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导语:作为一名产品经理,你会更趋向于大厂就业,还是趋向于前往下沉市场,寻找不一样的成长机会?可能不一样的选择各有利弊,本文作者便阐述了他作为产品经理的职场选择和成长经历,不妨一起来看一下。
2021 年下半年,我离开了某大厂,希望在产品的道路上能遇到更加创新的业务场景,希望能力上有更多维度的拓展,所以我顺应着行业数字化的大浪潮,希望在垂直市场中能够更加接地气,做更多的创新,发现更多的可能性,遇到更多有意思的人,框住那些美妙的合作瞬间和思想的碰撞。
一、离开大厂
1. 在大厂的收获
虽然我们可以网上看到喷大厂的各种问题,如:考核制度、创新不足、合作壁垒、升职加薪困难种种。但是不得不说,大厂还是有很多适合产品人学习的地方,尤其适合初级产品经理。
首先他有一套完整的产品方法论给你培训,有无数的线上学习资源,只要你想学,你就可以找到视频和 ppt。很少有公司能提供一整套完整的产品、运营方法论给到你。
其次他的产品体量是你在小公司做产品的时候所无法体会的。因为产品的使用量足够大,你的一点点动作都会有巨大的市场效应和规模效应。所以整套产品的设计、灰度发布、每个阶段是否需要继续放量、项目的复盘流程都非常完善。技术会每晚值班监控线上的各种问题,接口是否有异常调用,服务是否正常,在用户都还没有发现的阶段,就会预先发现并修复掉。
如果你在一个核心项目中,那么就会有非常多的资源倾斜,包括运营、市场营销会向你们项目靠拢。资源越多意味着也会有更多的合作方想要和你合作,参与到这个双赢的项目里面去。
此外,身边的同事大部分都有优秀,出活且质量高。产品经理在里面只要做好大方向的把控,做好布道,不断去思考细化需求,并管控整个项目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提前发现堵住漏洞就可以。运营和 PR 会基于你的产品理念落地一系列推广宣传的操作,包括各种手机邮件推送、开屏广告位申请、主流媒体曝光、宣传视频制作等,他们都可以高质量地完成。
这段时间里,最宝贵的收获,应该就是团队里面的这些小伙伴了。他们优秀聪明、理想主义,仰望星空的同时,又脚踏实地。
苹果 iOS 15 发布的时候,喜欢大家在群里发一堆各种有趣闪耀着设计光芒的视频,大喊“爱了爱了”。喜欢这群产品设计师们无时无刻不在研究世界上最好的产品,分享好的设计方法。喜欢大家发自内心的热爱科技、艺术、人文,并且将三者结合。喜欢上班下班和大家吃饭聊天以及我们那些天马行空的想象力。
但是随着 2021 很多小伙伴的离开,2021 年下半年我也离开了。主要原因是感觉到无法快速成长,以及在这个一整套完善的体制下,遇到的很多无奈。
二、大厂的弊端
1. KPI陷阱
在 KPI 制度下,如果产品经理无法顶住压力下,丢弃了用户价值和用户体验,就会做出很槽糕的产品设计,空喊假大空的口号去争夺资源。
我们常说,你看那两个产品经理天天吵架,无法调和,本质是他们价值观不同。
产品的主要工作之一是对优先级的定义。价值观不一样,对优先级的理解自然不一样。
比如为了完成 KPI,提高用户订阅数量和转化率,你会怎么做?
你可以在你的界面上,做一个订阅弹窗,但是这个订阅弹窗不能叉掉关闭,或者把关闭功能做得很隐蔽,把一些压根没有实现的功能吹嘘似的做在订阅弹窗上,忽悠用户订阅。
还是用心做好当前界面的内容和能力,真正通过价值来吸引用户?
前者当天技术就能改完上线,很快就能拿到订阅量猛增的数据;后者需要花费很多时间精力去探索、去打磨。
如果是你,你怎么选择?
我没有办法做前者,因为 KPI 不是目标,打造出优秀的产品,才是我们的目标。
2. 创新业务难以前行
在大厂做创新业务挺难,因为价值没有被验证,你就无法申请到足够的人手来做。这就是一个先有鸡还有先有蛋的问题。项目组没有人,没办法落地设计和开发,就更加无法证明产品价值有多少。
尤其对于从 0-1 的创新业务来说,创意刚刚诞生之时,往往与光鲜扯不上关系,它就像一个丑小鸭。这些丑小鸭需要我们付出时间和耐心去培养,才能茁壮成长。
如果我们无法对新生的构想进行关注和保护,它无法茁壮成长。这样一来,这些丑小鸭不是被遗弃就是遭遇胎死腹中。
而很多部门的KPI 都是要上量,要达到百万 DAU(日活跃用户)。人们倾向于将精力专注于比较保险的、沿袭上量的老套路项目上。因此会造成部门合作中,大家只愿意和头部流量部门合作,思考我怎么结合主流场景能带来流量和转化。很少有人愿意和一个创新团队合作,因为没有办法给他带来 KPI 上的贡献。
而 KPI 体系已经运作多年,人们往往会对体系中的漏洞视而不见。即使有些人明察秋毫,也因为这些瑕疵太过复杂、牵扯太多而睁一眼闭一眼。这样的理念遏制了产生真正灵感所需的思想碰撞,只能催生出老套乏味的作品。
结果就是,大家尽可能长期霸占着那些认为“安全”的位置,只有看到其他“安全”的位置被腾出来,才肯离开之前的座位。
被这些条条框框羁绊的难以动弹,最后创意都胎死腹中。
3. 产品市场内卷
这里的内卷不是指同事之间拼加班内卷,而是做产品的内卷。
这个问题和创新不足相关,因为担心 KPI 完不成,为了安全,大家会选择做那些别人已经验证过的功能。对于产品来说,最简单的做法就是抄竞对,成立专项研究组来抄,研究竞对哪里好哪里不好,我们也来搞一遍。
又因为这是一个被市场验证过的“香饽饽”,不同部门之间你抢我斗,一个项目从 A 组流产,流到 B 组,B 组继续流产,流到 C 组。C 组最终成了大赢家。
这种重复地模仿,让产品流于俗套。部门之间抢安全牌,把一套产品设计打造三遍。实在是浪费时间和人力。
最终上线后,用户发现怎么这么多公司都在做同样的功能,无法差异化开来各自产品的特色。于是销售策略就变成拼低价、拼营销。
做产品,竞争不是目的,服务用户才是目的。
最终,在这样的环境里面,我感到无法快速地成长了,无法很好地帮助用户解决问题,提供价值。有的时候还会为了拒绝达到 KPI 的要求而争吵;为了真正好的理念和故事等待 1 年。
三、新的挑战
顺应着整体下沉市场的数字化转型,很多人从大厂到工厂。我来到了零售行业。以前只会在逛街的时候看看买买,没有在意,这个历史悠久的行业,里面有那么多学问,那么多的复杂决策链条。
而整体零售都在处于数字化转型的初期中,这里面有大量的痛点、场景可以挖掘。
如果有人邀请你上一艘火箭,你不要问上去之后坐哪儿,你只要上去就可以了。
1. 从软件往硬件扩展学习
以前我们为了让用户在数字世界更加熟悉,会把真实世界的物品做到数字世界中,就像网易云音乐的播放器界面。
现在我们在数字世界熟悉的东西,也往物联网 IOT 设备上做映射。让线上线下浑然天成,融合为一体。
在硬件的世界中,我仿佛一下子又回到了 7 年前,刚刚开始做产品的状态那般,为一堆不理解的术语挠头,查百度百科。
不过好在,我们的产品群里面有很多软件产品经理和硬件产品经理们,每次有不懂的就向大家提问学习。产品人们都会热情给你解答。还有热情友好的同事,可以咨询请教。
进入一个新的领域最快速的学习方法就是看书和找人沟通。
不要害羞提出很傻的问题,群里面没有人会嘲笑你。大家都是在热情地解答问题,提出自己的想法。沟通聊天可以快速让你了解很多行业经验型知识,厉害的人还可以抽丝剥茧去简化表达知识。
2. 从产品往品牌营销扩展
我做的产品中,除了软硬件结合以外,还有一款结合到了广告业务。一个新颖的、三方交叉的模式,需要在一团迷雾中抽丝剥茧,寻找亮点和业务增长点。
我还是用上面提到的两个方法学习:看书 + 沟通。找到广告业务里面的好书,厉害的公司,还有做广告业务领域的产品经理们。
3. 可以复制迁移的产品能力
在进入新的行业之前,我曾一度担心,自己的产品知识无法应用在传统领域,或者作用甚微。但是实践了几个月后,我发现整套产品的方法论是可以很好使用的。其核心观点仍然是,以用户为核心,围绕用户解决问题,提供价值。这是一条不变的准则。
可以迁移使用的能力包括行业调研、用户调研、制定产品战略和 Roadmap、软件产品设计、GTM、数据分析等。当你进入新的行业,这些方法会被添加更多的信息来源、行业经验、不同领域碰撞之后产生新的 ideas。
四、未来展望
1. 认清自我局限,保持开放的心态
就像艾德在《创新公司》里面说的,你需要认识到自己的认知是有局限的,你需要对自己缺乏洞察力保持警惕,你需要打开你的心,倾听、尊重他人的观点。
面对纷繁复杂的环境,告诉自己,只要肯下功夫,我们就能揭开并理解每个问题的每一面,这的确能鼓舞自己。
但它其实只是谬见。
我们应该接受现实,承认自己没有能力把复杂环境的每一面都剖析清楚,然后集中精力去寻找方法,把各方的不同观点统筹在一起。如果我们一开始就将不同观点看作互补而非对立的,那么,我们的构思或决断就会经过这种理念的打磨,我们的工作就会更有效率。
用海明法师的话说,就是要带着一颗“开放的心”,“放空的心”去听,“如果我们能够养成倾听的良好习惯,和别人的沟通就会事半功倍,人和人之间的和谐有了保障,矛盾、斗争、争吵会减少,误会会消除”。
2. 坚持创新
做一个富有创造力的人,乐于在不确定的环境中展开工作的人。
如果我们拿门来做比喻,门的一侧是所有我们可见和已知的东西,也就是我们所能理解的世界。而门的另一侧则是一切我们看不到或不知道的东西,包括悬而未决的问题、没有展现出来的情绪以及数量庞大到我们无法想象的未知的可能性。
后一种世界并非我们现实的另一个版本,而是一种比现实更加难以捕捉的东西,也就是还未被创造出来的世界。我们要做的就是一脚放在门内,一脚跨出门外。脚踏实地用我们既有的知识、我们的信念,我们的专业领域以及值得信赖的人员与工作方法;一只脚则要迈入至混沌、隐秘或未经开创的未知世界之中。
许多人都对未知的世界感到心生恐惧。我们渴求安稳和确定,想要双脚稳稳地站在已知世界中。我们认为,只要对自己的经验或已被证实有效的方法加以重复,我们就能够安然无恙。
这种观点看起来的确在理。我们都知道法律的管制有助于社会健康高效的发展,也知道熟能生巧和行星围绕恒星运转的定律。每个人都需要找到稳定的依靠。
然而,不管我们如何渴求确定性,都要认识到一个问题:无论是由于我们的能力有限,还是由于随机事件的存在,抑或由于未来事件不可预知的因缘际会,一定会有什么东西从门的另一侧不请自来。其中的一些事件会让我们欢呼雀跃,另一些则会让我们黯然神伤。
而应对这些不确定性的最好方法,就是主动去创造未来。
#专栏作家#
张圈圈,微信公众号:lovepm,人人都是产品经理专栏作家。专注企业级知识管理、知识沉淀领域。
本文由 @张圈圈 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Unsplash,基于CC0协议
本文来自管理投稿,不代表胡巴网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hu85.com/228016.html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xxxxx@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