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物长宜放眼量(风物长宜放眼量,牢骚太盛防肠断)

同学聚会,推杯换盏,酒过三巡,个个脸上泛起红晕,话语随之多了起来。同学们在感叹光阴似白驹过隙,转眼已年逾古稀后,话题惊人的趋于一致——发起了牢骚。宋君说:“我的长孙大学毕业已一年有余,迄今工作还没有着落,长此以往,如何是好!想当年我们中专毕业后,人人都有了工作岗位,真是今非昔比啊!”王君道:“你们知道我住的80平米的两室楼房快20年了,本想改善一下住房条件,可眼下房价昂贵,力不从心,只能望楼兴叹了!”接着人们七嘴八舌地讲述着种种“不平事”,神色激动,言辞激烈。

我静静地听着,可心中不时掠过阵阵迷茫。牢骚并非是个新潮词,然而,时下却常常碰到,好像不仅古已有之,而且于今为烈了。古往今来,大凡人都会发牢骚,以此来宣泄内心的愤懑和怨气,以达到心理上的平衡。不过时下有些牢骚让人莫名其妙:在一个高档服装店里,两位女士喜气洋洋地挑选名牌裤,刷卡后提着心仪的服装一转身,其中一位说:“现在的物价也太离谱了!”我们院里的刘女士新购了一辆越野车,据说价位是20多万元。正当我们啧啧称赞新车时,刘女士说:“买车容易养车难,你瞧,油价又涨了,这车还能开吗?”话音未落,随即对丈夫说:“老公,明天把我妈接上,我们到湿地公园兜一圈!”一天,我们全家到福成店吃涮羊肉,邻桌的几个人在高谈阔论,桌上摆满了肥羊、海鲜和各色蔬菜。只听到一位中年人说:“你们知道不,现在的羊肉已经30多元一斤啦,这还让不让人吃羊肉了!”边说边夹起一箸肥羊送进了嘴里。听着这些令人无语的牢骚,我想起了改革开放初期流行很广的一句话:拿起筷子夹肉,放下筷子骂娘。

我国改革开放以来所取得的成就举世瞩目,百姓生活水平的提高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当人们分享着改革开放的成果时,为什么还有人牢骚不断呢?依我之见,是没有客观地审视形势,是囿于个人的得失。

不是吗,当你的视野里出现一些“阴影”时,牢骚话就脱口而出。你想过没有,是否把“问题”放在动态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去观察,是否抓住了事物的本质和主流。一滴水可以反映太阳,但一滴水绝不是太阳。就拿宋君说的就业问题吧,党的十八大提出“实施就业优先战略”,最近李克强总理在一次座谈会上讲,“把力气更多放在扩大就业和增加收入上”。这足见党和政府对就业问题的高度重视,各级政府都在努力践行,自治区近日出台的“促进创业带动就业计划”就是一例。

说到围绕个人的小圈子发牢骚,不由得想起旧时一首民歌《十不足》:“终日奔忙为了饥,才得饱食又思衣,冬穿绫罗夏穿纱,堂前缺少美貌妻,娶下三妻并四妾,又怕无官受人欺,四品三品嫌官小,又想面南做皇帝,一朝登了金銮殿,却慕神仙下象棋,洞宾与他把棋下,更问哪有上天梯,若非此人大限到,上到九天还嫌低!”这种人物一定是爱发牢骚者,因为他时时处处想的是个人的得失,期望值未免太高了。

我以为,发牢骚与己与国,与人与事都是无益的。1949年柳亚子先生作的《感事呈毛主席》有诗云:“安得南征传捷报,分湖便是子陵滩。”意思是当南征大军解放了自己的家乡时,就要回乡隐居了。“离骚屈子幽兰怨”,他承认这是牢骚。毛主席随即回诗应答:“牢骚太盛防肠断,风物长宜放眼量。”这两句诗我们应很好的去体味。我想,只要思路畅通了,视野开阔了,我们就会信任而不是怀疑,以积极而不是消极的态度去生活,牢骚的冲动就会变成积极工作的动力。

本文来自嫁给你投稿,不代表胡巴网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hu85.com/366553.html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xxxxx@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