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据南京市中级人民法院微信公号消息,该院审理了一起不正当竞争案件,某网站为买卖微信号提供交易平台,被判赔偿腾讯经济损失100万元及维权支出的合理费用9万元。
据南京中院介绍,判决后双方均未上诉,目前案件已生效。南都记者获悉,该案或是全国首例涉及微信账号交易的不正当竞争案件。
微信相关负责人告诉南都记者,账号交易及恶意注册行为给各类违规行为提供了作恶最基本的账号资源,是微信明确打击的对象。恶意账号的产生与治理还与手机号码资源管理、行业法律法规继续完善等诸多因素有关,因此希望能与多方合力解决背后的黑灰产问题。
为买卖微信账号提供交易平台,有损互联网竞争秩序
“大量出VX号”“国内15-30天实名微信号,10个起拍”……在某网络科技公司运营的网站上曾设有这样交易专区,含大量提供微信账号买卖、微信辅助注册、辅助解封等服务的内容。
腾讯公司认为,这种行为严重影响微信平台的正常运营,破坏平台健康生态。故诉请法院判令被告某网络科技公司立即停止不正当竞争行为,并索赔210万元。
2021年3月2日,该案迎来首次庭审,当时被告已停止被诉行为。近日,南京中院公布此案的判决结果,认定被告行为构成不正当竞争。
法院审理认为,被告所实施的行为与微信管理规范相违背。《微信账号个人使用规范》《腾讯微信软件许可及服务协议》指出,不得赠与、借用、租用、转让或售卖微信账号,或者以其他方式许可非初始申请注册人使用微信账号。
用户账号不得转让,平台服务商采取相应的管理措施是互联网行业的商业惯例。法院认为,平台服务商在现行法律框架下设立相应的管理规范或协议,既是其应承担的平台经营者义务,也是对平台用户合法权益的保障,被告利用他人的“微信”产品进行商业模式创新或是满足客户需求,亦不应当违背互联网行业的商业惯例。
此外,法院认定“为微信账号、微信辅助注册、微信辅助解封的交易行为提供信息发布场所和交易服务”,会对互联网行业平台经营者生态环境产生负面影响,恶意诱导消费者通过违反微信使用规范的方式获得微信账号,扰乱互联网行业市场竞争秩序。
这种行为也损害用户的合法权益。对微信用户而言,被告的行为会对用户使用微信的体验产生影响,且非初始申请注册人使用微信账号、账号非正常注册和解封将增加使用风险,危害信息安全。
因此法院判决,被告某网络科技公司赔偿腾讯公司经济损失100万元及维权支出的合理费用9万元;在其网站首页刊登声明以消除影响。
据本案的承办法官、南京知识产权法庭庭长周晔介绍,本案中某网络科技公司虽未直接从事组织、参与微信账号买卖的行为,但为微信账号买卖等交易提供了平台;这间接对微信号买卖背后的灰色产业链提供了滋生的土壤,使数以亿计的微信用户面临更多潜在风险和负面使用体验,因此应当给予反不正当竞争法上的否定评价。
“作为互联网行业的经营者,应加强对平台内容的监管,承担起应负的义务,共建清朗的网络环境。”周晔说。
黑灰产盯上微信渠道,账号买卖渐成产业链
现在微信已形成集通讯、消费、娱乐等丰富功能的网络生态系统,是一款拥有超十亿用户的国民App。基于这样庞大的用户规模和生态,有黑灰产从业者盯上微信账号,将此变成一门生意。
据周晔介绍,少数恶意用户利用微信账号发布虚假广告、垃圾营销、低俗违法信息等,实施网络欺诈、违法交易等恶意行为。为隐藏身份或规避监管,需要取得大量微信账号,因此背后逐渐形成恶意注册微信账号、买卖微信账号的灰色产业链。
南都记者曾联系一名微信号买卖中介,对方称收号的价格取决于微信朋友数量、发朋友圈频率和账号申请年份。一个用了5年以上、微信朋友超500人的私人号,可卖500元左右。
除了买卖微信账号外,这条产业链条上还衍生出“养号”业务。有专门的群控软件可同时控制数百台手机登录微信,一键发朋友圈、评论、点赞。这样做是为了“养号”——当账号的活跃度越高,越不易被平台判定存在异常,后续操作也就越不容易被封号。
南都记者注意到,去年9月,深圳市中级人民法院对三起微信群控案进行宣判,认定涉案的开发商及销售商构成不正当竞争,需赔偿腾讯经济损失共计6442余万元。法院在一起案件判决书中特别指出,被告专门研发针对微信治理措施的“防封号”功能作为卖点大肆宣传,存在明显恶意。
今年9月27日,最高人民法院公布的十起反垄断和反不正当竞争典型案例中,也包括一起微信“群控”案。这是全国首例涉及微信数据权益认定的案件。
在本案中,浙江两公司开发运营的“聚客通群控软件”,利用外挂技术将该软件中的“个人号”功能模块嵌套于微信产品中运行,在微信平台中开展商业营销、商业管理活动提供帮助。
杭州互联网法院审理认为,这种行为已危及微信产品数据安全,违反了相关法律规定及商业道德,构成不正当竞争行为,因此判令被告赔偿腾讯经济损失及合理开支共计260万元。
微信相关负责人告诉南都记者,互联网账号黑灰产突破了国家法律法规的相关实名制要求。为了对抗和治理平台内的账号交易及恶意注册行为,微信团队发起了恶意账号清剿项目——“死水行动”,旨在通过消耗黑灰产团伙的注册手机卡等资源,增加恶意注册成本。
“在持续打击下,微信账号恶意注册量明显降低,恶意号存量也有明显下降。我们还将长期在注册和解封环节加强审计。”微信方面表示,恶意账号不仅仅是微信安全问题,也与手机号码资源管理、行业法律法规继续完善等诸多因素相关。因此希望能在监管层面 、行业层面形成共识,合力针对互联网黑灰色产业链条进行整体解决。
值得一提的是,针对账号运营乱象,国家网信办近期宣布开展专项整治行动,紧盯违法违规账号重新注册、全面清理“僵尸粉”、机器粉,以及向未成年人租售网络游戏账号等行为。
国家网信办指出,专项整治行动将通过进一步加强账号注册、使用和管理全流程动态监管,督促网站平台严格落实主体责任,引导账号主体规范账号运营行为。
采写:南都记者李玲
本文来自小女人投稿,不代表胡巴网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hu85.com/269578.html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xxxxx@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