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去世了第一年讲究?老人去世第一年的规矩

农村不同年龄去世怎么用敬辞?亲人去世自称是什么?小规矩大讲究
老人去世了第一年讲究?老人去世第一年的规矩

  丧葬对于农村人来说一直是个非常严肃的词,当家里有人去世,从闭眼咽气那一刻起,无数看不见摸不着的规矩就开始发挥其作用。

  这些规矩都是不成文的,但人人都在遵守。

  我们看到有人说某人去世时年龄时,最喜欢用的一个词是“享年”,比如享年多少岁。

  我们初看这个词时感觉是个尊称,似乎用在什么年龄都可以。其实并不是这样的,这里面有大讲究。比如一个七八十岁的老人去世,如果说享年多少岁,这在懂行的人眼里就是闹笑话。

  另一个特别容易弄错的地方是家里人去世时,别人怎么称呼自己或者自己怎么自称。这些都有讲究。比如年纪轻轻,父母双亡,自己写丧帖时,或者看到别人后如何自称?直接用儿子吗?那样会让人产生混淆。

  所以,它这时面有一套说辞,也有一套专门的用语,并不是随便用的。更不能动不动就说别人享年多少岁,要看去世人的年龄是多大,再来决定用什么字。

  那么,不同年龄的人去世,用什么来表达?家中不同人去世,用什么词来表达自己的身份?

  咱们分别来说一下。

老人去世了第一年讲究?老人去世第一年的规矩

  Ⅰ:关于不同年龄的敬辞

  我们的所有丧葬规矩来源于古代,在古代时,人去世时用什么字和他的身份有直接关系,比如:崩、薨、卒、不禄、死。

  帝王去世叫崩,我们经常在电视剧里看到皇上驾崩了什么的。王去世称薨。大夫去世叫卒,《唐书》中说的是二品以上官员去世称薨,五品以上官员去世称卒。士去世称不禄,普通百姓去世称死。

  我们可以看出来,在古代,人去世后用的字跟自己的身份有直接关系。那同样,不同年龄去世后,用的字词也是有巨大区别的。但一般都是三种,分别是:得年、享年、享寿。

  先来说得年,得这个字本来无所指,有时候用于动词,有时候用于助词。在过去的农村,人如果没满三十岁就去世了,别人写敬辞时称得年。

  比如某人二十五岁意外去世,写敬辞时说成是得年二十五岁。

  所谓得,就是得到。

  有人可能会疑惑,为什么是三十岁以前这样称呼。古人讲三十而立,三十岁对于过去的人来说非常重要,一个人到了三十岁,应该有所成就。也就是说,拼搏的年龄在三十岁以前。

  但尚处在拼搏的年龄时,人却意外去世了,只能称得年。

  此外,以前的人寿命短,留全发,很多人到三十岁就自称老夫了,三十岁对于过去的人来说是个重要的分水岭。

  再来说享年。

  这是一个很多人会用到的词,也是在写敬辞时被广泛用到的词,但它真的并不适合所有年龄段。比如很多人写一个上岁数的人去世时也用享年多少岁,这并不适合。

老人去世了第一年讲究?老人去世第一年的规矩

  享年适用的年龄段是三十岁以上,六十岁以下。

  为什么是三十岁以上,六十岁以下?三十岁对于过去人的重要性我们上面已经说了,这里不再重复。

  古人称六十年一个甲子,在寿命普遍较短的过去,活一个甲子的人占少数。过去人说四十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就是四十岁时不再有疑惑,泄心劲了。到了五十岁就该知天命了,命里有的已经有了,命里没得就不要强求了。

  而这时候去世,也就可以用享年多少了,享就是享用,或者是享受。此外,享字在甲骨文里的样子就是宗庙,用到享年,有代去世人表达满意的意思。

  最后来说享寿。

  这个词在丧葬敬辞中非常重要,但却很少有人用到,因为它没有享年那么出名。

  事实上,过了六十岁去世,统用的敬辞用词应该是享寿。

  为什么是过了六十呢?我们知道,六十岁是一个甲子,而古人常说人活七十古来稀。

  也就是说,能活过六十岁就了不得了,那就算得上是高寿了,毕竟平均寿命较短嘛。

  在人均寿命普遍不高的过去,一个人能活过六十岁,就可以称得上是寿星了,也配用到寿这个字了。

  故,享加寿,说明这个人是寿终正寝,是寿星去世,是不折不扣地敬称。

  我们看这三种称呼,享年常用,第一个和第三个都不怎么常用。但在人均寿命七十多岁的现在,用享年显然并不符合这个词的意思,可还是有很多人用,这是一种错误的用法。

  正确的应该是享寿。

老人去世了第一年讲究?老人去世第一年的规矩

  Ⅱ:父母去世,儿子如何称呼

  与多大年龄去世用什么相对应的,就是父母去世时,他们的儿子如何称呼?有人说直接称父母名字加孩子,比如某某孩子。

  这当然也是可以的,但仅限于口头用语,如果要写敬辞时,总不能也这样写吧?比如写某某人去世,留下某某孩子两名?这显然是胡来呢。

  所以,这也是一件挺重要的事。

  那么,到底都有什么称呼呢?在称呼上分别有四种:孤子、哀子、孤哀子、棘人。

  我们分别来解释一下。

  当家里父亲去世,而母亲健在时,称为儿子为“孤子”。古人说人生四苦,鳏寡孤独。中年丧妇说鳏,中年丧夫称寡,幼年丧父称孤,老年丧子称独。

  所以,当父亲去世,家里母亲健在时,称儿子为孤子就非常容易理解了。这个字的单独解释是像是没有根的瓜,也引申为没有父亲的孩子。东汉许慎在《说文解字》中解释这个字时说:孤,无父也。

老人去世了第一年讲究?老人去世第一年的规矩

  当家里父亲健在,但母亲去世时,儿子称哀子。

  哀的本义是悲伤,从春秋时开始,将失去母亲的孩子称为哀子,出自《仪礼·士丧礼》篇。

  而当家中父母皆去世,只剩下儿子时,称其儿子为孤哀子。

  这个比较容易理解,就是将上面的字给统一用了起来。丧父称孤子,丧母称哀子,父母皆丧称孤哀子也就一眼明了了。

  棘人是个自称,而且是有特指的,它特指在居父母丧时的自称。

  古代守孝时间长,甚至有三年之久,在为父母守丧期间,自称就是棘人。比如给别人写信或者谈话时,自称棘人,使对方一下就明白这是个为父母守孝之人。这是对父母的尊敬,同时也在表明自己现在的处境。

  因为在以前,守孝的人有很多事不能去做,等于是亮明自己的身份。

老人去世了第一年讲究?老人去世第一年的规矩

  Ⅲ:当然了,现代有人会说哪里有这么些讲究,讲究这些又有什么用?不过是迷信罢了。

  其实这怎么能称得上是迷信呢?敬语到了什么时候也不是迷信,往往说别人迷信的人,连迷信的真正意思都不知道是什么。迷信就是对某种观点或者事物盲目迷恋和相信。所以,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不客观的说别人迷信其实也是一种迷信。

  在丧葬这种事上,的确存在不少的糟粕,但也有不少值得传承的精华,这些从古代流传下来的东西,早已经融入到我们的传统文化中。对于敬辞和敬称,粗暴说成迷信是最大的不客观。

  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才应该是正确态度,您认为呢?

本文来自小笨蛋投稿,不代表胡巴网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hu85.com/257251.html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xxxxx@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