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视觉中国
借呗页面 图/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 文静
广经观察
日前,有用户反映,自己的“借呗”更新成“信用贷”,且明确提示由银行提供服务。11月8日,蚂蚁集团回应表示,借呗已启动品牌隔离工作。未来,借呗将由蚂蚁消费金融公司提供,并成为蚂蚁消费金融公司的专属品牌。由银行等金融机构独立提供的信贷服务则会在“信用贷”页面展示。这是继今年9月“花呗将全面接入央行征信系统”后,支付宝在贷款合规方面的又一大动作。
不过,记者连日调查发现,京东、美团、滴滴、展天联盟等互联网平台的消费信贷产品页面未有相关变化。大部分的互联网平台的信贷产品用其品牌名命名,对于个人用户,要知道到底每笔款项的背后放款的机构是哪家,就需要深入到借钱页面或每笔贷款查询的页面。
“国内强化金融监管,预计后续其他互联网平台公司也有类似的整改措施落地。”光大银行金融市场部宏观研究员周茂华表示,目前这种品牌隔离,并没有对消金机构资金、借款额度、利率等方面构成明显影响,因此对客户服务体验影响有限。
文/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 文静 王楚涵
“借呗”更名为“信用贷”
由其他金融机构独立经营
借呗方面表示,“信用贷”页面展示的信贷服务全部由其他金融机构独立经营,其授信额度、利率由服务提供方根据用户信息动态审批决策,不受此次品牌隔离工作影响。后续如用户信用记录、资质信息发生变化,则可能导致评估结果的变化。
同时,借呗强调,在品牌隔离过程中,用户的服务体验不会受到影响,开通、查账、计息、借还款等核心流程不会发生变化。
记者了解到,在没有进行品牌隔离前,支付宝上的信贷服务由金融机构和蚂蚁集团联合运营,对外统一为“借呗”品牌。
“在此之前,许多消费者都以为借呗就是蚂蚁金服借钱给我们”,业内观点指出,这次“分家”,是为了让信贷服务的底层实施“穿透”,有利于监管机构、金融消费者更好地了解服务背后的实际提供方。
今年4月12日,人民银行、银保监会、证监会、外汇局等金融管理部门再次联合约谈蚂蚁集团。此后,关于蚂蚁集团整改方案的主要内容包括五个方面,其中包括:纠正支付业务不正当竞争行为,在支付方式上给消费者更多选择权,断开支付宝与“花呗”“借呗”等其他金融产品的不当连接,纠正在支付链路中嵌套信贷业务等违规行为;蚂蚁集团整体申设为金融控股公司等。
今年6月,重庆蚂蚁消费金融有限公司获批开业。按照整改方案,蚂蚁集团应在蚂蚁消费金融公司开业6个月内完成“花呗”“借呗”的品牌整改工作。整改完成后,“花呗”“借呗”将成为蚂蚁消费金融公司的专属消费信贷产品,其他金融机构借助蚂蚁集团提供的数据信息所发放的消费信贷,不再标挂“花呗”“借呗”名称。
调查:借贷平台易被误认为放款金融机构
记者注意到,多家互联网平台提供的信贷服务背后都有银行等金融机构的身影,但互联网机构的信贷业务目前并未进行品牌“隔离”。记者体验了京东、美团、滴滴等的信贷产品,至截稿时,这些产品在用户端相对此前没有太大变化。
用户要怎样知道每笔贷款背后提供服务的实际机构是哪家银行或金融机构?记者调查多家互联网平台的信贷产品发现,都得咨询客服才知道如何查找真正的贷款机构,不懂行的用户可能很难了解是哪家借款放贷的,甚至根本不知道这些都只是平台。
“目前市场上由互联网机构提供的信贷服务,背后对应的资方大多数是银行,且在具体的放款合同里也标明了具体的放款机构(某某银行),不过多数借款人尚未养成良好的认真阅读合同的习惯,往往误认为放款人即提供服务的第三方机构,可能会低估借款逾期的问题严重性,提高恶意违约的概率。”融360数字科技研究院分析师李万赋提到,也是这种隐蔽性,给第三方机构提供了一定的违规操作空间,比如产品利率超红线或者恶意催收等。
京东
在京东金融的“金条借款”的页面,记者留意到,该页面顶部依然是写着“金条借款”。页面内写着“与银行等持牌金融机构合作”,但有哪些合作的持牌金融机构,该页面未有详细显示。京东金融客服表示,想了解“金条”的放款机构是哪些,要点击“我的”-“借款记录”,需要查看的借款,点击“借款详情”,就可查看“金条”的出资机构。
美团
记者在用于个人消费贷款服务的美团借钱页面上看到,其名称显示仍为美团借钱,并未显示放款机构。页面显示,美团借钱的贷款服务由重庆美团三快小贷及合作银行提供,合作银行包括但不限于亿联银行、中国光大银行。美团客服工作人员表示,借款的放款机构可能为1家或者多家,具体详情可在借款后,进入借款记录选择一笔借款进行详情查看,就能知道该笔借款的放款机构。
滴滴
滴滴平台的滴水贷页面显示“滴水贷”为滴滴金融旗下信贷服务。记者在滴滴平台的“滴水贷”的客服页面咨询了解,如果要查合作方,可以进入“我的借款列表”,选择对应的借款订单,点击“还款计划上方箭头”-放款机构,才可查看。在“滴水贷”的借款界面,输入借款金额后,显示到“本次贷款由西岸小贷及其他合作机构为你提供”的一行字。
专家提醒:消费者要了解实际放款机构 需避免逾期影响征信
去年7月至今,一系列互联网存贷款新规相继出台。银保监会于2020年7月下发的《商业银行互联网贷款管理暂行办法》中明确规定,商业银行应当在相关页面醒目位置向借款人充分披露自身与合作机构信息、合作类产品的信息、自身与合作各方权利责任,按照适当性原则充分揭示合作业务风险,避免客户产生品牌混同。
此外,在银保监会于今年2月印发的《关于进一步规范商业银行互联网贷款业务的通知》中,设置了互联网贷款的“三道红线”,其中,明确商业银行互联网贷款业务的出资比例(合作方不低于30%)、集中度指标及限额指标(银行不低于50%),同时严格跨区域经营。
李万赋表示,联合贷的监管制度在逐渐完善,政策导向也非常明显,要发展也要规范。互联网公司和银行首先要充分了解当前的监管政策,互联网机构在设计产品时坚决不碰监管红线,银行则需要更加尽职尽责,实际参与产品的设计和风控,且在产品出现问题时及时和互联网机构共同解决。“消费者在使用互联网APP提供的信用贷产品时,主要谨记两个方面:仔细阅读借款合同,对利率、还款方式、放款机构等核心要素要有明确的了解;按需借款,按时还款,避免逾期影响征信。”李万赋补充道。
周茂华亦提醒,消费者需要理性借贷消费,避免过度负债。
本文来自盼夏投稿,不代表胡巴网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hu85.com/256296.html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xxxxx@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