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筒望远镜》:冯骥才,你们猜的没错,写义和团曾经是政治任务
《单筒望远镜》的扉页有这样一句:当代人写历史小说,无非是先还原为一个历史躯壳,再装进昔时真实的血肉,现在的视角,以及写作人的灵魂。冯骥才先生说得透彻。这几个要素里,视角是前提。视角如何,决定着有无血肉和灵魂。七七年,冯先生与人合写了长篇历史小说《义和拳》。那是一次“任务式”的创作,其视角基于宏大的政治理念和命题诉求,歌颂义和团的反帝反封建斗争,表达的是“人民是历史的主人”。
时隔四十多年,从《义和拳》到《单筒望远镜》,是历史观看视角的切换。有了这种切换,小说对历史事件和细节的还原发生了剧变,才得以展示“真实的血肉”,注入了更多写作人的“灵魂”。小说讲的故事很简单,庚子年间,中国年轻人和洋女人相爱,听起来就是一则爱情传奇。但比起冯先生在《俗世奇人》系列中对人情世故的调侃、喟叹、激赏乃至玩赏,这则传奇讲述得很克制。克制之下,表现出的是大悲哀。
悲从何来?据说在宫前大街上,一天不知从哪儿过来一个洋女人,站在街上来回溜达,叫一帮坎字团的团名抓去了,关进了都统衙门门口的站笼里。人们说这个洋女人是奸细,从租界到这边来查看军情的,还有人说这洋女人就是骑在洋人大炮上光着身子施法的妖妇…有的看新奇,有的看热闹,有的使手摸她,有的拿着树枝竹竿撩她的裙子,更有的用棍儿去捅妖精下边那个地方。那洋女人又喊又叫又哭,最后干脆疯了,扯自己的头发,抓自己的脸,披头散发,血了呼啦,样子非常吓人。
这场景中包含的无知、恐惧和残暴,本就是人类本就无法摆脱的内在构成因子。在诸如彼时的某些历史时刻,这部分因子总会在狂热的煽动中被激活。普普通通的中国男人女人,外国男人女人,所有的单纯、美好的血肉之躯都在“阴差阳错”中变成“血了呼啦”。小说的后半部分,主角欧阳觉认为,自己的命运就是一种“阴差阳错”。为了寻找莎娜,他在去往租界的路上被义和团当奸细囚禁。随后他却主动学习画符箓,加入了义和团,要随团进攻租界,方能“一条死路竟逼出一条生路”。
为了解决闹拳乱造成的个人问题,不得不加入义和团,这个情节套路是《单筒望远镜》故事意义表现的关键所在。这件事的背后是个历史叙述问题。一个人为何主动参与到某场运动?或者说,一个个体的人如何成为了某次“历史事件”的组成部分?回答这个问题的不同方式,就是观察、讲述历史角度的不同。
庚子拳乱中,山东直隶一带参加义和团的农民各自心怀目的,张三练拳是因干旱饥荒所迫,李四练拳是跟教民结过梁子想报私仇,王二嘴里说着杀毛子,心里想的却是“学了拳就不会给拳民杀”,而麻子则听信了洋人往水井下毒的谣言,一心想去抢他们的教堂。除此种种可统计的原因外,稀里糊涂随大流练拳的更是不计其数。至于刀枪不入的法力、不转死全家的诅咒符和阴毛旗的传说,也确有人信。彼时的现实,就是如此鸡零狗碎。
《单筒望远镜》里讲了几个很典型的“现实”。有个人要加入义和团,因为他欠了教民的钱,成了义和团不但能赖账,还能反抢一把;欧阳家的仆人也加入了义和团,因为总有团民找上门闹事,如果成了“自己人”就好说话了;还有些人组织“假团”,仗着团民的威风趁火打劫。个体在日常中单纯、细小的选择遭遇了时代的暴风骤雨,完全失控和毁灭。
本文来自蝶恋花投稿,不代表胡巴网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hu85.com/365635.html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xxxxx@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