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业创业证官网,北师大就业创业

就业创业证官网,北师大就业创业

朱慧清(新华社)

就业创业证官网,北师大就业创业

在金张掖文化旅游农牧特产博物馆的客厅里,一名现场销售员为临泽红枣带货。王 将摄(人民视觉)

就业创业证官网,北师大就业创业

4月6日,在北京朝阳区合生汇的一家奶茶店,店小二正在为顾客准备奶茶。本报记者 乔 彩摄

就业创业证官网,北师大就业创业

重庆街头,网上送餐员正在送餐途中。唐志勇摄(人民视觉)

就业创业证官网,北师大就业创业

在湖南长沙康乃馨养老中心,老年评估师王迪泉(右)对一位老人的自理能力进行了评估。新华社记者 戚晓毅摄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新的商业模式和就业形式不断涌现,各种各样的新职业也随之出现。近日,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等三部门发布了18个新职业,包括集成电路工程师、调酒师、二手车经纪人、汽车救援员、调酒师、电子数据取证分析师、碳排放管理员、智能硬件装配工、工业视觉系统操作员等。再加上之前的数字运营商、卡路里规划师、老人能力评估师,新的职业层出不穷。虽然有些不能准确命名,但它们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这些新职业在促进就业和创业以及产业发展的同时,也面临着稳定性不足、缺乏职业规划等困难。专家表示,职业结构的变化反映了社会的发展变化。相关部门、企业、求职者等社会主体必须齐心协力,保障新职业从业者的权益,让新职业更好地服务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求。

我很自豪地说,我是一名酒保。

准备量杯、奶泡壶等材料,冲泡、泡拉花,根据顾客需求调整糖的比例和汁茶的配料比例……这就是茶店小林的日常生活。“泡茶很好玩,感觉每天都很饱。”小林说。

如今,像小林这样从事奶茶等饮品配制的人,官方名称为——。

自2019年4月起,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会同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国家统计局正式发布无人机驾驶员、医护人员、城管网格员、二手车经纪人等4批56个新职业。快递员和外卖小哥被归类为“线上送餐员”,而线上出租车司机则被称为不同于传统“巡游出租车司机”的“线上出租车司机”,而李佳琪、维雅等货运主播则成为专业的“直播销售员”。

智联招聘执行副总裁李强表示,“官宣”对新职业的认可,有助于提升从业者的荣誉感和社会认同感,鼓励他们充分发挥个人价值。

“以前叫我‘茶铺小哥’。现在有了名字,别人问我做什么,我会自豪地说我是调酒师。”小林说。

英语专业的李婷毕业后在VIPKID做了在线导师,通过在线学习平台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精准、及时、有效的学习规划和指导。这个职业也在去年迎来了官方“点名”的——在线学习服务老师。“有了官方认证,感觉社会认可度和接受度更高了,学生和家长对我们也更信任了。”李婷说。

p>

新职业从业者的职业路径往往受爱好和收入驱动。美团研究院联合智联招聘发布的《2020年生活服务业新业态和新职业从业者报告》显示,新职业从业者中53.9%因收入选择新职业,50.4%因热爱选择新职业。发挥空间大、专业能力增长快、收入水平高、可以结识志同道合的伙伴,是不少新职业从业者的共同认知。

“很享受给学生解决问题的过程,看到他们取得成绩会很开心。”李婷告诉记者,自己很喜欢这份工作,“收入也比较可观,现在基本每月工资到手都能过万,和自己在公立学校当老师的大学同学相比,这个收入还是比较高的。”

此外,还有大批未进入国家职业标准目录的新职业已经破土而出或逐步成熟。美团研究院发布的上述报告显示,近年来仅美团平台上因新业态而孕育的新职业就超过70种,如密室设计师、汉服摄影师、卡路里规划师、宠物烘焙师……

在北京师范大学经济与资源管理研究院副教授周晔馨看来,新职业的产生能够提供就业机会的新增长点,在适应产业结构变化的同时,使人力资源不会闲置,从而为社会创造更多的产品和服务价值。

人才培养关注不可替代性

新职业的发布不断加速,那么,什么样的新职业能得到国家的“认证”?

“新职业是在向社会公开征集的基础上,经职业分类专家评估论证、公示征求意见后,按程序遴选确定的。”人社部有关负责人表示。

记者了解到,每一个新职业的“诞生”都需要通过多个维度的考量,其中最重要的维度是技术性/独特性、社会性、稳定性和群体性。其中,技术性/独特性代表着职业是否足够新,是否反映了新产业、新业态的出现;社会性反映了职业是否能够带动更多劳动力就业、更有市场前景;稳定性评判的是劳动者在新职业中的就业环境和发展空间;职业的群体性则考量了这个职业现有的从业人员规模和未来发展是否有活力。

周晔馨认为,新职业的产生与技术进步、老龄化、市场化、社会治理深化等新情况、新形势的出现密切相关。“其中最重要和直接的因素是计算机、互联网主导的技术进步,这对新职业的产生大都有直接推动或间接加速的作用。”

“新职业的产生反映了经济社会的发展过程。”中国就业促进会原副会长陈宇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指出,新职业不是政府设计出来的,而是顺应社会需求的社会经济活动自然而然地产生和创造出来的。

新职业的产生往往伴随着旧职业从业人员的减少甚至消失。这一点,在天津工作的王华深有体会。王华在一家超市工作了4年,过去她一直负责收银工作,去年开始,超市设立了不少自助收银台,人工收银台被撤了一半。而与之相对的,是超市的线上业务增多,于是她从收银员变成了一名拣货员,专门负责线上订单货物的挑拣。

周晔馨表示,除了已经减少的收银员、售票员等职业,随着信息化和人工智能的发展,还有很多其他传统、机械、重复的劳动将逐步被机器甚至软件取代,“比如低端会计、柜员,甚至随着未来自动驾驶技术的成熟,出租车司机也可能会被淘汰”。

“一个职业的成长是自然历史过程,只有被市场实践证明过的、适合并顺应时代发展潮流的职业,才能前途远大、走得长久。”陈宇说。

周晔馨认为,人才培养要因时而变,顺势而为。“那些更多是靠人的创意、创新和人际沟通来完成的工作,在未来更不可能被机器替代。人才培养需要关注到这一点。”

共同应对不断变化的市场

由于产生的时间不长,新职业在成长过程中还存在一些短板、痛点和堵点。记者采访了解到,不少从业者对新职业存有一些顾虑,如社会保险参保率低、职业发展稳定性不足、维权机制不健全、职业前景缺少长远规划、教育培训有所欠缺等。

从事收纳整理行业3年的周晶也有了正式称呼——“整理收纳师”,提到行业的发展前景,她表示“有信心但也有顾虑”。“现在的市场还不饱和,以后人们的需求会越来越大,但目前而言,大众的接受度还是不够高,很多人还是不愿意花钱请人来收拾整理家里,所以有时候也会觉得这份工作不太稳定。”

同时她认为,就整理收纳师水平而言,目前还缺乏权威的衡量标准,也没有统一的学习课程和专项考核证书。“似乎任何人都可以成为收纳师,有些人仅仅看过一次视频会叠衣服,听过一次收纳分享课,或者通过快餐式地学习拿到一个职业培训班的证书,就自称为收纳师。”周晶说。

为此,相关部门和各行各业也在积极推动新职业的规范化和权益保障。人社部有关负责人表示,新职业发布后,人社部将会同相关部门和单位加快新职业的职业标准开发,指导人才培养培训,提升从业人员的素质和能力,打造数量充足、素质优良的从业人员队伍。

去年国家发展改革委等多部门发布的《关于支持新业态新模式健康发展 激活消费市场带动扩大就业的意见》指出,将探索适应跨平台、多雇主间灵活就业的权益保障、社会保障等政策,完善灵活就业人员劳动权益保护、保费缴纳、薪酬等政策制度,探索完善与个人职业发展相适应的医疗、教育等行业多点执业新模式。

“发挥新职业扩容就业,应以市场发展为导向,尊重劳动者与企业选择,推动各类新职业有序、高效进入职业分类大典,做好已发布的新职业技能体系建设、技能培训等长期性、基础性工作。”首都经济贸易大学中国新就业形态研究中心主任张成刚建议。

对企业来说,新职业的产生也是一种机遇。周晔馨认为:“新职业的产生也带来了新的商业机会,比如新的培训机构。另外,新的行业协会也有逐步建立的必要,或者旧的相关行业协会需要改革与创新。”

求职者自身应当认识和顺应时代潮流,努力奋进。周晔馨建议,求职者尤其是刚毕业的大学生要关注时代的变化,既要抓住新职业机会就业,也要不断学习提高自己,在适当的时候转换成别的新职业,“因为已有的新职业也可能被淘汰”。

“要脚踏实地,深入生活,投身职场活动,同时观察自己的能力,找到两者紧密结合的发展方向,应对不断变化的市场。”陈宇说。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本文来自胡巴网投稿,不代表胡巴网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hu85.com/24033.html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xxxxx@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