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新闻记者 张成杰 复旦大学新闻学院 王越 覃琳嫣 张舒卉 白一波 易茜茜 刘雪琼 严姝雯 陆优优
青海,雄踞世界屋脊青藏高原的东北部,屹立于地球第三极。作为中国长江、黄河、澜沧江三条母亲河的发源地,青海省不仅有“中华水塔”之称,更被视为保护亚洲乃至全世界生态安全的一道重要屏障。
“青海无波春雁下,草生碛里见牛羊。”这句出自元代马祖常《河湟书事》的诗,正是对历史上青海自然风光的真切描述。
然而,20世纪中期开始,受气候变化、人类活动等因素影响,青海生态环境不断恶化,野生动物过度捕杀、过度放牧、草场沙化、鼠害、非法开采等问题愈演愈烈。
为了守护这片净土,多年来,青海一直在生态保护领域实施改革探索。政府部门作为“主力军”,积极转变治理方式,在技术上争占高地;来自全国各地的专家学者、企业家、动植物保护志愿者……结合所长所志也都参与到青海生态保护阵线之中。如今的青海,在现代技术和人才的助力下,在生态保护现代化的道路上稳步前行。
青海现代生态保护的新亮点,关键体现在从“治理”到“智理”的转变。时值7月,复旦大学新闻学院“记录中国”团队走进“中华水塔”,探求青海省的生态保护之法,讲述其中故事。
生态保护在探索中前行
7月下旬,“记录中国”团队乘车深入高原腹地,一眼望去,青翠草色与远山墨色遥相呼应,舒云无意“勾住”了时间,成片的绿意向四面八方伸展,牛马安然定格于草地里,一幅宁静的西北风情图缓缓向众人展开。
如今青海湖流域草原丰茂 本文图片均为复旦大学新闻学院 白一波 摄
很难想象,目之所及,曾是一片寸草不生的“黑土滩”。
“早些年,行走在草原上,时常会见到一片片牧草稀疏甚至寸草不生的黑色土地。这种被称为黑土滩的现象一旦出现,就表明这里的草场已身患疾病、正在严重退化。如果不及时治疗,黑土滩将会像传染病一样继续蔓延,危及周边草场。”青海大学畜牧兽医科学院助理研究员丁成翔向“记录中国”团队坦言。
黑土滩是草地退化最严重的一种表现形式,是在自然与人为因素作用下,草原植被因极度稀疏或完全裸露而形成的重度退化草地。
据青海省三江源办公室的统计数据显示,1949年到2005年间,青海牧区牲畜量增长近3倍,草皮覆盖率减少20%,植物中的毒杂草占比提高到10%,草场沙化、鼠兔泛滥、黑土滩扩张等问题日趋严重。
黑土滩现象仅是生态破坏现象的一个缩影。上世纪末,黄河发源地——有“千湖之县”美誉的青海省果洛藏族自治州玛多县,曾拥有大小湖泊4000余个,然而到2004年,90%以上的湖泊干涸甚至消失,扎陵湖和鄂陵湖之间出现断流……
此外,早年间,在利益驱使下,盗猎者组成武装团伙,大肆猎杀青海省境内的藏羚羊等珍稀野生动物牟利,使得本已脆弱的生态环境雪上加霜。
据统计,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由于栖息地丧失和过度捕杀等原因,普氏原羚种群数量下降至不足150只,比大熊猫数量还少,一度面临灭绝危机;1998年,可可西里的野生藏羚羊数量由20万只锐减到不足2万只……
近几十年来,青海开始在生态环境保护上持续发力,三江源生态保护和建设二期、祁连山生态保护和建设综合治理、退牧还草工程、退化草原人工种草生态修复等重大工程扎实推进;2014年,青海成为全国首家出台生态领域改革“总设计图”的省份,被国家列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试点地区;2016年,青海启动三江源国家公园体制试点,探索在青藏高原建设国内首个国家公园;2020年,《关于实施〈三江源国家公园体制试点方案〉的部署意见》确定的8个方面31项重点工作任务已全部完成……
丁成翔对“记录中国”团队表示,“保护的成效其实是很明显的,无论草场还是动植物方面,说明路子走对了。”
在多方努力下,贫瘠荒芜的西北原野,逐渐恢复勃勃生机,数据显示,2020年,青海草原综合植被盖度达到57.4%,比2015年提高3.82个百分点。
据《科技日报》报道,三江源头重现千湖美景,青海全省湿地面积达814.36万公顷,稳居全国首位;雪豹、藏羚羊、普氏原羚等珍稀濒危动物种群数量逐年增加,普氏原羚由上世纪末的不足300只恢复到3000只左右,藏羚羊由最低时的不足2万只恢复到7万只左右,雪豹数量上升至1800多只……
而将自然深处的这些转变,如此精确地捕捉并记录下来,已经不是依靠人眼能够办到的事情了。在三江源、可可西里,无数双小巧而神秘的“慧眼”,正在将这一切数据默默掌握。
“青海生态之窗”
2016年8月4日,可可西里五道梁观测点,成群的藏羚羊顺利通过附近青藏铁路五道梁北大桥迁徙通道;
2017年10月2日,海北藏族自治州刚察县哈尔盖观测点,3个小时内共有260多只普氏原羚出现;
2018年12月29日,果洛藏族自治州玛多县野马岭,520多头藏野驴大种群集中觅食……
2021年7月份,“记录中国”团队在“青海生态之窗”,通过大屏幕可以看到藏羚羊迁徙、普氏原羚活动等历史和实时观测视频。
“通过‘青海生态之窗’远程网络视频观测系统,我们可以在局部区域实现对藏羚羊、普氏原羚、欧亚水獭等重点珍稀濒危野生动物的持续性观测,这样就能为后续开展相关科学应用研究、物种种群数量评估、生态系统多样性调查等提供科学的数据支撑”。青海省生态环境厅信息中心工作人员在接受“记录中国”团队采访时表示。
演示青海省生态环境监测大数据平台
作为青海生态环境监测体系重要组成部分,“青海生态之窗”利用高清远程视频和传输技术,可实时观测三江源、祁连山、青海湖、柴达木和河湟谷地五大生态板块重点区域生态景观,加强对冰川雪山、草原湿地、河流湖泊和珍稀野生动物的视频观测,并将视频观测数据实时传输至“青海生态之窗”管控平台。
“‘青海生态之窗’远程网络视频观测系统是2016年以来建成使用的,观测点位选址绝大多数在高海拔无人区,其中不少观测点位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
青海省生态环境厅信息中心工作人员提到,长江源玉珠峰南坡海拔5200米、黄河源鄂陵湖海拔4200米、澜沧江源昂赛大峡谷海拔也有3700米,并且这些观测点距离省会西宁均在600公里以上。
青海省生态环境厅信息中心工作人员介绍“青海生态之窗”情况
“我们前端观测摄像设备使用的是,200万至800万像素高清、星光级重载云台摄像机,观测距离从3公里至10公里,夜晚最远观测距离可达1公里,视频内容保存1年到2年。”上述工作人员一边演示一边向“记录中国”团队表示,观测设备不仅能够借助人工智能视频分析算法,观测历史视频数据进行分析,还能够初步识别迁徙种群的数量,并且初步实现对“青海生态之窗”在三江源、青海湖等观测范围内的野生动物进行智能检测、分析。
上述工作人员还提及,如今“青海生态之窗”在观测点位覆盖、功能拓展和数据应用方面得到显著提升,服务全省重点生态功能区监管、重大生态工程评估和生态变化动态监测应用效果明显,服务青海生态文明和国家公园示范省建设的支撑作用得到显现。
当“生态之窗”为青海省树立起生态监测的标志性窗口,“智理”青海的轮廓也变得更为清晰。在此过程中,人才的重要性更是不言而喻。
人才向“青”加速度
生态重镇在青海,“国之大者”聚人才。一阵阵生态保护的好风从华夏的四面八方向西北高原吹来,也吸引了一代又一代的有识之士纷至沓来。
远离故土,行至荒凉的大西北,来到青海的外乡人谱写了生态建设中至关重要的章节。在这里,每代人都有他们独特的故事,每代人都有他们心中的坚守。
出生于70年代初的陕西人高向东,1989年因为参加工作来到了青海,现在在青海省发改委生态文明建设处工作,他笑着对“记录中国”团队表示:“既来之则安之,接触下来我觉得这份工作蛮有意义的,我已经越来越喜欢青海了,也希望越来越多的人爱上我们青海。”
高向东接受“记录中国”队员采访
三十年来,高向东已经从漂泊在外的“异乡人”与生态保护的“门外汉”,变成了走遍青海每个州县的“当地人”和生态督察的“把关人”。
2010年,在上海对口援青项目的支持下,来自上海的金锦伟和陆爱珍夫妇来到青海,回想当初,陆爱珍依然坚定如初:“实不相瞒,当时我们已经在上海有丰裕的资产,一家人过着衣食无忧的生活。听到要去西北高原,我就觉得这事意义更重大,我至少要代表上海做点什么。”
11年前,两位南方人跋涉到青海省哇尔依乡。那天,正下着雪,气温骤降至零下。金锦伟、陆爱珍走进一户牧民家,看到了一位老奶奶生病躺在床上,三位小孩身披单薄的衣服。当时,他们产生了一种冲动,要把自己的企业与当地的产业扶贫结合起来,要为改变这里的贫穷面貌做点什么。次年,他们创办了青海五三六九生态牧业科技有限公司,将牦牛工厂建在了海拔5369米的果洛州久治县。
长期以来,金锦伟夫妇通过投撒草籽治理黑土滩、在牧区高价收牛低价售牛、为牧民提供就业岗位等方式致力于“生态脱贫”,为高寒地区的企业树立了发展健康循环经济的新思路。
陆爱珍向“记录中国”团队讲述“五三六九”发展历程
到目前,“五三六九”已经与久治县、贵南县开展合作,为当地660余户、超2600名牧民分红近400万元,辐射带动3000多户牧民加入产业联合体。与此同时,“五三六九”还对久治县2500亩黑土滩区域进行了治理,真正实现“人与自然”两头抓,共繁荣。
除了金锦伟夫妇、高向东等业界人才,越来越多的专业过硬、志向坚定的学界人才聚合,也逐渐形成一股推动青海生态提速的强大合力。
青海大学作为青海省部共建高校典范,成为了大批人才着陆高原后的重要一站。在这里,高原生态保护智库逐步成型。
青海大学生态环境工程学院党委副书记李小安向“记录中国”团队表示,生态环境工程学院立足于国家生态文明建设战略和青海省的生态立省战略,致力于切实提供技术储备和人才保障。学院的学者研究领域之广泛,基本涵盖高原生态的方方面面。他们还通过开展高原特色乡土类资源保护与利用,借以与农业合作社、社会企业对接合作的方式,极力推动技术落地,让科研成果更快更好造福人民。
2015年12月28日,在科技部与青海省人民政府共同批准下,青海大学三江源生态与高原农牧业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投入建设,更是将这阵好风吹向鼎盛。
来自东北的万基中也是这批乘风而来的人中的一员,1988年出生的他如今已经在青海大学评上教授。他表示,青海大学优渥的人才扶持政策,是他选择来到这里的重要理由之一。
“而且很重要的一点,这里节奏会比较舒服,内卷气也轻,很适合扎扎实实搞科研,是个真正能做事的地方,来到这里是我做的最正确的选择。”万基中坦言。
责任编辑:钟煜豪
本文来自轩然投稿,不代表胡巴网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hu85.com/65238.html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xxxxx@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