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理财(理财收益)

随着资管新规过渡期进入倒计时,银行理财产品整改工作也在稳步加速中。根据银保监会最新披露的信息,理财产品整改进展总体来看符合预期。符合预期是否就意味着年底不合规产品能够完全清零?理财产品整改还有哪些难题?后续又该如何发展?对此,中国银行业协会专职副会长潘光伟、招联金融首席研究员董希淼分别作出了相关解答。

怎么理财(理财收益)

银行理财存量整改符合预期

7月14日,在国务院新闻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银保监会政策研究局负责人叶燕斐就理财产品整改情况进行了汇报。她表示,总体看,整改的进展情况符合预期,截至2021年6月末,同业理财较峰值缩减96%;保本理财较峰值缩减97%,不合规短期产品缩减98%,嵌套投资规模缩减24%。

而透过数据去看理财产品的整改历程也得出了相同结论。根据《中国银行业理财市场年度报告(2020年)》,截至去年底,净值型理财产品存续规模约为17.4万亿元,同比增长59%,占理财产品的存续余额67%,同比上升22个百分点;开放式理财产品占比逐渐上升,存续余额为20.4万亿元,同比增长了16%,占全部理财产品存续余额的79%。

潘光伟指出,在监管部门的引领下,银行理财产品结构不断优化,市场主体更加多元,在居民财富保值增值、支持实体经济发展方面都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从理财产品优化情况来看,净值型产品转型速度加快。

“目前整改应该说是有序推进的。”董希淼在接受北京商报记者采访时分析道,首先制度在不断完善,资管新规之后,《理财公司理财产品销售管理暂行办法》《关于规范现金管理类理财产品管理有关事项的通知》等规定出台,使得整改更加有规可依。其次,从理财产品转型角度来看,净值化比例大幅提升、理财产品久期逐渐变长、业绩比较基准展示更合理。最后,新的理财公司不断涌现,服务能力和水平不断提高。

投资者教育和理财产品整改存在矛盾

整改情况符合预期,是否就意味着年底能全面整改完成,实现清零?董希淼认为,延长资管新规整改期限到2021年底,但并非所有的产品都必须在年底整改完成,确有困难的可以向监管部门申请还是能够适当进行调整的,因为确实原来有许多产品投资资产期限是非常长,如果强行“一刀切”调整可能会产生一些问题。

叶燕斐在国新办发布会上也提到,2021年一季度末已经整改过半,2021年底前绝大部分银行将完成整改。但对于个别银行存续的少量难处置的资产,按照相关规定纳入个案专项处置。银保监会将持续督促相关银行综合施策、积极整改,尽快全部清零,从根本上转变理财产品市场格局和观念氛围。

那么实现理财产品整改的难点在哪?为何资管新规延长之后,仍无法全部清零?董希淼告诉北京商报记者,整改难在于一些旧的理财产品投资周期、理财产品估值、投资者教育等方面存在一些难题。其中,最大的难点在于投资者教育和理财产品整改方面的矛盾。

根据银保监会7月12日发布的2021年一季度银行业消费投诉情况,理财方面的投诉增速上涨,且多集中在国有大型商业银行。一季度,涉及理财类业务投诉共计4510件,环比增长35.1%,占投诉总量的5.8%。在涉及国有大型商业银行的投诉中,理财类业务投诉2926件,环比增长62.4%,占国有大型商业银行投诉总量的11.7%。

“一方面银行加快整改,努力打破刚性兑付;另一方面会因此带来一些投资者不理解、不接受的情绪,这其中是存在一定落差的。”董希淼说。

积极整改转型 加强行业内部合作

投资者教育相对滞后,合规经营任重而道远,理财公司后续又该如何发展?

对于投资者教育,植信投资研究院在《中国财富管理行业发展报告(2020-2021)》中指出,应通过完善投资者教育制度法律法规、推动纠纷诉讼处理机制的公平公正、加强媒体宣传教育等方法,推动投资者转变刚兑思想,普及“卖者、买者自负”“投资有风险”等市场化观念。

而在合规和内控管理方面,潘光伟说:“今年是资管新规过渡期的最后一年,财富管理机构要抓住最后的窗口期,严格按照监管要求,扎实落实存量资产整改工作,按照编制的存量资产台账和存量整改计划,如期完成整改任务。”

潘光伟建议,在新的经济形势下,投资机构应将资产配置的重心着眼于国家发展战略,通过创设股权类投资产品、研发乡村振兴类的专项产品,将更多的资金投向科技创新、先进制造业、小微企业、乡村振兴等重点领域,支持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并遵循EST的原则,支持绿色低碳转型,助力“双碳”目标的实现。

同时,投资机构要进一步提升投研能力,可以通过自主投资和委外投资相结合的方式,覆盖包括商品类、外汇类、权益类、另类资产类在内的各种资产品种。潘光伟表示,在保护投资者合法权益的前提下,机构应进一步开发符合普通老百姓需要的理财产品,使普通的老百姓也能够享受专业化、有温度的财富管理。而随着我国老龄化制度的不断加快,投资机构也可以加快养老金第三支柱的建设,研发真正具有养老功能的专业养老产品,满足客户全生命周期的财富管理需求。

“当前整个资管行业进入到了百舸争流的新发展阶段,各类机构应基于自身的禀赋优势,实现与各类财富机构的错位竞争和优势互补。”潘光伟表示,对于银行财富管理机构,要充分借助资管“朋友圈”的力量,与优秀的券商、基金公司和私募管理人合作,丰富和完善产品的形态和投资策略。

北京商报记者 孟凡霞 实习记者 李海颜

本文来自季莫投稿,不代表胡巴网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hu85.com/40321.html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xxxxx@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