绘画视界|文
徐悲鸿画了8匹马,却不如一头牛值钱,专家:放大20倍看细节
▲上图为黄胄的驴 1955年作
说起名画,最出名的莫过于齐白石的虾、徐悲鸿的马、李可染的牛、黄胄的驴和郑板桥的竹。
徐悲鸿画的马是受到大众认可的 ,他最开始学画时真正意义上的第一幅画,就画了一匹马,而他也因为这幅画深得老师的器重,一直到徐悲鸿走向世界的文化舞台。
徐悲鸿一生非常与马有缘,也喜欢画马,在不断地钻研、探究、追索下终成一代画马名师,与齐白石 、李可染等齐名。
▲上图为李可染的牛
在徐悲鸿所有马系列画作中,最出名的就是他画的8匹马,取名为《万马奔腾》,采用竖式作画,画出了8匹奔跑的马,视觉冲击力极强。
《万马奔腾》构图巧妙,画面由远到近,从上至下,8匹马仿佛从天际飞奔而来,每一匹马都仿佛拥有生命,奔腾、彪悍、矫健、轻疾,每一匹马都独立于整体,但有仿佛又是一个整体,它们形态各异,气势恢宏,让人看后过目难忘。
▲徐悲鸿《万马奔腾》
在作画手法上,徐悲鸿采用了豪放派的泼墨与写意画法相互结合的手法,局部采用线描,重点刻画了马的神韵和特点。
徐悲鸿在创作《万马奔腾》时,马腿笔直有力,腹部、马鬃、马尾的用线富有动感,大气十足,用墨大开大合,极具张力。用枯笔扫画马尾,显得艺术美感十足,显得苍劲有力,乍一看仿佛神来之笔,颇有“泼墨枯笔成”的感觉。
马的蹄子和扬起的马尾,前后呼应,形成了奔跑时尘土飞扬的意境美,这样的渲染让人看后觉得画中的8匹马仿佛即将冲出画面,造成了极强的万马奔腾的视觉冲击力。
▲徐悲鸿 《万马奔腾》(局部)
▲徐悲鸿 《万马奔腾》(局部)
作品以寄托画家的内心,这是很多画家都会做的。当时,徐悲鸿是北平艺术专科学校的校长,兼职北平美术工作者协会会长等职务,他在职期间,为新中国的美术事业做出了杰出的贡献,他的画作承前启后,几乎影响了当代一大半的画家。
徐悲鸿的《万马奔腾》创作于1946年冬天,在七十一年后的2017年10月,在香港保利五周年庆典拍卖会上,经过多翻竞拍,最终以1400万港元成交,加上佣金共1652万港元,折合人民币1450万元。
在徐悲鸿的画作拍卖中,这样的成交价不算低,但也是不算高。拍卖会上充满了不确定性,价格也竞拍卖者导致不稳定,实属司空见惯的常事。
▲徐悲鸿《九州无事乐耕耘》
以画马出名的徐悲鸿,《万马奔腾》只拍卖了1450万元,而画了一头正在耕耘的牛,却拍卖了2.66亿元的tian天价,比万马奔腾竟高出了20倍还多。
让人非常不解,为什么画马大师徐悲鸿,画马卖出了一千多万,而画了一头牛却过亿,有没有用搞错,说起画马画家,徐悲鸿说第一,还有第二吗?他是画马大师,又不是画牛大师。
《九州无事乐耕耘》创作比《万马奔腾》晚了五年,画作高1.5米,长2.5米,比《万马奔腾》大了十倍,构图简单明了,但也不至于贵那么多吧?
▲徐悲鸿《九州无事乐耕耘》(局部)
很多专家也觉得十分奇怪,觉得画马大师徐悲鸿为什么这幅《九州无事乐耕耘》会卖出天价,把画作局部放大10倍后,细节让人目瞪口呆。
放大10倍后,牛瘦骨嶙峋的造型和干瘪的身躯 ,没有采用国画中的散点透视,徐悲鸿则是运用西方画中焦点透视画法,使观看焦点都聚集在农耕的场景之上。
▲徐悲鸿就《九州无事乐耕耘》(局部)
放大10倍后,画面的细节让人感动,瘦骨嶙峋的耕牛和面黄肌瘦的农民在劳作,画中牛的体态极富现实感,辛勤劳作的场面的局部细节处理堪称完美,形象逼真且生动。
画中的树用了亮黄色,亮黄色是收获、是喜悦,是安详,虽然放大后老黄牛和农民伯伯都各有特色,但是这是最好的场景,虽然很穷,但是国泰民安,劳作场景让人难以忘怀。
▲徐悲鸿《九州无事乐耕耘》(局部)
画马大师徐悲鸿画了8匹马卖了1450万元,却不如一头牛值钱,很多网友觉得很奇怪,但是,当我们放大10倍看完这幅画之后,觉得这幅画是没有价格的,具体什么原因,你知道了吗?欢迎在评论区留言交流。
本文来自从筠投稿,不代表胡巴网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hu85.com/228642.html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xxxxx@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