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ra汽车(ora汽车续航里程)

我们现在看电动车可能就像 100 年前人们看汽车一样,习惯了马车,每一辆汽车看起来都很炫,就像现在习惯了传统内燃机,每一辆电动车表面上看起来都很厉害,实际上是这样子吗?

ora汽车(ora汽车续航里程)


电动车的本质是车

我认为汽车制造商可以简单分成几种类型: 1. 商人、 2. 工程师、 3. 艺术家,如今新能源汽车制造商又多了一类: 4.IT 人。毫无疑问的,我们最信赖工程师出品的汽车,就像我们信赖德国车一样。但令人泄气的是,当今把控新能源新势力的却多数是商人与 IT 人,各种概念车与发布会让人眼花缭乱,姑且不论他们真正的目的是什么,真正把汽车工程作为核心来研发电动车的品牌屈指可数。

ora汽车(ora汽车续航里程)

我必须说实话,到目前为止并没有一款电动车真正给我留下美好的印象,包括 Tesla Model X ,与 Model X 相处的那一个星期让我深刻体验什么叫里程焦虑,以及各种充电失败的挫折(当然很大程度是地域性原因)。后来,我也试著体验广州各家的共享电动车,但你知道的,有些名不见经传的入门电动车开起来就像装了壳,加大电机功率的高尔夫球车,从加减速反应、转向手感、底盘回馈等,各种不协调,尤其有些使用了一段时间的车,加速时马达声嗡嗡响,车身也各种异响,加之电动车比起同尺寸的汽油车要重,于是底盘的松散与悬挂支撑衰退也很常见。


功底是表面数据看不出来的

当司机开着 iQ 从机场接我到酒店的路上,作为乘客的我第一感觉还是这车蛮重的,司机应该是在酒店充饱了电,开了一百公里左右在机场等我,我瞧这时续航里程还剩 320 公里左右,一路上因为修路封路走走停停,开了两个小时才抵达酒店,下了高速我看续航还有 220 公里左右,官方宣称的 360 公里续航并非随口说说。 iQ 的整体坐姿较高,高速上相当平稳,时速过百没有明显风切声,悬挂对于路面弹跳处理中规中矩,但很多时候你明显知道车身颇重且集中在下盘,以 2615mm 的轴距且后悬挂为扭力梁结构来说,底盘的总体设定调教是很大的考验。

ora汽车(ora汽车续航里程)

第二天一整天的行程全部在四川青城山周边的山区进行,路线中完全不包含高速,而且许多山路经过雨水冲刷路面状况并不是太好,对于一个全新的品牌与车型来说,我很欣赏厂家这样自信的安排,而经过一上午将近百公里的山路驾驶,我确信了的欧拉工程师自信心的来源, 因为 这是一辆有工程底子的电动车。

ora汽车(ora汽车续航里程)

首先我们必须先理解一辆长 4.4 米的电动车跟传统汽油车本质上的不同, iQ 这副 ME 平台架构是完全为电动车而开发,在前麦佛逊、后扭力梁与电池模组不变的前提下,根据不同的轴距、前后悬、车高等设计变更,可以对应包括轿车、 SUV 与商用车的不同需求,位于前后轴之间的电池模组( 33KWh )让整车重心位于中央,前置电机与前轮驱动最大程度保证了后排与行李箱空间,并且让后轴可以采用成本低廉的扭力梁架构。

ora汽车(ora汽车续航里程)

iQ 带给我的驾驶感受其实有点超过我的预期,我常说所有的规格参数都是参考,两台数据一样的车表现可能南辕北辙, iQ 很明显是让我欣赏的那一种,是一群工程师主导开发出来的车。

ora汽车(ora汽车续航里程)

从酒店发车上路,经过一连串郊区宽敞的道路,之后便多数在山路中迂回,首先我要赞的是车架给我的感觉相当扎实,经过烂路弹跳也不会让人感到松散,转向与 ” 油门 ” (姑且还是以油门称之)、刹车之间的默契比较协调,单挡变速器搭配博格华纳出品的 120kW 电机,加减速之间滑顺畅快不说,那呼之即来的丰沛扭力更是传统内燃机所无法提供的,再加上底盘电池带来的配重优势,即便底盘、悬挂、高扁平比轮胎都以经济舒适为主要考量,看起来的顺畅感受确实不是传统入门 A 级车可以比拟的。

ora汽车(ora汽车续航里程)

再者, iQ 的驾驶者介面简洁而人性,那些让人眼花撩乱、为触摸屏而触摸屏的电动车都是反人类的设计,开车归根究柢是要在手握方向盘,目不离路的情况下还能直觉地操作车辆的基本功能, iQ 采用全数字仪表盘搭配以实体按键为主的中控台大屏,各项功能均以人性为考量,而从关门声,排挡、按键等操作回馈,细到电动窗升降的滑顺感,都可以感受到这是在扎实的车辆工程基础上制造的车,主被动安全配备方面也是应有尽有。

ora汽车(ora汽车续航里程)

ora汽车(ora汽车续航里程)

当然, iQ 并非十全十美,这个价格区间要苛求完美也不切实际,比较高的车重(我猜应该在 1.6 吨左右),没有副车架的后扭力梁,加上比较集中在底盘的重量,这让车尾在起伏路面抛离落地的瞬间显得支撑略有不足,如果在弯中带着弹跳时后扭力梁的不安特性便会浮现。

ora汽车(ora汽车续航里程)


后记

我常说,新能源车未来的明星一定会在传统汽车大厂中脱颖而出, iQ 的表现更加坚定了我的论点,尽管 iQ 开出漂亮的补贴后价格,后续的 R1 、 R2 看起来也颇吸引人,但欧拉未来要面临的挑战还很多。要知道,特斯拉的核心优势在于电能管理,以及对所有电子系统的高度整合能力,市场上不少里程超过 30 万公里的特斯拉仍保持良好的机械状态,单这点我相信当今新创的新能源品牌便没几家能做到。

欧拉有清晰的品牌定位,尽管 iQ 的外型见仁见智,但我认为 iQ 未来在网约车市场与商用市场还会有很大的潜力,明年初上市的 R1 才会真正面向年轻的都会人群,欧拉的品质在长城汽车坚强的工程背景下相对可靠,而欧拉更要思考的是如何找到跟年轻消费者沟通的语言,以及让他们知道在工程思维下跟 IT 思维下,电动车本质的真正差异。

本文来自蝶恋花投稿,不代表胡巴网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hu85.com/363922.html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xxxxx@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