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男辞职卖肉夹馍(it男辞职卖肉夹馍的肉夹馍店的经营流程结构图)

– 人物

西少爷肉夹馍联合创始人 袁泽陆

– 领域

传统小吃和餐饮服务

肉夹馍+咖啡,这么一份中西结合的怪异组合,出现在了中关村鼎好大厦一层的“馍空间”里。6月12日,在刚刚开街、充满了创业激情的中关村创业大街里, 吆喝着“正宗陕西肉夹馍”的西少爷肉夹馍团队开起了他们在北京的第二家分店。

“我们将自己定位为一家互联网创业公司,为什么不能出现在创业大街里?”西少爷肉夹馍联合创始人袁泽陆说道。4月8日在被戏称为“宇宙中心”的五道口开店,平均年龄在“89后”的西少爷肉夹馍团队已经实现盈利,目前每日平均卖出2000个肉夹馍,而他们的第三家门店已有雏形。

4人纷纷“逃离”大企业

中午12点多,和搜狐、网易大厦仅隔了一条马路,顶着火辣辣的太阳,五道口清华科技园旁的广场里排队的长龙已经绕了个小弯。大伙儿的目标挺明确:开业刚2个来月的“西少爷肉夹馍”。

尽管开着空调,半米来长的电烤炉正在全力运转,只容得下5个人的制作间让人一进去就直冒汗。“4个腊汁肉,28块!”人手紧张,刚到店里就揽下了收银员的活儿,戴着口罩的袁泽陆熟练地说道。在他身旁,戴着眼镜、一个20岁出头的男生,正在砧板上卖力把多汁的酱卤肉剁碎,接着用刀片开一个馍,装入剁好的肉末。

从4月8日开店以来,这家只有十来平方米的小店,创造了一个个传统餐饮店铺难达的纪录——首日10点营业,11点就卖完了2000个肉夹馍,被迫歇业3个小时备货后重新开张;每日流水超过万元,开店两个月就已建成两家店,前期投入50多万元开店资金已经全数收回,实现盈利……

这背后,是几个最大1987年出生、最小“90后”的IT大男孩,在去年9月份开始实施的创业念头。其中的“老小”、1990年出生的袁泽陆去年毕业,进入百度担任大数据部门的一名产品经理,却在不到1年后辞职加入“西少爷”团队。这也是这支年轻团队的共同点:“逃离”大企业,多数学习计算机和理科专业的他们,在此之前基本都在“BAT” (百度、阿里巴巴、腾讯)工作,却纷纷在不到2年时间里辞职。

“在大企业里,我们只能是颗螺丝钉。出来创业,甭管成功、失败,我们都能自个儿做主。”袁泽陆说,这是他们在工作后每次聚会都会有所感慨的内容。另一个共同身份——西安交通大学毕业生,让这支团队结缘,同时也成了做“肉夹馍”的初衷。

就在去年下半年寻常的一次聚会中,年轻人聊起了时下流行的黄太吉煎饼、马佳佳等互联网创业案例,佩服之余大伙儿觉得如果找对门路,这样的例子并非不可复制,“要说吃的,在北京就吃不到正宗的陕西肉夹馍!”各自都在西安生活了4年时间,几个年轻人决定拿这个同样具有普遍性的传统小吃“开刀”。

陕西学艺求得原汁原味

西少爷肉夹馍是怎么火起来的?

袁泽陆至今仍记忆犹新,4月6日他在当时只有51个人关注的“西少爷肉夹馍”微信公众号里发了一篇名为《我为什么要辞职去卖肉夹馍》的文章。不长的文章里,几个年轻人并不掩饰“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创业激情,让不少上班族产生共鸣。而附在文中的“开业免费吃、互联网公司人免费吃、分享点赞免费送”的互联网式的营销玩法更是加速了这股病毒传播。

不到48小时里,这篇文章被疯狂转载了45万次。这让两天后的开业变得异常顺利,整个营业时间延续到了当天晚上的10点半。

“完全没想到!”袁泽陆说,在定下4月8日开业的日子后,几个年轻人合伙买了瓶度数颇高的茅台酒,相约卖出1000个馍时来个一醉方休,而第一天他们就打破了这个目标。可这瓶茅台酒至今并未开启。原因无他,开业后每个人都忙得像陀螺一样,原本的庆功酒被一拖再拖。

在袁泽陆看来,吸引顾客的还得是肉夹馍本身。

去年9月份,定下做肉夹馍的创业计划后,几个年轻人在陕西潼关县的一个白吉馍铺子里当了一个半月的学徒。这是创始人之一孟兵的邻居家,只为说服这位师傅肯收他们当学徒,孟兵愣是搬动了家里的几位长辈来说情,才让师傅打消了一直以为他们在开玩笑的念头。在刚开始的3天,此前最佳手艺不过是泡碗方便面的几个1.8米出头的小伙子啥事也没做,站在店里一看就是一天。

最初连和面都不会,年底几个小伙子战战兢兢地用北京的电烤炉,做出了自个儿的第一锅馍。尝了几口,几个人不约而同地皱起了眉头:“馍太干,肉太油!”总之一句话,失败。

摸索着失败的原因,他们发现潼关当地用的是炭火烤的火炉,可在北京只能用电烤炉,然而电烤炉的功率远远达不到火炉,这使得他们得花更多时间来烤馍。可时间一长,馍就干了。于是,在接下来的两三个月时间里,袁泽陆找遍了北京周边的厂商,想要定制一套比市面上功率更大的电烤炉,可要么做不了,要么因为单量少不肯做。最终他靠着创业故事打动了一家厂商,这才有了店里的电烤炉。

有了工具,配方还得跟着改。一两个月下来,他们用掉了五千斤面粉和两千斤肉料,这才有了确定的配方和制作步骤。

“比如煮10斤肉的时候要加多少水,放多少调料,能保证味道做到最好,都有一个精确的线性关系。再比如12厘米的直径,作为早餐,一个就够。如果小一点吃一个不够,吃两个又多了。”手艺人原本口耳相传的制作工艺,到了他们手里就成了一个个公式和一个个写在纸上的标准化步骤。

不想只靠概念“火一把”

每天上午,装着100份面皮的保温箱都会从五道口附近的厨房里出来,只需要不到十来分钟时间,面皮就抵达肉夹馍铺;平均每隔5分钟,就会有一锅30个馍出炉……尽管袁泽陆他们每天可以卖掉60多锅馍,每次只补给100份面皮却是个规矩,“我们想尽量保证面皮新鲜,如果面皮在2个小时里没有用掉,那它只会被扔掉。”

围绕着这些数字,袁泽陆他们每天的生活也都在围绕着肉夹馍打转。犹如小米饥饿营销、限量销售式的互联网营销是这家小店最大的功臣吗?袁泽陆并不认可,“互联网营销只是整个环节中的一颗螺丝钉罢了。”

经历了开业期的疯狂排队、动辄1个来小时的等待时间,这些日子,他们在五道口的店客流量开始下降,门前的长队开始收拢。对于这个话题,袁泽陆并未回避,“说实话,这在我们的心理预期之内。”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他发现如今高峰期客人基本维持在50人到60人的队伍,队尾的人需要等待半个来小时。在他看来,这是一个相对理想的消费状态。

“互联网营销,说白了只是一个概念。如果只靠概念,那肯定长久不了。”袁泽陆认为,他们只是将互联网营销作为一个工具,更重要的是,在互联网企业的从业经历帮助他们,能够很快提高肉夹馍这个传统行业的效率和质量。

“我们不想只靠概念‘火一把就死’。”袁泽陆说,在第二家、第三家店之后,他们将引进更多的陕西小吃,成为“中国的麦当劳”。而更原汁原味的当地小吃和更能抓住用户的贴心服务,是他们想要保持的“法宝”。

创业经

黄太吉煎饼、马佳佳……受距离自己并不遥远的互联网创业故事的耳濡目染,从西安交大毕业的袁泽陆和几个伙伴决定打造自己的互联网创业梦。从几家大型互联网企业辞职,他们烤出了具有互联网风味的陕西肉夹馍,目前已经在规划自己的第三家分店。

本文来自凋颜投稿,不代表胡巴网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hu85.com/231504.html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xxxxx@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