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武帝时期名臣(汉武帝期间名臣)

:汉武帝那么穷侈极欲、穷兵黩武,却没有重蹈秦始皇的覆辙,凭什么?前面司马光已做分析,进一步讲,归根结蒂,还是在于汉武帝善于用人,手下有名将,更有名臣。

第一个是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倡议人

汉武帝时期名臣(汉武帝期间名臣)虽然,董种舒没有做到多大的官,但他给汉武帝独尊儒术的建议,对中国历史影响巨大。

武帝即位之初,发布诏书举荐天下贤良。董仲舒被举荐上来,他的一篇上书深得武帝称许,其内容主要是推崇儒家的治国思想,强调教化。他讲:

万民之从利也,如水之走下,不以教化堤防之,不能止也。

人天性都是逐利的,必须通过教化来引导。古代圣人治理天下都把教化作为头等大事,国家要立太学,乡村要庠序(学校),要在人民中建立道德约束体系。

最后他强调,整个的教化体系应当是大一统的,应当摒弃儒家以外思想的干扰,各方面才统一,人民才容易遵循。

董仲舒还建议“举孝廉”,也被采纳。

可以说,董仲舒为中国皇权统治初步建立起了意识形态和人才培养体系,对于皇权的稳定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第二个是汲黯–敢于批评皇帝的人

汉武帝时期名臣(汉武帝期间名臣)汲黯做地方官时,也是用黄老的思想,无为而治,只掌握一个大框架,具体事都分派给手下官吏处理,经常休病假,但辖区内治理得却很好。

他敢作敢为,先斩后奏。有一次被派去视察一个大火灾,沿途则看到黄河水灾引起的饥荒更严重,有父子相食的,便擅作主张,持节放粮,振济灾民。

汲黯敢于面折迁争,当众臣之面批评武帝:内多欲而外施仁义,是个伪君子。武帝竟然都能忍,还称赞汲黯是“社稷之臣”,类似“人民公仆”的味道,哈。武帝可以拉着屎见大将军卫青;也可以吃喝玩乐着见丞相公孙弘;唯独汲黯来时,他得着正装,正规其事。

汲黯给汉武帝很多谏言,最让人啼笑皆非的是这一件。因为武帝一边广揽人才来做官,一边又对官员要求极严,小不如意就给杀了。汲黯便讲:您费这么大劲把人才找来,还没有让他的才能发挥出来,就给杀了,人才有限,杀人无限,将来谁还帮您治天下啊?武帝笑道:人才就像海绵里的水,挤总是有的,杀不完的。

后期武帝确实感觉手下的名臣文武都没了,于是下诏书,继续要求各地举荐贤能,诏书中讲:

盖有非常之功,必待非常之人。故马或奔踶而致千里,士或有负俗之累而立功名。夫泛驾之马,跅弛之士,亦在御之而已。

这段话很精彩,大意是:有的马不让骑,一骑就跑,站着还爱踢人,这样的马常常会是难得的千里马;有的人极有个性,不被流俗认可,却常常怀有了不起的才能。建立非常之事业,就得要这样非常的人才。马和人一样,老老实实的,一般也就只能拉车而已。

第三个是公孙弘–奸诈的大儒

汉武帝时期名臣(汉武帝期间名臣)公孙弘也是作为一个大儒,从民间被选拔上来的,当时已经六十多岁。

他和汲黯的作派正相反,从来没有跟皇帝面折迁争,不论什么问题,他都是讲明自己的建议之后,请皇帝自行择取。有时,他跟汲黯配合来推动一个主张,都是汲黯先向皇帝提出来,他在后面再表赞同,给推一把,这样就很容易征得皇帝的同意。

也有两次,明明跟汲黯等几个大臣商量好的事,皇帝略有疑义,公孙弘立即临场变卦,附和皇帝的想法。汲黯便当着皇帝面指责公孙弘奸诈,公孙弘则老实承认自己变卦了,但他讲:

知臣者,以臣为忠;不知臣者,以臣为不忠。

武帝深表认同。

而且,公孙弘老成持重,有思想,能够“习文法吏事,缘饰以儒术”,就是把各种工作杂务,都纳入到相对统一的儒家范式中来,所以,很快就官居高位。

公孙弘非常俭朴,盖粗布的被子,吃肉也很少。汲黯攻击他:明明奉禄很高,却这样装,太奸诈了。武帝问公孙弘:是这么回事吗?公孙弘答:汲黯是我最好的朋友,他真是指出了我的毛病,我确实就是想沽名钓誉啊。这个回答,武帝很欣赏。

不久,公孙弘做到了丞相。他极有城府,表面宽宏大量,内心却很阴暗,谁要是对他稍有得罪,都在心底给记上帐,慢慢找机会报复。同样作为大儒的董仲舒看不惯他的阿谀,他就推荐董仲舒去胶西王刘端手下做官。官职上是提拔重用,多好啊,可实际上这个刘端是个混世魔王,多次擅杀手下的官员,他是要借刀杀人。董仲舒只好称病辞职。他还推荐老对头汲黯去做右内史,右内史辖区内很多皇亲国戚,无法无天,汲黯则为人正直,少有圆融变通,公孙弘以此要看汲黯倒霉。

公孙弘的功绩在于实实在在推动了儒家成为整个官僚体系的主体,大批读书人成为官吏。

还有一件事,很有现代意义。公孙弘建议,禁止老百姓持有弓弩。弓弩在古代就相当于现在的枪支,据说秦兵马俑坑出土的弓弩射程超过AK47步枪。另一位大臣叫吾丘寿王,他反对:兵器的意义不在于害人,而在于禁暴讨邪。老百姓不持有兵器,只能让坏人更猖獗。武帝同意吾丘寿王的观点。

第四个是主父偃–不作死就不会死

汉武帝时期名臣(汉武帝期间名臣)主父偃是一个苏秦式的人物。他是临淄人,一直在家乡附近的齐、燕、赵等地闯荡,但不受权贵待见,一贫如洗,借钱也没人借了,就跑到长安,上书给汉武帝,做最后一搏。当时与他同时上书的还有两个人:严安和徐乐。这三篇文章都名垂史册。

主父偃引用《司马法》中语:

国虽大,好战必亡,天下虽平,忘战必危。

建议汉武帝减少对匈奴用兵。

严安则指出,发动战争,使异族臣服,只是一种虚荣,有关的大臣和将领可能从中得到名利,对国家的长期发展并不利。

徐乐则提出一大观点:

天下之患,在于土崩,不在瓦解。

土崩就是类似秦末底层人民的全面反抗,瓦解就是类似“七国之乱”那种上层危机造成的国家分裂。现在民生穷困,比边防的事更危急,老百姓不安了,就易动,易动就可能土崩。

汉武帝看后,立即召见这三人,大呼相见恨晚,都给封了官。其中主父偃升迁最快,在武帝跟前最红,给他送礼的人就很多,他全部笑纳。有人劝他收敛点,他答:

生不五鼎食,死即五鼎烹。

我穷了一辈子,现在就要作一番,爽一下,爱怎么着就怎么着吧。这种偏执狂的性格,决定他有不寻常的智慧和命运。

主父偃给汉武帝出的最重要的建议是,颁布“推恩令”,鼓励各地王侯把自己的封地和各种资源都分配开,传给自己所有的儿子,王侯的爵位也可以传。而不必像以前那样,只传给一个嫡长的继承人。这样以来,以往封地太大,实力太强,对中央有威胁的诸侯,想不拆分,内部也不答应啊,一下子就彻底解决了汉文帝、贾谊、汉景帝、晁错都没有解决的大难题。

为了进一步强本弱末,主父偃还建议把全国各地的豪杰富人迁到长安。这个事,从刘邦、吕后便已多次施行,这次也无什么出奇。只是牵涉了一个叫郭解的人,卫青为其请命:郭解很穷的,不应当迁的。武帝讲:能让大将军来讲情,怎能说穷呢?武帝又了解了一下这个人,虽然是一个平民百姓,却有很大势力和声望,说白了就是一个黑社会老大。武帝很反感,就把郭解给杀了。

主父偃还建议武帝在西部设立朔方郡,修建朔方城。

最后,主父偃开始寻机会报复当年不待见自己的人了。燕王刘定国与其父的小妾通奸,并且搞了自己的弟媳妇,还擅杀官吏,被主父偃给盯上,最终刘定国自杀,封地回收中央。主父偃曾想把女儿许配给齐王,对方没同意,他听说齐王刘次昌与姐姐通奸乱伦,也盯上了,最终刘次昌自杀。赵王刘彭祖也得罪过主父偃,就害怕了,于是先下手为强,告主父偃受贿,而且逼死王侯。公孙弘也劝武帝杀掉主父偃。最终,主父偃被满门抄斩。

第五个是桑弘羊–实行宏观调控政策的经济学家

汉武帝时期名臣(汉武帝期间名臣)前119年,为了缓解国库空虚之急,汉朝政府开始发行白鹿皮币和银锡合金的钱币。这其实就是一种变相征税。这种钱币成本很低,所以盗铸的人前赴后继,怎么杀也禁不住。前后因此杀的人达数十万,还是不行。越禁不住,就越用严法,张汤之流的酷吏就更为皇帝所重。

这就暴露了一个问题。任何一个要发动大规模战争的国家,必须用类似儒家的思想来忽悠,同时用类似法家的手段来管控,这是专制的两件利器,都被汉武帝用到了极致。

此时,国家财政工作的最高长官,前后有三位:咸阳、孔仅和后来的桑弘羊,都是出身于大商人之家,通过“买官”上来的,有煮盐的,也有冶金的,帐算得都极精。最有名的数桑弘羊,他十三岁就在武帝身边做了小秘书。

桑弘羊出手不凡,他一上来就把原来的钱币废止,钱币制造统一由中央亲自抓,发行一种“三官钱”。这种钱制造工艺和材质都很优良,民间难以仿制,一下子解决了“盗铸”这个经济顽疾。

另外重要的一手,就是主持实行盐铁酒官营,跟现在的通信、烟草之类的国营是一样的,极大的增加了财政收入。

桑弘羊最牛的还是推行了“平准法”:

尽笼天下之货物,贵即卖之,贱则买之,欲使富商大贾无所牟大利,而万物不得腾踊。加之,卖官和赎罪钱。

就是加强各种资源的国家储备,一方面对市场价格进行干预调控,稳定物价;另一方面从中渔利,增加财政收入。平准法在武帝之后,霍光主政期间慢慢废止,再后来,汉宣帝时再次推出,称之为“常平仓”。

第六个是卜式–第一个公民模范。

汉武帝时期名臣(汉武帝期间名臣)汉武帝因为战争消耗太大,国库空虚,想尽办法筹钱,甚至开始卖官爵。有个河南人叫卜式,靠养羊致富,主动申请给军队捐钱,量很大,惊动了武帝。

武帝问他:你想要个什么官?

答:我从小放羊,不会做官,不想做。

问:你有什么官司打不赢?

答:我跟谁都挺好,没有官司。

问:那你图什么呢?

卜式答:既然国家要灭匈奴,人民就理应有力的出力,有钱的出钱,我不能上战场,捐钱是应该的。武帝非常高兴,给卜式封官,并布告天下表彰。

卜式明白自己作为公民模范的政治意义,几年后,武帝攻南越,卜式再次申请带着儿子等子弟兵一同随军。又被布告天下,大力表彰。

卜式的官做得也不错,给武帝很多积极的建议。比如,他指出盐铁官营,这种垄断行为提高了商品价格,损害百姓利益。为此,他恨不得把桑弘羊给烹了。

第七个是张骞

汉武帝时期名臣(汉武帝期间名臣)张骞通西域也是这个时候,他最西到了葱岭,就是现在的帕米尔高原。张骞从西域返回后被封侯,同时也引起一波探险淘金热。人的逐利的本性太强大了,慢慢便打通了东西方。

苏武牧羊的故事也是在武帝时期,略。朱买臣、司马相如、东方朔等人也活跃在武帝时期。

最后,还有武帝时期的13位丞相,以及临终时的顾命大臣们,稍后单列。

按:这其实是《谷园讲通鉴》的文字初稿,也算是个提纲,后来决定做成视频脱口秀节目,稿子只好全部重写。干脆发上来与大家交流吧。

《谷园讲通鉴》的视音频目前在爱奇艺和蜻蜓FM脱口秀频道热播,敬请关注。

汉武帝时期名臣(汉武帝期间名臣)

谷园

本文来自冷凝弹投稿,不代表胡巴网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hu85.com/363912.html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xxxxx@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