冒的部首(冒的部首是什么偏旁)

  日常生活中,有些常见、常用的字词有时稍不留意便会读错、写错、用错。
  “冒”和“帽”是使用频率很高的常用字,人们都会读、会用,能写对却未必。现实生活中,有人就常常写错。
  “冒”字的上半部分是“冃”,读mào。《说文》:“冃,小儿、蛮夷头衣也。”意思是:冃,是小孩和华夏以外的其他民族头上戴的东西。古代,汉族男孩二十岁行“加冠”礼后方能戴帽子。少数民族则没有“加冠”礼一说。“冃”,后把它放在眼睛上,成为“冒”。“冒”是“帽”的古字,后又给“冒”加个“巾”做偏旁,成为“帽”。“冒”的意思发生改变,与“帽”变成意思完全不同的两个字。清代著名学者朱骏声的《说文通训定声》写道:“冃,今字作帽。”“冃”字,外部是“冂(jiōng)”字,里边偏上加两横。两横与“冂”字不相连接,下边也不封口。
  有人误以为“冒”字上边是“曰”字,因此常常写错。“曰”是说的意思,与“冒”毫不相干。
  伏腊﹕伏,夏天的伏日;腊:冬天的腊日。伏腊,是古代两种祭祀的名称,亦泛指节日。猎:搜捕禽兽。如:打猎;田猎。“腊”与“猎”虽右半边都有个“昔”字,但偏旁不同,词义不同,读音也不同。
  据《旧唐书·卷九十九·列传四十九·严挺之传》记载:唐朝李林甫荐举的户部侍郎萧炅(jiǒng)出席祭吊典礼,座上有《礼记》,他拿起来翻读,竟然将“伏腊”读作“伏猎”。在座的很多人听出其中的错误,但都强忍着没笑。事后,尚书左丞严挺之气愤地对宰相张九龄说:朝堂上怎能容纳这样的“伏猎侍郎”呢?……“伏猎侍郎”这个绰号不胫而走,萧炅也成了不学无术的典型人物。
  聂文升
  聂文升,退休前为市教师进修学院初中部语文教研员。曾任省中语会理事,市中语会秘书长。曾被评为省、市级优秀教师,全国教育学会先进工作者。两次参加省中考命题。1995年为语文命题组组长,2000年为语文命题组顾问。

冒的部首(冒的部首是什么偏旁)

本文来自念之投稿,不代表胡巴网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hu85.com/89772.html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xxxxx@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