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聚焦于新产品,新产品的创新与开发,其本质与创业相同。结合齐鲁博士的演讲,探讨创新创业的思考与实践,也作为学习笔记与读者分享。全文共3044字。
1. 创新创业是新潮流人们喜欢从结构的角度去分析和思考一个事件,找到核心驱动力。有了系统和结构,我们可以更好地帮助我们预测未来。
首先,看驱动力。根据大历史理论,人类活动以能量和信息为基础,导致熵减少。
向前发展有两个永久的动力,一个是追求知识,发明技术;二是创造财富,不仅指金钱,还满足个人的需求和欲望。
再看发展体系,基于这两大驱动力,形成了科技、经济三大体系。
科学是对知识的追求,其本质是可以否定的假设;技术总是会向有需求的地方发展;经济将知识和技术集中在同一创造财富的平台上。
最后看结构,农业时代,能源是太阳,信息是土地,竞争靠劳动;工业时代,能源是化石能源,信息是设备,竞争靠技能和生产;信息时代,能源是新能源,信息是知识,竞争靠的是创新和快速的资源组合。
2020年,疫情大大加速了发展体系和结构的演变。目前,为了创造财富,创新创业已经成为一种新的趋势和可以系统追求的职业。
中国消费升级是大势所趋,城镇化已经进行了几十年,老龄化加剧。从一线到N线的机构很多,技术、资金、人才一流,技术强度足够高,所以创新创业最好的机会在中国。
c=”http://p26.toutiaoimg.com/large/pgc-image/eb64c752a6374a6690cb10fef33664a7″ />2. 创新创业面临三大挑战
第一,产品与市场匹配。
创新一般从想法Idea开始,当前好想法层出不穷,技术开发周期越来越短,产品开发越来越快速,而客户每天只有24个小时,不可能时时刻刻都会采纳新产品,只会越来越拥挤。
因此Product Market Fit,唯一可以做的就是快速迭代,新的想法用最简单、最快速的时间、最低的成本找到市场的反馈,降低试错成本,增加成功的概率。
尽可能找到验证数据,从验证满足需求开始,到能看得见增长,否则要么是伪需求,要么产品或市场没做好。当产品供不应求,竞争者冲进来,说明成功了。
第二,新产品周期鸿沟。
任何新产品都会走过这样一个周期,第一批创新用户使用产品,他们仅仅是因为对创新感兴趣而买单;第二批是抓住潮流的用户,他们一般是企业里高管,对未来有愿景,寻找新技术来实现这个愿景,这群用户对价格不敏感,风险承担能力较大。
这时候会出现一个鸿沟,大部分新产品都会死在这里。
在这个鸿沟里,需要找到第三批用户,他们愿意用新技术和新产品,但很务实,注重结果,买单的核心是竞争者用不用、周围的朋友用不用。
一般在大家开始唱衰的时候,往往就是要走出鸿沟的时候,这就引出了进入时机的问题,太早会掉到鸿沟。
任何技术驱动的公司或产业,可以将Gartner曲线与产品生命周期结合起来,关注量变和质变的时机,把握住突变的因素,看到风口。
当然,早进比晚进场的人好,这时候需要有自我造血能力。当苹果选择进场,是非常重要的信号。
第三,持续造血。
技术驱动型的创新创业,新产品典型的成长曲线会越来越陡,意味着不进则退,关键是要找到持续的造血能力,获得融资等核心资源。
3. What做什么:找需求、看技术、探市场
决定做什么之前,先要想清楚,对技术、市场、需求有一个判断。
需要观察一个赛道,需要阅读,需要跟很多人去聊,之后思考和梳理,形成对未来的判断,形成想法,行动落地马上验证,好的创业者一般会花一年甚至两年时间去思考做什么。
决定做什么是不断变化的过程,核心要点是产品迭代,迭代速度至关重要,有时候也会在重要节点改方向。
如何寻找需求?
需求是最难判断的,但其基本结构是稳定的,判断现在的需求和未来潜在的需求才是难点。
C端需求有结构和原则,第一是马斯洛原则,第二是用户永不满足。如何系统地看有哪些需求没有被满足好,可以分一下人群和时长,一个人一天24个小时做什么这个角度入手。
通讯永远是人类的刚需,视频为先的时代来了,核心是异步实时;看好新一代社交,社交永远是一代一代的;长期看好娱乐,越来越大的刚需是消磨时间;而教育和医疗,需求永远大于供给。
B端需求有一点不一样,大B和小B不一样,大B核心是销售问题,小B刚需是获客和现金流的需求,但它们的核心都是降低成本、提高产出。
如何看市场?
市场趋势相对比较容易,可以从产业链入手,上下游看资本市场,看供给、需求、流通端,要看国际国内环境变化等。
如何看技术趋势?
新技术遵循着自身的长期发展规律和长期趋势,相对来说比较稳定,核心是看到拐点,即从早期出现到商业化可用的状态。
简单来说,技术分为基础技术和信息数字化技术两大类。
从时间的维度,数字化技术本质是由平台来驱动,平台分为前台和后台,前台关注人和计算体系的交互,后台关注计算的能力。
沿着这个思路,可以看到过去从PC到互联网、到移动互联网、到云,再到AI,这60年数字化发展的规律。
能源领域的再生和存储,新的能源形式,如可控核聚变,碳捕捉/存储等产业化值得关注。
在生命科学领域,计算驱动合成生物,药物发现、蛋白合成、感知质谱、低温电镜,会诞生很多新的治疗方法;在材料科学和航天领域也有大量的技术前沿。
我们将在下一篇文章详细介绍AI时代新技术。
4. Why为什么能创造价值?
有了想法和初步产品,需要分析能不能赚钱。
分析产品的商业种类,关注规模和成长速度,特别是成长速度。复合年均增长率CAGR一定要高,最好达到30%-50%,创新创业不要进入CAGR只有5%-10%的赛道,即使做到行业第一名,市值也上不去。市值的多少,决定了融资能拿到多少钱,能走多远,所以CAGR增长一定要高。
其次要分析天花板,在融资的时候很重要,可以简单用公式进行计算。P(产品有多少人用)乘以Q(用我的产品和不用我的产品差别),由此计算出可触达的市场天花板。
分析可以赚多少钱,创造价值和获得价值是两回事,可获得价值意味着有付费模式,收费走不走得通,有销售能力,有渠道能触达客户。
最后分析毛利,毛利比净利更加重要,因为毛利不是自己定,是创新能力带来的,体现了在生态链里的价值。
融资看长期价值,也有一个框架去预估公司的商业价值,关注碗里的,现有产品现有渠道市场占10%,收入能有多少;看锅里的,延伸产品5-10年发展如何;最后是田里的,是否可以溢出到新赛道。
5. How如何打造竞争壁垒
合适的人做合适的事情,创新创业的人,需要行动导向,解决问题;也要对未来有独特的判断,看到的未来和别人不一样的地方,看到没看到的。
除了赚钱,还有更长期的驱动力,另外沟通能力很重要,要讲清楚,长期看是能力和口碑。
如何形成壁垒,有很多方式,比如网络效应,形成一家独大;掌握了数据也是壁垒;还有先发优势,即使我告诉你怎么做我也得做两年等等。
汽车人参考小结
将新产品开发当成创业来做,用前沿的且已经可以实用化的技术打造产品,用产品试探市场,在一个健康的市场环境,满足用户需求,让新产品得到商业价值,保持持续高速增长。
有两个要点,一是不断地迭代并降低试错成本,核心是行动导向、解决问题,建立产品基础,让用户有好的留存率,有好的复购率,跑通增长模式,跑通销售模式,建立一个高速成长的环境。
二是怎么活下去,本质上是“想明白”和“沟通好”,需要用简短的时间去回答,什么产品、有是什么价值、解决了什么需求、为什么是我来做、如何盈利、如何保持增长、为什么现在进入这几个最基础而核心问题。
反过来,每个汽车人本身就是一个产品,也需要做Product Market Fit,能跨越鸿沟,快速迭代,不断试错,同时也要有持续造血能力。
参考资料:奇绩创坛及陆奇博士公开演讲
本文为汽车人参考第347篇原创文章,如果您觉得文章不错,“推荐和关注”是对我最大的支持,欢迎随时和我交流。
本文来自胡巴网投稿,不代表胡巴网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hu85.com/23584.html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xxxxx@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