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的农历七月十五,在民间人们都称之为“鬼节”、“七月半”、“中元节”,据说在这天阎王爷会打开鬼门关,给地府的灵魂放假,让他们去阳间接受供奉。
中元节由来已久,最初在农历的七月十五的时候,人们会借着孟秋之际,祭祀祖先,古人称之为“秋尝”。后来,在魏晋时期,由于佛道盛行,所以佛教在这天举行盂兰盆节,而道教则举行中元斋会。到了唐代的时候,皇帝尊奉道教,所以“中元节”便成为了七月十五的名字。
随着时间的流逝,古代的很多风俗,我们现在其实已经很少有了。中元节的很多风俗也是如此,现在每到中元时节,人们都有祭祀祖宗、祭祀孤魂、放河灯等等的风俗,但是作为从古至今流传下来的时节,中元节的风俗可不仅仅是这些,有些风俗到现在基本上已经消失了,甚至知道这些风俗的人也没有几个!
首先是作盂兰盆。
“盂兰盆”是佛教对中元节的称呼,意思是“解倒悬”。受到佛教的影响,过去民间将盂兰盆看作是一种的器皿,用于在七月十五这天祭祀之用。《旧唐书》记载,唐代宗时期,曾经花费百万,制造了一个盂兰盆,并饰以金翠。民间则没有那么奢侈,只是用竹子作盂兰盆,然后将目连尊者的像挂在盂兰盆之上,将冥币、冥衣等等放在里面祭祀给祖先。
第二是放焰口。
所谓放焰口,其实和人们“泼水饭”差不多。放焰口的风俗也是和佛教是分不开的,据说“焰口”是一只身体枯瘦,口吐火焰的恶鬼。佛祖的弟子阿难听到焰口鬼说自己将不久于人世,所以就请教佛祖如何解脱,佛祖便教给阿难《焰口经》,并说要让阿难“取一净器,盛以净水,置少饭麦及诸饼食……泻净地上,以作布施”。
其实,所谓“放焰口”,就是为了祭祀孤魂,无论是佛教、道教,还是民间,都有这样的风俗。佛道两家的祭祀过程比较复杂,民间就简单很多,有些地方只是在路口祭祀一番,有些地方只是将祭祀的食物四处抛洒即可等等。
第三就是目连戏。
我们所说的中元节,佛教称之为盂兰盆节。佛教的传说中,盂兰盆节来源于目连救母的传说。这个故事在民间广泛流传之后,逐渐与传统文化相融合,目连戏便因此而生。
在过去,每年的七月十五中元鬼节,人们都要演目连戏。由于七月十五在民间传说中又是鬼节,这个时候阎王打开鬼门,给小鬼放假,所以这目连戏又被人们看作是“鬼戏”。
第四是祭麻谷。
农历七月是秋收的时节,所以很多地方都会“告秋成”的风俗,而七月十五中元节祭麻谷,就是“告秋成”的内容之一。
古代,人们将葛黍苗、麻苗、粟苗等等,连根带土地挂在门口,然后供奉起来。而且,麻谷摆放的位置不同,也会有不同的说法。比如说摆放在家里,称之为“献麻谷”;摆放在门的左右,称之为供麻谷;拿着麻谷插在田陇之上,人们称之为“送麻谷”。
这种祭麻谷的风俗,一般都在北方,南方由于谷物成熟的时间与北方不同,所以南方很少会有祭麻谷的风俗。
除此之外,中元节的风俗还有很多,但现在人们提到中元节,只知道这天是鬼节,甚至连祭祖的风俗都快忘记了,更不用说其他的风俗了!
本文来自言嵩投稿,不代表胡巴网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hu85.com/187526.html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xxxxx@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