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给你讲讲北师大模范夫妻的故事。
2017年11月14日至19日,由共青团中央、中国科协、教育部、中国社会科学院、全国学联、上海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第十五届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挑战杯竞赛总决赛在上海大学举行。这一次,我校学生队获得了一个国家特别奖和四个三等奖。
2014届大学生社会学院张、王鹏的作品《资源型村庄的权力结构及治理的变迁——基于对山西省T村历史的实证研究》在入围全国总决赛的1230件作品中获得特别奖。这部作品是北京高校哲学社会科学专业学生唯一获得特别奖的作品。
关于挑战杯——。
挑战杯(Challenge Cup)是挑战杯(Challenge Cup)的简称,是为大学生举办的一系列全国性科技学术竞赛。它是由共青团中央、中国科协、教育部、全国学联和地方政府联合主办,国内著名高校和新闻媒体联合承办的大学生指导性、示范性、群众性课外学术实践竞赛。
中国挑战杯大赛有两个平行项目,一个是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大赛(简称“小挑战赛”),现已升级为“创青春”全国大学生创业大赛,另一个是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大赛(简称“大挑战赛”)。这两个项目的全国比赛交替进行,每个项目每两年举办一次。
“挑战杯”始终坚持“崇尚科学、追求真知、勤奋学习、锐意创新、迎接挑战”的宗旨。在促进青年创新人才成长、深化高校素质教育、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在高校乃至社会产生了广泛而良好的影响,被誉为当代大学生科技创新的“奥林匹克”盛会。
张梦吉
2014年社会科学学院本科生,曾任社会工作学会会长。在校期间获得国家奖学金和首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大赛“挑战杯”特别奖。获第十五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大赛特别奖。
王鹏
法学院2014级本科生,曾任法学院学生会副主席,曾作为组长组织暑期社会实践,被首都大学学生授予暑期社会实践优秀成果。获首都大学生“挑战杯”课外学术科技作品大赛特等奖、第十五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大赛特等奖。
面对面——。
“当我看到我的奖项时,我一定很激动。你认为你会得到这个奖吗?”
3354“经过赛前的充分准备,我们对自己的作品还是有一些信心的,但是参加比赛的队伍都很优秀,所以我们不知道最终会选择哪一个,只是尽力做好自己的那部分。”
“一部优秀的作品离不开一个配合默契的团队。与我们分享您的团队。”
3354“核心成员是我们两个人,我们的团队也是。
有两位成员:法学院15级的刘楠同学和艺术与传媒学院14级张子煜同学,项目的成功离不开团队每一位成员的辛勤付出。”
“为了完成这次作品,你们前期做了什么准备?”
——“我们是大二的时候申请了国创的有关课题,经过大概一年的工作和反复修改以后完成了这个项目,在能力和经验上获得了很大的提升,为我们这次的比赛打下了非常好的基础。”
“你们当时都是去实地进行考察调研,在此过程中遇到了什么挑战和难题吗?”
——张梦吉:”对我来说调研过程中最大的困难可能就是听不懂当地的方言吧,还好我男朋友是当地人,这给了我很大的帮助。当然在调研过程中存在很多学术上的困难,通过及时和指导老师沟通,给我们提了很多建议,才使我们的调研活动顺利进行。准备比赛的过程中也有很多人帮助我们,包括科协、团委和社会学院的老师同学们,都给我们提供了很多的指导。”
“在备赛和调研过程中有没有特别温馨或者难忘的小片段呢?”
——王鹏:”在这个过程中,我们的作品改了无数遍,校团委的老师和同学主动帮助我们完善了英文的PPT和展板。在比赛之前,老师们为我们特意举行了好几轮的预答辩。其中在北京有两轮预答辩,在上海的时候特意为我们再次预答辩。指导老师一直在微信上和我们交流,直到比赛的前一天还在不停地改讲稿。”
“在山西T村调研时,除了方言,还遇到了什么困难,技术上的或者别的记忆犹新的困难?”
——张梦吉:”我们要研究村庄的变迁,要抓住问题的本质还是挺难的。所以当时我们进村以后,把村庄近四十年的历史梳理了一遍。跟老师交流,老师帮助我们一步一步理清存在的问题和其中可以研究的部分。”
“当时是怎么决定选择这个题目的?”
——张梦吉:“因为之前做的大创课题就是关于这个方面的,在那以前我们也做过一些暑期社会实践,当时也是去的山西,想要了解山西煤炭产业的现状和其他一些情况,后来发现了这里面存在的一些问题,慢慢地锁定了这个村去做这个课题。”
“你们俩一个学法学,一个学社会学,你们当时是想从哪个方面去做这个项目,是从法律角度还是单纯的做一个社会学的研究?”
——王鹏:“因为是一个偏社会学的课题,整个项目的研究方法和理论应用之类的偏社会学一点,两个学科融合的话主要还是在思考的过程中,在调研的过程中两个学科的思维会有交流和碰撞,给了我们一些创新型的想法。整个项目是一个不停深入的过程,我们大二刚开始做的时候能力不够,第一次实践回来以后,有很多困惑,总结时老师给我们提出了很多建设性的意见,怎么去调查研究。接着再利用假期继续调研实践,一次次地改进,一直到最后才有现在的作品。”
“你们在合作的过程中会不会有一些小矛盾?你们是如何处理的?”
——王鹏:“在文章写作过程中两个人观念有不一样的地方,通常我们是去咨询一下老师,选题如何聚焦,逻辑框架如何搭建,最后得出什么结论等等。可能会有一些小的不一样的地方探讨一下就OK,矛盾是肯定没有的,哈哈(嗯,这真的不是在秀恩爱)。”
“当初你们是一起做大创,再过渡到这个项目,对对方有什么支持和鼓励吗?”
——张梦吉:“在做大创之前我们俩就已经在一起了,还一起做过社会实践,想要了解的东西也差不多了,相互之间也非常了解。因为要调研的地方就在他的家乡,所以一定要有他,因为他比较熟悉情况。”
“习总书记提出大学生要创业创新,要出去实践,你们对大学生创业创新有什么看法?”
——张梦吉:“创业的话我没有考虑过,因为我们的学科性质不太适合创业,经济或者理工科可能比较适合。我还是以学术为重,以在学校获得的专业知识为基础,再去结合一些自己发现的比较新的点,再去做创新型项目。”
“那以后的发展方向呢?”
——“我以后还会继续在本校学习社会学,选择继续学社会学是因为我觉得社会学能够教会我们一些认识事物和分析问题的方法,这是使人终身受益的。选择留在本校是因为我觉得我们院的老师都很温暖也很有学识,也不用再花额外的时间去和全新的老师和环境磨合,能更快地投入到学术研究中。”
“去调研自己的家乡,除了获奖之外有哪些现实的意义? ”
——王鹏:“我们文科项目不像理工科那样成果转化很快,我觉得在短期内可能很难有什么改变。但是从长远来说,我们做的是一个意识性的研究。我们调查的时间跨度有四十年,山西近年来发生了波澜壮阔的变化,我们大学生可以从不同于当地人的视角进行考察,我们去做调查的话可以把这个变化的过程和内部的机理梳理下来,为以后的发展作借鉴,也为后人保存这样一份资料,为乡村治理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思路。”
“你们的获奖作品以后是否可以继续跟进,为政府政策的制定提供建议?”
——张梦吉:“我们会对这个项目继续深入研究,因为现在我们的作品仍然不太完善,我们的文章、想法还是有很多不足,有很大的改进空间。具体能不能对当地的社会治理起到什么作用还得看之后的发展吧。”
“有没有什么话想对支持你们的人说呢? ”
——“从选题、调研、写作、修改、准备答辩到答辩结束,在整个过程中我们得到了许多老师和同学的帮助。非常感谢一路给予我们许多帮助与启发的董磊明老师,到上海陪伴并指导答辩的赵炜老师,还有学院一直特别关心我们的王茁老师,以及所有在一轮轮的预答辩过程中为我们提出了许多宝贵意见的老师们。在此还要特别感谢,在修改作品和准备答辩的过程中一直陪伴我们、帮助我们的团委老师们、师兄们,还有科协的师弟师妹们,大家都特别认真,他们是整个比赛的过程中支撑我们的重要力量。”
“关于课题,给师弟师妹们一些建议吧!”
——张梦吉:“选题我建议大家还是找身边最熟悉的领域下手,一是方便入场,二是能为我们理解调研对象提供优势,这对我们本科生而言,都是保证调研深度的重要条件。建议师弟师妹们在学习和科研上要多花时间多下工夫。除了我们自己的项目,我们看到的别的团队优秀的项目,也都是花了很长时间去调研,去做一些实践性的东西。所以要善于利用假期和闲暇的时间,多学习多实践。”
——王鹏:“在这里首先要感谢我们的师兄师姐,因为他们对我们的帮助特别大,我们比赛前得到了之前拿特等奖的师兄师姐的热心帮助。建议师弟师妹们多关注生活、关注实践。我们这次看到的包括之前的一些选题都是从身边的例子演化而来,可能是别人没有关注到的,但是你发现了并且做了很深入的研究,就能有一个很好的结果。我们共同努力,师弟师妹们有需要的话可以和我们进行交流沟通。”
本文来自胡巴网投稿,不代表胡巴网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hu85.com/27752.html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xxxxx@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