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斜杠创业 斜杠创业

1 出发,离开这个日常

做斜杠创业 斜杠创业

斜杠这个词来自一种时髦的自我介绍方式。说到你做什么,有人会说“我是作家/程/面包师”,用斜杠把自己分成多个职业身份。

对我来说,斜线并不是一个新概念。因为我从来没有很沮丧过,我总是想做正常生活道路之外的事情。

在大学里,我是一个积极的日语学习者,每天都在为考证而努力。令我惊讶的是,我就读的这所综合性大学没有日语系。

一开始我很担心,因为在网络课程远不如现在发达的时候,向老师请教并不是很容易。我本想在学校蹭课,但结果很机智,因为根本没给我机会。

考试通过拿到证书后,偶然听到一个热爱动漫的同学抱怨我们学校没有学日语的地方,他和他的朋友都在担心。

我一听,这不是和以前一样的情况吗?作为一个大四学生,一个热爱创业赚钱的新时代大学生,一定要站出来帮助别人!

所以大家肯定都猜到了,没过多久,我的日语培训班就开了。从那以后,我在周末过了很长一段时间的课和讲座。

现在回想起来,这是我斜杠生涯的开始。就像我们今天要讲的这个《斜杠创业家》一样,在生活中寻找机会,然后努力去操他。

作者金伯利帕尔默本人是一位成功的斜杠企业家。她不仅是一名成功的编辑和作家,还是Etsy网站上的小老板,销售她的咨询服务。打个比方,我们熟悉情况。几乎是一个作家同时给多个平台投稿,在淘宝上开了一个小店。她做副业的出发点只是为了有更多的时间陪伴女儿成长,同时也需要更多的收入来维持经济独立。

其实很多成功的砍杀者一开始都有一颗单纯的心,要么就是单纯的为了增加收入,要么就是觉得目前的财务状况不安全,希望开拓更多的收入来源,建立更可靠的保障。

在作者生活的美国,消费主义的盛行、金融危机的余波以及低储蓄率的传统,让每个人都在金融走钢丝,密歇根大学2012年进行的一项关于消费者信心指数的官方调查就证明了这一点。调查显示,只有四分之一的美国人有足够的储蓄来维持至少六个月的生活。可见,即使在资本主义发达的大洋彼岸,将资金分为流动资金、备用资金和投资资金的做法也不是主流。

而我国的情况又是怎样的呢?想必,我们根本不需要什么权威的调查,每个被生活打过的人自然都充满了辛酸。比如交了房租,剩下的钱不多了,每天得存点吃的;比如为了给孩子奶粉钱,他们要忍受加班的折磨;例如.

幸运的是,我们仍然有存钱的优良传统。与老梅相比,因个人破产流落街头乞讨仍是个案。然而,情况并不乐观。自2016年以来,银行存款的利息超过了通胀,正式开启了负利率时代。换句话说,银行里的钱不会增值,但还是会亏钱。努力工作,好好存钱就能过上稳定生活的想法,已经逐渐失去了可行性。

我们出来做财务管理,讲究开源节流,而斜杠无疑是解决开源问题的一大利器。从经济保障的角度来看,单一的收入来源不足以提供通过考试的保障,因为一旦这个来源有任何变化,你基于目前收入水平的生活可能会瞬间崩溃。

比如很多小伙伴都买了房子。如果月供压力超过月收入的一半,压力会更大。如果这个月的收入只来自你的职业,不难想象你要付出多少努力和心血才能保住这个收入。不管你多努力,不管你多用心,你都不会崩溃。最多在冷清的角落哭一场,哭完后擦擦脸,继续回去加班。

这是你想要的生活吗?

2 奋斗者的劈腿指南

做斜杠创业 斜杠创业

当然,你也可能因为想追寻内心真正想从事的事业而计划着一段逃离,或者出于崇高的情怀而投身于公益以及非盈利性的项目之中。现在的工作太无趣太现实,无法满足你灵魂深处真正的渴望。你无时无刻不在呼唤着新的旅程。

不过无论是什么样的动机,比起就此踏上创业之旅来说,斜杠可能是更适合大多数小伙伴追求理想生活状态的选择。

正如作者所建议的那样,我们可以尽可能地紧紧抓住自己的主业,同时慢慢地创建起创业项目,这将为我们带来两份工作最好的部分:全职工作的社会保障资格、稳定的收入、发展技能的机会、社交人脉和一个可寻求帮助的平台,副业的多样化收入来源和追求梦想的可能性。

这简直就是光明正大地鼓励人们不要在一份职业上从一而终,不仅要在职业生涯上大玩劈腿,还要占尽两边的便宜。岂有此理!真是太……令人兴奋了!

是不是等不及要加入这个行列了?放轻松,让我们一起翻开这本劈腿啊不斜杠操作指南。

首先,困扰许多有意变身斜杠的小伙伴的最大问题,莫过于我能做点什么?作者诚意推荐,从自己的生活和工作里寻找没有被满足的需求、你热爱到迫不及待要从事的爱好和能够帮到他人的技能。就像我最初的一份斜杠职业,也是从身边同学们学习日语的渴望没被满足而开启的。

还没有想到点子的小伙伴,不妨从作者为准备的10个问题开始思考,很可能从中找到不错的思路:

1,你空闲时一般阅读什么或浏览什么?

2,你和朋友最常讨论什么?

3,朋友和家人最可能在什么问题上问你意见?

4,什么事能让你也渴望从事?

5,你最喜欢怎样帮助他人?

6,只有你能做成的事有哪些?

7,你乐意免费提供什么服务?

8,你认为的榜样是怎样找到新收入来源的?

9,对你来说很简单,对其它来说难的事情有什么?

10,你最喜欢自己主业中的哪一部分,并希望在此部分上分配更多时间?

这就和我之前和小伙伴们提到,从自己最忠实的品牌中寻找股票投资机会是一样的道理,生活不仅是最好的打手,也是最好的老师,它会用自己的语言讲出许多东西,而我们要做的只是耐心倾听。

有了想法之后,我们需要的是评估这个路子是否可行,以及想办法用最小的成本来做实际的验证。贴心的作者为我们准备了5个标准,来评价你所寻找到的创意是异想天开,还是真的是一个没有被满足的,有可能开辟出一片市场的需求:

1,具有较低启动成本。

2,有很大潜在上升空间,并且易于拓展。

3,能很好地适应你的主业,可以自由安排时间。

4,发挥了你的独特创意和技能优势。

5,有趣。

很显然的,斜杠创业者们的时间、精力和金钱不要说跟公司级别比,相较于专职创业的奋斗者而言都是居于劣势。在这样的情况下,你想要做事情不仅要简单、廉价,而且最好还能激发你的热情,使你能在报酬微薄的起步阶段(可能会很长)依然保持用爱发电的积极性。

但斜杠也并不是没有优势。既然拿人手短,那么不拿的话岂不是手就可以乱伸了吗?一个做法不奏效,可以很快地改变思路改变手段,灵活应对。比如,淘宝上卖不动,我们可以到微商上去做。微商不好做,我们还可以走社群的路子。作者将这个阶段的要诀总结为“分解目标,小步前进,保持低成本”,然而我更愿意用一个时髦的概念来解读,叫做“敏捷开发”。

敏捷开发来源于软件开发行业,后来被精益创业理论发扬光大。其核心思想是,开发产品时先做出一个简单的原型——最小化可行产品(Minimum Viable Product, MVP),它不需要完美的细节,精巧的体验,只要达成核心的功能就可以推向用户。然后通过不停测试并收集用户的反馈来实行一轮又一轮的快速迭代,不断修正,最终得到一枚适应市场需求的好产品。

用在我们的斜杠上,就是用最小的花费,最快的速度做出实际行动,然后尽量快地修改优化,不断朝理想状态前进。就像写文章一样,先写出来给大家看,然后再去改,一篇比一篇更好,总有一天可以实现靠写字混饭吃的一个小目标。关键是要马上去写作,马上发出去让大家喷,而不是修炼到文豪的等级再一鸣惊人。

在起步之后,我们会面临更多的问题,比如怎样运营、怎样销售。好在如今已经是互联网的时代,我们有许多成本很低威力很强的工具,帮助我们寻找客户、寻找合伙人以及宣传自己推广自己。

比如,一些在育儿领域寻求发展的斜杠者,很大一部分都是在自己养育儿女的途中遇到了有同样问题的人们,从中发现了新手父母们没有被充分满足的需求。身为母亲的作者也如此感叹道:新手妈妈们常常会感到孤独,而玛丽亚(育儿网站创始人)找到了一种方式让这些孤独的妈妈们得以互相联系,互相慰藉。同时,在帮助他人的过程中,她也逐渐为自己创建起了一份事业。

互联网还能帮助我们的是,社交媒体、自媒体以及种种工具可以完成推广任务并最终打造出我们自己的品牌。然而这一部分也是我认为本书最遗憾的地方。虽然作者也列出一些有助于帮助我们构建出个人品牌的建议,比如在社交媒体上分享自己的努力,找到同好抱团取暖等,但很可惜的是仅仅止步于“WHAT”,也就是要做什么的阶段,而没有细化到“HOW”,怎么执行的地步。

当然,对于一本让我们开启斜杠思维的入门读物,它没有用足够的篇幅去解释也是可以理解的。毕竟Marketing(营销)已经发展为一门复杂的技术学科,远远超过了薄薄一本指南力所能及的地步。但也不用太过担心,快速学习,在战争中学习战争,是每一个斜杠的日常。

说到日常,就不能不表扬一下作者了。正如她在前言中所说的一样,经过自己的亲身体验,她也发现这种创业形式有不好的一面,最大的问题在于从工作量上来讲,“我们会感觉自己同时在做两份全职工作”。而且还会有这样的烦恼:不论是美国还是中国,在从事一份工作的同时想要干点别的什么,通常情况下都最好瞒着跟你朝夕相处的同事们,免得引起不必要的职场麻烦。只有在某些风气特别开放的企业中,你才可以光明正大地亮出骄傲的斜杠身份。

在这样的情况下,时间管理和统筹安排就显得非常重要。我们需要十足的技巧甚至毅力,才能在保障本职工作的同时去打磨斜杠创业产品。每当我结束加班,在深夜的凉风中走出地铁口,胀痛的大脑都会对第二天早起码字的日程表示抗议:虽然它知道这个时间安排没有问题,我不可能在别的时间里写东西,但它就是单纯想瘫在床上睡觉。

最理想的情况是,主业可以为副业提供技能、素材、客户等方面支持,否则就要花费额外的努力去处理相互之间的时间精力冲突。但不论再怎么理想,更多的付出是必不可少的。别人在刷微博,你在做事;别人在煲剧,你在做事;别人在打游戏,你还是在做事。比起时间管理精力管理方面的技术问题,如何面对这样近乎于自苦的日常,是否愿意放弃闲暇与消遣,才是有意投身斜杠的你最需要事先想清楚的。

作者也说了,就算是以增加收入为目标开始斜杠,也可能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报酬微薄,更不要说还有各种各样的失败、打击和干扰来雪上加霜。如果你是以别的目的,比如寻找内心真正的事业、投身公益奉献或者从事非盈利性项目,也难以摆脱误解、疲惫以及不停重头再来之类的挫折。因此,我们需要一些建议来应对这些可能发生的严峻局面:

1,去网上找一点类似的失败经验故事,知道自己不是一个人会好受一点。

2,明白即使最成功的人也曾经历过失败,所以现在的失败值得庆祝,因为这证明你与成功者又多了一个共同点。

3,准备B计划,以备万一有所闪失的时候兜个底。

4,休息,找一些令你愉快的方式排解情绪。

5,忽略那些讨厌的存在,比如喷子。

6,相信自己的潜力。

7,最后,保持前进。

总之,就是你可以休息,可以懒惰,可以让自己不完美,但不要放弃继续前行。我很喜欢某写作网站的口号,你一定要努力,但千万别着急。不论写作、理财还是斜杠,都更像是为了几年以后的挖井,而非口渴了才顺手抓起的水桶。不提前接水的人,拿起的水桶永远都是空的。你看到做得有声有色的斜杠们,没有谁不是在无人问津的角落默默耕耘了好几年,才有了今天这般耀眼的光彩。

所以,放轻松,慢慢来,但行耕耘,莫问收获。在这个观点上,东西方智慧又一次心有灵犀。

3 我们生活在未来

做斜杠创业 斜杠创业

我在2013年时的第N个斜杠项目,是写游戏剧本。

当时手机游戏处于火热的发展期,每个月都有几百款游戏上线,几百个创业公司找到融资,一片飞速膨胀暴发增长的景象。由此产生了大量美术、剧情、程序上的需求,需要大量的人手来处理。

由于我恰好从事这个行业,也有足够的写作能力,于是抓住机会找了几名热爱游戏热爱故事的小伙伴,搞起了剧本写作小团体,在那段热火朝天的时期里好好捞了一票。这样的经历促使我开始思考,斜杠在未来还会有什么机会?

除此以外,还有另外一个问题。本书作者告诉我们,即使在风气开放喜欢冒险的美国,斜杠(包括兼职、副业等同类概念)也经历了从妖魔化到半地下再到如今时髦先进的漫长旅程。

而对于我们来说,兼职也是长期处于被批评的地位。“周末老板”“搞外快”“捞外水”这些词,在还没走远的世纪初还是不务正业、假公济私和心术不正的同义词。

举个栗子,倒退回去不说多了,5年左右吧,你跟女朋友的父母说我是公务员,虽然工资低一点但是稳定,多半会换来一个赞许的微笑。但要是说我在外面搞了个小生意,人家指定觉得你丫给的红包是不是来路不正啊。

但是现在,你要说你兼职担任C什么O,运作着一个创业项目,那就是妥妥的青年才俊,未来大腿。所以问题来了,这么短短几年时间,除了用词变得更加高大上以外,斜杠还有什么本质的东西变化了吗?

互联网未来学教父(这个头衔是我起的)凯文·凯利在其著作《失控》以及《必然》中表示,科技引发的很多趋势正在改变我们的世界,其中一个就是职业与公司的解体。

原本我们的生产关系是以职业为主体,引申出做好这个职业所需要职业技能,而我们每一个人是被职业的身份以一对一的形式束缚在企业之中。然而,在互联网的时代,沟通的大大便利等技术变化,使技能变成了生产关系的中枢。你有这个技能,就能担任这个职位。而碎片化、共享、使用而不需拥有等思潮的兴起和工具的进化,令技能的成本核算方式变更为按效果和时间收费成为了可能,令我们得以摆脱只能与单一企业缔结契约的处境。

这个变化的本质是什么呢?借用一句大家上中学时都听过但都不在意的话,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所以,新的生产力必将产生新的生产关系。

现在的我们,不再以某某职业的形式将自己全部的智力、时间、经验、技能打包卖给单个公司,而是按照最优化和个性化的决策方式接受外包式的任务安排,从而更灵活更精细地发挥出自己的最大价值。我们已经成为了人力资源意义上的共享单车,给所有需要的人提供各种各样的技能与服务。

比如,写文章的人,不需要再成为作家,而是写作服务提供商,可以给想听故事的人、想打广告的人、需要书面材料的人提供写作这项服务。在这里,互联网的低成本沟通与联接能力,是这一趋势得以变成现实的关键。所以下次再有人跟你说互联网都是虚的,是骗人的,你可以召唤马克思大神给予它哲学的惩罚。

这样的变化持续下去会是什么样子?一个可能是,每个人会被每个人雇佣,每个人都是每个人的老板。在经济学领域有个概念叫做“科斯天花板”,一个组织成长到一定的规模就会摸到无法继续上升的天花板,因为沟通和管理的成本吞噬了全部利润,因此内部成本决定了一个企业能做多大。与之相对,若成立一个公司所节约的成本,比直接从找人的成本还高,那么成立公司就是没有必要的。成本,就是公司的边界。

那么,未来就呼之欲出了。借助,我们可以很方便地找到客户、找到合伙人、完成销售、接受反馈,在这样的市场中,有没有公司,还重要吗?

想象一下,你是一个生活在2050年的写作者,你醒来之后,在手机上安排正在创作的几个剧本的进度,你的工作伙伴也许在你楼下喝咖啡,也许在南极逗企鹅,但你们可以马上就今天要写到哪一章达成一致。

当你吃午饭的时候,有新的客户找到你完成一单为他儿子生日准备的演讲稿,这篇稿子还将发表在小伙子的公号上,而客户又是在他日常阅读的理财公号上发现你的大名的。你接下了这笔业务,并商定了后续的长期合作意向,具体的商业细节外包给另外的专门提供法务、税务、征信的劳动者完成。

像这样,无数的劳动场景在转瞬之间搭建,完成任务之后又即刻消散,无数的团队在眨眼间诞生,又在不久之后快速解散。而我们足不出户,就已经从一个工作环境飞跃到另外一个。

这样的未来遥远吗?也许并不,事实上已经是我们身边正在发生的现实。和大家分享一句我所深信的格言:一项创新真正成功的标志,就是所有人对它习以为常视而不见。从电脑、互联网到触屏手机、共享经济,莫不如是。

斜杠也会是这样的创新,当我们未曾注意的时候,未来,已经到来。

本文来自胡巴网投稿,不代表胡巴网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hu85.com/25994.html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xxxxx@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