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安寺村位于秦岭腹地,海拔1200米,距夏梁镇人民政府18公里,总面积16平方公里。共有303户人家,5个村组1092人。该村虽然是偏远寒冷的石质山区,但一直是党建和基础设施建设的先进村。近年来,该村大力发展食用菌种植、光伏发电、林下经济和乡村旅游。村容村貌焕然一新,村集体经济不断壮大,人民群众幸福感和满意度不断提升。
穷山恶水变金山银山
去年村集体经济收入达30万余元
据史料记载,老安寺始建于唐贞元三年(公元787年),是全盛时期秦岭南麓唯一一座规模较大的寺庙,故名该村。村子虽然离镇上很远,但风景优美,历史文化丰富,是一座充满无限生机的风水宝地。面对村集体经济基础薄弱、底子薄的难题,如何选择合适的项目,让这个沉寂了几千年的贫困山村重拾昔日的辉煌,造福村民?8月16日,村党支部书记邹志勇说,这是他们当时最想的事情。
为有效解决集体经济发展难题,邹志勇于2017年5月成立了以村集体为主业的百隆实业发展有限公司,并在东胜、顾、宏盛三地成立了农民专业合作社,形成了以食用菌种植、光伏发电、林下经济、乡村旅游为主导的“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路径。目前,1兆瓦光伏发电项目一期100千瓦光伏发电设备安装到位;占地100亩的香菇产业园已建成,标准化香菇大棚156个,香菇深加工厂房1600平方米,年发展香菇栽培30万袋;种植天麻、黄精、芍药等名贵中药材230亩,魔芋示范田20亩;种植牡丹和高山油茶800多亩。
“2018年,我们依托东升、顾合作社的技术力量,建成了年规模30万袋的香菇大棚。通过三年努力,就业困难群众70余人,户均增收4300元,带动全村191户贫困户实现股份分红。同时,通过加工菌包、棚退菇、菇还菇、代销购销商品、加工高附加值产品等方式,将更多贫困人口嵌入产业链。2020年村集体经济收入达到30多万元,最终带领群众把昔日的荒地变成了金山银山。”邹志勇介绍。
群众家门口就业
依托旅游实现增收
去年,乡村振兴工程启动后,邹志勇集资在老安寺村建起了垂钓园,开发了10万条深水鱼,指导群众建起了5栋农房。为了进一步带领群众依靠旅游增收,他还组织一些有创业意愿的人到礼泉县袁家村学习,回村后建起了23个小吃摊。今年“五一”期间,景区每天接待游客5000余人次,7天累计接待游客4万余人次,仅垂钓园就收入8万余元。
老安寺村的民宿也不一样。远远望去,一个又一个彩色小屋排列整齐,还有圆形透明的房间。女孩的心满满的,很像童话世界里公主的居所。他们的名字叫——“南山木屋”。
8月16日下午,邹志勇告诉记者,“南山里木屋”是村集体实体。2020年建成后,通过招标方式将经营权移交给“南善里”文化旅游公司。现在只有一笔管理费,全村年收入27万元。
pgc-image/SgNTPHICDoY9A1″ />
村上10余户群众常年在公司务工赚钱,村民吴红霞就是其中一户。早上8点,吴红霞便同其他几位村民来到了南山里木屋打扫卫生,整理房间,然后再根据时间学习几道可口的农家菜。“我今年50多了,以前一直在外打工,但一年下来几乎没有多少收入。如今在家门口就能就业,一年下来能落个2万多元。”吴红霞高兴地说道。
据了解,在2020年全市重大项目观摩评比中,该村旅游建设项目荣获全市第3名。垂钓园一侧的网红情侣岛,被商洛市电商发展工作领导办公室评为“全市直播电商六个一百工程网红打卡地。”
“山好水好空气好”成代名词
将依托环境做大做强乡村旅游
走进老庵寺村,民房整整齐齐排列着,每家的墙上都有一幅画,多是一些历史典故和传统文化故事。村子不是很大,坐落在大山之间,但却是属于小而精美的那种,溪水潺潺,在青山映衬下,显得格外的宁静,像极了一处世外桃源。邹志勇告诉记者,之前结合当地的历史,统一对民房进行改造过,墙上主要画的是唐朝壁画。
随着大力发展产业,农村经济得到了快速发展,改善村内基础设施,建设和谐乡村,提高村民生活幸福度和满意度,成为了急需解决的问题。2018年以来,老庵寺村多方筹措资金,新建产业路1.6公里,新建和加固河堤200米,新修文化广场12000平方米、停车场1000平方米,修建便民桥2座,解决了12户村民长达10年的汛期“过河”难题,同时,还配置健身器材,完善了村卫生室、农家书屋标准化建设。
为了亮丽人居环境,村两委带领党员扎实开展河道沟渠大整治、交通沿线大清理,规模种养基地大整顿,累计清理“五堆”370多处,清理各类垃圾120多吨,完成卫生厕所改造350户,无害化厕所改造285座,与农户签订”三包”责任书300余份,确保了环境的“长治久安”,避免了污水乱排和空气污染,从源头上遏制了蚊蝇滋生和各种疾病的传播渠道。
老庵寺村先后被授予“陕西省村级党组织标准化建设示范村”、“陕西省美丽宜居示范村”、“陕西省集体经济示范村”等荣誉称号。如今的老庵寺村,“山好水好空气好”是它的代名词,获得游客广泛赞赏。邹志勇告诉记者,接下来,村里将依托当地自然环境优势,重点发展乡村旅游产业,把乡村旅游做大做强。
华商报记者 陈永辉 编辑 刘靖
本文来自胡巴网投稿,不代表胡巴网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hu85.com/26925.html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xxxxx@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