满足社会不同层次的需要,可以视为普通范式的“三不朽”,但正因为它普通,才是最接地气、很有生命力的。
我们每个个体生命只有回到人性本色,才能找到真正的自我。而我们的社会只有尊重大德、大功、大师,才能找回大爱中的温情。追求“三不朽”的人生境界,还是要从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做起,不断认识和战胜自然与自我,最终能获得一种超然的自由,以德为本,以功、言为用。惟此,人生于他,是常青之树;他于人生,是自在之主。
本文来自凋颜投稿,不代表胡巴网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hu85.com/338368.html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xxxxx@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